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低保,贫困残疾人还有哪些救助政策?怎样申请?

除了最低生活保障,我国统行的社会救助体系还包括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今天小编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基本介绍。

最低生活保障

国家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1.设立依据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

2.实施机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筹做好本行政区域内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申请受理、调查审核,并提出初审意见,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审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上报的调查材料和审核意见,并随机抽查核实,作出审批决定。

3.救助范围

国家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的认定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

4.补助标准

对批准获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按月发给最低生活保障金。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后生活仍有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给予生活保障。

5.办理流程

申请:由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家庭成员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

审核: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群众评议、信息核查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初审意见,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示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审批: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经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批准,并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布;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不予批准,并书面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国家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

1.设立依据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

《特困人员认定办法》

2.实施机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筹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的申请受理、调查审核,并提出初审意见,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审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上报的调查材料和审核意见,并随机抽查核实,于2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

3.救助范围

国家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特困人员认定办法》对救助范围的规定

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应当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

(一)无劳动能力;

(二)无生活来源;

(三)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

第五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本办法所称的无劳动能力:

(一)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二)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三)残疾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肢体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级的视力残疾人;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的,应当认定为本办法所称的无生活来源。

前款所称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等各类收入。中央确定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和优待抚恤金、高龄津贴不计入在内。

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认定标准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制定,并报同级地方人民政府同意。

法定义务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本办法所称的无履行义务能力:

(一)特困人员;

(二)60周岁以上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三)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本人收入低于当地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且其财产符合当地低收入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

(四)重度残疾人和残疾等级为三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本人收入低于当地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且其财产符合当地低收入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

(五)无民事行为能力、被宣告失踪或者在监狱服刑的人员,且其财产符合当地低收入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

(六)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同时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和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条件的未成年人,选择申请纳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的,不再认定为特困人员。

4.供养内容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提供基本生活条件;

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

提供疾病治疗;

办理丧葬事宜。

5.办理流程

申请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按规定提交相关材料;本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居)民委员会或者他人代为提出申请。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群众评议、信息核查等方式,对申请人的收入状况、财产状况以及其他证明材料等进行调查核实,于20个工作日内提出初审意见,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示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申请人及有关单位、组织或者个人应当配合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全面审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上报的调查材料和审核意见,并随机抽查核实,于2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批准,并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布;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不予批准,并书面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医疗救助

国家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保障医疗救助对象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1.设立依据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2.实施机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卫生计生、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有关社会救助的申请受理、调查审核,具体工作由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经办人员承担。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有关社会救助工作。

3.救助范围

下列人员可以申请相关医疗救助: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

特困供养人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

4.救助方式

医疗救助采取下列方式:

对救助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

对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后,个人及其家庭难以承担的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自负费用,给予补助。

医疗救助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救助资金情况确定、公布。

5.办事流程

申请医疗救助的,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经审核、公示后,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和特困供养人员的医疗救助,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直接办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相衔接的医疗费用结算机制,为医疗救助对象提供便捷服务。

临时救助

国家对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或者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以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救助。

1.设立依据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

《民政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的意见》

2.救助范围

急难型救助对象:对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需要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的家庭和个人。

支出型救助对象:对因教育、医疗等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一定时期内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原则上其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应低于当地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有关规定。

3.办事流程

急难型临时救助:

申请临时救助的家庭或个人,可以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受申请人委托,村(居)民委员会或其他单位、个人可以代为提出临时救助申请。

对于急难型临时救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可根据救助对象急难情形,简化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民主评议和公示等环节,直接予以救助。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在急难情况缓解后,登记救助对象、救助事由、救助金额等信息,补齐经办人员签字、盖章手续。

支出型临时救助:

申请支出型临时救助的家庭或个人,可以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受申请人委托,村(居)民委员会或其他单位、个人可以代为提出临时救助申请。

对于支出型临时救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对临时救助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人口状况、遭遇困难类型等逐一调查,提出审核意见,并在申请人所居住的村(居)民委员会公示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根据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交的审核意见作出审批决定。

残之家残疾人信息

政策 补贴 征婚 交友 投稿...

(0)

相关推荐

  • 民政部将重点对五类人群加强收入状况监测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维 民政事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兜底夯基的重要作用. 为巩固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民政部副部长王爱文近日表示,将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重点对五类人加强收入状况监 ...

  • 民政救助之低保篇14:残疾人有低保资格吗?能否单独分户申请低保

    民政救助之低保篇14:残疾人有低保资格吗?能否单独分户申请低保

  • 注意啦!我市低保边缘重病困难对象救助范围新调整

    为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11月起,我市调整低保边缘重病困难对象救助范围,覆盖面由原17类调整至23类,通过调整扩大救助范围,进一步做好低收入重病重残特殊困难家庭救助保障,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 ...

  • 支出型贫困残疾人家庭救助政策你知道哪些?

    2019年12月,武汉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武政规[2019]29号)(以下简称<办法>).下面,小编为您介绍一 ...

  • 残疾人“单人单户”领取低保政策分析和盘点

    30个省份对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重度残疾人"单人户"纳入低保做出规定. 在<"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中指出:"生活困难. ...

  • 残疾人单人单户申请低保政策详解

    我们知道由于低保的审核标准是按家庭总收入的水平来衡量的,这就导致很多残疾人因为有兄弟姐妹或者父母,他们的收入高于标准,结果低保审核不通过,但是通过单人单户的方式就可以申请到了. 低保政策中" ...

  • 2021年一二级残疾人单独立户申请低保新政策

    关于成年重度无业残疾人单独立户申请低保,国家层面和省市层面基本都出台了相关规定! 国家层面 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残联等部门和单位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

  • 民政部宣布!残疾人低保4大改变,不再区分城市农村!

    改变1:民政部:低保不再区分城乡 统一规范为"最低生活保障" 民政部近日印发<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今天上午民政部举办的2021 ...

  • 这事受理了|申请低保救助

    有拍友反映: 我叫白保成,宁武县马营村村民,现年44岁,父亲早年病逝,母亲年老痴呆,体弱多病常年吃药.由于家境贫寒,从未上学,媳妇广东省惠来县人,因妻子患有小儿麻痹症,下肢瘫痪行动不便,个人生活不能自 ...

  • 这事解决了|残疾人如何办理低保

    这事忻州市民政局解决了 有拍友反映: 什么级别残疾证的残疾人可以办理低保? 忻州市民政局: 尊敬的拍友:您好! 低保制度的主要对象是因老,因病,因残,因丧失劳动能力和生存环境恶劣而致贫的城乡贫困居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