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日期:农历节日、年龄称谓和节气

子曰:一图胜千言。

“安安小小姐姐”,原创型创作者,用一张数据图表展示生活中的见闻感想。

传统文化中,关于年龄有很多文雅的说法,关于农历的节日也特别多,而关于节气,我们打算绘制一组大家都不曾见过的图表。

一,年龄称谓

1岁牙牙学语,2-3岁称之孩童,8岁总角,15岁可以舞象,18岁结发加冠。

30岁于男人而言是成家立业之时,于女人则是半老徐娘。

四十不惑,五十知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朝杖,九十上寿,百岁期颐。

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七岁过喜寿,八十八岁过米寿,九十九岁过白寿。

二,传统节日

传统文化中,从春日到天日、地日,过完元宵节才叫过年。哪像现在,打工人正月初七就要去上班。

在农耕立国的古代,三月四月农忙,所以节日特别少。

过了端午、就要看天气晒衣,用最强的紫外线,去除衣服中隐藏的细菌。

夏忙之后,青年男女难得有空,七夕相约,在河边、在树荫、在稻草堆中。

在那个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米的时代,二人世界,也只能相约于此了。

三,二十四节气

关于节气,有很多大V解说过无数遍,我们则只打算分享一张不一样的图表。

农耕时代,依据节气,相时而动。

二十四节气中,阳历的一年之初,始于冬至之后,而农历的一年之初,则始于立春。

但年复一年、如此循环、生生不息,才是传统文化中最为精粹的部分。

------------------------------------------

本文图片和内容均为作者原创,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