王慧骐 | 老人,还想要点什么

【往期回读】

有客南方来   砖桥小学那些事

带父母进城   满屋尽是烙饼香

老人,还想要点什么

——献给重阳节

王慧骐

作者王慧骐先生,生于扬州,现居南京。中国作协会员。曾任江苏青年杂志社副总编辑、江苏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兼《东方明星》月刊主编、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图书编辑出版中心主任。

向这个世界,他们其实不要什么,物质的除了基本的温饱他们已经没有更高的奢求;倘说要点什么,我想可能会是时间,和一个相对安静的独立空间。

说几位老人的事——

刘先生,82岁了,身体还算硬朗。住在一个老小区的六楼。他是“文革”前的大学生,后来成为很有名的水利专家。退休后还经常被一些水利设计或施工单位请去做技术顾问。他有一个自小宠爱的女儿,读了医科大学,毕业前竟被查出患有尿毒症,换了肾后坚持了近十年;复又被查出患了癌症,终在其34岁那年春天,生命之花默默凋零。女儿离去后约三年,就在刘先生准备庆贺金婚的那一天,老伴也抛下他撒手人寰。接踵而至的失亲之痛,是时间这副良药让他从萎靡的泥沼里慢慢拔出身来。坐在六楼那间阳光尚可的卧室窗口,老人家打开了电脑。他决定写一本书,以忠实的笔触记下自己行色匆匆的一生……

田先生,81岁。在苏北的一个乡镇生活了将近六十年。高中毕业后就一直做一名那儿的文化站长。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十八般武艺他都能施弄几套拳脚。30岁得子,儿子长大后倒还有出息,在一座山清水秀的古城给他买了套房,田先生退休后遂去了此处养老。他年轻时便有一好,喜欢写诗,一写就写了六十年。好多报刊都登过他的诗。二十年前北方有一家出版社给他出过诗集。如今老了,也没啥别的念头,说这些年又写了不少新的,好几首长诗还在级别蛮高的报纸征文中获过奖。给自己画一个圆满的句号吧,他想此生再出一本诗集。说将来人走了,好歹给子孙留下一点痕迹。

杨女士,78岁。做了一辈子的机床工人。谁能知在她少年时心里便藏了个小秘密:将来长大了做个作家。可惜当时家里穷,书都没能读几年就早早地下地干活了。17岁赶上一次招工,离乡去了城市,再后来随夫远嫁,生儿育女,生活的担子一直就没能歇肩。总算迎来了退休,孩子们也都长大成人,且各自奔了前程。这时候“回炉再造”的愿望在她心中不可遏制地点燃,她敲开了老年大学的门,一口气选修了好几门基础课程。早晨漏掉的那些她想在黄昏里补回来。她开始学习写作,尽管笔力不逮,但她不服这口气,早早晚晚地啃书本背好词好句。当然这中间也碰到了不少热心人,帮她改文章,还推荐给报刊发表。她慢慢尝到了写作和发表的甜头,那颗潜伏的“野心”也渐渐大起来——她想在有生之年再出一本自己的散文集(十年前已出过一本了)甚至还想成为一名省作协的会员……

由于职业的关系,上述故事里的主人公与我都发生了交集——我在近期几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是全身心地帮助他们修改润色书稿,也帮他们一一实现了或许是生命中最后也最为看重的这点心愿,几位的书稿都印了出来。当然,我这篇小文的落脚点并不在这里,对于一个大半辈子乐为他人做嫁衣的编辑来说,我无意于向这几位老人(其中有我相熟多年的老友)讨要什么,也并无半点标榜之意。所以说起他们的故事,是想探讨一下,人到了这样的年纪,究竟还想要点什么。他们都只是普普通通的人,没有非凡的经历,亦无传奇的身世,所写文字也不会为更多的人所关注。他们竭尽全力所做的这些,在别人眼里或许并无多大的意义。与名利场似乎已基本无涉,我理解他们只是在完成他们自己。

向这个世界,他们其实不要什么,物质的除了基本的温饱他们已经没有更高的奢求;倘说要点什么,我想可能会是时间,和一个相对安静的独立空间。他们想做一次人生的溯游,像鱼一样回到当初产卵的地方,哪怕只在水边站一站,停一停,捞几片已然沉底的那些久违的暖意。他们在回望中,试图找回自己的青春容颜和曾经有过的浪漫与激情;或因体能已大不如前,他们会时不我待地去做这份总结式的盘点;他们会把对亲人的念叨和牵挂痛过一种文字的方式记存下来。他们自我觉得这件事的重要。

所谓要点什么,应当更多的还在精神层面。其他的大概就不要了。

(0)

相关推荐

  • 从写字“鬼画符”到代表学校参赛,孩子字丑怎么办?一位7岁宝妈的分享

    作为一位7岁孩子的妈妈,我身边至少有50%以上的家长,都曾为孩子"写字丑.写字慢"这件事焦虑过. 尤其是等孩子上学后,发现写字这件事变得无比重要.但自己的孩子却: 半小时就能完成的 ...

  • “好基友”王兴王慧文,分别在六月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日前,美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慧文的这一朋友圈在曝光后,被业内解读为,王慧文这个原美团二号人物,或将提前退休. ...

  • 做个纯粹的人

    刚刚过去的周末,一个纯粹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老人离开了我们. 与老人素昧平生,他还在时,或许偶尔会想到他,为中国有他而感到庆幸:尽管他获得过"共和国勋章",更多的时候,他像一个普普 ...

  • 总有一天会明白,男人的爱,都藏在“主动”里

    布里丹毛驴效应告诉我们:真爱一个人,就不要优柔寡断. 在现实生活中,或许有的人会说,太过于主动的人都很随便,但是在感情的世界里,这样的话却并不成立,因为年轻的时候,或许我们追求轰轰烈烈的爱情,但是随着 ...

  • “30岁了,想学一个技能,来得及吗”只要开始,60岁也来得及

    “30岁了,想学一个技能,来得及吗”只要开始,60岁也来得及

  • 22岁的上海女研究生被拐卖,被整个村子囚禁71天,结果如何呢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不仅有美好的事情发生,同时在光明之下,仍然有着些许的黑暗.法治社会当中,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的本分,但依旧有很多漏网之鱼,试图在法律的边缘实施犯罪行为.尤其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诸多女 ...

  • 老了老了

    给人感觉不苟言笑的夏丏尊先生,和钱君走进一家咖啡馆.夏先生请女服务员也坐下喝一杯,并让她自己选择坐在哪一边.活泼伶俐的女服务员坐到了较为年轻的钱君身边.夏先生为此很伤感,觉得自己是真的老了. 志贺直哉 ...

  • 百魔洞前的感人一幕

    11月25日,西方感恩节的前夕,这天上午,旅居广西巴马坡月村的信众要在溶洞景点百魔洞口举行感恩联欢会.我背着相机在上午九点来到了百魔洞口,这时,候鸟人火凤凰模特艺术团排练已经到了尾声:参加联欢会的信众 ...

  • 《活好》读后感

    <活好> 这本樊登先生推荐的书,是日本医生日野原重明105岁受访的真情吐露. 让我们感受到一个100岁老人对于四十岁的青年的谈话.对于我来说,有两点深刻印象:一是,不能只为自己活,二是感恩 ...

  • 有脾气的女人,往往都藏着真本事

    亚里士多德说:"智慧不仅仅存在于知识之中,而且还存在于运用知识的能力中." 都说脾气不要大于本事,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用这句话来警惕自己. 但实际上,真正有脾气的人,往往都藏着 ...

  • 王慧骐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读金实秋《蔬食记忆》

    --读金实秋新编<蔬食记忆> 王慧骐 老友金实秋先生是一位兴趣特别广泛的编选家,早年曾编过十几本各种类别的楹联汇总:后来专注于研究他的同乡汪曾祺,也写过和编过好几本书.更让人出其不意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