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临摹过渡到转化?

中国书法强调模仿与临摹,这是中国书法艺术特有的形式。世界上没有一门艺术像书法那么自始至终强调模仿与临摹,如二王、书谱等能至今风靡当代书坛。但模仿需要转化。

关于临摹

临摹是有差异的,表现在理念上和技法上的差异性。古人云:“功到自然成”。功如何到?缺乏思考的临摹相当于做无用功。功到了如何成?书法需要理性的思考,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不再多花时间机械地模仿,应该多对点划进行解剖。

比如:曾有个人临摹圣教序临了108通,请教老师,他临得怎么样?老师请他把第1通和第108通的临摹作品比较一下,结果发现基本上没什么变化,甚至有些点划更加走样了,由此可见,他前面所花的时间都是在做无用功,这样的结果是很悲哀的,而这种现状在书法圈里普遍存在。

因此,临帖是对线条丰富性的解剖,如:关于起笔,你是否思考过,同一个点画、同一个字、同一个结构是否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你是否有过不同的书写节奏,墨色的处理是否多样化等等,诸多因素都是在临帖时需要思考,有意识的临摹才是有效的。

吴昌硕 临《石鼓文》

临帖需要思考如何定位。如何定位?初学者以临像为目的,称为实临。第二阶段以临不像为目的,即为意临,指的是主动地临“不像”。

取法乎上。第一阶段取法要高,要学古帖,尤其是初学者不学今人。第二阶段,取法合理,经典、非经典的都是自己取法的对象,要与自己的风格相统一,要取合理的部分。所谓乎上,即是经典的,带有普遍意识的,比如大家所公认的名家名帖;所谓传统,也有经典与非经典之分。非经典指的是历史文化遗留下来的墨迹,民间书法、碑文、廊坊等不带有普遍意义,不属于名家的法帖,但同样具有时代的特征。

我们学书应定位于一个时代的书法书风特征,而不仅仅停留于一个帖,要借鉴于一个时代的风格,所谓经典不过是它的时代性比其他同时代的非经典的帖子更明显更集中。取法传统与正统有着本质区别,传统的时间较宽泛,有经典与非经典之分,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定位。因此,关于如何乎上,要确立一个价值取向,取法合理,为己所用。

王福庵   缩摹《石鼓文》砚  全形拓本  私人藏

临摹的取法对象(即为参照系)

1.关于纵向参照坐标系。纵向的坐标是指历史上最重要的风格体系,取法乎上,应追溯更早一些的古帖。横向的坐标,指的是当地名家名帖,取法有效,为我所用。

比如:隶书的取法乎上,应选汉代的名帖,如汉简、《礼器碑》等;学米芾的字要把握两头,一头是王羲之,另一头是对后代影响最直接的王铎。用米、二王的方法去写所有法帖,米芾的蟹爪钩强化了王字的一个特征,成为自己的风格,王铎最大的功绩是用墨的突破,变化多。

陆维钊    临恽南田四条屏    行书

当我们写不下去怎么办?往上突破,往下延伸,对某一个帖,某一个人先进行纵向研究,如对《兰亭序》的研究,前头是虞世南,后头是赵孟頫,王体大部分是今草和章草,写不下去后,可以在这样的纵向脉络中换一本法帖,你会有新的思考新的发现。对书法的历史纵向研究,即为一个参照系,对历史的形成研究,必须清晰。

临帖时你是否经常反省自己,你发展了法帖的哪一个部分,突出了哪一个部分,强化了哪一个部分,弱化了哪一个部分。所谓个性书法,首先要有普遍性,其次才是个性,首先继承了法帖的某些共性的特征,并发展其他自己擅长的风格部分,才会被大家所认可,即成为个性书法。

朱耷   临艺韫多材帖册   行书

2.关于横向的参照系。学当代的名家,要学他们的方法,当代人与你的价值取向一致,即可以去学。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关注社会,因此也要关注当代书法,学他人为我“铺桥”,学完后就要“过河拆桥”。比如:当代书家白蕉,他的书法体现魏晋风格,做好的一个当代书家。

临摹是要伴随我们书学艺术的终身,一只脚要踩着当代的土地上,另一只脚要踩在历史的长河中。因此我的原则是:不薄今人,与古为徒,规整自我,借古开今。对当代人要有独立的把握,不要被其所迷惑,所牵引、学古人要不断继承丰富,学今人要“过河拆桥”。

王铎   临《阁帖》  广东省博物馆藏

关于转化

如何从临摹过渡到转化?

集字创作、查字典是初期的一种转化方式。

临摹时就应该有转化的意识。因此,临摹时要把握字帖的基本特征,要有字组的概念,将字组作为一个单元创作,先成组,后成篇,而不能局限于字字独立,字组要体现出节奏,速度变化带来线条粗线,字形大小的变化,墨色的变化,书写状态的变化。这些变化能自然流露出来,才称之为创作,要学会将一组字看成一个字,才能自然体现情感流露,要有临摹的积累,才能自然转化。

模仿过渡到转化,要有赖于对技法的解析,总体由局部构成,宏观上要抓大放小,实现过程要从细微之处下手。以我自己为例,学魏晋书风时,收集了魏晋时期的民间书法,以章草为蓝本,继承了章草的基本特征之一捺脚,以唐人写经的形式,将所有特征集中于自己的创作当中,曾经一段时间都是以王羲之的书法特征,融入唐人写经的创作中,感悟很多。

傅山   临王羲之《伏想清和帖》轴   草书

理念决定行为,方法决定行为结果。自己学习应更多关注未来的草书,要学什么,一定要对他的所有情况进行了解,要将对他的所有认识凝集成一个点,用于自己的临摹创作。

价值取向,方法论的纵向、横向的把握,就是我所讲的模仿与转化的主题。找到自己的一个突破口,一个切入点来把握纵向、横向的取法对象,确立自己的创作风格,串成一条线来思考,才能找到自己的突破口。

(0)

相关推荐

  • 汉朝行草欣赏和点评(四)

    贤女帖 传东汉崔瑗书.崔(78-143),字子玉,工书,尤善章草.此作纯粹今草样式,似与汉隶书风悬隔,所以,有人认为是伪帖,但也缺乏有力证据.清王澍<淳化秘阁法帖考正>中甚至认为此作与汉 ...

  • 读印:丁敬“杉屋吟笺”,名家的印到底好在哪儿?

    丁敬是中国篆刻史上的"节点"式人物之一,与他相仿的节点式人物还有邓石如.赵之谦. 说丁敬是"节点",是因为丁敬是历史上第一个将中国印学从三代(夏.商.周)到宋元 ...

  • 关于转化如何从临摹过渡到转化?集字创作、...

    关于转化 如何从临摹过渡到转化? 集字创作.查字典是初期的一种转化方式. 临摹时就应该有转化的意识.因此,临摹时要把握字帖的基本特征,要有字组的概念,将字组作为一个单元创作,先成组,后成篇,而不能局限 ...

  • 王增军:谈从临摹过渡到创作

    刊名题写:秦朋 让更多青少年拥有更加丰富.公平的教育和发展机会 青少年书法家园   书法人的乐园 王增军 中国书协隶书委员会委员 书法培训中心教授 导师工作室导师 中国书协"翰墨薪传&quo ...

  • 临摹向创作的过渡方法

    @篆刻微刻 篆刻艺术发展至今,流派纷呈,名家辈出,无数的前辈印人其实早已经通过实践为后学总结了循序渐进的途径,即先从临摹入手,再进行创作.临摹可谓是根基,创作可谓是花叶.叶茂花繁者必根深,故临摹尤为关 ...

  • 浅谈篆刻的临摹以及向创作的过渡

    曾有朋友问我,学习篆刻有无捷径可走,我肯定地回答说有,凡事只要方向准确,方法正确,就可以少走弯路.不走弯路,这就是捷径.             那么什么是学习篆刻的正确方法呢?           ...

  • 楷书过渡到行书,这个字帖教你迅速转化,变化无穷,书法提升十倍

    原创楷书过渡到行书,这个字帖教你迅速转化,变化无穷,书法提升十倍 清雅阁 已关注1/12楷书与行书同字书写字帖欣赏

  • 语文 | 5个阅读路径,简单到复杂的过渡,才能把阅读兴趣转化为学习成绩……

    阅读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学习环节,没有阅读积累,语文成绩是很难提高的.而且在培养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我们家长重点关注的是阅读的行为习惯,而不是成绩.很多家长希望通过阅读的积累来提高语文成绩,这其中 ...

  • 书法的临摹与转化

    中国书法强调模仿与临摹 这是中国书法艺术特有的形式 世界上没有一门艺术像书法那么自始至终强调模仿与临摹 如二王.书谱等能至今风靡当代书坛 但模仿需要转化. 一.关于临摹 (一)临摹是有差异的,表现在理 ...

  • 如何从临摹快速过渡到创作,这三大技巧,是非常有效的训练方法

    书法临摹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创作,所有的临摹动作,都是为创作做准备,因此,我们在临摹的过程中,要有创作意识,要把临摹与创作结合起来训练,这样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下面,嘉强给大家介绍快速从临摹过渡到 ...

  • 赵雁君 || 临摹还需转化

    中国书法强调模仿与临摹,这是中国书法艺术特有的形式.世界上没有一门艺术像书法那么自始至终强调模仿与临摹,如二王.书谱等能至今风靡当代书坛.但模仿需要转化. 关于临摹 临摹是有差异的,表现在理念上和技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