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中医生生不息的源头,不要把他们排队在中医队伍之外!

中医是一门很奇怪的学问,你正二八经学,往往学不好,反倒是自学往往出大医。你可以看历史上的那些大名医,绝大多数都是来源于自学,而那些大医的后代,虽然父辈精心培养,但超过父辈的人寥寥无几。这已经告诉我们一个事实,自学往往是学好中医的关键,不知道自学的人往往成不了大器。
很多人可能不解,自学为什么往往比正规培养更容易成大才?让我们类比一下就知道了,万物一理,中医是一门恢复人体管理的学问,它和管理企业一样,谁都可以去管,但真正能够成为管理大家的人极少,这些人往往并不是专业培养出来的,而是来源于自学。比如松下幸之助、李嘉诚,他们都是小学毕业,但管理上的成就少有人能及。
企业管理难在哪?从人治到法制的过渡!人少可以用看管的办法来实现,但一旦人多了,靠看管就不行了,只能靠制度。更重要的是,这个制度并不是管理者的娇柔造作,而是要顺应自然之理来制定,如果没有领悟到那个自然之理,你是很难去管好大企业的。
中医也是一样,它是建立在对大自然最普遍规律的认识之上的,这个规律并不是什么可观察的东西,而是一个无形无象、无所不在的原理,它看不见、摸不着,书本上也没有,要正确地认识它,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苦难和悟性。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只有苦难,才能够真正让人认识到自然力量的宏大,个体力量的渺小,进而领悟到决定万物的自然规律的存在。而没有经历苦难之人,往往根本就不相信有决定人的规律的存在,当然也不会去探索它,认识它。
大医的后代为什么难成大医?根源就在于缺乏一个苦难的环境。既然是大医,当然家庭条件非常好,子女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哪怕是从小就开始学习中医,也很难成为大医。毕竟所学的东西都是死的,你很难套在实际的个性化的人身上。如果只知道机械对应,当然成不了好中医。
同理,现代的中医药大学为什么难以培养出大医来?就是因为他们所学的都是死知识,而人却是个性化的,体质偏性也在不断变化当中,你要想用中药之偏来平衡身体之偏,就要因人、因时、因地、因病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症下药才行。
更重要的是,由于文化上全盘西化,我们中国人从小就是在西方科学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大脑中都是一些机械对应的知识,拿着这种思维来认识中医,只会觉得中医不科学,应该抛弃。尤其是我们的中医药大学,西化教育严重,一半的西医教材,而且中医教材西化,老师自己都不会临床治病,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废才。
自学中医就不一样了,既然自学,一定有某种非学不可的理由,有的人是自己或家人久病,有的是纯粹出于兴趣。兴趣和压力都是动力,它能够让一个人有决心和毅力去学好它。这样的人不受规矩约束,正好对应中医的个性化需求,往往更容易认识中医的辩证论治。
尤其是,中医是一门适合自学的学问。它入手容易,基本上一学就会,比如,如果知道了五脏六腑的偏性,虚则补,实则泻,就是中医治疗方法,我们可以先学食疗、推拿、按摩,之后再学针灸,中药、经方等,只要循序渐进,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成为一个不错的中医。
当然,要成为大医,那就非常难了,它往往需要一个人一辈子的努力,这也是古代中医强调要“一半时间看病,一半时间读书”的理由。毕竟中医是学无止境的,而且有大量的中医资源可以自学,有中医经典,比如内经、伤寒论,有大医医案,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与临床的相互印证中,中医才能够不断认识到过去中医学中的缺陷,并不断修正,最终成为一代有突破的大医。
作为一个中医,最害怕的就是被所学的理论套住。科班出身的人很多就深陷其中,难以自拨。而自学的中医处于自由的学习环境当中,对学习内容的取舍完全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由于没有受到某种特定的个性化经验的禁锢,自学中医者往往能在医疗实践中依据自己的知识框架开创出新的个性化诊疗经验来,这就为开创新的中医临床理论学派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中医发展史印证了中医自学者多有开创精神的论断。远古的不说,单是清末以来,自学成就中医大家者就不乏其人,比如徐大椿、陈修园、张锡纯、曹颖圃、金寿山、汪莲石、恽铁樵、岳美中和萧龙友等。在这个近现代自学成才的群星谱上,张锡纯和岳美中两位医家在近现代中医学发展史上更具有开拓性的贡献。其中张锡纯属于中西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并创制了大量传世的普适的经验方;岳美中则为老年病学开创了基本的框架,他们都极大地影响了中医的发展方向。
可惜的是,我们国家在上个世纪关闭了中医自学成才的大门,这就等于扼杀了中医新生的基础和创新的动力,使中医几十年来几无创新,更没有大医出现。我们郑重地向国家建议,开放民间中医吧,大医往往在民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