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竞生编《性史》

张竞生编《性史》

(2009-04-09 13:34:08)

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旧文
 
     近代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性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张竞生先生是我国提出生育节制观念的第一人。
     张先生生于19世纪末,曾两度留学法国,获里昂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兴趣广泛,关心社会,求学期间接触到西方许多先进的思想观念。回国后,积极将所学知识用于改造社会,然而却屡遭误解。
     20年代,张竞生回国任广州一所中学校长,他向当时广东军阀陈炯明上书,请实行节制生育。这一想法不仅不合时人“多子多福”的封建观念,又触到了陈炯明的痛处:陈本人就娶了十几房姨太太,有许多子女。结果陈炯明骂他是“神经病”;在各种压力下,张竞生辞去了中学校长职务。应当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邀,到北大当教授。
     在北大,张竞生不改初衷,提倡生育节制,和保守势力发生冲突。他公开撰文,提出“爱情四项定则”:现代爱情,迥然有别于封建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婚姻关系,是有条件的,其中包括恋爱双方的感情、人格、状貌、才能、财广的条件。爱情是可以比较的。爱情是可能变迁的。夫妻关系是朋友关系之一种。张竞生的这篇文章在进步知识分子中引起了一场大争论。鲁迅等人也著文参与讨论。
     也是在北大,张竞生有感于中国几千年封建伦理道德下,人们性观念的不健康,组织人力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撰写《性史》一书,写此书的目的是为了以科学的态度研究“性”这一社会问题,冲破人们身上的封建礼教桎梏,这一出发点是符合当时“五·四”运动后进步的社会思潮的。但事与愿违,《性史》一书出版后,在社会上不胫而走,旦盗版频出,一时间沸沸扬扬,张竞生成了“性学博士”,受人侧目。1929年张竞生到浙江,被当地军阀当局“性宣传罪”逮捕。后来张竞生反思己过,认识到在当时中国的社会条件下,《性史》一书出版只会产生副作用,而且在书的写作上,也存在着事例多、理论分析少的弱点,难免授人以柄。
     从浙江出狱后,张竞生再度赴法,致力研究美学、社会学、译介西方文学、美学著作,他在国内办了一家“美的书屋”,出售自译作品,宣扬西方文明,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譬如:他曾撰文呼吁、宣传“不要随地吐痰、乱扔果皮,建立良好文明卫生习惯”等。
     “文革”中,张竞生受到冲击,在贫病中去世。1988年,在他百年诞辰纪念会上,人们抹去偏见和愚昧蒙在他头上阴影,对他一生功过.作出了公正评价。那时,他已去世整整十八年。
    
     原载深圳商报1994年01月30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