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物种故事|油楠:热带雨林“储油库”
油楠为热带雨林中的优势上层树种,树干通直,树干木质部内含有丰富的淡棕色可燃性油质液体,也被称为柴油树。
油楠是豆科油楠属高大乔木,又被称为柴油树、香脂树、蚌壳树、科楠、曲脚楠。原生分布于我国海南,垂直分布于海拔10米至800米处,为热带低地雨林和沟谷雨林的优势树种,其适应性强、耐干旱、用途广,现已被引种至云南、广西、广东和福建等省(区)大量栽培。
藏在深山人未识 一朝现身天下知
油楠主要生长于海拔700米以下的热带低地雨林和沟谷雨林中,位于林分上层,树干通直、树冠平展,犹如一把撑开的巨伞,为海南“四楠”之一。
据清代《定安县志·物产》记载:“有香楠、绿楠、油楠、苦楠四种,苦楠无所取,余皆无栋梁之选。”《崖州志》描述:“香楠,干极端伟,一名端正树。色黄、质腻,油可燃火,隐起花纹。剖之香辣扑鼻。又有绿楠,名鹦哥楠,色微绿而不香润。苦子楠,不香润而味微苦,不分格漫。更有纹作大圈者曰油楠。”这些典籍虽提及油楠,但专述不多,故其隐居深山,尚待探访。
油楠真正走进大众视野是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主任黄泉1981年对油楠的报道:“一般树高12米至15米,胸径40厘米至50厘米的油楠就有油形成;在采伐过程中,当锯到心材的油区时'油就喷流而出’;伐倒后,锯面上仍如涌泉、涓涓流出;通常每株约可收集20斤至50斤油,最多的可超过100斤。”为此,油楠作为柴油树而声名鹊起,广受大众关注。
随后,人们对油楠愈发重视,相继探访其分布生境并调查种群数量,发现在海南西南部、东南部和中部均有原生分布,共约2万株,并在海南乐东尖峰岭发现一株油楠王,胸径达1.8米、树高35米。最近,在海南昌江霸王岭发现了油楠“二当家”,胸径达1.23米,树高25米左右。
鉴于油楠富含油液、颇具特色,人们希望在化石能源日渐枯竭的今天,充分发挥它的强项,在种植能源林和建立柴油库等方面有所建树。
出身名门质高贵 内涵丰富泌黄金
油楠隶属豆科大家族,该科约有600属、7000余种植物,广布世界各地,且用途极其广泛。油楠为油楠属的一个亚种,与她同属近亲的东京油楠则来自越南,两者外部形态比较相像,但又有所区别。
油楠树干为灰色或灰白色,有小叶2对至4对,果实外壳有散生且硬直的黑刺,原生分布于我国海南,是典型的“本地郎”;而东京油楠树干为黑灰色或黑色,有小叶4对至5对,果实外壳光滑无刺,是从越南迎娶的“外来媳妇”。
两者虽在外观上容易混淆,但均能泌油,是油楠属的共性特征。除油楠属外,这个豆科家族下的其他相近属的植物也能产油,最有名的莫过于香脂树。
1978年美国植物学家卡尔文博士在巴西考察时,获悉亚马孙盆地分布有一种树干直接泌油的树,并获赠一瓶产自该树的苦配巴油。为探明究竟,卡尔文博士1979年再次前往巴西并深入保护区实地考察,了解到在这种香脂树的树干1米上下位置钻孔后,半年可产20升至30升油。
自揭开面纱后,香脂树便引起世界广泛关注。香脂树被引进中国后,因翻译产生了不同的中文名称,如古巴香胶树、古巴香脂树、香脂树、香脂苏木、苦配巴树等。
其实这类树均属于香脂树属,与孪叶豆属和油楠属植物如出一辙,这三属是现知豆科植物中的“泌油三杰”,均被泛称为柴油树,也是“液体黄金”天然精油的重要来源。
油楠树干中分泌的油脂晶莹剔透。
俗话说“富得流油”。作为富含油状液体的油楠树能产多少油呢?据早年报道,一棵油楠大树被伐倒后,可产油10公斤至25公斤,有时可产油超过50公斤。而后一些学者调查认为,油楠单株一次产油可高达3.5公斤或单株年泌油量为2公斤至4公斤。近期一些报道称,在树干上钻一个直径5厘米的孔,经2小时至3小时后可产油5公斤至10公斤,一棵大树年可产油几十公斤。可见,有关油楠泌油量的描述可谓众说纷纭,但概括地说,油楠泌油量既与植株本身特性和生长环境紧密关联,又与采油方式和收油时间息息相关。
钻孔后泌油的油楠株数比例大约为90%,而钻孔时现场直接泌油的占总泌油植株的15%左右;树干空心、树体长势差的油楠不产油或极少泌油。在离地30厘米的树干上钻一小孔(直径1厘米)的条件下,油楠树体越壮,其产油量越高。胸径20厘米以下或超过100厘米的植株泌油量较少。胸径20厘米至100厘米的油楠平均年产油量范围为每株0.1公斤至1.1公斤,胸径65厘米至80厘米的植株泌油量最高,单株年产量最高可达5.5公斤,而胸径20厘米至65厘米以及胸径超过80厘米的油楠平均年产油量不超过0.5公斤。归结起来,可用“壮得流油”来形容,树体越粗壮、泌油能力越强,正所谓“老弱病小几无力,青春年华显实力”。
对于不同分布区域,其泌油量有较大的波动,而在同一生长区域,其产油量受海拔高度、光照条件和土壤特性等因素影响最大。采油方式与收油间隔时间也显著影响油楠的产油量。对于个别泌油能力强的植株,其伐倒后产油量可达到50公斤。对于同一植株,收油间隔期越长,其产油量也越高。
保护自己真天性 惠及他人君子心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漫长而久远的进化过程中,油楠练就了适应生长环境和抵御不良干扰的本领,在遭受外界不利影响时会分泌油液以形成自我保护,以免于受病原菌侵入或尽量减少被昆虫或草食动物取食的风险。另一方面,油液可能是受机械损伤刺激而分泌的,泌油量与防御压力呈正相关,钻孔越大越深、泌油量也越多。
在树干中,油液主要来源于心材,边材则很少泌油,但遭受外界机械损伤时也会刺激边材泌油。除树干外,幼苗、幼树和成年植株的根、茎、枝和叶均含有油,但其含量一般不超过0.5%。
油楠油理化特性与柴油相似,其颜色为淡黄色至浅褐色,比重为每立方厘米0.81克至0.96克,凝点为-36℃至-27℃,沾在手上搓之有滑感,干后则黏,略具松节油的气味。当地人曾在抗日战争时期用它来照明,早期林区工人常收集用于点灯。经分析,油楠油稍做处理可当燃料油使用,其低温流动性、雾化蒸发性等指标虽与柴油尚有一定差距,但其动力性强、清洁性好、耐腐蚀和可再生接近或超过柴油,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可供开发利用的燃料。
油液含有94%以上的倍半萜烯类化合物,种类有20余种,主要成分为α-可巴烯、β-石竹烯和δ-杜松烯,其色泽、香气和密度比较稳定,是重要的天然香料,可广泛应用于高档精油、香水、化妆品等日化产品的研发;另一方面,油楠油可用于抗炎药、镇痛剂、抗肿瘤药剂和抗菌剂研制开发等,在医药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可以说,油楠是一位既懂得保护自己又乐于奉献的谦谦君子。
才貌双全用途广 愿为世人留绿荫
油楠为海南省二类材,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珍贵用材树种之一,已被列为国家木材储备林建设树种、海南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名录。油楠为散孔材,材质坚硬,气干密度为每立方厘米0.52克至0.85克,木材比重约为0.6至0.7。纹理通直略交错,心材部分有含油之触感,色泽为黄褐色至红褐色,具有深色条纹,具有香气,耐海水浸渍,可供船舶工业用作船板、龙骨、肋骨、桅杆、船舵等。木材径面花纹美观,油漆性能良好,供作仪器箱盒、缝纫机台板和钢琴外壳及乐器等。在其他有油楠属分布的东南亚各国,居民也常利用油楠木的耐腐特性制作水车。
油楠圆锥花序生于小枝顶端的叶腋,苞片呈三角形,花萼、花瓣、花序、雄蕊、子房均有黄色柔毛。
油楠树体高大挺拔、秀于林层、树冠平展、枝叶婆娑,苍翠欲滴,在热带雨林中独树一帜。当劲风疾吹,如万马奔腾,似碧波荡漾。4月至5月,花序簇生于冠层,树顶金黄、蝶舞翩跹,蔚为壮观。7月至8月,荚果成熟,类似蚌壳状(故又称蚌壳树),外部密布散生、短直硬刺,刺梢密被油滴,在阳光照射下,晶莹剔透,熠熠生辉。目前,在海南万宁兴隆植物园、儋州市和定安县等地广泛作为行道树和造景树,同时被引种至云南、广西、广东和福建等省(区)进行大量栽培,成为热带地区具有较广阔应用前景的珍贵树种。
(作者简介:杨锦昌,博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热带和南亚热带林木种质资源保育、评价与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