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男方重视嫁妆,贫家女孩却无力置办,她们该如何顺利出嫁?

年轻夫妻成婚时,女孩子的父母一般都会给她们准备一份嫁妆。这是对女儿婚姻的美好祝福,更是给女儿未知婚姻生活的一份物资保障。

在男女比例失衡的现代社会,女孩没有嫁妆也不愁嫁,但在古代就不一定了。

网络上许多宅斗小说中,恶毒继母和女配,除了在意女主角不要抢了她们的风头外,最在意的莫过于自己的嫁妆了。

许多宅斗小说中都有这么一个情节。恶毒继母霸占了女主角亲娘的嫁妆,悄咪咪地据为己有。最后被女主角花样吊打,夺回亲娘的嫁妆,然后带着风风光光地嫁给了男主角。

这种剧情,虽然有夸大的成分,但其实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有嫁妆,在婆家才有地位和底气。

正因为如此,那些高门大宅里的女子,当自己的嫁妆差强人意时,才会处心积虑地想要霸占别人的嫁妆。

在唐代,嫁妆之于待嫁的女儿尤其重要。这一时期是我国古代婚姻观念由崇尚门第转向财婚的重要阶段,整个帝国形成了一种厚嫁之风。

嫁妆成为婚姻中男、女双方都十分重视的部分。

这一观念,不论是处于社会金字塔顶端的皇亲贵胄,还是下层的老百姓,都深受其影响。

一、“天之骄女”们的嫁妆

在古代,要说谁的嫁妆最多。毫无疑问,必然是皇帝的女儿——公主。

据史料记载,唐懿宗十分宠爱郭淑妃,连带着对她生的女儿同昌公主也极为钟爱。

同昌公主出嫁时,唐懿宗“倾宫中珍玩以为资送,赐第于广化里,窗户皆饰以杂宝,井栏、药臼、槽匮亦以金银为之,编金缕以为箕筐,赐钱五百万缗, 它物称是。

从这项记载可以看出,爱女出嫁,老父亲唐懿宗那是相当地大手笔。

送宝贝+送房+送现金。

送的宝贝都是宫里边极为珍贵的稀罕物;送的房子十分华丽,连窗户都“饰以杂宝”,连箕筐都编着“金缕”;送的现金有500万贯。

据学者研究,在唐代,200贯就能买一座别墅。那么,同昌公主嫁妆里的500万贯,可以买多少别墅,自行算一下……

然而,这并不是公主嫁妆的全部。公主出嫁时,除了皇帝位她们置办的嫁妆外,她们还有实封。

据《旧唐书》记载,公主出嫁时,长公主的实封 为2000户,帝妹为1000户,公主为1000户。

按唐代租庸调制规定,百姓每年每丁应缴纳粟2石,绢2丈,绵3两,每户按3丁计算。那么,公主仅实封的收入就有:

粟6000石,绢6000匹,绵9000两。

再加上皇帝老爹为她们置办的嫁妆,这将是平民奋斗几百辈子也赚不来的。

那么,平民家庭中的贫穷女孩,她们的嫁妆有多少呢?据史料记载,贫家女子嫁妆的最低费用为10贯。

然而,即便是这10贯,仍然有太多的家庭无法负担。

二、贫穷女孩“出嫁难”

杜甫在《负薪行》中描述了一位贫穷的女子:

“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

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堪咨嗟”

这首诗中,这位女子卖了半辈子柴火,因为贫穷无法置办嫁妆,导致年过半百也没能出嫁。

白居易在《议婚》中对这种现象也有所体现:

“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余。

荆钗不值钱,衣上无珍珠,

几回人欲聘,临行又踟蹰。”

这首诗中的女子,到了出嫁的年龄,却因为家境贫寒,没有嫁妆而导致无人上门求娶。

在古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人口的增长,希望到了法定年龄,嫁娶及时。

贞观二年,唐太宗下诏:

“其庶人男女无室者……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并须申以婚媾,令其好合。”

唐王朝对外开疆拓土,对内平定几次叛乱,人口有着不同程度的锐减。为了更好地促进人口增长,唐玄宗在开元二十二年又出台了新规定“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听婚嫁。

从玄宗将男、女成婚年龄下调可以看出,统治者对待婚姻是鼓励的态度。

可是,贫穷的下层百姓占据社会群体的绝大多数,他们无力为女儿置办嫁妆,就如杜甫在《负薪行》中描述的那样,许多女孩过了婚龄还待嫁在家。

这样的困境,统治者必然不会坐视不理。他们采取了许多应对方式,从今天的眼光来看,有一些措施甚至还带着几许温情的色彩。

三、帝国的“温情”

(1)亲族之间的帮助

在我国古代乡间,宗族曾有过一段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时间。他们以族为聚,居住在一起,俨然一个小型社会。

宗族中有穷,自然也有富。

当贫穷者因为家境艰难而无法为女儿提供嫁资时,一些善良的族人便会伸出援助之手。

比如唐代河东节度使柳公绰,曾帮助亲族中无力置办嫁妆的族人,尽力使其资妆丰备,顺利出嫁。

除了亲族的帮助,还有朋友间的资助。

(2)友情的支援

友情是个亘古的话题,哪怕在人情淡漠的现代社会,它仍然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更何况是在崇尚情谊,充满浪漫情怀的古代社会。

古人对友情的呵护与留恋,远超今人的认知范畴。比如在朋友去世后,照顾他们的家人,照拂他们的孩子,甚至送他们的女儿出嫁。

《旧唐书》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开元年间,尚书左丞严挺之“素重交结”,他的旧友,但凡去世的,他都帮忙照顾他们的家小,给他们的女儿嫁奁,送她们出嫁。

(3)政府的帮助

早在贞观元年,唐太宗颁布了一则《令有司劝勉庶人婚聘及时诏》的诏令。

该诏令规定:“庶人男女之无家室者, 并仰州县官人以礼聘娶,皆任其同类相求,不得抑娶。”

这里可以看出,对于“无家室者”,政府愿意出资嫁娶。

为了这条诏令的有效实施,唐帝国还把是否婚嫁当做地方官政绩的一个考核依据。

《唐会要》记载:

“刺史、县令以下官员,若能使婚嫁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

这里的“考第”是吏部考核评定等第的意思。

很明显,若是地方官能够使所辖地区“婚嫁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那么,在考核政绩的时候,他们不但可以升职加薪,还会有一定的奖励。

所以,这条诏令是地方官帮助贫穷人家顺利嫁娶的重要驱动力。

那么,政府出多少嫁妆钱呢?

据《唐国史补》有这么一条记载,韦皋在西川做官时:“凡事设教,军士将吏婚嫁,则以熟綵衣给其夫氏,以银泥衣给其女氏,又各给钱一万。”

这里的一万,指的是1 万钱,即10贯钱。

也就是说,政府资助贫穷女子的嫁妆费用是10贯钱。

对比公主们嫁妆中的500万贯,10贯钱少得有点可怜。也使得这些“资助”带着一点悲凉和无奈。

希言说

在今天,已经鲜少听闻女孩因没有嫁妆而找不到婆家的情况。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但同时,我们也会发现一些古时风气的遗留。

比如,带着丰厚嫁妆的女孩,在婚后的生活中,都有一份不惧前程的勇气。

这勇气来自于她们身后深爱她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来自于那份不菲的嫁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