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手挥笔,章法灵动,浅谈颜真卿书法作品《争座位稿》
作者:丁剑林
鲁公此碑帖书于广德二年 (764年) , 为行楷行草兼有的体裁书稿, 其行楷与行草之规范, 是师法魏之钟太傅、晋之王右军, 以致笔法飞舞, 章法灵动, 而机理不变。其笔姿面貌则以鲁公自创的颜体笔法为主。字的大小顺势而为, 随意而书。然而开合聚散, 顾盼有情。此帖历代称为至宝, 何绍基评其不在《兰亭》之下, 米芾也评其为颜书第一, 这些都不是狂言轻断。
《争座位稿》为鲁公手稿, 通篇不计工拙, 信手挥笔, 纵横跌宕, 笔墨淋漓, 可谓巧妙自然, 不经意之佳构, 全帖一气呵成, 处处不失魏晋法则准绳, 字字运用鲁公特有笔调, 在用笔上看起来走笔轻快, 又是草创初稿, 但仍不减颜楷神韵, 既端庄又流利。字里行间, 更显出鲁公的忠烈刚正, 一如其人, 浩然之气, 形诸翰墨。
从历史上看, 《与郭仆射书》即《争座位稿》是颜真卿在代宗广德二年写给仆射郭英乂的书信手稿, 信中讲到的鱼朝恩是宦官, 此人大权在握, 骄横跋扈, 朝野侧目。而郭为讨好鱼, 在两次集会上指挥百官就座而任意抬高鱼的座次, 为此颜真卿对他进行了严正告诫, 甚至斥责了他的行为。
这封信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鱼的气焰, 故现在依照内容看, 通篇之气势, 精力充沛, 劲健豁达, 许多章节写得激烈豪宕, 姿态飞扬, 如“至如节度军将……”与“列位自有次叙, 但以……”一段, 这里也可以看出鲁公那耿直刚毅而又不失朴实的性格特点。
在书写神采上, 和他写正楷一样, 入木三分, 力透纸背, 因正义在胸, 神气充沛, 像熔铁铸鼎, 虽体裁为行书, 与其楷书一样同样有庄严风致, 肃穆姿态。此稿比《祭侄稿》晚六年, 比之《祭侄稿》更具浑脱气象, 壮士风采。宋以后各书家莫不视之为神物, 尊之为奇迹, 历代重之宝之师之。
在书法发展史上, 唐代是晋代以后的又一座高峰, 而其代表人物是颜真卿。隋朝发端于北朝而一统天下, 虽只存在短短的三十七年, 然其书法上承南北朝, 下启唐代, 书风巧整兼备, 不离规矩, 有南朝书风之疏放妍妙与北朝书法的方整遒劲。唐太宗李世民喜爱书法, 倡导书学, 并竭力推崇王羲之, 故初唐受其影响书风没有出现大的改观与革新。唐代书法真正可以引以为自豪的是张旭、怀素与颜真卿, 他们是新书风的代表。
张旭与怀素在草书上开一代新面目, 而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以后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座高峰。他深谙张旭笔法, 用篆书笔意书写楷书, 笔力弥满, 端庄雄浑, 气势森严, 我们从上述《勤礼碑》可见一斑;行书遒劲郁勃, 阔达自在, 书风区别于“二王”与初唐诸家, 他把唐代这样一个几乎将要失落雄浑之美而盲目追逐晋风的特殊时代的书法改写成新的篇章。他的成功在历史上是举足轻重的, 尤其是他的《争座位稿》。
从行书的纵向看, 唐代优秀的代表作之一如李北海之《云麾碑》, 含有北碑笔法, 简言之就是用晋王笔法浸入了北碑的行笔方法, 方挺端健, 爽利尤如气度非凡的侠士, 然鲁公《争座位稿》较之《云麾碑》, 由于颜书特殊的结体与运笔方法, 加上运用了篆籀之法, 故格外显得遒劲豪宕, 高雅脱俗。从这个意义上讲, 《争座位稿》为颜书第一不为过。
文章节选自《颜真卿与颜真卿书法之正大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