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笑容从未远去

李吉均(1933.10.9-2020.7.21)本报记者郭红松绘

亲爱的爸爸:

您走远了吗?

7月末,您摆脱了纠缠已久的病魔,在全家人的陪伴中安息了。那个清风冷雨的清晨,我们用隆重的告别仪式,为您送行。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您,祈愿您一路走好。敬爱的父亲,我们舍不得您啊!

2020年,于国于家于您,都可谓饱经磨难。从您病重到弥留之际,全家人竭尽全力、悉心照料,用尽医疗措施努力救治,您更是承受了难以忍耐的痛苦,让我们不忍直视。从噩耗和各种后事料理中逐渐平静下来,已经是岁末之际。此刻我们才清晰地感受到从来没有的孤苦和煎熬,给您写信是倾述,也是告慰。

您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现代冰川、第四纪古冰川、青藏高原隆升及其在 东亚 和全球环境变化中影响的研究,创立并发展了关于青藏高原隆升的系统理论,提出了“季风三角”概念,生动刻画了中国东部第四纪环境演变的空间模式;您还对我国现代冰川和第四纪古冰川进行了系统研究,特别对季风海洋性冰川有新见解,划定了中国大陆性冰川与海洋性冰川的界线。

2019年中国科协启动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有序开展。您离开以后,这项工作对我们而言显得尤为重要。我作为课题组成员赴老家彭州、成都、重庆,在您成长、学习、工作过的地方,走访、采集、了解到大量信息、实物和故事。对我们家族自“ 湖广填四川 ”入川以后的生存环境、家族发展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我们先辈生息的葛仙山山脚下的万年场,现在正开发文化旅游打造“万年古镇”,传统川西砖木廊檐民居比肩成行,临街餐饮百货铺面夹道排列,青石铺路修建人行步道,行车道路宽阔,成为典型的川西古镇旅游景区。我还亲眼看到祖先田产所在,现在已经部分开发建设成“仙山花谷滑草场”旅游设施。课题组用无人机航拍记录,作为我们书香门第家族发源的自然人文环境珍贵资料,提交中国科协,将来进入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在古镇不远处的蒲沟村,还走访到一户与您平辈的本家亲戚,访谈家世颇有收获,找到了李氏家族比较完整的“字辈”族谱。我们这一支自“贵”字辈科举中榜,以后“书香”传家,多以教师为业,形成了“为人师表”的家族文化精神。传承到我,已经是第四代教师。您常以读书世家为荣,这些资料一定让您欣喜、满足。

记得曾经有记者问您,有没有给子女写过信?您说现在就写一封家书。文字不多,但依然是勉励从教敬业。信中教诲:“小丁吾儿、藜藜吾女:……我家自尔曾祖父以来进入知识分子的行列,多以教书为生,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乐’,不敢懈怠而误人子弟,你们两位也是教师,其勉矣哉。”不负芳华,我从教已33年,藜藜也有22年教龄,我们会以您为榜样,不辱家风。

我时常翻看您的照片寄托哀思,您乐观豁达、温和儒雅的大师风范从未远去。

您在3月底拍摄的最后一张衣着得体的照片中,那个笑容令我至今难忘。那时,您正用惊人的毅力和勇气与病魔斗争,您努力举起左手,用微弱而又顽强的语气,说出最后一个愿望:“我要活到最后一批学生毕业!”然后露出慈祥、欣慰的笑容。您真的做到了,当您在病榻上得知最后两位博士生顺利通过答辩的消息,我又看到您再次露出了那样的笑容。您的一生成功圆满,学术造诣堪称泰斗,教书育人堪作楷模。俯仰天地,家国事业,了无遗憾。

妈妈现在身体健康,每每问及您的去处,都是百般思念。您可以放心,我们会照顾好妈妈。

爸爸,愿您一切安好!

您的儿子:小丁

(作者:李丁,系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

(0)

相关推荐

  • 李吉均院士逝世

    本报兰州7月21日电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李吉均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7月21日2时07分在兰州逝世,享年87岁. 李吉均,男,汉族,1933年10月9日出生于四川彭县 ...

  • 骑白马、探冰川、做真人的大先生

    [大家] --怀念我的老师李吉均院士 作者:陈发虎(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本文初稿由王光鹏.刘晓倩根据作者口述整理.) 人的一生,如果能遇到一位好老师,那 ...

  • 古人类在210万年从非洲来到中国?中西学界又在说笑话吧!

    古人类在210万年从非洲来到中国?中西学界又在说笑话吧! 文|黄饮冰 无论是古人类还是现代人类的起源,只要在中国发现了有价值的材料,中西学界的解释就是从非洲而来,全然不顾逻辑. 为什么说不顾逻辑呢?因 ...

  • 博海拾贝 0306:青藏高原的冰川世界

    [2]强 [3]古灵精怪龙头 [4]五毛都不到的爆头特效 [5]加鸡腿,两个都加 [6]你的梦想实现了:全身彩绘,没贴乳贴 [7]阿强爱上了阿珍 [8]直接背着球跑门里去吧 [9]一天一个拉黑小技巧 ...

  • 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

    自上新世末至今大约300-400万年内,青藏地区大面积大幅度地抬升至现在的高度,经历了由低海拔热带.亚热带环境向高寒环境发展的剧烈演变,除受到全球性冰期与间冰期气候冷暖波动的影响外,海拔高度剧增对自然 ...

  • 舟歌:蜀地平原上的“飞来峰”,是怎样从遥远的青藏高原飘飞来的?

    舟歌:彭州西部桂花镇,被誉为川西最后一块"平原处女林"的古楠木丛林 图文/舟歌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在地球神秘的北纬30°54′至31°26′,东经103°40′至104°10 ...

  • 《中国中心论》 新四: 人类起源于中国的古气候和古地理证据

    <中国中心论> 新四: 人类起源于中国的古气候和古地理证据 文|黄饮冰 在<人类起源于中国说>一文中,我专门探讨过地球气候变化的问题.地球上的温度变化,包括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和寒 ...

  • 江南的梦,从未远去

    遐想,会随春风停留在江南水乡,等待一树青翠,等待百花齐放. 遐思,溢满馨香跟随在梦的身边,眺望一山青黛,眺望千里烟波. 于是,我会在春雨里,走进雨巷,走上石板路,来一次美丽的邂逅. 看春色盈盈,听春雨 ...

  • 时代作家||【你从未远去】◆知知

    作者简介 谭新芝,笔名知知,湖北恩施人,土家族,经商,从事装饰装修工程和美食文化行业,齐鲁文学执行主编,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巴东作家协会秘书长,擅长散文.诗歌,小说,长期在<芳草><西 ...

  • 朱自清 | 从未远去的背影

    朱自清是我喜爱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字朴素平实,"笔锋常带感情",字字句句都很"走心". 除了文字的清澈动人,朱自清的不凡气节也是我们怀念他的重要原因. 他一辈子一 ...

  • 南通:张謇从未远去

    万里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经历了众多暗礁险滩,滋润着芸芸众生,一路奔流不息地来到入海口.江面变得异常辽阔,江水波澜不惊,而位于长江入海口的江海平原却是如此的辽阔平坦,一望无际,以至于位于江苏南通长江 ...

  • 银本位从未远去 白银升值可期

    对于白银投资者来说,他们现在可以同时以低现货价格和略高于现货的低溢价获得银块.这个买方市场将持续多久,尚不清楚.但鉴于白银的个性,价格随时可能暴涨. 银价(图表)-2018年12月10日 白银市场现在 ...

  • 战争虽然结束,但危险从未远去,例数二战遗留炸弹事件

    回顾75年前的那场惊天动地大战,很多人更多是津津乐道,而非沉痛怀念.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也怨不得这些人漠视战争,更多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二战,因此对这段历史没有深刻印象.然而,二战虽然早已结束,但近 ...

  • 非瘟疫情:从未远去的灰犀牛

    作者丨布瑞克 徐洪志 采编 | 花生 图片来源 | KARTHAO    非洲猪瘟,从未真正远离. 摘 要 近期非瘟疫情密集发生:从已经报告的10起疫情来看,除了一起野猪病例以外,其余有5起是在运输环 ...

  • 青春从未远去,岁月一直在爱你

     编辑 / 陈明 早年,在大队做赤脚医生的五叔告诉我,人总是关注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久而久之这个部位就会生病,你忘记自己的身体,病就是想找你都找不上.年岁日增,我愈觉五叔的话简直就是真理. 当年,身处 ...

  • 每个人都有两个青春,他从未远去

     编辑 / 陈明 今晨的鸟鸣充满青春的能量,我被深深感动,在时空的另一个维度上,我被一朵正在盛开的花儿引领,向光的深处飞翔.上善和爱在心中扎根,慈悲和欢喜长成绿荫,一种无法言喻的禅悦结成旭日,仿佛一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