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但头汗出,身无汗”条文总结
《伤寒论》中“但头汗出,身无汗”条文总结
【一】火邪伤阴内热证
〔原文〕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111)
太阳病中风,法当与桂枝汤解肌发汗。若误以火疗法劫迫发汗,则不仅风邪不能解,反加火邪为害,必伤其血气,而使变证丛生。邪风之热加上火劫之热,使血流加快,津液外溢,血气失去其正常的运行法度,邪风之热与火劫之热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色。阳盛外热则欲衄血,阴虚内热则小便难。劫汗导致内外俱热,上为衄血,下为小便难,以致阴气阳气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阳热蒸迫津液外泄,本当周身汗出,今津液虚少,不能溥及全身,故但头汗出而身无汗。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是内热伤血,阴气虚竭所致。久则谵语,为阴竭火旺渐至神昏谵语。甚者至哕,是津液亏极至胃气衰败,逆乱而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是阳气匮竭、病情危殆。小便利者,为阴气未竭,其人可治。治当攻里。
【二】热实结胸证
〔原文〕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剧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恼,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134)
【三】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原文〕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147)
延伸阅读: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点击文字开始阅读)
【四】阳明血热证
〔原文〕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而愈。(216)
【辨证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热入血室证治。阳明病谵语有气分与血分之别。气分热证谵语多见于腑实重证。本条所叙为热在血分,因阳明热炽,侵入血室,血热妄行,故下血。下血后,邪乘虚而入,与血相合,热邪熏蒸于上,故发谵语,但头汗出。血室隶属于肝,故治疗用刺期门,泻肝经实热之法,使热从外泄,身濈然汗出而解。
【疑难分析】 本证与阳明腑实证谵语有何不同?阳明腑实谵语乃邪热内盛,热扰心神所致,伴见潮热,腹胀满疼痛,大便秘结。热入血室之谵语,为血热上扰所致。主证有下血,又因血热互结,瘀血阻滞,经脉不利,故有胸胁或少腹急结硬痛等症。
拓展阅读
血室者,肝也,肝为藏血之脏,故称血室,女以血用事,故下血之病最多,若男子非损伤,则无下血之病,惟阳明主血所生病,其经多血多气,行身之前,邻于冲任,阳明热盛,侵及血室,血室不藏,溢出前阴,故男女俱有是证,血病则魂无所归,心神无主,谵语必发,要知此非胃实,因热入血室而肝实也,肝热心亦热,热伤心气,既不能主血,亦不能作汗,但头有汗,而不能遍身,此非汗吐下法可愈矣,必刺肝之募,引血上归经络,推陈致新,使热有所泄,则肝得所藏,心得所主,魂有所归,神有所依,自然汗出周身,血不妄行,谵语自止矣,按、畜血便脓血,总是热入血室,入于肠胃,从肛门而下者,谓之便血脓血,盖女子经血出子户,与溺道不同门,男子精血溺三物,内异道而外同门,精道由肾,血道由肝,水道由膀胱,其源各别,而皆出自前阴。期门肝之募也,又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太阴阳明为表里,厥阴少阳为表里,阳病治阴,故阳明少阳血病,皆得刺之。《伤寒来苏集—阳明脉证》
作者点评:从热入血室男女皆可病推论,血室为胞宫为女子所独有是否能够在理论上站得住脚??还是在不同语境下血室有不同的所指??而汪苓友则认为此条当为妇人专病
凡治伤寒。惟阴证可灸。余皆当针。阴证者。中寒也。其余伤寒。皆热病之类。热病宜刺。刺者。以针泄其热也。前篇用烧针。是反助其热。因而致逆。针用火烧。针犹灸也。大抵灸者。补多而泻少。针者。泻多而补少。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然汗出。则愈。(按此条。当亦是妇人病。邪热郁于阳明之经。阳明多气多血。邪热甚。则迫血从下而行。血下。则经脉空虚。热得乘虚而入其室。亦作谵语。后条辩云。血室虽冲脉所属。而心君实血室之主。室被热扰。其主必昏故也。但头汗出者。血下夺。则无汗。热上扰。则汗蒸也。刺期门。以泻经中之实。则邪热得除。而津液回复。遂 然汗出而解矣。或问此条病。仲景不言是妇人。
所以尚论诸家。直指为男子。今吾子偏以妇人论之。何也。余答云。血室虽不分男女皆有。而热入血室之证。则惟妇人始有之。余于前第七卷少阳篇后。言之已明。况仲景于太阳篇中。一则曰妇人中风云云。经水适来。此为热入血室。再则曰妇人中风云云。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三则曰妇人伤寒。云云。经水适来。此为热入血室。则是热入血室。明系妇人之证。至此。实不待言而可知矣。且也。此条言下血。当是经水及期。而交错妄行。以故血室有亏。而邪热得以乘之。故成热入血室之证。考之灵枢海论云。冲脉为十二经之海。注云。此即血海也。冲脉起于胞中。其前行者。并足少阴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又考素问天真论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夫少阴也。任也。冲也。其经脉皆行于腹。故其血必由前阴而下。斯血室有亏。邪热方得而入。则是仲景云。下血。乃经水交错妄行。又不问而自明矣。此其理。非读书明理之君子。其孰能知之。)《伤寒论辨广注》
【五】阳明热证——栀子豉汤证
〔原文〕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228)
“不结胸”是本条辨证的关键点。
此亦阳明病误下之变证。阳明误下。邪热虽应内陷。不比太阳病误下之深。故其身外犹有余热。手足温。不结胸。手足温者。征其表和而无大邪。不结胸者。征其里和而无大邪。表里已无大邪。其邪但在胸膈之间。以故心中懊 。饥不能食者。言懊之甚。则似饥非饥。嘈杂不能食也。但头汗出者。成注云。热自胸中。熏蒸于上。故但头汗出而身无汗也。《伤寒论辨广注》
【六】茵陈蒿汤证
〔原文〕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236)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260)
【辨证提要】 此两条论述茵陈蒿汤证发黄机理及证治。阳明病发热汗出,此为热得外越,不能发黄,但如果仅见头汗出,至颈而止,则是湿热上蒸而不外散;小便不利,湿热内郁不得下泄;渴饮水浆,益助其湿,湿热相蒸,身必发黄,故用茵陈蒿汤治疗。260条补充茵陈蒿汤证症状。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是阳黄。小便不利,湿无出路,腹微满者,湿热郁积在里,腑气壅滞所致,治用茵陈蒿汤清热利湿退黄。
【疑难分析】 如何理解“身无汗”?阳明病热与湿合,湿热郁遏,蒸腾于上,可见头汗出,至颈而止。无汗乃湿遏热伏,气机郁阻,津液运行不畅之故。
【病机关键】 湿热并重,兼有里滞。
【诊断依据】 无汗,小便不利,身目发黄,黄色鲜明,腹满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濡弦数有力。
【鉴别诊断】
阳黄与阴黄鉴别:
湿热黄疸称阳黄,病属阳明。见皮肤、巩膜如桔子色,小便赤黄,大便不畅,胸闷,口渴,苔黄腻,脉滑数等证。可选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或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
寒湿发黄称阴黄,多因脾寒湿滞所致,病属太阴。证见黄色晦暗,身无热,恶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腻,脉多沉迟或缓。治疗当温中散寒,除湿退黄,可选用茵陈四逆汤、茵陈五苓散。
【治疗要点】
治法:泄热导滞,利湿退黄。阴黄,湿重于热者,不适用本方。孕妇慎用。
加减法:
恶寒、发热、头痛、加柴胡、黄芩以和解退热;大便秘结者,加积实、虎杖或重用大黄以泻热通便;小便短赤,选加车前草、金钱草、泽泻、滑石以增强清热利尿作用;胁痛腹胀,选加郁金、积壳、川楝子以疏肝理气止痛;热重者,选加黄柏、龙胆草以加强清热作用;退黄,选加金钱草、田基黄等以利湿退黄;本方以大黄,用作攻下者,宜后下;用作行瘀热,宜同煎。
【运用思路】 本方善能清热利湿退黄,乃治疗阳黄最为得效之方。以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舌苔黄腻,脉沉数为证治要点。不论有无腹满及大便秘结与否,均可用之。
1.湿热黄疸又有湿重于热与热重于湿的区别,若湿多者,加茯苓、泽泻、猪苓以利水渗湿;热多者,加黄柏、龙胆草等以清热祛湿;若胁痛者,可加柴胡、川楝以疏肝理气。
2.适用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钩端螺旋体病等所引起的黄疸,属湿热内蕴者。
3.茵陈蒿汤用于治疗肝胃郁热型胃痛,外伤性胁痛有很好的效果。茵陈蒿汤治疗肝胃郁热引起的胃痛有良效。临床表现:胃痛势急,有烧灼感,口苦咽干。或有呕吐,胁痛,便秘,尿黄,吐血,上气。舌红苔黄,脉数。这是肝木火盛乘土,引起胃痛。治疗上要清泻肝火。
4.中医认为湿热内郁,内伏血分;湿与瘀热阻滞血络,浸渍肌肤而致皮肤病。用茵陈蒿汤清热利湿化瘀,可以治疗多种皮肤病。如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皮肤瘙痒、原因不明的皮肤病等。
【参考文选】 吴谦:茵陈禀北方之气,经冬不凋,傲霜凌雪,偏受大寒之气,故能除热留结,率栀子以通水源,大黄以调胃实,令一身内外瘀热悉从小便而出,腹满自减,肠胃无伤,乃合引而竭之之法。此阳明利水之圣剂也。以推陈致新之茵陈佐以屈曲下行之栀子,不用枳、朴以承气与芒硝之峻剂,则大黄但可以润胃中,而大便之不遽行可知,故必一宿而腹始减,黄从小便去而不由大肠去。《医宗金鉴》
猜你还喜欢【点击文字直接阅读】:
《中医十大类方》小柴胡汤
【中医十大类方】柴胡桂枝汤
【中医十大类方】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低热案
小柴胡汤 治长期低热案
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治月经不调案
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 治卡他性中耳炎案
【太阳伤寒兼经气不舒证&邪迫阳明证】葛根汤
黄连阿胶汤治崩漏案
桂枝茯苓丸治功能性子宫出血案
月经不调中医辨证及常用方药
亲的皮肤这些问题,是脾肺二脏在抗议
干燥的肌肤,今冬我拿什么来拯救你
冬季夜间皮肤瘙痒,小心疥疮
另辟捷径治疗皮肤瘙痒案
独家感悟:葛根汤证更多“非表证”--强直性脊柱炎案
顽固性黄褐斑的中医治验
你的牙痛老毛病为什么反复发作不除根
附子理中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加附子治疗口腔溃疡
柴胡桂枝干姜汤 治口舌生疮案
泻心汤合四逆汤 治口腔溃疡案
慢性鼻炎,鼻窦炎经方医案
你每次祛斑效果不如意,原因在这里
五苓散治腹泻案
桂枝加附子汤合活络效灵丹 治膝关节骨质增生案
中医讲究个性化治疗,具体病案具体分析,转载仅供学习参考
阅读是一种修养,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