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通与别通概念及临床运用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一书祝华英道长在内景反观中看到十二经脉运行主要在肘膝关节以下,同侧同一条经脉循环往返;对侧同名经脉对立升降,方向相反;同侧表里经脉对立升降,互络互生,是为正通。任督各有2条,非常靠近,好比一个绝缘线里头包了2条导线。同侧任脉经气运行方向与足三阴运行方向相反,同侧督脉经气运行方向与足三阳经气运行方向相反。手足三阴三阳经脉经气运行还遵循“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合”,“太阴为开,少阴为枢,厥阴为合”,太阳太阴,少阳少阴,阳明厥阴互相别通。
那么,正通和别通有何不同,有何关联?如何通过利用正通和别通概念指导临床工作?
正通是表里经脉互通,是阴阳五行的对立太极关系,比如肝胆为东方阴阳,肺与大肠为西方阴金和阳金,脾胃为中间的阴土和阳土,肾和膀胱为北方的阴水和阳水,这种以五行五方的阴阳是为正通。
而别通是以三阴三阳的开枢阖来互通的,所谓开枢阖是指阴阳二气出表入里的运动。
比如太阳为开为阳气出表,太阴为开为阴气出表,那么太阴与太阳一为阴开一为阳开,是为别通。比如阳明为三阳之阖,为阳气入里,厥阴为三阴之阖,为阴气入里,阴阳二气对立,亦为别通。
少阳为阳气出入升降的枢机,少阴为阴气沉浮的枢机,分别为阴阳枢机,互为别通。
阴阳二气的对立升降之正通是五行表里之间的相通,是五行五方每一个方位的小太极阴阳二气对立升降循环。
而阴阳别通是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之气,整个五行组成的大太极阴阳二气循环运动的对立。
比如肝胆是东方春季的小太极阴阳对立循环;而厥阴与阳明是整个年运动的阴阳二气对立循环。所以二者正通别通都是同时存在的阴阳对冲运动,表现在不同的层面而已。
比如大肠有病大便干燥难解,引起肺部咳嗽,这个是正通;比如足太阳膀胱经外感风寒,引起肺部咳喘,肺气不宣,这个是别通。
又比如饭后胃部胀满,脾虚疲乏无力气短,这个是正通,脾胃不和;但如果胃热便秘,神昏谵语,躁动不安,这个是胃病影响了手厥阴心包,是为别通致病。
正通致病调正通表里经脉的阴阳平衡;别通致病调别通的阴阳上下的别通经脉平衡。
学中医一定要明白我们身体的阴阳二气是如何运动的,因为我们人身就是阴阳二气运动交合的产物,不明白经脉在升降出入运行中的统一、对立、互生的具体运动机制,就不好明白为什么阴阳会有偏盛偏衰,也不好去对症治疗。
正通和别通的概念如何应用临床?
《黄帝内经》人迎脉口阴阳双诊古脉法遵循人迎侯六腑,脉口侯五脏原则。人迎侯六腑,而六腑为天,六腑为阳;以脉口侯五脏,而五脏为地,五脏为阴。
“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是天地阴阳二气交合而生的,而身体的阴阳二气之运动升降出入皆效法天地四时阴阳二气之运动。而人的天道就是六腑,地道就是五脏,天道与地道各有其位,天在上在外,地在下在内,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空间,天地者,万物之上下。那么人体的天地就是属于天的六腑,属于地的五脏,而侯六腑为天的诊脉地方就是我们身体头颈部属于胃经的人迎穴这个地方。
这个正通别通机理虽然我们明白,但是也要在临床上通过脉诊确定是那种阴阳出了问题,并且在脉象和症状上,也可以去和正别通的病理相互对应。根据祝华英道长的十二经脉阴阳表里对立升降的机理结合内经人迎脉口阴阳双诊,这个道医脉诊体系可以很简单的诊断出正通和别通经脉的升降、盛衰偏差,然后才可以依据表里阴阳二气的对立同步升降、表里经气互络互生去调治。中医诊断人迎与脉口的经气能量波动,而不是血管,而血管动态中的粗细是里面的经气运行、气血盛衰决定的,所以才能通过人迎侯六腑的气血盛衰、六阳经的升降;而在脉口侯五脏的气血盛衰,五脏六阴经的升降。
而在正常情况下,人迎与脉口的力量大小与宽度是“人迎脉口若引绳”,就是说正常的人,人迎脉与脉口脉是大小一致,如同一根绳子在阴阳两边往来一样。但内经里面说:春夏人迎略大于脉口,秋冬脉口略大于人迎。因为春夏阳气从里出表,在表气血盛,在里相对不足,所以侯表的人迎脉会气血盛而略大脉口;而秋冬的时候阳气由表入里,在表的气血大多进入五脏之里,所以侯里的脉口脉略大于人迎。这个是符合人体四季的气血出入特征的,可见脉体的大小盛衰和气血运行有关。
脉口侯五脏,五脏为地,所以在太阴层面可以诊断我们身体五脏的气血阴阳盛衰与疾病。六腑之气禀受于天,五脏之气禀受于地,地为诸阴之母,位中而生四方,故可从太阴诊断五脏之阴。本身诊断五脏经气需要从太阴脾土诊断,但是手太阴肺经为月,古人说:月为太阴脾土之精,所以在肺经上去诊断五脏之气的盛衰。我们看脾经的原穴为太白穴,就知道脾土的精华在太白肺金,肺为月,晚上大地为月之阴气所主,而月亮绕地球而运动,正好与白昼的六腑阳气在天相对。这个是人以天地之气生,分别以人迎之天部侯六腑、脉口之地部侯五脏的原因所在。
人迎脉口表里阴阳变化此消彼长,阴胜则阳衰,阳盛则阴衰。病变日久,阴阳不能交合而互根互生,则阴阳两虚。阳盛而阴衰,则人迎盛于脉口,为在表之阳气不能入于五藏之里,不得入里而盛于表,则表盛里虚,是故人迎大于脉口一倍二倍三倍也。阴盛而阳衰,则脉口盛于人迎,人迎小于脉口,为在里之阴气未消,而阳气不能由里出表,因为阴消则阳长,阴尽则阳生,阳气不能由五藏之里出于体表,则表气虚而不足,五藏经气反盛,是故脉口大于人迎一倍二倍三倍也。关于人迎与脉口的阴阳盛衰,关键涉及到阴阳表里经脉之间经气的交换周流,除了十二经脉位于上肢、下肢的十二络穴以外,还同步涉及到在胸腹部的阴阳表里之间脏腑的互络。
人迎三盛为病在足阳明,足阳明胃经气盛而与其相表里的太阴脾经气虚,胃为阳经,其气盛则升而不降,不降则胃气不能由胃络脾经之络穴丰隆分出一道经气进入脾经而生发脾经阴气,脾经为足太阴,其气至阴而无阳,得胃经阳气乃得上升,今胃经之气不能由下肢进入脾经推动脾经之气上行,则脾经经气遂不得升清而上行,如是则引起脾胃不和,脾不升胃不降;而脾胃经脉在反运脾经从腹走足,胃经从足走头时,脾经却源源不断的把脾经经气通过脾络胃的络穴公孙别络输送给胃经,从而加剧了胃经经气的充盛有余,而更加消弱了脾经本来就不足的脾经经气,形成胃强脾弱,人迎大三倍于脉口的显象。
脉口三盛为病在足太阴,为两手脉口的脉大三倍于人迎脉,脉口的足太阴脾经经气充盛而人迎的足阳明胃经经气虚而不足。为足太阴脾经从足走腹上升太过,而同时足阳明胃经下降从头走足太过,胃经在下降时,源源不断的把胃经能量通过丰隆别络输送给脾经,进入脾经的胃经阳气太多而导致脾经上升太过,乃是因为胃经阳气进入脾经主升为主;脾经上升太过而下降从腹走足不足,导致脾经经气不能由脾络胃经的公孙别络进入胃经,补充胃经经气;胃经在从头走足时不断输出经气进入脾经,而脾经在从腹走足时却不能正常的输布经气进入胃经,导致胃经经气虚而不足,而脾经经气却越来越充盛,从而形成了脉口大三倍于人迎的阴盛阳衰。所以只有在认识到经脉本身具有双向升降运动、阴阳表里经脉之间相互对立运行、又互生互根互络的机理上,才能完全明白人迎与脉口之间表里经脉之间的阴阳盛衰偏差。
至于其它的五组表里经脉之间,全部都有这样的表里经脉之间的经气周流,一旦这个表里互根互生互络的规律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人迎脉口的三盛、二盛、一盛。人迎三盛为病在足阳明,阳明胃经经气盛而太阴脾经经气虚而不及;二盛病在足太阳为足太阳膀胱经经气太盛而少阴肾经经气虚而不及;一盛病在足少阳,为足少阳胆经经气太盛,而厥阴肝经经气虚而不足;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为足太阴脾经经气太盛,而阳明胃经经气虚而不及;二盛病在足少阴,为足少阴肾经经气太盛而膀胱经经气虚而不及;一盛病在足厥阴,为足厥阴肝经经气太盛,而少阳胆经经气虚而不及。
什么为人迎三盛呢?就是人迎脉的寸、寸关、寸关尺三部脉的宽度为脉口脉寸部的三倍;人迎二盛为宽度是脉口的二倍;人迎一盛为宽度大脉口宽度的一倍。反之,脉口三盛二盛一盛为脉口脉的寸部脉宽度是人迎脉的三倍、二倍、一倍有余。而手部三阴三阳的脉象是三盛而躁、而盛而躁、一盛而躁。
人迎脉口双向阴阳表里之间的对比,能非常简单明确的诊察出十二经脉经气的升降出入之有余不足,尤其是表里之间的阴阳失调,或者整个手足太阴阳明系统、手足少阴太阳系统、手足厥阴少阳系统经气大循环周流的阴阳失调;再就是经脉之气为邪气所阻塞的部位,在哪条阴经哪条阳经,经脉的上部、下部、中部都能从脉象上清楚明白的诊断而出。再配合后世二十八脉在人迎脉口的应用诊断,就可以得知邪气的性质为寒为热为痰湿还是为气滞血瘀等。
比如很多脾胃不和的病人,状有呃逆腹胀满,四肢无力,畏吃寒冷,食则腹泻,平时大便不成形,同时有心慌心悸,气短胸闷,失眠多梦,脉象人迎大脉口三倍,脉口寸沉弱。其实这样的病症又有正通的疾病脾胃不和,阳明不降太阴不升,胃盛脾衰。也有别通的足阳明胃经不降,手厥阴心包上升不及的气血不足。在女人甚至还有厥阴肝郁。对于这样的脉证,就不光是调脾胃正通取穴或者汤药而已,还需要考虑别通。如果不精通身体的各种阴阳二气的相通,在临床上就不好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错综复杂的症状。
如何根据人迎脉口一盛、二盛、三盛处方用药,选择穴位,针灸按摩?
邪气实则泻,虚则补;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
什么是迎而夺之?迎,迎接、迎向的意思。迎而夺之指的是找到邪气充实所在的地方,用泻法而消弱邪气。比如胃火实证,胃火炎炎盛于胃经上端而导致牙龈肿痛、口舌生疮,那么就应当在上部胃火盛的地方取穴迎而夺之,泻其上炎之火。因为胃火有余火性炎上会导致胃经升而不降,这样胃经就不能正常的升降往来。但如果是虚火上炎,则不可用迎而夺之之法,虚火当引火下降。
于邪气实的地方深刺行针,得气摇大针孔使泻有出路,泻邪气于外,此谓泻邪。这个就是迎而夺之,而非什么逆经为泻。
追而济之谓之补,追是追随。追什么呢?就是找到经气不足的地方,用补法补益其虚,故谓之追而济之,济是给予、补益的意思。用针法里面的补法,浅刺之,得气后留针以为补,出针快而疾按其针孔,以免所补之气外泄。
以补虚泻实的治疗法则去平衡上下表里左右阴阳,就是迎随补泻的真意。而非不着边际的顺经为补,逆经为泄。如何得知左右十二经脉何处实何处虚呢?这个可以从《灵枢经》的人迎脉口双诊脉法轻松诊断出来病在哪一组表里经脉上,邪气盛于经脉何处,正气不足于经脉何处,有了清楚的诊断后,就可以应用补虚泻实的原则去平衡左右表里阴阳。
人迎侯六腑
病例一:一患者,女,45岁。
症状:两个月前胃脘处似有圆物顶着,满硬不消,好似吃了个硬馒头隔在胃里整日不消,吃辣或者生气会加重。
舌苔:舌体中间偏白。
在没有诊脉的情况下我电话处以附子理中丸,健脾中阳气,以消阴翳。但服后反而出现后背、手脚四肢发冷。附子理中丸本来为温中散寒之药,主治就是畏寒,四肢逆冷,何以如此反常?遂约当面诊脉。
脉诊:左右两手脉口皆沉略盛有力,大左右人迎一倍;左右颈动脉人迎脉沉弱,略小于脉口。
分析:从脉辨证,人迎弱于脉口,为六腑表阳不足,而脉口大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为厥阴肝盛而胆阳不足。前面喝附子理中丸后背,四肢发冷,应该是服用附子理中丸加剧了脉口五脏之盛,而导致六腑阳虚更盛。病位在胃脘,而从脉当是阳气不能由少阳胆经出表而导致胃阳不足,不能腐熟水谷,胃中阴盛结聚而满硬也。
治疗:当取阳陵泉、足三里以温之,病人畏惧针刺,遂处桂枝12克,泡茶饮,以建中阳。饮后不到一个时辰近两月的硬满即消大半,第二日胃中只有饭后略有满闷,已无整日难受,同时四肢已温。人迎脉口平脉辨证,真神奇哉!
脉口侯五脏
病例二:男,三十余岁。青光眼。
症状:左眼青光眼以六年,视力模糊不清,右眼可。平时左眼眼压高,眼胀,眼压过高时感觉眼睛胀的发硬。有时左眼内似见到无形生灵之类的幻觉,有时急躁,头晕脑胀。自觉脾胃消化功能差,大便偏粘。
(初闻症状,第一感觉应该是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导致眼睛胀硬。)
脉诊:右脉口三部沉弦而细,寸部不及;右人迎大脉口三倍。左脉口关尺部沉而弦细,左寸模糊不清(凡脉模糊不清当为虚而不足,脉实则清晰可辨,指下充实有力),左人迎略大脉口,为一盛。
分析:右人迎大脉口三倍,脾胃不和,胃不降脾不升,故消化功能弱,脾虚不运生内湿,故大便粘。左人迎大脉口一倍,为胆盛肝虚,同时两脉口皆弦细寸不及,当为左右两侧肝郁不舒,升发不及所致。从脉看,并无肝阳上亢之脉,反而为肝气不升,遂问平时是否郁闷,情志不爽,患者言平时极易郁闷。遂明白其眼胀并非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乃是胆经之阳气盛于头部,不能下降于足部导致,属于胆经气机厥逆证。问及前医治疗,多辨证为肝阳上亢,其方多明目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天麻钩藤饮等方滋阴潜阳,不见寸效。
治疗:当疏肝清胆,健脾和胃,调达情志。小柴胡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
柴胡16克、黄芩6克、党参20克、生姜三片、炙甘草6克、苍术8克、陈皮8克、茯苓15克、当归16克、川芎12克、赤芍10克、杭白菊8克、决明子10克、薄荷4克、车前子12克。
方中以小柴胡疏肝利胆,加茯苓、陈皮、苍术、车前子健脾和胃化湿,以决明子、菊花、薄荷辛凉之药清降胆经上盛之气机,胆气为温,凉能降之,辛凉为西方之气味,正能制约东方胆木。
复诊:两付后感觉视力视物时的耐力明显增强,可以久视,视力明显清晰,眼睛自觉很舒服,同时感觉双目内气血在疏通,脾气没有之前火爆。原方加白术健脾化湿,继续服用。
三诊:眼已经不胀,胃口好,大便已经不粘。
临床上症状林林总总,变化千千万万,症有相似,但病因病机却各不相同,人迎脉口脉法最大的特长在于能清晰的辨明左右十二经脉六对阴阳的偏盛偏衰,不论病症如何千变万化,皆脱离不了脏腑表里六对阴阳经脉的盛衰偏差,所以《内经》的人迎侯六腑,脉口侯五脏,万病持其人迎脉口,以观阴阳(脏腑)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阴阳定矣。
(备注:内容来源于“《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和“武当非遗道医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