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淮安 | 亦庐照相馆
在清江电影院落马路对面是大名鼎鼎的亦庐照相馆,一楼开票,二楼拍照。通二楼的木楼梯很有弹性。窄窄的,上去是沿街的窗户,很大。旁边一面镜子,镜子边上挂一把木梳。左手边是照相室。
那时候的照片通常会压上照相馆的钢印
红布盖着照相器械。照相师傅年轻帅气。有时忙他顾不上招呼你,没人时,他会说,照照镜子看看发型。语气温婉但透着客气和职业。
姑娘们站在窗口,光线明亮,窗外有柳絮在飘,她们原本说好摆一什么姿态,这会却又改了主意。略带羞赧,那点小心思全是因为那个帅气的摄影师。有时姑娘们三五一群,在强烈的灯光下或照合影,或单照。多数时光是自己事先想好的姿态都是用不上的,因为你不懂光线的路数,灯光大开的镜头前,脑子就空白了,只好全交由帅气的摄影师了。
老式照相机
摄影师常常指导你:头往左侧一点!或:下巴往里收一点!或者直接过去伸出白晰的双手中的中指和拇指轻放在你的发间,把你的头摆到他认为好看的那个角度,然后退一步细细端详一下,满意地招呼你:别动了!就这样,哎,很好!
清江浦记忆馆,老式照相机,汤玥摄
其实摄影师手下的姿态多数都是一个套路。但姑娘们黑白的青春却明艳动人……
多年后,亦庐不在,当年那位帅气的亦庐师傅也已人过中年,又开了另一家照相馆。一日给一位中年妇女拍照时,笑着说,证件用的吧?要不要P一下?看上去会年轻很多!
中年妇女笑言:不用了,再年轻也是假的……
中年妇女三十年前也曾是他镜头前的无数小照中的其中一帧,她记得,他早忘光。
时光远去……只是那手指在发间的瞬间停留仿佛如昨……
当年的小姑娘,镜头留下的青春
本文作者刘季
———THE END———
照片左侧是天津路小学陈大龙老师。右侧是她的先生。这两张照片都是拍摄于亦庐照相馆,拍摄时间大约是1990年。陈老师和她先生是1988年出生。
照片中,两个孩子骑着同一匹小木马,同样的背景,相仿的年龄。他们当然不会想到,20多年后他们会成为一家人,这两张照片成了他俩缘分最好的见证。
佛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一次擦肩。
对他俩来说,幼年时同一匹小木马,摇出了他们今生今世的相守。
缘,妙不可言。
位于里运河畔中洲岛的“清江浦记忆馆”,有一个小房子挂牌为“亦庐照相馆”。门口一块牌子上显示,亦庐照相馆创始于1893年,由清江浦人龚恺在大尽头开设,为清江浦城内最早的照相馆。
以上两图由记忆馆汤玥提供,感谢
人们在这里寻找记忆中的老式照相馆的印记。四位来自韩国的朋友,在背景墙前合影。
作者:刘季
编辑:刘海宁
记忆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