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男孩质疑“羿射九日”:背后隐藏的教育问题值得深思
最近几日,福州八岁小学生质疑语文课文《羿射九日》中部分内容的信息被广泛传播。这位八岁男孩对小学二年级课本上《羿射九日》课文中前后出现的两句话有很大疑惑:前面一段提到“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融化了”,后面一段又说“神箭手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既然水都被蒸干了,为什么还能蹚过九十九条大河?
孩子的这番质疑,获得不少人的点赞。有人笑称,现在的孩子“不好骗”了。出版社对此做了解释:“水被蒸干了”是为了突出十个太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羿“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是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后羿的神力。同时出版社表态:会请专家判断,明年九月,教材可能会有更合理、更严谨的修订。从质疑到表态,这件事基本上已经结束,不过其背后深藏的教育问题不应该被忽视。
“水被蒸干了,哪里还有大河?又怎么蹚?”这是个简单的逻辑错误,料想老师和家长很容易发现,为何质疑之声是从一个八岁的二年级小学生口中说出?更为可悲的是,当这位八岁孩子向家长发问时,家长竟无言以对,不知如何答复。笔者甚至可以想象,如果这位孩子在课堂上提出这个问题,老师大概也无法给予答复,有些老师可能还会斥责孩子“多嘴”。这并不是老师不懂如何答复,而是老师即便知道其中有逻辑问题也不便说出。个中缘由自行体会。
客观地说,神话故事有部分夸大情节,本没有问题,但逻辑混乱到连一个八岁的孩子都看不下去,就显得有些“弱智”。最让人无法理解倒不是这篇文章出现的逻辑混乱,而是人们对这个明显错误的争论不休。虽然很多人对八岁孩子的质疑点赞,但也有人表示不应过度推敲神话故事中的逻辑关系。也有专家认为,应该感受神话中的先民智慧,而不是纠结于其中的逻辑错误。
这些话语是反驳还是狡辩,明眼人一看便知。“先民智慧”不该被后人随意“愚弄”。不过若搁在二三十年之前,恐怕比这个逻辑错误更低级的错误都不会有学生指正,可在新一代学生身上已经没有了“书上写什么就是什么”的精神,他们在用正常的思维思考问题,且比较有胆识,发现经不住推敲的问题就敢于提出质疑。可能现在敢于提出质疑的学生数量还不是很多,但这已经是一种趋势。新时代的学生不会满足于以往的灌输式教育,他们心中有很多疑问需要得到解答。
“不好骗”的孩子值得钦佩,他们不仅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求问题的答案,也间接地成为完善教学内容的推动力量,这大概是孩子们没有想到的。
早前听过一位以色列留学生的演讲,他谈到小时候接受的教育:老师和家长都鼓励学生提问,反对自己孩子或同学之间盲目攀比成绩。这位留学生认为学生能在提问中获得真正的自信,并且学生敢于质疑权威,以及尽一切能力把自己的观点阐述明晰。笔者还记得曾有一位教授在对比以色列教育和中国教育时表示:以色列学生放学回家,父母问的第一句话是“今天你向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然后父母和孩子一起探讨这个问题问得好不好,有没有意义,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正,以后如何提出质量更高的问题;而中国孩子放学回家,父母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上学有没有不听话?”
“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这仍然是社会主流意识。当一个孩子有很多问题时,许多人的第一反应不是这个孩子有多求知,而是这个孩子有多“刁钻”。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质疑才能促使科学的进步。没有质疑,拥有上千年权威的托勒密“地心说”怎么会被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而“日心说”也在数百年之后,又被质疑者发现了错误“太阳并非宇宙中心,只是太阳系的中心”!
可是许多人担心孩子的质疑能力太强,会让自己招架不住,索性不让孩子质疑。如果教育培养不出会质疑的孩子,整个社会就将缺乏思考的活力。大家要么在复制,要么在模仿,何谈创新?
八岁男孩质疑“羿射九日”,是人性的自然反应: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有个性、有思想,能独立思考,会提出质疑。教育是育人的过程,不能简单粗暴地把教育说成只是“培养有用之才”,“有用之才”即是会做事,这种说法太过功利,而且存在极大不足。育人应该培养会做事和会做人的孩子,“做人”和“做事”的本质区别在于:“做人”是把人看成活体,“做事”则把人近乎看成物件。而培育孩子“做人”的过程,少不了孩子的不断发问,和老师、家长的不断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