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风云努尔哈赤(17):辽东危矣,还得你熊廷弼来收拾残局
萨尔浒的大捷并没有让努尔哈赤暂时收手,他反而利用将士们高昂的士气继续乘胜出击攻城拔寨。
1619年6月,努尔哈赤的大军势如破竹攻破开原,7月占领铁岭。后金大军所到之处,慑于萨尔浒核爆的余波,明军基本放弃抵抗,望风而逃。
此时,已掌握东北大部疆域的努尔哈赤目光所致,辽阳、沈阳城上明军的猎猎旌旗是那么的刺眼。
多年征战,从建州开始一直到消灭叶赫完成女真的大一统,可以说有效摆脱了明廷的掌控,实现了独立自主。但是,环顾被明朝统治期间,作为明廷统治女真地区权利枢纽的辽阳,一直是整个辽东的首府,是东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而今成立的后金政权,不拔除这个悬在女真头顶长达二三百年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就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只有拔除辽阳和沈阳,努尔哈赤才更有底气和明朝叫板。因为,保卫明朝京师的开原、铁岭、抚顺、沈阳、辽阳五个军事重镇,已被后金清除了三个。
辽阳,我努尔哈赤征战这几十年,为的就是有一天能够同你平起平坐,可是你不许,你瞧不起我,现在你成了我的心魔,我努尔哈赤发誓定要拿下你们,不然,我死不瞑目。
萨尔浒大败之后,面对虎视眈眈的努尔哈赤,明廷再也不敢麻痹大意,他们已经嗅到了努尔哈赤带有血腥的杀气,这是挑战整个大明江山的一种杀气。
面对辽东危机,明廷起用熊廷弼为辽东经略以解危局。
事关江山社稷安危,此时不管启用谁,面对的都是一副十分棘手的烂摊子,能挽回局势,就是救国功臣,挽不回局势,恐怕脑袋不保。明廷和努尔哈赤的两把剑正明晃晃的悬在这颗脑袋的上方。
那如此危难时刻,所启用的熊廷弼是个什么人物?
明廷不管启用谁,首先他得要洞彻辽东的局势。此前,能够镇得住辽东局势的人叫李成梁。就是努尔哈赤幼年时在他家做“侍奉”的明将李成梁。
在万历年间能够缓解明朝边疆危机,两员大将居功至伟,一个是东南戚继光,另一个就是东北李成梁。威名赫赫的李成梁镇守辽东近30年,拓疆千里,战绩卓著。
1608年的辽东,誓要统一女真的努尔哈赤与海西女真、东海女真等各部族激战正酣。面对如此乱局,明廷对控制不住局势已82岁高龄的老将李成梁生了疑心,于是派遣熊廷弼前往调查。这是熊廷弼第一次被派往辽东。
熊廷弼是科举出身,不是职业军人,但他性格刚烈耿直,具有大无畏的精神。面对战功赫赫的一代名将,在强大的阻力和困难面前,他并没有畏手畏脚走过场,而是认真审慎进行调查。
随着调查的深入,李成梁很多的问题被熊廷弼发现。
做为辽东本地人,镇守辽东几十年间,李成梁为了自身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这时辽东的整个官员系统都出自李氏门下,可谓针插不进,水泼不入。并且,考虑到明军旧的编制力量很难凑齐兵源,李成梁就大量募集家丁私自成兵,可以说是首位可以利用家丁独立成军的明朝将领。
养活私家军必定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于是李成梁便不时会掩败为胜、冒领战功,假借军功谋取利益。此外,他还控制了大量的军户土地,以及定期掠夺与走私,由此也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虽然李氏集团破敌有功、战绩辉煌,不管是蒙古人还是女真人或是朝鲜人,无不都对李成梁俯首帖耳,但是在政治平衡术面前,已形成地方山头一人独大的李成梁,是明廷不愿意见到的,谋取私利则更是明廷所不许的。
当然,明廷对李成梁的不满,主要还是因为其经营下的辽东形势愈发恶劣。
就在1606年,李成梁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此时,自己曾经的“侍奉”努尔哈赤已经统一建州,日渐强大。可在李成梁看来,他似乎还是曾经那只温顺的猫,于是他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放弃六堡,拱手将六堡让给努尔哈赤。
六堡是什么地方?那可是辽东一带遏制女真的重要堡垒,也是辽东重镇抚顺、清河的唯一屏障,如若丢失此处,那如同为努尔哈赤的大军打开了牢笼,从此可以纵横辽东、不可阻挡。
然而,在没有任何兵荒马乱的情况下,李成梁下令迁走了六堡的十余万居民,莫名其妙的就给放弃了。更为错误的是,李成梁还为此向朝廷报功,说是招抚边民十余万,以此获取巨额奖赏。
唉,只能为此长叹一声。一块马蹄铁让英格兰国王查理三世失去了自己的国家,一个六堡或许就是造成明朝灭亡的那块“马蹄铁”。这个建功一世的李成梁,为了个人及集团的私利,将六堡这块“马蹄铁”钉在了努尔哈赤的铁骑之上,稀里糊涂成就了努尔哈赤的功业,最终变成了大明的一个掘墓人。
对于明朝来说,对于熊廷弼来说,调查工作晚了一拍。如果当时的万历皇帝能够看到明朝的结局,他必定首先会斩杀李成梁。但历史没有如果,万历皇帝看不到明朝的未来,李成梁最终只落得个让出山头,体面退休。这对李成梁来说是一个微乎其微的代价。
得了大便宜的清人写《明史》,评价李成梁:“边帅武功之盛,(明)两百年来所未有。”你说明廷能让这样写吗?!
李成梁退休后的辽东更加混乱不堪,直至辽阳、沈阳危机,大明江山危机。
熊廷弼,你最了解辽东局势,你再来收拾残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