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才女(六)林巧稚中国妇产科的开拓利、奠基者

林巧稚(1901--1983)1901年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的一个教师家庭。后来成为中国妇产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中国女性的骄傲。

1921年林巧稚考入北京协和医学堂的时候,已经20岁,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家人怕耽误她的终身大事,曾经劝阻她报考,但是林巧稚表示那怕不结婚也要读医学。医科大学的学期很长,曾经让很多女性望而却步。她1929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当年就被聘为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也有一个很苛刻的规定,数年内不可以结婚。林巧稚坚定地签下了协议。成为大名鼎鼎协和医院的第一位女医生。用她精湛的医术和敬业精神赢得了医院的高度认可。1932年被选派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医学院进修,海盗维也纳考察。学习西方先进的医术。1939年又被选派到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进修。获博士学位。1940年回国,任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是为第一个女性主任。1941年日本人占领协和医院,林巧稚离开,自己开了私人诊所继续行医。抗战胜利后,她受聘北大医学院妇产系主任。她停业了自己的诊所。1948年重新返回协和医院,从此再未离开。

新中国成立后,林巧稚成为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学部委员。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等。1974年赴日内瓦出席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医学顾问委员会会议。主编《妇科学进展》《妇科肿瘤学》等学术专著以及《家庭问声顾问》《育儿百科全书》等科普读物。

林巧稚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医学,终生未婚。她接生的孩子有5万多,被称为“万婴之母”。在北京有个年代,许多名叫感林、忆林、念林的人,都是被林巧稚救助接生的。感恩于她,才取了这样的名字。有人回忆,40年代的北平,一个寒冷的冬夜,一个黄包车夫的妻子遇到难产,大人孩子命悬一线,车夫知道著名的妇产科医生林巧稚就住在附近不太远的地方,他也知道深夜请林大夫出诊的费用不低,他怕负担不起。但是眼睁睁地看到就要妻离子亡,他惶惑中敲开了林大夫的大门,林巧稚二话不说,立马跟他出诊,救活了这对母子,分文不收,还留下几块大洋,叮嘱要好好保养。这位车夫见人就说林大夫的医术医德。

晚年的林巧稚体弱多病,她在轮椅上完成了50万子的专著《妇科肿瘤学》。去世的前一天还接生了六个婴儿。弥留之际她喊着:快!快!拿产钳!她把自己的3万元积蓄捐给了医院的托儿所。要求把骨灰被撒在鼓浪屿的大海,她是大海的女儿,要回到大海的怀抱!

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女性,1984年,鼓浪屿建起了“毓园”林巧稚纪念馆。毓园位于鼓浪屿复兴路,占地5700平米,里面有林巧稚的汉白玉雕像,和事迹展厅。成为鼓浪屿人引以为自豪的一处景观。1990年,邮政不发型行了以林巧稚的头像为标志的一枚纪念邮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