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一颗小行星正以每小时10.7万公里的速度袭向地球,人类可将其摧毁?

近日,NASA在其官网发布消息,在2002年的时候被发现的YZ4小行星,正以10.7万公里/小时的速度向地球飞来,这颗小行星直径为1.1千米。科学家通过它的飞行速度和轨迹计算得出,或于2018年2月4日在距离地球约420.8万公里的位置飞过去。科学家们通过精密的反复计算得出,只要进入距离地球460万公里范围内的任何大小的小行星,都有可能会对地球造成威胁,甚至可能会面临被撞击的危险。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有小行星撞击地球?

一般的小行星大多都是大型的天体爆炸或解体后留下的石块。它们漫无目的的在太空中飘荡,在飘荡一段时间后,它们会慢慢的有自己的运行轨道,但是它们的运行轨迹不是固定的,由于它们的体积小,所以很容易受到比较大型的天体的吸引。

从而改变自己的运行轨迹。所以当一颗小行星无意间闯入了太阳系后,就会受到太阳或者其他大型天体的引力拉扯,如果它正好又处于距离地球460万公里的范围内,那么由于引力的作用,它可能会变得极为不稳定,如果按照10.7万公里/小时的飞行速度飞向地球,只需要短短两天,它就会撞向地球,可悲的是,这一切如果真的发生,我们人类是无法干预的。所以,小行星会撞击地球并非胡说八道。

截止2017年,NASA一共发现过1985颗潜在的会对地球造成威胁的小行星,算来几乎每天有5到6颗左右的小行星向地球奔来。

那么既然这么危险,我们人类怎么才能有效的保护我们的地球呢?办法是有的,每当有小行星出现在距地球460万公里的范围内的时候,科学家们就会通过观测它的轨迹,大小,质量,形状等等的特性,从而计算分析并模拟。如若发现它确实会对地球造成威胁,就会在相对地球安全范围内用导弹将其进行爆破拦截。所以有科学家们的保护,我们大可不必担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