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论证:为什么不要和傻子争论?尤其是网络喷子

导读

知道的越多,越能发现自己的无知。在经历消沉和重新定位之后,才能对自己的能力有较为准确的认识。

一个心理学现象:“达克效应”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们越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不要和脑残争论。

因为,有科学研究证明,脑残是真的意识不到自己是脑残。

1995年的一天,一个名叫McArthur Wheeler的青年大摇大摆地抢劫了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一家银行。当他被捕后,看着监控录像突然难以置信地说:“可我脸上是抹了柠檬汁的啊!”

原来,有人曾告诉他,只要把柠檬汁涂在脸上,就能隐身。对此,他深信不疑。这种脑子对我们来说简直不可思议,但请别骂他“傻叉”,他可能会觉得很委屈,或者还会理直气壮地反驳你。

这并不是个笑话,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心理现象。也并非极端少数,反而无处不在。

1999年,两位心理学家Dunning和Kruger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

他们做过四个实验,结果震惊地发现:在幽默感、文字能力和逻辑能力上最欠缺的那部分人总是高估自己:当他们实际得分只有12%时,却认为自己的得分在60%以上!

他们把这个现象称之为“达克效应”(也叫邓宁-克鲁格效应)——

这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非理性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的结论,但是无法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无法辨别错误行为。

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又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简言之,越是愚蠢的人,越自以为聪明——不是在撒谎或逞强,是真的打心底里这么觉得!

这一研究结果还获得了当年的“搞笑诺贝尔奖”。

别误会,这个奖是很正经的!评委中有些还是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其目的是选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发笑,之后发人深省”的研究。

这一现象其实细思极恐,因为我们也许都在高估自己还不自知。

这不只是在说无知的人,能力中等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强烈的高估,因为他们或多或少存在一两个维度的优势,便更容易“得寸进尺”。

冒充者症候群

“吉米鸡毛秀”曾经在德州一个音乐节现场做过一个恶作剧。

记者随机采访了两个女孩,问:“你们觉得Doctor Shlomo乐队怎么样?”

“是我最喜欢的乐队!”“没错,今年特别燥!”

但是,这个乐队名是记者编出来的,取名自一部百老汇歌剧———其实这个乐队根本不存在。

“去参加音乐节的人都以知道下一步的安排而骄傲,即使他们其实并不真正了解新的内容是什么。”

这就是典型的“达克效应”,生活中这种现象其实很常见。比如有的人对任何话题都能侃侃而谈,仿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作为听者的我们,有些领域确实所知不多,都判断不了他说的有几分真假。

要么一脸懵地崇拜,要么鄙视他装。但换个角度想,他大概率就是个自以为是的嘴炮。

可能了解过一两个词,就能自己夸口出一门学问。

这种人,在知识洪流的“尾气”里中毒太深,出现幻觉了。

宋朝有一个叫钟弱翁的县令写得一手烂书法,却自认为很好。

他无论走到哪里,总是要对一些名牌匾额上的题字进行肆意批评,并想方设法让自己重写。

一天,他看到一个寺庙阁楼的题匾上有“定惠之阁”四个大字,但是落款处的人名被灰尘掩盖,看不太清。

他又是一顿批驳,叫人把匾额摘下来,让自己重新赐字。

碍于他县令的身份,即使僚属和僧侣们都觉得那题字写得很好也不敢违抗。

然而,擦去灰尘后发现,落款赫然写着一代书法大家颜真卿的名字。

钟弱翁尴尬了一会儿,又对僚属们说:“这么好的一副字,不刻成碑文多可惜啊。”

所以有时候,对于一些自信十足的脑残,又无从指责时,静静看着就好——他早晚会被狠狠打脸的。

知道的越多,越能发现自己的无知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Zeno of Elea)的学生有一次请教说:“老师,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

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这两个圆圈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

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此,我接触的物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

芝诺的观点,此后被总结为一句名言:知道的越多,越能发现自己的无知。

想想自己刚了解某一事物的时候,总觉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比如刚学会吹响笛子,就激动地觉得自己是个乐器天才。

但你若去问那些学了许多年乐器的人,他们往往会说,自己不擅长乐器。这并不是谦虚,而是因为当他们深钻许多后,真的认识到了其广博以及自己的许多欠缺。

所谓初学三年天下无敌,再学三年怀疑人生。

随着学习的继续深入,大多数人会逐渐发现自己的不足。这其实是才是一个很合理的过程——在经历消沉和重新定位之后,才终于对自己的能力有较为准确的认识。

“无知五分之一法则”

美国的《赫芬顿》邮报曾做过一项民意调查,向公众提出一些非常离谱的观念,比如太阳围绕地球转,彩票是非常好的投资方式,个子高的人跑步越容易缺氧等等,让他们做判断。

但是结果却表明,每一条离谱的观念,都有20%左右的人会盲目相信。

这就是著名的“无知五分之一法则”,也就是说无论一个观念多么的离谱可笑,在全世界总会有20%的人盲目的相信它,有些人知识的匮乏、或者说认知的障碍,看起来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不要与思维不在一个层面上的人争辩,那只能是鸡同鸭讲。

当年,孔子忍着恶心奉承两个毫无学识的老头,就是深知这点,“遇到这样的人,赶紧哄骗他们早早滚蛋就是了。还招惹他们干什么?”

(0)

相关推荐

  • 达克效应:无知的人都存在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自信

    在1995年,美国一名男子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劫银行,最后被警察逮捕时,这名歹徒说的话让人哭笑不得. 歹徒说:"我的身上涂了隐形药水,你们是怎么找到我的?" 而这名歹徒说的隐形药水,其 ...

  • 写诗的原理四十八(怎样把握知识)

    对知识的把握永远离不开实践和实际验证,也就意味是从进入真实运用才开始的,故对知识的把握不仅意味是对知识的活用,也必须从运用原理和能够阐述道理开始,而且还必须从这上面结束,否则便不能体现知识的整个来龙去 ...

  • 无知与有知

    无知与有知

  • 关于相反相成的争论

    ​李德昌教授说:越是严密的科学,其中包括的逻辑悖论就越多.越是精确化则有可能越陷入无知化.这就是二律背反.差别最大是相反,联系最紧是相似.我们研究势科学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认知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 ...

  • 科学论证的逻辑

    总的来说,一个科学想法产生的预期和与这些预期相关的实际观察形成了我们所说的科学论点.这有点像法庭案件中的一个论点--对我们的想法以及我们为什么这样想的逻辑描述.科学论证使用证据来证明一个科学观点是准确 ...

  • 房价未来到底还涨不涨,科学论证如下

     冯晓宁工作室   这里没有繁冗复杂的逻辑大论,主要是记录自己的读书感悟和对股市的分析,也会把自己对热点新闻的分析和股票基金组合第一时间发送在这里. 关注公众号:冯晓宁工作室.喜欢的话就点击上方蓝色字 ...

  • 为什么不要和傻子争论?

    导读:知道的越多,越能发现自己的无知.在经历消沉和重新定位之后,才能对自己的能力有较为准确的认识. 一个心理学现象:"达克效应"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们越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不要和脑 ...

  • 青山共风雨-生命命运信息的科学论证

    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发展和变化规律.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寒冷,温暖,干燥和炎热,动植物的生长,繁荣和衰落,人类出生,老年,疾病和死亡等,来回循环,周而复始,这是普遍规律.为什么人们都生活在同一世界上 ...

  • 金日光教授驳斥三斤枸杞不及一两石斛的反智言论,并科学论证,有数据才有真相

    2021年7月12日,大家都知道我在常州,建成了<黄帝內经>当代科学语境知其所以然的解读馆之后,现回京休息一段時间,但是不少网友急切地向我问一些问题,如在网上正在大传3斤枸杞子顶不上一两铁 ...

  • 陈正雷老师牛年最新力作:以太极拳科学论证 享受人生颐寿天年

    自古以来人的生命自十月怀胎脱离母体,为了生存长大,生活劳动工作需要,除吸蕴母啂以外,更有大自然的水谷之气,才能逐步由幼儿到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在人生旅途中又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 ...

  • 新春送福~陈正雷老师理论新篇 | 以太极拳科学论证 享受人生颐寿天年

    以太极拳科学论证  享受人生颐寿天年 陈正雷 自古以来人的生命自十月怀胎脱离母体,为了生存长大,生活劳动工作需要,除吸蕴母啂以外,更有大自然的水谷之气,才能逐步由幼儿到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在 ...

  • 陈正雷老师理论新篇:以太极拳科学论证 享受人生颐寿天年

    自古以来人的生命自十月怀胎脱离母体,为了生存长大,生活劳动工作需要,除吸蕴母啂以外,更有大自然的水谷之气,才能逐步由幼儿到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在人生旅途中又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 ...

  • 朱清时用科学论证佛学?佛学不需要,科学也不需要

    首先,朱清时曾经是一个科学家,并不意味着永远是科学家,更不意味着他的所有观点都是科学的. 其次,现在的朱清时就是一个退休老头,只代表他自己,不代表科学界,更不代表科学.不要把这个事情搞的意义那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