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意识到自己即将死去时,会产生两种感觉 2024-07-29 13:08:37 死亡是一个恒久不衰的话题,从哲学上讲,死亡是生命系统所有的、本来维持存在的属性丧失,是不可逆转的永久性终止。人一旦死亡,就会从有生命特征的物体变成无生命特征的物体。然而,美国有一项令人震惊的研究发现:当人的心脏停止跳动时,大脑依旧在运作。换句话说,人可以意识到自己即将死亡。那么,人类即将死亡时,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案例一1989年,美国加州的木事皮珀发生了车祸,医生宣布他已死亡,但90分钟后,他又奇迹般地醒了过来。他描述自己在天堂里待了90分钟,仍能记得当时播放的曲子,有一种从未闻过的香味包围着他,祖父和几位已经过世的亲人在一个光亮华丽的大门前迎接,让他感觉回到了几十年前。案例二米凯拉.罗瑟也因为车祸濒临死亡,她苏醒后回忆:开始是一片黑暗,摸不到边际,让她感觉很害怕,可突然间又感受到光,一片白色宁静的光包围着她,使她不再害怕,想要依赖。上文两种描述即相同又不同,其实,濒死体验是一种非常唯心的感觉,受体验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个人的学历程度、工作、性格倾向等方面影响。 相较于女性而言,男性思维加快的感受更多,且文化程度越高,体验便越清晰。虽然每个濒死体验者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层次都不相同,但多数濒死体验者的感觉都是相同的:会感觉很安详,没有饥饿、痛苦的身体感受,能清楚意识到自己目前的处境。调谐客观还原理论认为,人的灵魂在脑细胞的微管结构内,人类的意识活动是这些微管内量子引力效应的结果。人在濒临死亡时,微管遭到破坏,但量子信息并没有也无法遭到破坏,会在离开肉体后回到宇宙。如果患者苏醒过来,量子信息重新回到微管内,患者就经历了一次濒死体验。 放下 人活在世上,有太多东西放不下,比如亲人、财富、地位等。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大家倾尽全力拼搏的东西,很难在临死前放下,但其实不然。 据研究,人在生命走向尽头时,都会深刻感受到自己的渺小。面对死亡这个能消弭一切的黑洞,什么钱财富贵、功名利禄、亲缘等都是带不走的,担心也无用,最终都会归于虚无。很多人在那一刹间恍然顿悟,既然没法一直存续下去,放下也是一种解脱。 平静 对于死亡,人们天然都是抵触的。无论是行将就木的老人,还是稍微知事的少年,对生有多大渴望,对死亡就有多大恐惧。“死”这个字是很多人的忌讳,提都不能提,有时候不经意说了出口,马上就会以另一种破除的方法消掉刚才的晦气。 从心理学上来说,这是人在自我保护机制下的正常反应。自我保护机制是人体用来缓解或免除因某种原因,将要或者已经陷入焦虑状态导致的不安与痛苦,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死亡的恐惧来源不明,死后也不知去向何处,在人类现有的认知里,大概是最无解、最无奈的。 除了经历过死亡的人,大部分人对这些都一无所知。当人濒临死亡时,意识马上就要接触到死亡的谜底,人们反而不会再害怕。根据协调客观还原理论,信息流失最终会导致部分记忆丧失,这也是很多濒死体验者会感觉很平静的原因。虽然死亡是个体的终极归宿,谁也不能逃脱,但研究濒死体验也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可以让一些患有不良人格的人,通过他人的濒死经历感受到生命的可贵,进而积极改变,珍惜生命和生活。 另外,如果大家都对濒死有所了解,具备一定知识,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就会积极地自救,不会慌张导致后果加重。据精神医学研究证实,在危险的境况下,心情平静、身体放松有利于处于绝境的人保持体力,从而增加摆脱危险的机会。 赞 (0) 相关推荐 量子纠缠的具体机制之六十六:《精神态唯物主义导论》———当代意识场、意念波的量子物理属性研究 传统马克思主义唯物理论认为:整个物质世界可以划分为物质的.精神的等两大部分.其中物质的是第一性的,精神的是第二性的. 现代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认为:整体物质世界可以划分为物质的.精神的.生命的.智能 ... 量子纠缠的具体机制之四十六:《试论生命产品、智能产品、意识产品、灵魂产品、心灵产品的信息生产物理主义本质》 伟大的哲学家和革命家马克思说:物质产品生产是一切社会活动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人口生命再生产是一切社会和民族赖以存在和繁衍的生命基础.精神产品生产是一切社会和民族赖以繁荣和文明的信息基础. 信息到底是什 ... 性与量子纠缠 这个世界应该有一个共性的规律或者法则,包括生命物质在内. 从牛顿.爱因斯坦.薛定谔等所有科学家都在寻找这个规律和答案,这个谜对于人类来说可能是个十分难解的问题,这主要受限于人类自身物质条件限制,比如我 ... 心理学: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即将死去时,往往会产生这2种感觉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古今中外,有很多人曾经想象过人们在离开人世之后会去到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很多相关著作,包括著名的世界三大宗教都有对于这种问题的一种猜想:基督教认为人死之后会有天堂和地狱, ... 骨子里自卑的人,容易用这两种方式来“作践自己”,而自己压根意识不到 [玫瑰]1.第一种方式,自卑的人,容易把好的人和事推远,因为自卑的人,潜意识里会觉得自己不值得拥有好的关系.物质,自己配不上,因此当好的物质和关系来临的时候,他会惶恐不安,最终他会以看似合理的方式来使 ... 让神经科学回归弗洛伊德,意识不过一种感觉? 在马克·索尔姆斯(Mark Solms)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就痴迷于宏大的存在主义问题:我们死后会发生什么?是什么造就了如今的我们?后来,他开始学习神经科学,却很快发现神经心理学对关于心灵的这些开放式 ... 国奥即将死磕韩国,两大王牌奇兵已浮出水面,一人最受郝伟器重 近日,国奥对U23亚洲杯的名单进行了更新:黄紫昌.邓宇彪落选,刘若钒入替.对于国奥的出线前景,<新快报>表示需要出现奇迹.另外该媒体做国奥首战前瞻时,将刘若钒和周俊辰视为了国奥两大王牌奇兵 ... 【新作首发】刘广政:应该加强对认识主体两种功能(意识和潜意识)的研究 应该加强对认识主体两种功能(意识和潜意识)的研究 刘广政 钱学森倡导的人体科学之所以不被普通常人和现代科学所接受和承认,就是因为他们解释不了气功功能和特异功能.为什么呢?我认为,现实生活中不是不存 ... 第四十章番外篇之连续将军将死和将不死中吃子两种思路 第四十章连续将军将死和将不死中吃子两种思路 将军的时候,需要子力配合作战,形成合力才能最后杀敌.一个子力一般有两种作用:一,埋伏,位于黑将必经之路,埋伏好,等待对方自投罗网,控制对方必经之路:二,另一 ... 【观点】如何绕过意识和潜意识对话呢?教你两招让你和潜意识对话 传播正能量,邀请你加入进来!一起传递爱,分享爱! 萨特的两种认识论:自身意识和反思意识 贾江鸿 慧田哲学 1周前 作者贾江鸿 原载<河北学刊>2017年第1期 转自哲学人公众号 ID: philosophs 萨特的哲学以对意识和自为的存在的现象学描述闻名于世,在分别对胡塞尔和 ... 两种食物毁了孩子一口大白牙,比糖还有“杀伤力”,家长还没意识 在<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里指出, 我国3至5岁乳牙患龋率均超过50%. 而且在出现牙齿方面的问题的3至5岁儿童里,错误的喂养习惯占据76%.可见,儿童的牙齿出现问题,与家长有着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