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毛病多,中医教你如何判断气血不足
大医至简倪海厦 2021-09-18
血是人体脏腑、经络等一切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而气血的生成与运行又有赖于脏腑生理机能的正常。那么今天就和阿虎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气血的中医理论基础是什么。
一、概述
气是运动着的精微物质,主要有推动、温煦等作用,属于阳.
血基本上是指血液。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血和津液都是液态物质,有营养、滋润的作用,属于阴。
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脏腑生理活动的产物,也是他们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二、气血关系
气与血都由人身之精所化,而相对言之,则气属阳,血属阴,具有互根互用的关系。气有推动、激发、固摄等作用,血有营养、滋润等作用。故《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呴之,血主濡之。”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化生基础和载体,因而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说法。
气为血之帅
气为血之帅,包含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三个方面。
① 气能生血
气能生血,是指血液的化生离不开气作为动力。血液的化生以营气、津液和肾精作为物质基础,在这些物质本身的生成以及转化为血液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相应脏腑之气的推动和激发作用,这是血液生成的动力。
② 气能行血
气能行血,是指血液的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肺气的推动及肝气的疏泄调畅。
③ 气能摄血
气能摄血,是指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气能摄血主要体现在脾气统血的生理功能之中。
血为气之母
血为气之母,包含血能养气和血能载气两个方面。
① 血能养气
血能养气,是指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在人体各个部位中,血不断地为气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提供营养,故血足则气旺。
② 血能载气
血能载气是指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而运行全身。
人之所有者 血与气耳
《素问·调经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与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它来源于水谷,化生于脏腑,既是脏腑经络功能的动力,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
气血温煦、濡养脏腑组织,使其能发挥各自的功能,正如《灵枢·脉度篇》所谓:“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素问·五脏生成篇》谓:“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因此,可以说气血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气血失和可直接引起各种病变,人体产生的一切病理变化均与气血相关。
气血是中医辨证的基础
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藉以分析和归纳人体种种生理现象。同时,气血也是各种疾病的病理基础,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无不影响气血,内、外、妇、儿临床各科的病证无不涉及气血。因此,气血病理变化在八纲、卫气营血、脏腑等辨证方法中,占首要地位。
“辨证”是中医临床的关键,也是治疗与用药的纲领。中医辨证核心是“八纲辨证”,八纲之中,虽无“气血”两字,但气血内容的确尽贯于八纲之中。八纲辨证的总纲是阴阳。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中,阴阳双方保持相对平衡,如出现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会出现病理状态。而气血是人体阴阳的主要物质基础,气血正平,则阴阳平衡,疾患消除。
表里辨证与气血关系也极为密切,表证辨证多宗“卫气营血辨证”,而卫属气,营属血;里证不外乎脏腑病变,而脏腑病多与气血相关。
虚实辨证更不能舍气血而言虚实,不论何种虚证,多兼有气虚或血虚,不论什么实证,皆与气血瘀滞有关。
寒热辨证是两种绝对相反性质的病变,但寒热病变均直接影响气血的正常生化功能,热则煎熬气血,寒则凝涩气血,而气血的寒热病变又直接反映到体征上或症状的寒证与热证上。故气血病变是临床辨证的基础,也是疑难病证的辨证基础。
气血当“以平为期”、“以和为贵
气血的流畅和平衡是气血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也是人体健康的基本条件,因为气血生成虽有赖于脏腑功能的生化,但脏腑功能的产生皆需气血的温煦和滋润,气血的畅通及相对平衡,有助于保证脏腑功能的正常进行,有利于气血的生化不已。气的条达通畅。以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保证机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动态平衡,不致出现气郁、气滞、气逆、气陷等气机紊乱的病理状态。
“气血失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充盈,百病不生”。一旦气血不足,势必会对五脏六腑功能产生影响,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中医认为,血是人体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由食物中的精华物质通过脾胃的作用变化而来的。血循行于经脉之中,由气的推动周游全身,从而供给人体充足的养分。气与血之间关系密切,“气能生血,血能载气”,气虚则血不行,血虚则气无所依附,所以气与血往往相互影响。
气血不足的原因
一是因耗气伤血过多,如月经过多,劳倦内伤、外感热病、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二是气血生化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当脾胃虚弱,功能失调,则气血化生乏源。
三是肝肾不足,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肝肾亏虚也会导致阴血亏虚。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气血亏虚
气血不足指的是气虚和血虚,气虚为脏腑之气不足,脏腑功能减弱,抗病能力差,表现为容易感冒、畏寒、手凉脚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疲倦乏力、心悸气短。
血虚可理解为血液亏损,脏腑、经络、形体失养,表现为皮肤粗糙松弛没有光泽,面色发白或萎黄、长黄褐斑、黑眼圈、健忘、爪甲无华、头晕眼花、心慌心悸、失眠多梦。总而言之,气血亏虚影响人的神色面貌,气色这一词,就是形容气血与神色的关系。
气虚重在补气
气虚者不能吃什么
忌吃山楂、佛手柑、槟榔、大蒜、苤蓝、萝卜缨、芫荽(香菜)、芜菁(大头菜)、荜拨、紫苏叶、薄荷、荷叶。
少吃荞麦、柚子、柑、金橘、橙子、荸荠、生萝卜、地骷髅、芥菜、薤白、君达菜、菊花。
气虚者适宜吃的食物
气虚者适宜吃一些甘温补气的食物,如鸡肉、鲢鱼、猪肉、粳米、大豆、白扁豆、大枣、鹌鹑、鸽子肉、兔肉、虾、蘑菇等。
血虚重在补血养血
血虚者不适合吃什么
海藻、草豆蔻、荷叶、白酒、薄荷、菊花、槟榔、生萝卜、荸荠、大蒜
血虚者适合吃什么
乌骨鸡、黑芝麻、胡桃肉、龙眼肉、鸡肉、猪血、猪肝、红糖、赤豆、菠菜、胡萝卜、黑木耳、黑芝麻、猪血等。可经常交替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