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博物院-展览(二)镂月裁云、四条屏画展
镂月裁云——院藏清代宫廷雕刻精品展
沈阳故宫院藏清代宫廷雕刻艺术品多以竹、木、牙、角、玉、石等为材质,从帝后妃嫔的生活用器、文房珍玩到陈设摆件等,种类繁多,其中不乏大量精品。本次展览将展出99件清宫雕刻艺术品,均是从众多院藏文物珍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这些作品精微工巧,反映了时代的风尚和审美取向,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
前言
此笔筒系整块碧玉雕琢而成。内里光素无纹,外面采用浮雕,高浮雕技法,刻划水中赛龙舟的热烈场面。山环水绕,翠松流云,古松垂柳、楼宇亭榭、栈道古桥间人流如织,有的依偎在廊柱旁,有的俯身下望,有的骑马观望,还有的执桨急划,姿态各异,紧张热闹。整件器物将自然景物和各色人等融合一体,以虚、实手法展现出江南绚丽多彩的风光。底部为五款短足,呈云头形状,下面附红木雕花底座,上刻回纹、莲瓣、蕃莲等纹饰。
清 碧玉雕山水人物插屏
清 白玉雕玉兰花洗
清 白玉浮雕山子
此器用白玉制成,为立体山形,一面高浮雕山水、松树,山石陡峭,在山石边缘处生长数棵松树;另一面透雕、高浮雕凉亭、瑞鹿兽及高山绝壁、石阶、飞瀑。玉料以白色为主,间杂秋梨玉皮色,俏色选景于松树叶及山石当中,增添了浑然天成之趣,使整个器物层次丰富,具有远近差异的绘画效果。山底附有檀木座,用透雕、浮雕手法细致刻成花卉及松树纹饰,底座下部雕成一圈云头纹,底足为如意头形。
清 碧玉浮雕山水人物大笔筒
此笔筒系整块碧玉雕琢而成。内里光素无纹,外面采用浮雕,高浮雕技法,刻划水中赛龙舟的热烈场面。山环水绕,翠松流云,古松垂柳、楼宇亭榭、栈道古桥间人流如织,有的依偎在廊柱旁,有的俯身下望,有的骑马观望,还有的执桨急划,姿态各异,紧张热闹。整件器物将自然景物和各色人等融合一体,以虚、实手法展现出江南绚丽多彩的风光。底部为五款短足,呈云头形状,下面附红木雕花底座,上刻回纹、莲瓣、蕃莲等纹饰。
清 青玉浮雕人物故事插屏
插屏为青白色玉质,屏心为长方形。一面雕陡峭险峻的山峦,岩石层层叠叠,树木起起落落;树林深处隐现一庭院,院中芭蕉生长旺盛;院门前一老者携童子正翘首而望,不远处一老翁曳杖从桥上缓走而来。另一面刻远山近水的图景,远处山峦起伏,山崖上设一独亭;近处流水潺潺,一老者舟中垂钓,怡然自得;远山近水,层次分明;一亭一人,两相呼应。此件人物故事插屏具有较强的写实性,远高近低,构图恰当,透视感极强,是珍贵的宫廷陈设佳品。插屏底部雕有精致的木质底座,雕工精湛。
清 青玉双兽耳活环三足炉
由上等新疆和田青玉圆雕而成,玉质晶莹温润,雕工细腻,刀法娴熟,工艺精湛。这件玉器仿照青铜器型,全器由盖和炉组成,盖顶圆雕双狮纽,两狮相向而立,精镂细琢,盖面浮雕兽面纹;炉体左右两侧各圆雕兽首活环耳,炉身腹部微宽,浮雕兽面纹作装饰,夸张的眉、鼻、眼、耳及嘴,一反青铜器兽面纹饰面目狰狞的造型风格,上下各有一圈阳线弦纹;炉下部为鼎式三足,雕以兽面纹饰。整件器物以兽面纹饰为主调,繁简有序,古朴大方,造型典雅,体现清代玉器制作工艺的高超水平。
清 青玉凸雕松竹梅盖瓶
瓶由淡青色玉制成,玉质光润。盖呈倒斗形,雕以绳纹椭圆形纽。椭圆形子母口,短颈,平肩,瓶腹部上宽下窄。瓶体光素无纹,底部凸雕秀石,参差错落。山石之侧有苍松、老梅、翠竹曲干横斜,盘绕瓶体,采用高浮雕、镂雕工艺,使所制植物既依托瓶体,又各具活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往往比之君子,梅花象征品德高洁,苍松代表正气长寿,形成典型的“松、竹、梅”三友图案。瓶体下部配以木雕植物底座,更显玉之润泽、木之沉静。
清 白玉浮雕勾莲兽耳活环四足洗
该洗用整块白玉雕成,晶莹剔透。圆盆形状,左右两边透雕螭龙兽耳,内套活环。洗壁外侧浮雕勾莲纹,洗内底部凸雕万年青及鲶鱼图案,寓意“年年(鲇鲇)有余(鱼)”、“万年(鲇)长青”。洗底部雕制四矮足。洗下附有木雕底座,表面刻有回纹、莲瓣纹等。此件器物造形雅致,纹饰华丽,既是文房实用器,又是高雅的陈设品,可谓弥足珍贵。
清 白玉云蝠纹扁盖壶
白玉质地,壶呈扁瓶造型。上部为方斗形盖,盖顶为一螭龙纽。方口,斜肩,颈部透雕夔龙双耳。壶腹呈倒梯形,表面为素地,壶颈部、腹部及足部高浮雕五只螭龙,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壶腹部、底部另刻有云朵、海水纹。此件器物玉质纯净,雕工细腻,为精美的清代宫廷珍品。
清 青玉浮雕串枝莲兽耳活环四足洗
青玉雕制,总体呈浅盆状。洗内底部凸雕灵芝、万年青及一只蝙蝠,图案清晰,枝叶舒展;洗沿左右两侧雕龙头式双耳,龙头两侧各有一翅,翅端连于洗沿,颌下一长注接於洗腹,内套以活环;洗外壁浮雕串枝莲,底部雕有几何图案及卧蚕花纹,前后及左右各雕有一个圆足。此洗以蝙蝠、灵芝、万年青等图案象征福、寿之意,器形端正,雕工细腻,体现了清代玉器制作工艺的高超水平。
清 白玉浮雕玉兰花插
全器以大块玉料雕刻,光洁润泽。以圆雕技法碾琢一朵刚刚盛开的玉兰花,花为七个花瓣,洁白肥厚的花瓣向上呈现舒展状,自然成一个插花器皿。玉兰花下部透雕两个含苞的花苞及玉兰花枝叶。花插底部附有木雕底座,以透雕手法刻成葵花造形。整件器物将花的动与器皿的静融合一体,尤如一曲和谐优美的旋律,给人以赏心悦目,清新恬静的美感。
清 青玉巧琢楼阁松鹤山子
清 翠狮纽活环四足长方盖炉
此炉以巨大的翠料制成,造型总体为长方形立式,分炉盖和炉身两部分,采用圆雕、浮雕、镂雕三种雕刻技法。这件器物呈翡红、翠绿色,翠绿的色泽有如芳草地,淡淡的翡红似晚霞中漂浮的朵朵彩云,温润的色调现出惊人的美丽。从器物雕琢技法看,盖纽圆雕一只雄狮,四腿微蹲,双目圆睁,鬃发飘逸,张嘴向天,似发出怒吼之声,尾巴盘曲于狮背之上,形态健壮而威猛。炉盖上浮雕一圈蕉叶纹。炉身四角镂雕四只向上攀爬的蟠螭,蟠螭口衔炉口沿,身体各串有一只活环,螭尾两两相交于前后炉面,与兽面衔活环的铺首相会。炉四足浮雕兽面,下部呈直线外撇方足。
清 青玉浮雕双螭大璧
玉质润泽,微有浸斑。一面地子平滑而光洁如镜,上凸雕双螭纹饰,一上一下,独角上挺,鬓发飞扬,螭身曲折,四肢弯曲,并加饰勾云纹,尾部呈勾云形状;双螭雕刻形象生动,似有呼之欲出的感觉。另一面浮雕乳钉纹,排列有序,纵横成行,恰似满天星星。整件玉器磨工技法高超,不留刻痕;纹饰线条优美流畅,雕工简练细腻,表现出工匠娴熟的艺术技巧。
清 青玉卧凤
以青玉材质雕制,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等多种手法刻一回首卧凤。凤为平卧状,头部回转,圆眼,尖喙如鸡,喙中衔一折枝桃枝;颈部饰以长翎,身饰鳞纹,短翅贴服于身;凤尾舒展向下卷曲与凤身平行;凤足蜷曲身下;其颈、翼、尾部均采用阳刻技法,雕刻出细如发丝的羽毛,面、腹、足则光素无纹。凤下附以木座。 凤是中国远古传说中的一种神鸟,代表喜庆、安宁与高贵、吉祥,有“百鸟之王”的美誉。这件青玉雕卧凤玉料精良,雕刻精细,利用玉之光洁润泽雕出凤之风姿迷人,赋予一种曲线美和动态美的艺术享受。
清 碧玉雕山水花鸟圆插屏
此件插屏屏心为碧绿颜色,玉质纯正。正面以减地浅浮雕手法刻山石林立、丛林叠翠,亭台屋舍掩映其间,石基雕栏,崎岖栈道,松柏夹岸,水波荡漾;水上建有拱桥,两岸树木成荫,好似一幅水墨丹青的山水画卷。纹饰流畅柔和,凸凹起伏的图案通过光照,立体透视效果更强。背面为阴线浅雕绶带鸟及牡丹花图案。 绶带鸟是古代的一种吉祥纹饰,绶与寿谐音,寓意人们长寿。又因绶带象征官员领授官印,故有封官受爵之意。屏底座为紫檀木透雕而成,以灵芝花卉的蔓枝为支撑,托举碧玉屏心,灵动而秀美。
清 碧玉瑞兽宝瓶
玉质有深褐色沁斑。此器将镂空、活环、圆雕、浮雕多种技法融合一体,制成独角瑞兽负瓶造型。瓶呈扁壶式,盖为倒覆斗式,盖沿、瓶口沿阴刻回纹,颈部浮雕蕉叶纹,瓶腹减地平雕饕餮纹,下部为雕刻宝相花纹,轮廓清晰。瓶颈左右两侧透雕象首活环双耳。瑞兽昂首挺立,张口露齿,圆瞪双眼,目视前方,体态雄健,气势威武,颌下卷须突胸,背部覆有鬣鬃,雕琢细腻,生动自然,表现出清代较高的琢玉水平。弯曲可爱的独角与翘卷灵活的长尾搭连于宝瓶两侧。宝瓶与独角兽组成刚柔相间的外形轮廓,显得挺拔俊秀、和谐稳重。底座为红木雕刻,以旋子纹制成海浪,间以动物纹,刀法娴熟,雕工精湛。
清 白玉浮雕岁岁丰收如意
如意为整块白玉所制,原料较大,做工精湛,显示出皇家制作的雄厚实力。全器为传统如意造型,顶为芝灵形如意头,下为曲柄,柄尾部较宽呈棱形;此器在形制上略出新意,于如意顶部对称雕刻两只鲶鱼,以象征“年年有余(鱼)”;在如意头表面刻有填金五言律诗,其诗为:“处处座之傍,率阵如意常。虽图语告吉,艰至北频洋。比似草脂洁,较于周尺长。指挥忆李氏,略愧在闲房。”诗后刻款:“乾隆丁巳,御题”,款后刻一方印。
清 白玉透雕龙螭带钩
带钩由整玉雕刻制成,为传统的“苍龙教子”造型。上部作老龙回首状,注视其子,形成腰带前钩;带钩正面透雕螭龙爬行,口中衔以灵芝;带钩背面浮雕牡丹纹,下部为凸起圆形纽,中间有凹处,纽表面浮雕云纹。
清 白玉御制双蝶耳活环三足香薰
白玉雕制,总体呈炉式,上有顶盖,下部为三蹄足。盖纽为圆球火焰珠,前后阴刻“御、制”二字;盖顶为一圈镂空云纹,盖面为四组浮雕火焰珠纹,火珠内分别刻有“古、稀、天、子”四字。香薰下部为鼎炉式,折沿宽边浮雕二组火焰珠纹,珠内分别阴刻“薰、香”两字;左右两侧圆雕双蝶耳,耳上各衔圆环;器身表面浮雕打结绳纹,古朴自然;底部雕兽面纹三足。香薰底部另附有木雕小座。整件器物小巧玲珑,典雅精致,应为高宗皇帝御用之物。
清 乾隆款黄玉浮雕兽面纹撇口杯
杯体为桶式造形,上部撇口,下部内敛,均呈圆弧型。口沿内外面光素无纹饰,杯壁中间部位有两道素面宽带弦纹,两带之间以线刻饰卷云纹、三角几何纹。两条素面宽带将杯壁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浮雕一圈变体仰莲纹,以拱托杯口;下部为浮雕仿古兽面纹,形像生动而繁密,使下部显得沉稳庄重。杯底为立式圈足,足上部另有一圈光素弦纹。杯底镌刻阴文篆书“乾隆年制”二行四字款。此杯雕刻技艺精湛,线条婉转优美,杯的玉质玲珑剔透,缜密无暇。其色泽浅淡清雅,温润凝脂。口沿部分如晨曦中的鱼肚白色,向下则渐变成鸡油黄色,是一件极为难得的黄玉珍品。原为清宫旧藏,现为沈阳故宫国家一级文物藏品。
清 青玉透雕转心佩
玉佩系用上等青玉镂空精雕而成,玉色润泽。此玉佩纹饰分成三组,内部佩心镂雕四角花卉;中环刻有卧蚕纹、乳钉纹,内外边沿各刻一圈弦纹;外环则透雕四只灵兽,两两相对,尾部衔接。每只灵兽髦毛微扬,体型丰满,四肢短粗,尾巴卷曲。佩上部附系丝穗及珊瑚一颗、米珠数粒。这件玉佩构思新颖,线条流畅,轻灵剔透,充满动感,具有赏心悦目、清新自然的艺术美感。
物件太小,放置角度无法拍摄,特借官网图片。
清 乾隆御题青玉浮雕蝠寿如意
如意头呈云朵形,长柄自然弯曲。柄上部阴刻菊花纹饰,下部浮凸雕蝙蝠、万寿字,柄尾下端有孔,穿有丝绦及双穗。如意头边缘浮雕云头弦纹,表面阴刻隶书高宗御制诗一首:“竹化分真幻,铜函阅古今;清谈常在手,乐志每如心。击处珊瑚碎,挂来萝薜深;握君曾得号,禅德亦留吟。贞素标琼质,指挥延藻襟;休徵愿时若,讵为宝球琳。”诗后刻款:“乾隆御题”,款下刻篆文“古香”、“百玉”白、朱文连珠方印。如意头部背面,雕流云双蝠纹饰。
清 翠羊纽活环盖瓶
瓶身细长,瓶体外面及盖纽均为圆雕和镂雕羊首衔活环形象。盖顶部圆雕一只站立的山羊,神态温和,俯视下方。纽下镂雕四羊首衔活环,与瓶颈一层和瓶身上下两层的镂雕羊首衔活环相对应。羊首雕饰极为生动,双角健壮有力,目光炯炯有神,充分显示山羊的活力。瓶腹下部内敛,瓶底呈喇叭形,腹下有凸雕弦纹一道。此件器物的翡翠颜色较为特殊,以黄色调为主,衬以绿色地,故称“黄加绿”。该瓶为清宫旧藏,所雕刻的山羊形象温顺平和,以此表达“吉祥如意”的寓意,造型与材质的有机结合使观者深感翠玉的灵气和神奇。
清 翡翠水承
此瓶为圆柱象牙雕成,带盖、细颈、长腹、敛底,颈部左右两侧圆雕兽耳衔活环。盖顶圆雕狮纽,雄狮脚下雕海水汹涌,浪花四溅;瓶口、盖口边沿处及肩部、下腹部与圈足处均浅雕回纹;瓶身满雕缠枝莲纹及暗八仙地,颈部前后各有海棠形开光,腹部前后、左右各有委角长方形开光,开光内各镂雕《封神演义》人物故事画面,栩栩如生;瓶底近圈足处雕一周蕉叶纹。此器运用了圆雕、高浮雕、线雕等多种技法,一气呵成,连贯不断,图文繁缛,人物、动物、武器、云烟均雕工精细,异常生动。
盘呈树叶形,染牙雕曲边碟式。绿叶翻卷自然,筋脉婉转清晰。盘外左侧浮雕一朵金黄色的葫芦花与花蕾,含苞待放,右侧盛开着两朵金黄色的花,盘底部雕金黄色枝杈,托起绿叶。盘正面下部沿树叶茎脉浮雕牡丹、菊花与飞舞的蝴蝶,上部浮雕梅花、佛手与一只蝴蝶相向,花枝繁茂;自然卷曲的盘沿处雕黄头黑壳甲虫1只,虫须婉转,生趣盎然。绿盘、黄花、黄蝶仿佛寓示“一叶知秋”。牙盘背面雕有叶脉和枝桠,边缘为各式花卉。此盘运用了圆雕、浮雕、阴刻、阳文等多种技法雕成,刀工精练,染牙流畅,清雅宜人。
清象牙雕带扣
此件带扣由象牙雕刻而成,总体呈长方形。分成三组纹饰,中间为双凸纹方形开光,浅雕海水纹为底,内浮雕一条盘龙,龙角直立,龙髯飘动,目、鼻、口清晰明了,舞爪甩尾,目视所持宝珠,浪花饰以镂空孔洞;左右两侧各雕有一长方形开光,内浅雕海水纹,其上各浮雕一降龙,手握宝珠,盘曲嬉戏,两侧游龙与中间大龙呈上下呼应之状。带扣周围浮雕一圈勾云纹。此器雕刻技法细致,龙鳞、龙爪、锁骨、海波等无不真切,装饰意味。带扣由两节组成,背面为光素面,左右制有穿带系孔。
清 贝壳浮雕鱼
此鱼以珠光贝雕成,鱼嘴微扁,圆润自然,鱼鳍直立,仿佛正在水中游弋,点墨鱼眼圆睁,生动逼真,浮雕鱼鳃张合有度,生气盎然。阴刻的一排点饰从颈部延续尾部,形神兼具。 此作品采用圆雕、浮雕技法,刻画了鱼自然神态,色泽逼真,生动传神。
清染角透雕人物船
全器以牛角雕成,为轻舟载人造型。船体自然弯曲,镂雕成带篷的中空小船,遍染红色的船体上浮雕波涛汹涌的水纹。船体镂雕古松、卧鹿、仙鹤等形成船篷,寓意“松鹤万年”、“鹤鹿同春”,舱中镂雕5位仙人,或弈棋,或弄鹤,或吹箫,或读书,动静结合,精巧雅致。船下底座以红木雕成梯形,镂雕波浪纹、枝叶纹,与人物船交相辉映,活泼自然。此作品立意新颖,堪称鬼斧神工之作。
清象牙雕蝠蝶葫芦式盘
此盘形状如剖开的半个葫芦,顶部雕有藤蔓、藤叶及蝴蝶,藤蔓缠绕而下,曲折婉转,藤叶或仰或俯,颇具生机;叶片之上雕两只甲虫,葫芦中部另雕一只蝙蝠,趣味横生。葫芦盘心下部圆雕一昆虫,长须前探,翅羽鲜明,四肢弯动,形象传神,栩栩如生,体现了清朝中期高超的雕刻水准。牙盘背面除上部枝叶外,大部分光素无纹饰,起到稳定全盘作用。
清螺钿透雕龙纹插屏
插屏分屏心和底座两部分。屏心以珠光贝雕成,通体透雕二龙,龙体周围祥云朵朵,龙鳞清晰,龙身隐藏在云朵中,若隐若现,只露出摆动的部分龙体,二龙首中央处有一火焰珠。插屏底部利用贝壳厚处,自然雕成祥云造型。底座镂雕两枝虬梅,梅花点点,枝干交错,托起贝雕。此器采用透雕、镂雕、浮雕等技法雕成,刻画细腻,做工新颖。
明犀角雕玉兰花杯
该玉兰花杯用犀角制成,总体呈现深黄色。全杯雕成玉兰花形状,杯口沿向外敞开,雕成五片玉兰花瓣之形,杯外侧用浮雕、圆雕手法细致刻成玉兰花枝、花茎、叶片及花瓣的形状,杯内侧光洁平滑,杯底边雕玉兰枝叶,底部雕成平面。
清螺钿透雕寿字插屏
此件插屏以珠光贝雕成屏心,以木雕制成屏座。屏心上部平展,镂雕二龙戏珠纹图案,龙鳞、龙须细腻传神,在朵朵云海中,二龙相对戏珠,其身下刻有一大大的团“寿”字。屏心底部利用贝壳制成弯曲插件,底座为镂雕的一株虬梅,梅花朵朵,枝干交错,托起贝雕。此器设计巧妙,雕工考究,韵味十足。
明犀角镂雕梅花杯
杯用犀角雕成,杯口呈椭圆形,自然干涩的杯体被巧妙地做成一段盘根错节的老梅,颇具苍桑感。杯体外壁浮雕梅花朵朵,或含苞待放,或争奇斗艳,奇趣盎然。杯外壁或凸或凹,巧妙地表现出梅树的枯老和斑驳,构思十分巧妙。此器采用浮雕、镂雕等技法雕成,朴拙自然,刀法凝重,代表了明代中晚期犀角雕工艺的高超水平。此件器物为沈阳故宫院藏国家一级品文物。
清乾隆款象牙透雕群仙笔筒
笔筒为象牙雕制,直筒形,牙质洁白温润。口沿处浅刻回纹,其下镂雕8只蝙蝠;筒身以高浮雕技法表现佛界之祥和景象:山峰峭立,怪石嶙峋,松柏苍翠,盘根错节;仙山琼阁,祥云飞腾,众多罗汉穿行其中,有骑马、骑麒麟、骑虎罗汉行于地上,有乘鹤、乘龙之降龙罗汉翔于空;他们手持拂尘、禅杖、书卷、圆环、荷花,还有敲钟之罗汉,打坐之罗汉,脚踏虎背之伏虎罗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笔筒近底部浅雕一周须弥纹,圈足透雕垂花拐子纹。此笔筒刀工精细,腹部镂雕的人物、楼阁、松石立体感极强,诸如马缰绳、栏板、松针等细微处之雕刻也细致入微,极具观赏性。笔筒底部刻有篆书“大清乾隆年制”3行6字双栏方框款。
清 牙盖葫芦蛐蛐罐
罐身匏制,为棕红色,罐口与圈足均为象牙雕制。顶盖为圆形,弦纹边,溜肩,盖心镂雕万字不到头纹,作不罐内通气之用;盖顶相背圆雕两朵盛开的牡丹花为纽,花朵层次繁茂、雕琢细腻,枝叶交错,花旁雕有含苞欲放的花蕾。此器采用镂雕、圆雕技法,表面圆润,构思巧妙,为王公贵族的雅玩之器。
民国 牙雕山水小插屏
自然随形雕刻的巧做,底部为篆刻印文。山子一面浅浮雕茂盛的古松,依山蜿蜒而下,其下有两只飞舞的蝙蝠,石缝中长出灵芝、兰草,松侧刻有一个罗汉,身穿僧袍,安坐在蒲团之上,左膝下放置一函经书,神态安详,拱手向佛。山子背面浮雕山峦、苍松,露出两块荔枝冻,边缘处落有伪托款“三松”二字。整个作品构图巧妙,雕刻精细,刀法简洁,人物神态细致入微。山子之下治以篆书白文印,其诗句为:“夜半梅花庵里,小窗灯火读书声”。山子之下承以木雕莲花宝座。
清 玛瑙狮钮兽耳活环炉
此炉以茶色玛瑙雕刻,炉为圆形,分器身及炉盖两部分。盖形如一碗倒置,圆雕一狮蹲坐其上以为纽,狮张阔口,双目圆睁,炯炯有神,威风凛凛,富于动感。炉为直口,平肩,深腹,三蹄足。炉肩部为活环双兽耳,兽头部刻划细腻,以圆雕和线刻方式结合,将鬃发、口、眼、鼻等表现出来,线条柔韧。该炉整体造型敦厚、规整,表面光润细腻,光泽度高,狮、兽形象生动,刻划传神,体现出精准的制作工艺。
清寿山石浮雕云龙海水清供
此件清供以寿山石整体雕刻,其下为篆书印文。表面采浮雕技法,正面雕四条龙和两个火焰珠,龙首高昂,怒目圆睁,一边在海浪中穿行,一边嬉戏火焰珠,其气势十分壮观;背面透雕一条游龙,正从海浪中跃出,俯身向前作直追状,浪涌处镂雕众多浪花,刻画精细,灵活生动。清供底部雕刻朱文篆书,为唐人张继《枫桥夜泊》著名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清 寿山石透雕三鱼海水纽印章
印纽部采用圆雕技法,刻画三条鲤鱼,一鱼昂首冲天,弓身展鳍,在海浪中嬉戏;两鱼高居浪上,相伴呼应,嬉戏弄潮,其翻滚跳跃之态活灵活现。
清 田黄石雕山水小山子印章
印章总体呈山子造型,可以称为印面雕。这件石雕山子印章随形而雕,以避免原料损耗。山子一面浮雕一棵参天松树,其旁为茂盛的树林,前景有一小桥,桥下流水潺潺,近处山脚下建有两座村舍;另一面浮雕高山瀑布,山下湖水中有一叶小舟,艄公撑蒿破浪而行,山间平台搭建一座草亭,与山脚下两孔石桥遥相呼应。全器刻工精心,构图巧妙,可谓石料、雕工相衬共美,可谓清中晚期的石雕精品。山子下部雕刻篆书印文,为朱文八字:“因循二字,担搁一生”。
清 乾隆黄石雕九螭纽印章
此印为长方形,印纽雕刻九条螭龙,昂首张口,自由曲转,相互盘绕,一派欢腾奋进的生动气息。印台四面另制浮雕图案,分为上、中、下三层,上面雕饰卷草纹,中间雕勾云纹,下面雕四组夔龙纹。花纹用减地法使主纹凸起,迭层雕出细部,使全部图案繁缛凝重,规整华丽,一丝不苟。 螭龙纹最早见于商周青铜器之上,与龙纹非常接近,故又有“螭虎龙”之称,其尾部有拐子型和卷草型之别。汉代,是螭纹最鼎盛期,许多玉器上都能见到其造型,尤其印纽通常镂雕螭纽,形成特殊的装饰图案。
清 金星石雕笔筒
笔筒以金星玻璃为材质,总体呈树桩状。通体运用镂雕、凸雕、圆雕等技法制作,筒身攀附数株桃枝,从筒底延伸至口沿,枝叶茂盛,曲干虬劲,富有张力,桃枝上结出颗颗果实,并凸雕一只小鸟,鸟翅微张,正欲落地;另外一侧凸雕秀石、竹子。笔筒前下部连制一个桃形水丞,整体呈祝寿之意。 金星石又称“金星玻璃”,学名“温都里那石”,为人工合成的玻璃石料。其外观在棕红色地子中布满金色星点。金星石为乾隆朝宫廷首创,只有宫内中可以生产和制作,因此价值较高。
清 寿山石雕观音立像
清 珊瑚雕烟壶
烟壶通体用红珊瑚制成,呈扁瓶形,带盖,子母口,垂腹,圈足。盖纽及壶身用圆雕、凸雕、镂雕工艺,制成精巧的花卉造型,数枝牡丹,花开旺盛;壶底近足处雕有两只小鸟,一上一下相对而鸣。全器雕刻雅致,布局生动,乃雕品之佳作。 珊瑚由热带海洋中圆筒状小虫所分泌的石质堆积而成,其颜色有红、白、黑等多种,红色为佳。有清一代,多以红珊瑚作为官员帽顶、朝珠,白、黑色珊瑚则作为印章及扇坠等物。大棵珊瑚极不易得,故珊瑚烟壶用整材制成的较少,多数为粘合而成。
清 玛瑙雕三足炉
清 汉白玉圆雕武士骆驼像
清 水晶雕卧牛望月
此件雕刻品用整块水晶制成,晶莹剔透,巧夺天工。全器分别圆雕一牛、一月,牛头微微上抬,回首望月,牛耳下耷,牛蹄蹬地,巧用墨色水晶雕成卧牛的身躯及四肢,圆月则利用透明无色的水晶雕刻而成,月下托有祥云。此物运用水晶的自然之色,灵活雕刻,形象生动逼真,其造型反映了江南盛夏,水牛因畏惧白日炎热,夜晚见到月亮误以为是太阳,故发喘息的情景,即所谓“吴牛喘月”的故事。器物底部附有木座,雕工粗犷而硬朗。
清 绿松石雕清供
此件清供应为文房用品中的笔插,功能类似笔筒。该器物以整块绿松石制成,其形类似松果,表面布满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凸点。清供上部透雕小鸟、花果纹饰,形成镂空的孔隙,用以放置毛管。此件藏品既是小巧实用的笔插,又是文人雅士闲暇赏玩文具,体貌清新。 绿松石,古代称之为“碧甸子”、“青琅秆”等等。《石雅》中记载:“此或形似松球,色近松绿,故以为名”。
清 猫睛石兽耳盖炉
该炉为猫晴石制成,由炉盖和炉身两部分组成。覆盆式顶盖,直短颈,折肩,敛腹,圆形圈足。盖纽透雕盘螭纹,盖外壁分别凸雕三只羊头,羊角高耸,目光正视。炉肩左右两侧圆雕双兽耳,雕刻十分细腻。全炉雕刻精细,布局巧妙,安放于精巧的木座之上,可谓浑然一体,价值不菲。 猫睛石,也叫木变石。在矿物学中为硅化石棉,硬度为7,呈不透明或半透明状。因其石质与树木的纹理一样,所以习惯称之为“木变石”。石质中石棉纤维排列规律,具有线状反光,方向不同,色泽有黄、蓝等色,因其花纹交错,颜色斑驳,又灼灼闪光,别有风韵,常用来雕刻工艺品。
整个洗子为荷叶翻卷形,外面刻荷叶筋络,内部中空,以制成实用水洗。荷叶外侧为精致仿生物,有荷塘莲叶,高低错落,其间圆雕、半圆雕各式昆虫及水族造像,有蜜蜂、蚂蚱、蜗牛、螃蟹等属,活灵活现,酷似生物。水洗之下,为镂空花卉底托,再下部亦为花式底座。全器色泽深厚,体貌怡人。
清桦木雕牧牛像
以圆雕技法整体雕刻制作,材质为常见的桦木,总体着色呈深褐色。水牛做回首状,双角向后弯曲,双目圆睁,四肢健壮有力,牛腹硕大,牛尾上甩,颇具动感;牛背之上斜坐一个牧童,肩背草帽,面带憨容,左手撑扶牛背,赤裸双足,一副悠闲自得之态。
清竹雕蟹
以竹雕做仿生器物,精雕一只螃蟹伏卧芭蕉叶上。全器以圆雕手法,刻一只硕大肥蟹,栩栩如生,须毛毕现,其灵动之势,宛然眼前。蟹身之下,圆雕一片芭蕉叶片,用以底托,颇具生活气息。
清黄杨木透雕群仙庆寿如意
黄杨木质雕成,总体呈三镶式。器身全部采用透雕、圆雕、浅雕技法精心雕刻,全器显得玲珑剔透,十分高雅。如意头部镂雕一组人物,一人手持如意安坐展翅腾飞的仙鹤背上,其左右有执扇、打旗双童,仙鹤下部有五人遥望,各持宝物,以示祝寿。如意中部和柄部镂雕海水、龙舟、人物以及松树、蝙蝠等造型,雕工精致而逼真。如意柄端栓系绿盘肠结和桔红双丝穗。
清紫檀柄匏片浅雕岁寒三友三镶如意
以紫檀木、匏片复合而成,总体呈三块瓦式,分上、中、下三处镶嵌匏片。器柄微屈,其上镂雕荷花、鹭鸶以及松树、水塘等图案。器身所镶匏片,雕刻典型的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案和御制诗文:如意头部雕老松一株,松侧刻高宗御题五言诗一首:“长柯临磊砢,霃郁昌云门;含华运四气,灵变集清氛。”诗前刻题款:“乾隆丙戌”,诗后刻款:“御题”,款下刻钤印“乾”、“隆”圆、方连珠印。柄中部雕丛竹,竹旁雕题诗:“新篁翠欲流,箫械已成秋;老干偏生硬,风吹不掉头。”柄端雕梅花,其侧刻诗文:“矫然披雪起,傲骨秉忠贞;破花澂清苦,含葩孕雅英。”如意柄背面阴刻隶书御制七言句:“福始开元庆有永,寿增肇祚算无涯。”句后刻款:“臣弘旿敬书”,款下刻“臣”、“旿”朱文方印二方。如意尾部附金黄丝线编盘肠及双穗。
清桦木透雕群螭灵芝清供
此件清供为桦木苞材质,木质细腻,质感清爽。采用高浮雕和透雕技法,精心雕刻而成。全器呈不规则形,立体雕成枯木、顽石形状;依山石向上雕6只蟠螭并数朵灵芝,以象征平安、祝寿之意。清供底部有四足木座。此器造型奇伟,雕刻刀法娴熟,所雕物体形态各异,是桦木雕刻品中一件上佳之器。
清沉香木雕山水人物笔筒
笔筒以整体沉香木雕制,木质坚硬沉重,并散发浓郁的香味。口部呈椭圆形,筒外壁圆雕、浮雕一周山水图案,山峰林立,杂树掩映,景致万千;山林间点缀茅屋房舍,一老翁头戴斗笠,闲坐于崖边似在垂钓,崖下一只小船飘荡水中,恰如世外桃源。此件笔筒雕工精细,具有实用和欣赏双重价值,难能可贵。笔筒下部配有红木雕底座,光滑圆润,锦上添花。
民国 黄杨木雕罗汉坐像
罗汉像以黄杨木雕刻而成,身下为花梨木透雕底座。罗汉呈端坐姿态,身着左祍僧衣,左手持念珠,头部高耸凸顶,双耳垂肩,二目微闭,神态庄严。其背后刻阴文隶书六行:“佛为实论无寿者,相权以诏世寿,乃无量傑士弘度无礙无障,莲华千秋惟是依仰。”文后刻题款:“葆初居士供养,佛应世之二千九百六十四年。”侧后刻款属:“夏沛霖”。应为民国年间雕制的民间供养罗汉像。
清 木雕双虎
双虎取瘿木随形巧琢而成。圆雕一只母虎,口中衔一仔虎,正做避走状。大虎二目圆睁,表情凶猛,身健彪悍,虎爪有力,粗壮的虎尾高高竖起,似给观者以威严的警告;小虎四肢舒展,双目圆睁,顽皮可爱。此物在制作过程中,有意保留双虎身上的粗糙外表,如同虎身皮毛,形象生动,似可传神。
清代琴棋书画文具盒
红木雕制。琴盒制成缩小的古琴形,盒面镶嵌有圆形骨质白徽七枚。盒底有四足。盒内中空,可用于盛装文具。 琴、棋、书、画为古代文人所擅长的文化技能,后世常将其制成四种文玩器物,放置于书案之侧,既为文具用品,又是赏玩器物,颇有传统文化气息。
清 沉香木雕七佛钵
此钵以整块沉香木制成,木质略为粗糙。器形呈圆钵形,平口直腹,近底处内敛。钵内壁光素,钵外壁一周等分浮雕七尊佛像。各佛以半圆雕制成,均为结跏趺坐,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头顶光环,身披袒胸袈裟,面目庄严,使人望而敬畏。此件器物原为实用器,后应作为供器使用。雕刻细腻,做工圆润,不失为佛教法器精品。
清 紫檀雕鹌鹑式盒
紫檀木质,分上盖、下盒两部分,外形雕成鹌鹑形,内里为光素面。盒为子母口,底部有圈足。盒表面满雕卷云纹,盖面祥云之中雕刻五只飞翔的蝙蝠,寓意“五蝠捧寿”、“平安(鹌)长寿”之意。此盒设计独特,木质上乘,雕工精美,为木雕中之上品。
清 竹篁八方盒
八方盒以竹篁雕刻工艺制成,外呈八角式,子母口,盒里光素面,腹部内敛,底足外撇。盖顶突起平台,上面云头连纹开光内雕双鲇鱼及双“卍”字,寓意“万年有鱼(余)”,,顶檐雕一周莲瓣纹;盖壁呈弧状八方梯形,内部开光雕佛教八宝图案,每面一件。盒身造型与盒盖相同,唯外壁装饰道家八宝图案,与上盖图案形成对应。全器所有边缘部位,饰有卷草纹、回型纹装饰,使器物由朴素中见精微。
清 竹雕东方朔坐像
以较大的竹根部位圆雕神话人物东方朔之像,面部表情开朗乐观,一派仙风道骨模样,其后背挎有葫芦、灵芝,手持带枝仙桃,身着宽袍,足蹬草鞋,双腿微屈安然端坐。所雕人物造型准确,衣饰流畅,犹如真人。
民国 黄杨木老人童子像
人物像以黄杨木制成,下部配以杂木镂雕底座。人物所用木质细腻,色呈棕黄。立体圆雕一老者与一小童,相依而立,含饴弄孙。老翁脑梳一高髻,面带笑容,长髯垂胸,身着阔袖长衣,左手拄杖,右手轻抚小童头顶;小童手捧一桃,仰面微笑,一副天真活泼之态。
清金漆镂空人物故事小柜
清硬木圆雕白菜洗
采用圆雕加浮雕技法整体雕制而成,木质细腻沉重。外形为仿生白菜造形,白菜顶部雕刻凹槽为洗池,构思巧妙。菜叶、叶帮雕工形象,有如实物再现;菜叶外壁浮雕壁虎、蛐蛐、蚱蜢、蝈蝈等昆虫。此件器物设计新颖,所雕白菜、昆虫更是栩栩如生,堪称木雕中之精品。
结束语
协中斋 “灼灼丹青 双璧呈祥——馆藏四条屏画展”
遴选出沈阳故宫馆藏清及近现代山水、人物、花鸟等四条屏绘画作品10余件。四条屏这种艺术形式源于宋代,发展于明清,兴盛于现代。是在特定而有限的空间中诠释人物、山水、花鸟等万物个性神情的美感。
本次出展的“清任薰设色花鸟四条屏”为两对组合,两幅为花鸟,两幅为陈设,均为工笔设色绘画。用勾勒填彩法和没骨画法,赋彩浓淡并用,富于装饰性。4屏分别为:牡丹孔雀、水仙锦鸡、博古菊桃、盆梅秀石。每条均有提款和钤印。
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山水画大师黄宾虹,他擅长山水、花卉,并注重写生。黄宾虹终生受新安画派疏淡清逸的画风影响,六十岁以前是典型的“白宾虹”,六十岁以后,转而学习黑密厚重的积墨风格。本次展览展出黄宾虹2件四条屏作品,均为山水画作。
宾虹(1865--1955),原籍安徽省徽州(今黄山市)歙县,生于浙江金华,成长于老家歙县潭渡村,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近现代著名画家、学者。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
之一
清代书画家、篆刻家吴熙载《设色花卉图屏》。
吴熙载(1799~1870),初名廷扬,字熙载,五十岁后以字行,改字让之,号晚敩居士、攘之、攘翁,江苏仪征人。诸生,包世臣入室弟子。善各体书,尤工篆、隶。篆刻自成面目。余事作写意设色花卉,亦风韵绝俗。
清代秦祖永《设色山水图四条屏》
秦祖永(1825年—1884年)清代画家。号楞烟外史,金匮(今江苏无锡)诸生,官广东碧甲场盐大使。工诗古文辞,善书,尤嗜书画,而于六法力深研究,秦氏于画学见解极高,故出笔不落凡俗。以山水擅长,山水以王时敏为宗,而神理来化;补图小品,逸笔点缀,颇尽妙谛,尽擅胜场。著有《咸丰六年一八五六自序》《桐阴论画》《画学心印》《桐阴画诀》。卒年六十。晚清海派六十家之一。
民国书画家王震《设色人物山水图》
王震(1867-1938),字一亭,号白龙山人,湖州人。是海上画派独具特色的书画家,他和吴昌硕一起引领了海派绘画艺术的蓬勃发展。
周德舆《设色花鸟图四条屏》
周铁衡(1902-1968)原名周德舆,别号铁翁、半聋、灌园丁。堂名半聋楼、东壶斋、野香亭、后来居等。河北省冀县人。绘画方面,精于重彩大写意花鸟,兼画山水,熔冶齐白石、吴昌硕、朱耷、任伯年画法子一炉。亦精于律诗、篆刻、书法。对金石学、古文学、考古学、古琴弹奏诸方面均有研究。
陈半丁《设色花卉图四条屏》
陈半丁(1876-1970年),即陈年,画家。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字半丁(有《陈半丁画册》),一字半痴,别署辟痴,又字静山。以字半丁行世。号半丁老人、半叟、半翁、半野老、山阴半叟、稽山半老、山阴道上人、不须翁、老复丁、竹环、竹环斋主人、鉴湖钓徒、蓬莱山民、藐世头陀。室名一根草堂、五亩之园、竹环斋、莫自鸣馆。
之一
蒲华《设色花卉图四条屏》
蒲华(1833-1911),清末画家。原名成,字作英,号种竹道人、胥山野史,浙江嘉兴人。工书画,善山水、花卉、墨竹。1911年夏天的一个晚上,蒲华酒醉后酣然沉睡,不料假牙落入喉管,因窒息而辞世。传世作品有《倚篷人影出菰芦图》、《荷花图》、《桐荫高士图》。
之一
清 朱称《设色花卉图屏四条屏》
朱称(1826年--1900年) 为朱熊之弟,清朝画家。朱氏擅画花鸟,早年笔墨圆润工丽如张熊;中年侧锋挥斫如剑戟森然,晚年转趋平淡蕴藉。对当时、后世海上画派花鸟画家影响甚大。取材多生动热烈,喜气洋洋。晚清海派六十家之一。
之一
继续欣赏下集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