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心)第三章  感觉

1 感觉

感觉也可以说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35

2 感受性

每个人对刺激产生感觉的范围起点可能有所不同,起点的高低反映一个人对适宜 刺激感觉的能力,称之为感受性。35

3 绝对感觉阈限

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这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35

4 绝对感受性

人的感觉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35

5 差别阈限

两个同类的刺激物,它们的强度只有达到一定的差异,才能引起差别感觉,即人们能够觉察出它们的差别,或把它们区别开来。这种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35

6 差别感受性

对这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35

7 颜色

颜色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在日常生活中,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颜色概念。广义的颜色包括非彩色(白色、黑色和各种不同程度的灰色)和彩色(如红绿蓝黄等);狭义的颜色仅指彩色。38

8 马赫带

是指人们在明暗交界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40

9 暗适应

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40

10 明适应

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41

11 后像

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叫后像。41

1 试分析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相互关系。44

答:感觉阈限是感受性衡量指标,指感觉器官感知范围的临界点的刺激强度。包括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官觉察微弱刺激的能力。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相互关系如下: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的关系。绝对感受性可以用绝对感觉阈限来衡量。绝对感觉阈限越大,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大,感受性越低。相反,绝对阈限越小,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小,则感受性越高。因此,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例。用公式表示为:E=1/R,在这个公式中,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的关系。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也成反比例。差别阈限越小,即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越小,差别感受性就越高。相反,差别阈限越大,差别感受性就越低。

2 什么是拮抗过程理论,它和传统的色觉理论有什么关系?44

答:(1)拮抗过程理论的含义

1874年,黑林提出了四色说,这是拮抗过程说的前身。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黑林称之为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1958年,心理学家赫尔维奇和詹米逊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证实了这一理论。现代的拮抗过程说得到了一系列生理学实验的支持。研究发现在人眼视网膜中,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椎体,它们对光的最大吸收作用分别为450nm、525nm、555nm。这三种感受器被称为短波感受器、中波感受器和长波感受器。

(2)现代对立过程理论的含义

现代对立过程是关于色觉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在视网膜上存在的三种椎体细胞,分别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在网膜水平上,色觉是按三色理论提供的原理产生的。而在视觉系统更高级的水平上,存在着功能颉抗的细胞,颜色的信息加工表现为颉抗的 过程。心理学家赫尔维奇和詹米逊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证实了黑林的对立作用理论,提出现代的对立过程理论。

(3)现代对立过程理论和传统的色觉理论关系

现代对立过程理论是在传统色觉理论基础上提出的,综合了传统理论的合理方面,是对传统色觉理论的补充与发展。现代对立过程理论实现了传统色觉理论的融合。实验证实了在人眼网膜中,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椎体,这是对三色说的肯定。在动物的视神经节细胞和外侧膝状体细胞内,发现了编码颜色信息的👟看机制,这是对对立过程理论的肯定。

3 简述评析听觉的行波理论。

答:(1)行波理论的主要内容

行波理论是关于听觉的理论之一。20世纪40年代,由著名生理学家冯·贝克拉提出。该理论认为,声波传入人耳,将引起整个底层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振动运行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停止前进而消失。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声音频率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底(即镫骨处),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

(2)对行波理论的评价

行波理论正确描述了500赫兹以上的声音引起的基底膜的运动,但难解释500赫兹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声音频率低于500赫兹时,它在基底膜的各个部分引起了相同的运动,并对毛细胞施加了相等的影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