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东‖“畿南三才子”传奇③殷岳:“河朔大侠”的旅行梦
永年申涵光与鸡泽殷岳的初次相遇是在崇祯十二年的冬天,当时,见到殷岳修髯广额、慷慨激昂论说天下大事的样子,申涵光从心内不由得赞叹:“这就是传说中河朔大侠的样子吧!”
殷岳(1603~1670),字伯岩,号宗山,广平府鸡泽县(今邯郸市鸡泽县)人 。与曲周张盖近似,殷岳早年“好游狭邪”,也有过一段放浪恣肆的生活。但殷岳读书有悟性,为文笔力过人,雄博有声势,在二十七岁的时候就举于乡。因为官刚介,殷岳的父亲被奸臣陷害至死,殷岳与弟殷渊腐心泣血,招募壮士,发誓要像荆轲、聂政一样拼死报仇。与他们一起在郡城读书的申涵光在午夜的风雨声中,常听到他们兄弟读书与哭泣相交的声音。崇祯十七年(1644),天下动荡,殷岳与弟一起到广羊山避难,准备在茅草房中长期隐居下去。崇祯帝殁亡的消息传来,他们兄弟率邑人身着白衣素服到文庙哭祭,弟殷渊被叛贼捉拿,不屈而死;殷岳本人在怒杀仇人之后,远走江南,常在夜里登楼哭泣,谁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殷岳喜欢过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清朝定鼎中原之后,他经谒选而任睢宁令,为治清刚有父风。可是,时间不长,好友申涵光的一封招隐信,便使他毅然弃官,仍骑着来时的小毛驴、带着来时仅有的衣物,重返故里。回到家乡,他就在村子僻静的地方为自己搭建起一座茅庐,题名叫“巢壑”。殷岳自幼酷爱旅游,少年时就常随父亲来往于川陕间,曾登岷峨太华之巅,据石长啸,气势磅礴而不忍离去。乡居之后,殷岳好游更甚,足迹几乎遍天下,家里的被褥似乎从不曾打开过。
顺治十二年(1655),受东昌兵备道傅维麟之邀,殷岳与申涵光一起赴鲁游泰山。此时,殷岳正腰脊生病,身体不能自由屈伸,只能坐一顶软轿同行。当轿行至南天门,“松声谡谡,万山在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画面铺展在眼前,殷岳顿时喜不自禁,大叫奇绝,人也从轿中跳出,健步攀登,一点也看不出是有痼疾在身的样子。夜里一同在山顶住宿,别人都已入睡,殷岳却怎么也躺不住,他惦记着第二天观看日出,反而听到淅淅沥沥的雨声,雨声渐小,他就爬起来看看窗外,能看到星月就很高兴,不能见到就很沮丧,整整闹腾了一夜也没合眼。因常常到中州游玩,殷岳非常喜欢那里的景色风物,就想迁居到那里,本已经把家中的书籍物品运了过去,只是因为申涵光没有随他同去才算作罢。
顺治十六年(1659),原鸡泽县令、殷岳的朋友刘新调任宁夏巡抚,来信邀殷岳入幕。那茫茫边塞的风景早已令殷岳神往,他单车载美姬快意西行,又与故友一起尽览贺兰山的雄奇,前后整整在那里逗留近半年才离去。殷岳常说世界太小,根本不够来回周游的,特别以不能遍游海外为恨。康熙八年(1669),旧友刘新又从宁夏巡抚改任福建巡抚,殷岳闻讯喜不自胜,兴奋地说:“我可去武夷山一游喽!”便准备打点起行囊出发。这一年,殷岳已经六十八岁,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申涵光等好友也劝他不要远行;但是,殷岳喜爱自由、冒险与出游的激情仍像年轻人一样火热,他满不在乎地说:“我也很清楚年老不宜远行,但是死于山水之间,不远胜于缠绵屋牖之下吗?”踏上征程,殷岳晓行夜宿,匆忙但快乐着;一到福州,他立刻醉心在朋友的盛情与周围的胜景之中,直至数月飞逝后,才准备离开福州再去游武夷山,到大儒朱熹曾经隐居、传道的地方尽情游览。然而,就在即将启程的前夕,殷岳突然发病,永远倒在了远游的途中,倒在了他所喜爱的山水之间。
作为“畿南三才子”与“广平三君”中的一员,殷岳与申涵光有着深厚而亲密的情感。早年,他们曾一起携家避难山中,一起募兵击贼,一起远逃江南。在江南流落期间,他们每晚遥望北方,共同大放悲声,涵光哭其父、殷岳哭其弟,声动江天。后来,殷岳之所以为申涵光的招隐信所动,毅然辞去睢宁令之官,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为友辞官”,是两人莫逆之交的真情所致。有一段时间,殷岳十分想到中州定居,也是想更多和申涵光在一起;而申涵光没有同去,他自己也只有作罢。鸡泽与永年两县比邻而居,为方便申涵光往来,殷岳专门在自家宅院中修筑一亭,取名“喻凫”(申涵光号凫盟),以示思念,这在古今还是个奇闻。
除去申涵光,殷岳对其他朋友也都是侠肝义胆、赤心相照。如康熙二年(1663)春天,巨鹿杨思圣自故乡赴四川巡抚任上,走至轾关(今河南济源西)突发重病。殷岳得到消息,火速赶至。因病情复杂,又怕为庸医所误,必须要去太原求请山西名医傅山前来诊治。傅山性情孤傲,绝少外出,一般人是根本请不动的。危急关头,殷岳主动请往。当时正值六月,连日大雨不断,在崎岖湿滑的山路上,殷岳一刻也没有停止前行。第四日,来到太原,殷岳急切地跪请傅山前往相救。傅山为他的真情所动,尽管自己也有病在身,但仍慨然而行。十分遗憾的是,在他们到前的第二日,杨思圣终以不救而逝。虽然朋友的生命没能挽救回来,而殷岳为友顶雨冒暑、千里跋涉的侠义和挚情,却被远近传为美谈。
元代著名诗人元好问有诗说:“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此诗内的“邺下”,是指三国时期的邺城,即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附近。“畿南三才子”也同在今邯郸境内,距古邺城并不很远。魏晋时期,邺下之地前有激昂慷慨的建安诸子,后有放浪无羁的竹林逸士,的确是多有风流。然而,一千一百多年过去,此地的“风流”之气并没有散尽,从申涵光、张盖、殷岳的身上不正可以看到此气韵的存在吗?“畿南三才子”的传奇,实质是“邺下风流”风流的传奇,是燕赵古风遗韵的传奇,是中国古代文人精神气脉的传奇。
阅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