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的鉴定基本点
古玉一般是从缝隙处萎缩开始,再形成线状萎缩,再导致边际等处的大面积萎缩、塌陷(缩肉)。古玉塌缩耗费时间为几百年至几千年不等——所以,古玉的塌缩不可仿。
古玉沁色是指玉器长期埋在土中,通过本身微量元素与土中物质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颜色变化。“沁色”往往是鉴定古玉价格及其真假的重要特征,宛如古玉的签名认证一般,现代人完全无法用机动力量强大的电动手工具仿制,一切皆为自然形成。
宋人崇尚经学礼法,因要考究古礼,所以十分重視金石学,产生了大量這一方面的学者。宋人在仿制古玉時,十分看重古玉的礼仪用途,所以分毫不敢逾越其原有的規制。宋人仿制古玉一則是因为金石学的发达,从而帶來的崇古思想;二來也有文物市场旺盛需求的原因。宋代玉器崇尚间約,抽象,所作之人物,动物,花卉皆寥寥数刀,却能传达意境,实为功力深厚所致。
出土古玉有异味之油如机油、柴油,生坑之玉不怕脸上汗油,因为生坑之玉表面还有熟。较熟之玉最 好不要用玉擦脸上汗油,因为汗油会堵塞玉肌,不利于出土古玉吐灰恢复。
通常而言,钻孔处是最合适的观察点,其次为阴刻线。当一块“出土古玉”的加工痕没有老化现象时,就值得仔细考量了。另外,相对于裂缝,加工痕的老化不甚明显,观察时需细致入微。变化的明显与否,仅是老化程度的差别而已,而老化的趋势始终不变。
我国著 名材料学家刘如水先生从微观上解释了沁色的成因,这一观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也和本人的思想不谋而合。他认为:古玉长久地埋在密闭的墓 或是土壤中,受土壤、地温、地湿、坑内物质等的影响,古玉本身分子发生质变,结构水散失,使其孔隙变大,土壤中的各类显色杂质会慢慢侵入玉质内部,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沁色。比如黄 色、红色或是赭色的土沁,是由于土壤中的三价铁离子侵入玉质内部,由于侵入的多少而呈现黄、红、赭等不同的颜色;黑色沁是土壤中或是坑内物品的有机质侵入玉质内部发生碳化反应,以及含碳物质腐烂后慢慢侵入形成,比如衣冠、棺木等,而非水银所致。实验证明:水银不融入水,无法侵入玉质内部。所以水银对玉的沁色没有影响;层叠絮状的水沁现象,是由于古玉长期在水中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后,产生了分子内部结构的变化,形成了类似絮状、饭糁状现象,我们称之为“饭糁”,而非真正沁色(黄 色部分除外,为土沁)。
半生坑古玉主要指出土后经过人为的清洗处理,这类古玉已失掉了生坑古玉的种种出土特征。一般情况下,死角部位或某些腐蚀残损部位能够留下沉积物质,由于清洗有些部位会出现轻微划痕,工艺棱角出会产生轻微的人为致残现象。而仿造半生坑古玉的赝品主要采取制造表面氧化层工艺方面采用保持工艺棱角部位的锋利度,死角部位沉积物质附着力却很差。要特别注意并有能力区别半生坑古玉。当前仿造半生坑古玉的赝品有相当数量流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