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临时抱佛脚”要点
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开头)牧羊人汤姆所有的羊群都是纯白的,非常纯粹,如同一大团白云。所以极厌恶其中的一头黑羊,老想除掉它。后来天降大雪,白色的羊群散布在大雪中根本无法找到。最后是借助那头黑羊,使得汤姆的羊群失而复得。
由此,汤姆明白了一个道理,纯粹固然不错,但各有个性的事物和谐共生更加美好。(论点在第二段得出。)
其二:
(开头)某品牌店被挤爆了。人们一拥而上,争抢品牌联名艺术家推出的T恤。想象一下,不久的将来,街上的时髦青年人人都穿着这件同款T恤向你走来——那该是多么壮观(吓人)!其实,物各有性,何必千人一衫!共存相生,才可百味纷呈!(论点在第一段末尾得出。)
讲解:论点鲜明,就是论点是斩钉截铁的,是掷地有声的,一定要在开头明确出来。
我们还可以发现,这两则开头,都是从描写生活现现象入手的,这样写比较生动。但一定要跟材料有所联系。而论点,要用到材料的关键词。
提示,议论文的开头,可以引用材料直接议论,也可以从小故事或生活现象入题,究竟怎样开头,自己把握。
3。构思时注意文章的大块,明确重点写什么。
就是文章只有800字,字数有限,你在构思时,要大刀阔斧一些,把整篇文章想象为四大块或五大块。突出重点要议论的部分。
好,一大块前面已经写好了,就是开头和论点出场。最后一块也明确了,就是结尾部分,重申论点,发出呼吁,引吭高歌,震撼读者。
那么中间还有三大块。我们同学都知道,要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这三大块不是机械的,是灵活的。对作文成绩一般的同学,我们强调一下机械的部分。)
是什么,就是对论点作一番解释。就是读者对你的论点不太能领会精髓,你就要解释给他听,我的论点是怎样的内涵。这部分,如果你的论点比较高深,你就多写点,如果论点非常明确直接,那么这部分就可以忽略或少写了。所以, 这部分一般不要写太多。
那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两大块,是要重点写的。这里,就要尽情发挥你的才能了,摆事实讲道理,联系现实,引用名言,据理力争,振臂高呼……多种手法,轮番上阵了。
那么,是详写 “为什么”,还是详写 “怎么做” 呢,这就要你自己决定了。你觉得在你的文章中,哪部分更重要,就详写这部分。
我们来看两篇作文。一篇详写“为什么”,就是为什么要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2019江苏卷作文)
朋友五十多岁,酷爱美食,更喜交友。平时总有很多人爱往他家跑,其中有我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有我喜欢的,也有不喜欢的,一群人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好不自在。我总觉得,他的交友有点杂,难道不应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吗?
对于这个问题,他到是从没正面回答,只是引用孔夫子的“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打发”了我。说实在的,他的朋友中,有些人的性格我确实不喜欢,特别是那些孤傲、高冷甚至不懂得照顾别人感受的人,总觉得没法沟通。但朋友似乎却有种特殊的魅力,能把一帮性格不同的人聚在一起,他很少就某个话题与人争辩,更喜欢听别人说。就像泡茶一样,他把别人不同的观点当成佐料,融入白开水中,给自己泡了一壶壶风味独特的茶,浅斟慢酌。(先议交友之道。)
“小时候我不喜欢吃姜,总觉得味道怪。现在吃面,没有姜丝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对人对事的很多标准都会变,不是人变得圆滑了,而是你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刻了。”朋友说:“世间万物,各有特性,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才能百味纷呈。与人交往和做美食是一样的道理,不同的食材往往能碰撞出令人难忘的味道。你上次在微信里说,身边有几个人你不太喜欢,觉得难以相处。其实不必烦恼,君子和而不同,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那样会很痛苦。作为忘年之交,我把这四个字送给你,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其中的道理。”(拓展到生活处事。)
客厅的电视里正放着新闻,中美贸易战的硝烟隔着屏幕似乎都能闻到。在大洋彼岸,那个与世界为敌的人,正为了自己的利益,挥舞着大棒四处树敌。“特朗普是个反例,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懂得利他,这样的人是不会有朋友的,也是注定要失败的,他应该向稻盛和夫学学利他哲学,更应该向中国哲人学学和而不同的为人处事之道。”(拓展到国与国之间。)
薄荷水喝了一半,几天来萦绕在我心头的烦恼如暑气般,被冰凉的饮料抹去了,心中有种豁然开朗的清爽感觉。是啊,物各有性,但却可以共生共融,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只需和而不同,如此而已。(结尾再次强调论点。)
《萝卜烧萝卜,还是萝卜烧肉?》
物性如此,人性亦然。《左传》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心何所想,当然与其性相关。如果要尊重人性,就要学会宽容,不要妄想统一思想,思想是无法统一的。(拓展议论“是什么”。)
但问题来了,无法统一思想的人,究竟该如何相处呢?(以下都在议论怎么做。)
一种是尺码相同,志同道合,这属于“加”。愿景和使命相同的人碰撞在一起,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最终生命被点燃。
但要命的是同类相差无几,量的累积很难产生化学反应。萝卜烧萝卜还是萝卜,萝卜烧肉就不同了。异类的介入会打破某种浅层次滑行的平衡,产生奇妙的变化。壳中的沙砾,成为晶莹的珍珠,水汽中的尘埃,化为久旱的甘霖。美国西廷·布尔说得好:“人和人之间是不同的,这不是一件坏事,苍鹰不必变成乌鸦才有和平”。
另一种是和而不同,各美其美,这属于“融”。
从哲学本体论意义来说,“和”是天道运行的规律。《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从哲学价值论层面来说,“和”是人道追求的境界。《礼记》曰:“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则立、则生、则顺、则达、则盛。
和而不同,要求我们人类,一是必须要以开放的、宽容的心接纳人事万物;二是按适合于自身的特性选取并丰富自己。三是追求在多元化的环境中和谐成长,立己达人。(文章结束)
番茄炒蛋,美人千面(2019江苏卷作文)
我的滋味我做主(2019江苏高考作)
江苏考生
今年有一部叫作《都挺好》的电视剧霸屏了,我未能免俗,备考期间也断断续续地追起剧来。被剧情吸引的同时,我也不免思考,苏明玉这种“不仁不孝”的臭脾气女生,为何能强势圈粉?我们不是明明更喜欢“傻白甜”吗?
我探问身边的好友,收获白眼无数,“她明明很孝顺,也很仁爱啊”“她一贯的倔强让人心疼,偶尔的温柔叫人心醉”“这种人,才是真实的好吧”。三个“臭皮匠”好友一拥而上,传道解惑非常成功。由此看来,真正有魅力的形象都是复杂甚至矛盾的,“傻白甜”的单一审美时代已经过去了,挺好!(含了论点。)
一部《红楼梦》写尽世间百态和人性人情,肤浅者往往只看到黛玉的多愁善感,却不见她想问题时丝丝入扣的理性;偏狭者只看到宝钗的随和圆融,却没有看到她也有任性倔强的一面;一般人会认为湘云只适合“醉眠芍药裀”,却不见天真烂漫如她,幽微处的隐忍与坚韧。看似没有联系或者不相融合的性格特征,和谐地统一到一个人物的身上,方才合情合理,扁平化的人物是绝对走不进读者内心的。复杂人物的塑造体现的既是创作者的智慧与匠心,更是其对于世事与生活的洞察。
文学创作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也会被那些性格复杂的人所吸引。他们绝不呆板,拒绝做一杯单调的白开水。他们在生活中摸爬滚打,看过不同的风景,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路旁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生活是复杂的,而他们就在这复杂中去经历,去感受、去体验、去塑造自我。时间不只是流淌过他们的生命,而且还让他们的生命变得更厚重,更耐得住考验,经得起咀嚼。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在文坛上留下了温柔的词作,但她也在时代风云际会时,面对国土沦丧,家庭变故的局面,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艰辛的生活,用韧性书写了绚丽的生命华章,发出“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宣言。我为她的细腻与柔软而感动,却也更折服于她的坚强。
可喜的是,当今社会有越来越多的卓越女性不囿于传统价值观为她们贴上的贤妻良母的标签,张扬个性之帆,在生活的大海上御风前行,我看到她们在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中不断调整自我、丰富自我。她们前一秒的生活或许还是清闲安逸的,但下一秒却在凌晨六点的地铁里奔跑,又忽而在办公室会议中高调发声,在面对不公时愤怒抗议。我只能说,那都是真实的她们,“我的滋味我做主”,不必在意他人的眼光。
私以为,我们的文化里过分推崇天真与单纯,其实又有多少人真正能做到清透得如一汪清水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原本就没有人的生活能够纯粹如一张白纸啊。当然,我所谓的复杂,也不是让人人都变得难以捉摸,而是说我们不能固化自我,不能认为我生来一副水的温柔,就不能有盐的热情,所以始终以温吞状生活。
英国小说家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曾犀利地指出:“我那时还不了解人性多么矛盾,我不知道真挚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蕴藏着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恶里也找得着美德。”当然,面对复杂的人性,我们要懂得分辨“真挚中的做作”“高尚中的卑鄙”,对于“找到的美德与邪恶”也不妨抱着理性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宽容时尽量大度些,对于处在时代变革期的女性而言,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