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鑫《着》
原文:自古圣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但文事有成书,经史子集无所不备。至于武备则略而不言。自黄帝尧舜以至唐宋元明,总戎机者,虽各著有兵书,然不过步法止齐耳。至打拳皆未之及。
白话译文:古时候的圣人行事必然是文武并重,但是流传到现在的所有资料都是有关于文事的,关于武备的都是省略不说。自黄帝等先王治世直至到唐宋元明各代,一些指挥军队征战的将帅们,虽然也各自写有关于兵法的书,但那不过只能使大家的步法整齐而已,于拳法的练习都没有提到。
原文:拳之一艺不知始自何时俱未见有成书。历唐宋元明大清即间有书亦不过画图已耳。皆未详言其理以示阶级可升。且尝习此艺者经经失之于硬。
白话译文:拳术这种技艺,不知道最早从那个朝代开始有的,都没有见到相关的成书。唐宋元明到现在(清)即便有相关的书,也只不过尽是图画而已。也都不讲述拳理,好让人能明白可以沿着台阶。渐次上进。况且每见世上有练习拳术的,往往都是追求气力的强劲,所失之处就在于强硬。
原文:盖由尚气血不尚义理。义理不明势不至留于放僻邪侈而止。
白话译文:这是练拳术注重气血而不明白拳法理义的缘故。不明白拳学理义而持势逞刚猛的练习容易使人落入偏邪执见当中,无益人身心。
原文:我陈氏自山西迁温带有此艺。虽传有谱,亦第图画,义理亦未之及。
白话译文:我们陈氏一家自从山西迁移来温县,就带有拳学技法,虽然也有祖上传下的老拳谱,但也都是图谱,拳学理义也没有载记。
原文:愚无学识,功夫极浅,不敢妄议注谱。但为引蒙不得不聊举大意以示学者下手功夫。
白话译文:我(作者)素来没有学识,拳术功夫又浅,原来也不敢在祖传的拳术图谱上加注义理,但为了引导学拳的人都能从一开始就遵循正确法理练习,所以不得不简单的举明拳术本意,让初学者能够正确的入手学练。
原文:每一着必思手从何处起,何处过,至何处止。外面是何形象,里边是何劲气,要从心坎中细细过去。
白话译文:每一势的运动必须要思想:手从哪里开始起来,经过哪个地方,到哪里停止。外形应该是什么,内在的劲意气势应该是怎样的?这些意思都要在心坎上仔细的想过。
原文:此着之下与下着之上,夹缝中如何承上,如何起下。
白话译文:这一势与下一势中间,仍然要留意,怎样才能承接前势形势而起发后势的意思。
原文:必使血脉贯通,不至上下两着,看成两橛。
白话译文:必须要让身上的血气通畅,才不至于上下两势在运动中不能连通,甚至于别人把我身体也看成两截。
原文:始而一着自成一着,继而一气贯通,于千百着如一着矣!
白话译文:开始时当然也是一势就是一势运动,等到行功渐久,能够一气贯通时,千百势的运动也好象一势的运动一样。
原文:如懒插衣:右手从左腋前起端,手背朝上,手指从下斜行而上,先绕一小圈,中间手从神庭前过去,徐徐落下。胳膊只许展九分,手与肩平停止。手背似朝上,微向前合。
白话译文:比如懒插衣势:右手从左肩胸前开始使手背向上,手指自下,而向上斜行运动,还要先在左面前绕一个小圈,然后经过面前向右侧过去后,慢慢松落。右臂只能向右开展九分,手指与肩头同高时停住。右手背看上去,似乎是向上的样子。手又有向前合的意思。
原文:其手自始至终,行走大势为弓弯之意。上面如此运行,底下右足亦此意与手一齐运行。手行到地头然后足趾亦放得稳当。
白话译文:手的运动轨迹:大势是如弓弯的形状的意思。(意思为主,形象的曲直取决于意思的圆满与否)。手在上边这样运行,下边右脚的意思也和它一样,还要一齐运是所谓手脚齐进,或手脚相随的意思。手的运行到位脚趾自然也会放的很稳。
原文:手中内劲由心发起过右乳越中府、青灵穴,冲少海经灵道渡列缺至中冲、少冲、少商诸穴止。足是先落仆参过涌泉,至大敦隐白诸穴之上,且其内劲必由于骨之中,以充于肌肤之上,运至五指上而后止。
白话译文:手中内在的劲势意思从心中开始,向右过乳后经由中府(手太阴肺经及足太阴脾经所属)青灵,少海、灵道(手少阴心经所属)(少海同属手太阳小肠)诸穴再分达于列缺(手太阴肺经)。中指的中冲穴(手厥阴包络经属—端)小指的少冲穴(手少阴心经一端)大指内侧少商穴(手太阳肺经的一端)。足下是劲意先落到踝骨下的仆参穴(足太阳膀胱经属)。经过涌泉穴(足少阴肾经属)到足大趾的隐白穴(足太阴脾经属)大敦穴(足厥阴肝经属)。劲意在体内运行,必须深入着意在骨头中间,再渐渐行于肌肉皮肤之间,停在五指(手、足)上。
原文:顶劲提起,腰劲捺下,长强以下翻起来,裆劲落下,右手与左手合住,膝与裆与胸与小腹诸处无不合住。
白话译文:顶上的意思要领起(虚灵顶劲),腰中的意思要松下(气沉丹田)。长强穴(督脉属即人尾骨)下面的意思要向上翻转,裆的意思向下落到地下,左右手意思不但双手相合,还要与同侧脚合,及交叉相合,虚灵的意思与裆胸及小腹部其实就是全身前后左右内外要一齐合住。
原文:合也者:神气积聚而不使之散漫,非徒以空架闲着苟且了事。惟恭敬将事,则神气处处皆到,方不蹈空。下着单鞭大概与此着同。
白话译文:相合的功效在于可使神气积聚在体内(是神宜内敛的要求),而不使之散漫在外形肢体上,并不是只在意这个架子的形状而已。只有心怀恭敬,认真做事,神气才能处处行到,功夫才不致于空炼。下一势的单鞭(拳势名)运行的意思大致上和这一势运行的意思是相同的。
原文:大凡手动为阳,手静为阴,背则为阳,胸则为阴,亦有阴中之阳。阳中之阴。某手当令,某手为阳,某手不当令,某手为阴。
白话译文:大体在运动中,身体手脚有动就是阳,不动就是阴;背后自然为阳,因为常见阳光的原因,胸前为阴,也是因为少见阳光的原因。也有阴中含有阳的,及阳中带有阴的,比如那只手在运动中为主,就是阳,那只手不为主就是阴。
原文:亦有一着也、先阳而后阴,一手也、外阴而内阳。一阴一阳必要以中锋劲运之。中峰者:不偏不倚即吾心之中气所谓浩然之气也。
白话译文:也有在一势中,先有阳动再有阴动,还有在一只手上同时表现出在里边的阳及在外边的阴。一阴一阳的运动及变化必须是以人体内的中气主宰而成。心中的意思不使有偏有倚靠,培养久了就会自然在中,也就是常说的能够贯通上下的浩然之气。
原文:理宰乎中而气行于外是也。浊气下降合住裆劲,下盘稳当,上盘亦灵动。千言万语,难形其妙,当场一演,人人可见可晓;落于纸笔,皆成糟粕,形于手足,亦成迹象。而更非迹象,无以显精神,犹之非糟粕无以写义理,是在善学者。孟子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其斯之谓欤?
白话译文:阴阳生发道理在我心中,而能使形体的意思在运动中表达出来。还要在使体内浊气能够下降,裆的意思合住则腰胯间虚虚灵灵,不但下肢稳健,上体也灵活。总之:说尽千言万语,也难以描述其中的玄妙。但如果当面演习则人人都能见到及明白这中间的真理正意。其实能写出来的,都是成为没有用的东西,手足表现出来的也只是外在的形体。不过若没有这形体的运动则无法显示内在的精神,这和以没有用的文字来阐明拳法理义的意思是相同的,怎样区别对待一件事或物的两个方面 的表现及功用,并从中吸取营养,取决于善于学习的人。孟子说:能教给人做事的规矩,教不会人作事的技巧水平。这和教学拳道的意思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