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妈妈走访六国,拍出9.2高分教育纪录片,触动千万家长: 到底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

    最近看了一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这可能是今年最好的国产教育纪录片,播出3集时,豆瓣评分就飙升到9.2分。

    讲述的是一名二胎妈妈、战地记者周轶君,走访芬兰、日本、印度、英国及以色列,最后回到中国时的关于教育的见闻和思考。

    很多人评论说,看完既感动又羡慕;还有人评论说,每个国家情况不同,没什么可比的。

    青榄君更认同这类评论,那就是:宏观上即使无法改变教育现状,但是家长依然可以从微观上给予孩子更多的帮助和引导。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每个人答案不一样。但是,那些好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或许值得我们用在家庭教育上。

    芬兰
    不留作业、不考试
    为何培养出一批精英孩子
    芬兰是6个国家中,最令人羡慕的。因为在芬兰,没有升学压力,政府统一规划所有的学校,最好的学校就是离家最近的那一所。
    生活在首都和偏远小镇的孩子,享受同样的教育资源。
    除此之外,芬兰的学校尽量避免竞争,没有考试(12年学业结束后有一次结业统考),作业也很少。
    当周轶君问芬兰的9岁的孩子们什么是成功时,一个孩子的答案直接戳痛了无数人。
    他说:“这里没有成功,如果你有一份工作,有一个妻子,有点钱,就算是成功。因为在芬兰每个人都一样的好,平等的,没有人是最好的。”
    为什么没有升学压力和考试竞争的社会环境,却培养出成绩最好的学生(芬兰在“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中,阅读、科学成绩欧洲第一)?
    因为芬兰教育中有三个非常可取之处。
    • 从不给孩子贴标签
    在芬兰学校的教室里几乎都会贴着一棵树,老师说这是积极教育。
    不擅长数学或者科学的孩子,不一定是坏孩子,他们身上还有其他品质。比如有同情心,有毅力、有团队合作能力。
    当一个孩子数学学不好,芬兰的老师会怎么办?
    几个老师异口同声的说:
    “我们不会想是不是孩子不行,而是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教学方法有问题。”
    “如果他对汽车感兴趣,我们会从汽车讲起,然后激发他对数学的兴趣。”
    周轶君看到这样的教育方式,忍不住流泪。委屈地说:“我们总是被说你这个不行、那个做不好,你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
    • 通过社会体验学习知识
    芬兰的老师正在努力研究现象教学。很多孩子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因为当把学到的知识和运用到实践时脱节了。
    在学习时间这一课时,老师带着孩子们去和一群老人做活动,让学生画老人的脸,让他们体会时间在人身上的变化。
    • 让孩子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
    就像愤怒的小鸟创始人所说:“我们很喜欢孔子的教育理念,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芬兰学校上课没有刺耳的铃声,而是欢快的音乐,孩子们随着音乐起舞,然后再去上课。
    课堂上孩子们可以根据喜好打扮,戴奇异的帽子,脱鞋子都可以。
    日本
    最令人触动的不是
    “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教养教育
    而是......
    日本的教育理念最典型的就是教育孩子“不给别人添麻烦”,所以他们在公共场合非常遵守规则,因为如果不遵守就等于“给别人添麻烦”。
    在日本幼儿园里,为了让孩子形成规则意识,他们煞费苦心。
    楼梯口放鞋的地方,设计了一排排整齐的脚印模型,脱掉的鞋子必须一双双整齐的放在上面。
    教室的门故意留一条缝,如果孩子们忘了关紧门,靠近门口的孩子就会冷,这样就提醒了大家进门时要随手关门。
    洗手池故意拆掉洗手盆,当水打湿了鞋子,孩子们就会立即关上水龙头,形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不过最触动人的并不是“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教养教育,而是独立教育和磨练意志力的教育。
    在日本家庭里,上幼儿园的孩子每天都是自己起床、洗漱、换好校服、叠好睡衣。
    在日本幼儿园里,孩子们要自己打扫教室卫生,自己端饭菜和把碗筷放回去。
    日本大阪莲花幼儿园在过去的60年,都会让孩子四季赤裸上身进行晨练,以此磨炼孩子的意志,锻炼身体。
    经大众质疑后取消了这项运动,但每天的晨练和打坐是必须的。
    一个孩子受伤了,还要忍着痛苦,直到打坐结束。
    日本从2000年以来,培养了17名接受本土教育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在这方面的数据是23名。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皮卡察曾说:
    我最重要的知识是在幼儿园学到的。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从《他乡的童年》中可以完全看到这些教育。
    印度
    经济相对落后
    为何世界500强的CEO多是印度人
    有一项数据显示,世界500强中,有30%的公司由印度人担任CEO(谷歌、微软,百事可乐等公司都有一位印度裔CEO)。
    为什么经济相对落后,很多孩子甚至没办法上学的印度,会盛产CEO?
     
    在《他乡的童年》里,可以看到一些答案。那就是印度人都特别敢想和敢说。
     
    在印度的教育理念中,没有正确答案,老师鼓励每个孩子独立思考,并且欢迎每个孩子向他提出质疑。
    所以在印度的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激辩是非常常见的。
    在印度居住了9年的记者说:“印度人真的很敢想讲,哪怕他的想法非常可笑,但是他依然敢说出来。”
    因为经济相对落后,资源紧缺,印度人还有一个思维就是“Jugaad”即“寻找替代方案”,比如没有花洒,他们会把一个铁皮桶戳几个洞,当做花洒。
    这也就是为什么印度的教育理念是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因为只要通过不断提问和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色列
    地球最大的移民吸收国
    犹太人的教育为何这么吸引人
    以色列是一个在纳斯达克上仅次于美国的创业大国,是人均专利率最高的国家,众多发明包括U盘,滴管技术,语音信箱和小番茄。
    同时以色列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移民吸收国,虽然它的面积比北京还小,但60年来吸引了360倍数量的移民。
    为什么全世界人民都涌入以色列,有的是为了创业,有的是被犹太人的教育所吸引。
    以色列最典型的教育理念是包容失败。对他们来说失败了就失败了,失败了只不过意味摔了一跤,爬起来再试一次就行了。
    失败并不可怕,不敢尝试才可怕。
    在学校他们会鼓励孩子们组建创业小组,尝试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并告诉他们失败了也不要紧,因为你至少知道了这样做不行,积累了经验。
    ▲学生自成小组创业
    这种教育理念推动了很多年轻人敢去尝试和创业。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永远积极主动,不惧失败的年轻人。
    在以色列英雄不是成功人士,而是勇于尝试的失败人士。前段时间以色列三个年轻人尝试登月失败了,却成了全国英雄。
    投资公司会投资那些失败的创业者,因为他们认为失败意味着有一定的经验,会避开曾经犯过的错误。
    以色列另外一个典型的教育理念是鼓励孩子们提出质疑,不要过于尊重权威。
    哪怕在以色列的军队里,士兵也可以不听从命令,他们可以随时向上级提出想法。
    在以色列知名教育家德隆家里,他和孩子们要经常玩一个叫做“没有正确答案”的游戏,即把桌上的物品一个跟一个的排列。
    然后告诉别人为何要这么排列,只要你能让其他人信服你的想法,你的答案就是可以的。

    这样的教育大大激发了孩子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作家、儿童通识教育品牌“童行学院”创始人郝景芳老师曾说:

    教育有两种职能,一个是培养,一个选拔。在高考体制下的,所有的学校教育都是以选拔为教育目的。

    而我们现实社会需要什么人?是需要能够了解自我、协调他人的人,是需要能够创新、洞察世事的人,是需要能够独立思考、思辨表达的人,更是需要能领导团队和把握大局的人。

    升学系统不在乎的,恰恰是对于人生成就最为重要的。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该怎么办?其实就是打开视野,学习更好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在家庭教育方面,帮助孩子建立自信(避免贴标签),培养独立思考、思辨表达、观察、创新能力以及抗挫能力和意志力等。
    因此,特别感谢二胎妈妈周轶君拍出这部《他乡的童年》。
    父母的格局里藏着孩子的未来,让我们一起从家庭教育的小事做起,尽力去培养孩子课堂外的能力。

    “您的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青榄家长地带(ID:educool):百万中小学生家长聚集地,专门研发趣味小课,让孩子爱上学习。《跟着青榄听名著》音频节目正在热播,多本中外名著免费听。每天陪孩子聆听书中好故事,养成阅读好习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