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也能听出德味?拜雅全新特斯拉单元旗舰T5居然玩起了低阻

有句说句,给第三代T5这种规格档次的产品写评测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尽管笔者自己使用拜雅的产品也有些年月,但说到对其品牌的认识以及对其声音的理解,可能尚不及很多资深的烧友与用户,何况传统的台式耳机在系统搭配上相较于随身设备要复杂得多。今年夏天第一次听拜雅的朋友说起他们即将推出的新旗舰将是低阻时,我还以为拜雅要重启DT880系列上高低阻版本并行的市场策略,然而得到的答复却是——双旗舰,封闭/开放式区分,统一阻抗32欧——一个颇具胆识、但又可能让一些拜雅老用户有所顾忌的设定。

笔者认识的拜雅耳机用户,几乎都是较为资深或者有着一定听音经验的用户。大约十年前,还是萌新的我第一次参加线下烧友聚会,满桌子的头戴大耳机,HD600和K701各有一支,其余近十条不是DT880就是DT990,俨然成了拜雅专场聚会,可谓记忆犹新。往近的说,三耳工作室超级奶爸刘嘉明便是资深的拜雅用户,DT770Pro是他聆听古典乐时的常驻设备;三耳首席耳机收藏家平大夫,大概四五年前我俩第一次在线下活动认识(那会儿我们还都不是三耳成员),他就曾经告诉我拜雅是他彼时最欣赏的两个耳机品牌之一。

事实上,拜雅历代的旗舰产品不仅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前端厂商开发产品时也常常会将拜雅的耳机作为声音调教的参考设备。之所以能够受到广大用户和行业的深度认可,根本上还是取决于拜雅品牌在声音上始终坚持的性格——严谨理性,平衡精准。尽管品牌内的个体产品在声音风格走向上存在一些差异,但拜雅的耳机们在声音的刻画方式上都有着相同之处:细节呈现一丝不苟,声场与结像定位就像是通过复杂而缜密的数学推导所证明出来的一样,不同频段之间始终保持着生动而富有肌理的协调感,整体的声音动态鲜活而真实,有着极高的还原性。全新的第三代T5依然延续了这些拜雅耳机在声音上的共性,但它与同为32欧的新T1所承载的意义又显然不是吃老本这么简单。

如上所述,拜雅产品中用户接受度最高的几乎都是其历代产品线中偏高端或者旗舰的型号,而在入门级的消费市场上,拜雅一直缺乏口碑与销量俱佳的产品,这就导致不少用户其实是从其他品牌入门,在升级的过程中逐渐转投拜雅旗下的产品。同时,较为严谨的声音风格让拜雅的耳机宛如耳机界的「纯粹理性批判」,这种产品与审美上的定位无形中拉高了门槛。面对这样的局面,拜雅也试图在消费级市场上发力,除了越来越多的便携头戴型号甚至是蓝牙降噪耳机产品,降低传统台式耳机系统的门槛,让用户更便捷更轻松地体验到拜雅品牌的技术实力和对声音的理解也不失为一种途径。用低阻来拓展进阶用户,便是这一代特斯拉单元的使命。

第三代T1和T5并不是拜雅第一次在旗舰耳机上采用低阻的配置,广受欢迎的经典型号DT880也曾推出过低阻版本,但彼时的随身播放器的驱动能力并不足以驱动完善那支从高阻版本半路出家的32欧阻抗耳机。时过境迁,第三代的T5获得了全新特斯拉单元技术的加持,随身设备的驱动能力和声音水平也有了巨大的进步。在尝试过几款不同档次的随身设备后,笔者对新一代T5的前端设备需求有了一定的把握:新T5在便携解码耳放(小尾巴)和一些入门级播放器驱动的情况下表现差异不大,风格上与使用高端便携播放器驱动时基本保持一致,不同档次前端所带来的主要差距体现在结像的清晰度、低频下潜以及高频的延展上。用当前市场中的旗舰级便携播放器驱动新T5时,能明显感受到更加扎实而凝聚的低频与更加舒展自如的高频,中频的细节呈现也更加绵密而富有层次。32欧的设定看似易于驱动(事实上在入门级的设备上新T5也少有恶声),但想要完全释放它,笔者个人还是建议选择驱动能力较为优秀的便携播放器,海贝R8和凯音N8是笔者个人相对推荐的选择,喜欢玩便携耳放捆绑的用户也可以进行尝试,新T5是一条能够客观反映随身前端素质水平与声音风格差异的耳机。

在具体的听音环节,笔者选择了海贝R8作为参考设备与新T5进行搭配,并打开了R8的超线性模式进一步释放新T5的能力。仅从声音的风格上考量,与前两代的拜雅旗舰耳机T1相比,新T5在特斯拉单元的技术运用上显然又有所精进。即便不考虑阻抗设计与前端设备的差异,但同为旗舰,新一代T5与前两代T1在风格上还是有着可对比的差异:如果说前两代T1是拜雅的炫技之作,其亮点在于极佳的声音密度与精密而华丽的音色,那么新T5可以说是在保持上一代声音密度的同时更加追求一种从容淡定的表达方式,素质水平依然强大但性格上却不再张扬,三频的延伸自然而圆润,音色平实而温和,甚至能让人隐约联想起平底锅DT880时代的风范,听感上有着不错的亲和力与耐听度。

新T5的能量分布与绝大多数拜雅耳机别无二致,三频的色彩干净而明快,低频的还原与室内乐现场时的聆听体验相当接近,从泛音的控制上也能发现这支耳机并没有定位成纯粹的便携耳机。中频是这支耳机的亮点之一,人声与器乐无论是各自的立体感还是彼此间的分离度与位置关系都被客观而主次分明地呈现出来,这是笔者一直以来对于拜雅耳机最为欣赏的部分。新T5的高频保持了拜雅耳机一贯的风采,相比于依靠线条延伸来达成明快的刺激,T5的高频更像是层层递进的钢琴键,呈现出富有韵律感的色彩,形体上扎实而饱满。

新T5另一个很容易打动听者的特点在于其声场的塑造。在这个封闭式耳机最容易被人诟病的环节,拜雅的表现相当出彩。一方面其整体声场的塑造相当完整,声场的整体规模与边界塑造毫无压抑之感,另一方面,新T5的结像与定位能力突出,展现出旗舰级产品应有的层次感,在FIR的「Fly Away」这首歌曲中,从开头的钟声到录音回放的人声,紧跟着器乐的加入和最后人声的响起,由远及近的变化非常明显,声音的纵深感体现地淋漓尽致。整体前置的声场强化了人声部分清新靓丽的听感,在面对编制较为复杂的室内乐,新T5的规模与阵仗丝毫不会因为低阻的设定而露怯,前端设备的驱动能力越出色,越能释放新T5在声场、定位和结像上的潜力。

从便携设备回归传统台式系统,新T5在声音上又展现出了另一面。在笔者常用的小型桌面化一体机Canary2上,新T5的低频表现出了随身设备上少有的饱满度,动态部分表现出拜雅动圈设备上常见的富有弹性的细致感,与随身设备驱动相比,台式设备加持下的T5整体听感更加丰润而有血肉感。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此时的新T5在三频能量分布的协调度以及风格的一致性上也出现了一些纰漏,解析力的水平略显粗糙,这种质感上的不足尤其容易对新T5的声音风格带来负面影响。可见,想要在新T5上呈现拜雅独有的细致精密的听感,推力已经不是首要因素,32欧的特斯拉单元需要声音上更有针对性和控制力的系统支持。三耳将会在后续的使用与一系列线下巡回试听过程中与大家持续分享新T5与不同设备搭配的情况,仅就目前目前的使用情况,结合新T5的产品设定,笔者更建议使用高端便携设备来搭配这条耳机。此外,由于新T5采用了方便的可换线设计,推荐有条件的用户进一步尝试平衡的玩法。

新T5的外观设计与新T1的区别不大,两者的主要差异集中在耳机外壳上,T1上镂空设计的部分在T5上变成了类似视觉效果的花纹。拜雅的旗舰耳机系列一直是做工精湛的代表,即便是对耳机一无所知的人也能在上手新T5的第一时间感受到其工艺与材质的档次感。这一代的拜雅旗舰视觉设计追求机械结构外化后的差异与和谐,头梁,耳罩与连接件等部件的有序组合形成了丰富的层次,既没有让人觉得突兀的视觉元素,同时对各个部分的材质感又有所强调。复古而饱满的产品外形与多种现代化材质相结合,传达出一种具有稳定中正的力量感,可谓"德味"十足,这与当下流行消费品简洁明快的一体化设计语言亦或是潮流装饰上复杂而张扬的设计元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相对于日系竞品们纸醉金迷般收藏品式的外观设计语言,新T5在塑造美感的同时更便于日常的使用与维护打理,整体重量约维持在了360g(甚至比一些便携耳机更加轻盈),长时间佩戴也不会对颈部产生过分的压力,可谓藏用俱佳。

无论从声音还是产品设计上,笔者对这一代的T5所呈现的水准都较为满意。它不是那种为所有人设计的耳机,但如果你已经明确自己的需求——一款具备旗舰级声音水准的头戴耳机(而非耳塞),需要在便携式前端设备上有着不错的表现(不依赖台式系统),考虑到封闭式耳机对于使用场景的适应性(出街or在非独立空间中的隔音性),新T5一定会出现在是你候选名单的前三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