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 眼肌麻痹,还需要盯住这一“点”
人生下来的时候只是无知,但并不愚蠢。愚蠢是由后来的教育造成的。 --罗素
头痛,然后眼肌麻痹,这组症状可以有许多原因,排除了动脉瘤、海绵窦区和眼眶病灶后,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动眼神经的“点状”病灶。先看下面的动眼神经的这一“点”。
CT平扫和磁共振强化都可见动眼神经点状病灶。
再看影像背后的故事:
患者56岁女性,反复头痛、左眼肌麻痹48年来诊。8岁时开始出现左侧眼眶痛,在一次剧烈头痛后出现眼睑下垂及视物重影,数天后完全缓解。之后30余年未再出现眼睑下垂,仅有反复头痛,受凉、感冒、天气变化可诱发。近10年来,眼肌麻痹逐渐频繁,一般在剧烈头痛数天后出现,使用激素2-3天后症状可完全缓解。既往有糖尿病,肥厚性心肌病。
上图和下图分别是患者1年半前和本次发病的磁共振。均可见动眼神经点状强化。
给与糖皮质激素治疗后3天,患者症状完全恢复。但恢复期患者未做磁共振检查。
诊断:复发性痛性眼肌麻痹性神经病(RPON)
小结:RPON也就是眼肌麻痹性偏头痛,表现为反复的单侧头痛伴有同侧眼肌麻痹,MRI特点表现为动眼神经根入脑区(root entry zone ,REZ)结节样增厚和强化。因为REZ处的血脑屏障薄弱,具有易损性。
RPON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仍不完全清楚,多数证据提示免疫介导的炎性脱髓鞘、感染或缺血性神经病。局部头痛的机制认为是三叉神经眼支在Willis环处释放神经肽,由于动眼神经根出脑处血脑屏障相对较弱,神经肽的积累引起炎性反应和动眼神经脱髓鞘,这引起施旺细胞增生和洋葱球样改变,而导致进一步的炎症和脱髓鞘。形成了一个脱髓鞘和髓鞘再生的循环过程,致使动眼神经根部粗大,早期这种神经增粗是可逆的,但反复头痛发作后,增生的施旺细胞可形成施旺细胞瘤。
也有报道,动眼神经的施万细胞瘤可以表现为RPON的症状,因此,目前还不清楚,动眼神经鞘瘤是头痛的原因还是反复头痛发作的结果,但当RPON患者出现持续性神经功能缺损时,要考虑到动眼神经肿瘤的可能。
再看几例动眼神经根部的病灶,部位一致:
鉴别诊断:
Tolosa-Hunt 综合征(TTS): 头痛+眼肌麻痹,这组症状需要鉴别的病因会很多。而反复头痛+眼肌麻痹的鉴别诊断就窄了。首先会想到TTS,本病也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头痛及同侧眼肌麻痹,对糖皮质激素反应好,病理基础多认为是海绵窦、眶上裂和眶内的炎性肉芽肿,磁共振强化可发现相应部位的异常。
TTS的影像学表现:
还是TTS:
从以上影像可见,TTS的病灶往往从海绵窦前部延续到眶尖、甚至眼眶内。可见TTS患者的症状不会仅限于动眼神经。
下表是对RPON的鉴别诊断的总结:
尽管鉴别诊断很多,但注意到动眼神经根部这一“点”,RPON的诊断就比较可靠了!
既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