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王尔德,感受唯美童话中的死亡之美

事实上,我的枕边书换成《王尔德的童话集》之前,对王尔德最深的印象还停留在“段子手”的形象。他的那些金句广为流传:

“时尚总是丑得难以容忍,所以每隔六个月我们都只好改一次。”

“我年轻时以为金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等到老了才知道,原来真的是这样。”

“爱,始于自我欺骗,终于欺骗他人。这就是所谓的浪漫。”

“除了满身的才华,我一无所有。”

——王尔德

偶然的机会读到王尔德的童话,才知道这位唯美主义文学巨匠,一生只写过9部童话,却成为与格林兄弟、安徒生齐名的世界童话大师,他的童话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童话”。
于是,我带着强烈好奇心翻开了这本《王尔德童话集》,发现他的童话里有着诗一般的美感,然而穿过唯美的表象,却看到绝望的哭泣与美的毁灭,处处弥漫着死亡的气息,9篇童话全部与死亡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联。(真·写给成年人的童话·少儿不宜)
童话里的主人公们,无论是少年王、快乐王子还是痴情的夜莺,他们都因爱而亡,因善而亡,他们都曾对“爱”“美”与“真”拥有无限的向往,却被冰冷的现实狠狠拍打。于是,对人性失望,对爱迷茫,对生命彷徨,他们被置于绝望之谷底,死亡成为最终的选择。
但是,王尔德童话世界里的死亡却无一丝血腥与残暴,而是呈现出一种极致的美。这种美让我们看到了生命尽头的绚烂,它以肉体的消灭反衬精神层面的永生,体现着对真、善、美的无尽追求。从这个意义而言,死亡不再是终点,而是新生,是超越,也是灵魂的救赎,死亡让有限的生命延续到了无限的彼岸。
可以说,读懂了死亡之美,便读懂了王尔德的童话世界。

散落在诗意篇章里的死亡之美

①死亡与爱情:夜莺至死不渝的爱被浪掷,体现出一种悲剧之美
爱与生命的两难抉择,是《夜莺与玫瑰》这个故事的出发点。
故事以拟人化的视角讲述了一段悲伤的爱情故事。少年爱上了一位少女,而夜莺爱上了这位少年。为了替少年在严寒的冬日换来一朵盛开的红玫瑰,夜莺必须要把心抵在玫瑰刺上为树歌唱一夜,这根刺将刺穿她的心,生命之血才能将雪白的玫瑰花瓣染红,这样痛苦的牺牲,只为一朵红玫瑰,她却义无反顾,只因她相信:
“爱,比生命更可贵,比博学更智慧,比权力更强大。”所以,她无悔。
然而,当少年将那朵鲜血染红的玫瑰献给少女,少女却说:“当你和内廷大臣的侄子一样,能在鞋子上钉得起银扣子的时候再来找我吧……”
失意之下,少年感慨道:“爱情是多么愚蠢啊……”而那朵用生命换来的玫瑰被无情地抛在地上,任由马车碾压而过。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玫瑰,以及因爱而诞生的善意、奉献、牺牲等一切高贵的品质,都被践踏在脚下。
故事残忍而凄美,夜莺不懂复杂的人心,她用近乎愚蠢的牺牲换来了一次爱的机会,可是她心爱的少年却读不懂这份爱,随意浪掷这份爱。不掺一丝杂质的纯洁的爱与虚伪、麻木、拜金的心之间,也映照出这世间最丑陋的人心。
故事发展的最高潮,夜莺之死,美到极致——皎洁的月光、婉转的歌声、殷红的鲜血,勾勒出一副凄美的画面:

待月亮升上天空,月光洒向宁静的大地,夜莺就飞到那棵玫瑰树上,将胸口压向尖刺。疼痛顿时传遍她的身躯,鲜红的血液从体内流了出来。她张开双唇,开始整夜地歌唱起来,那夜空中晶莹的月亮,也倚在云边静静地聆听。

她整夜地,啭着歌喉,那刺越插越深,生命的血液慢慢溢去。夜莺之死太过痛苦漫长,而王尔德的笔触太过凄美,在夜莺刺穿心脏的那一刹那, 我们似乎也能感受到一种刺痛,在这种痛的体验中,我们愈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夜莺的无私、纯净的灵魂之美。
当用鲜血换来的红玫瑰被弃掷,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被毁灭,不禁让人心碎,让人扼腕,让人叹息,给人以心灵的强烈震撼。至此,死亡意象也将追求真、善、美的主题升华到极致,死亡带来的悲剧之美也被渲染到了极致。
②死亡与奉献:快乐王子牺牲自己拯救世人,体现出一种崇高之美
《快乐王子》讲述了一个关于奉献与牺牲的故事。
快乐王子是一座雕像,当他在世的时候,他是生活在无忧宫里的快乐王子,从未经历过忧愁、哀伤与烦恼。而当他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雕像,伫立在城市上方,俯瞰世间万象时,他看到了城市里的一切丑陋和苦难,即便拥有一颗没有温度的铅做的心,却忍不住哭泣。
他为无家可归的孤儿哭泣,为穷困潦倒的母亲哭泣,为病入膏肓的孩子哭泣……他请停留在身旁的燕子将他身上值钱的装饰全部赠送给贫穷的人,当他失去一切装饰,看上去丑陋不堪时,却被人们扔进了熔炉,而那只燕子也因为耽误了南飞,被冻死在他的脚下。
故事的最后,王尔德给了他们一个有温度的结局———上帝让天使把城里最珍贵的两件东西带回来,于是天使就把铅心和死去的燕子带给上帝。从此,燕子永远在天国里歌唱,而王子永远在天堂赞颂上帝。
《快乐王子》是王尔德宗教情怀最浓的的童话作品。他怀着一颗悲悯心观照世间,牺牲自己,拯救众生,俨然就是耶稣的化身。他的死亡的那一刻,那颗铅做的心碎成了两半,肉体被丢进了熔炉,纵然肉体已经消灭,在精神层面上却获得了永生,为了强调这一点,在故事的最后,天使将铅心与燕子带去了天堂,生命得到了延续,为世人牺牲生命的王子与燕子在天堂里得到了永生。
王子之死,虽然令人悲伤,却只是暂时的悲剧——因为追寻人间大爱的理想不灭,灵魂也将获得永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一种崇高之美——他以一己之躯承担世间的千钧之重,体现出对世人的悲悯以及崇高的精神追求,这种追求使他超越了对死亡的恐惧和犹豫,闪耀着人性的光芒,蕴含着崇高而圣洁的美感。
这种以死亡意象带来的崇高之美,让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和净化,让我们坚信真、善、美,让我们对世界充满爱意与期待,至此,死亡意象让主题得到了最高的升华。
③死亡与重生:少年王的自我超越与灵魂救赎,体现出一种永恒之美
《少年王》是王尔德童话中唯一一部主人公没有经历生命死亡的故事,然而,他却经历了灵魂之死。
《少年王》讲述了牧羊人的孩子机缘巧合之下成为少年国王,在其内心形成了巨大的身份落差,身份的巨变激发出其内心对物质的偏执而疯狂的热爱,为了加冕仪式的王袍,他下令去寻找一切珍奇异宝,这是他灵魂堕落的开始。
故事的情节发展实际是灵魂拯救的过程。加冕之前,他曾做过三个梦中:第一个梦里他遇见了为了编织王袍而赶工的奴隶织工,第二个梦里他看到了为他寻找珍珠的黑人奴隶的死亡,第三个梦里他见证了死神收走为他镶嵌王冠所用红宝石的工人的生命。
三个梦惊醒了少年,痛苦编织的王袍,鲜血铸就的节仗,死亡带来的王冠,这些华美的装饰成了他心中最沉重的负担,梦醒时刻也是他灵魂觉醒之时刻,少年王与过去的贪欲、自私、冷漠告别,他身着牧羊娃的衣服接受加冕。
故事的最后,神父以上帝之名为少年王加冕,喻示着上帝宽恕了少年王曾经的贪婪、自私与狭隘,在少年王幡然醒悟后,他得到了灵魂的救赎和升华。加冕仪式上,王尔德对“灵魂之死”与“灵魂重生”的刻画,高贵而圣洁:

就在这时,一缕阳光从贴满彩色花边的窗口射进来照在他身上,犹如穿上了一件金丝王袍,比定制的那件还要尊贵得多!水仙枯木枝叶开满了鲜花,朵朵比珍珠还洁白!玫瑰干枯的荆棘也开了花,朵朵比红宝石还红艳,花叶犹如金叶片片……

身着王袍的他站在那儿,祭坛的门打开了,供台上的水晶,刹那间放射出一束神秘的亮光。

身着王袍的他站在那儿,上帝的荣光照满这地,圣象在精雕细琢的神柜中蠕动……

身着王袍的他站在那儿,风琴传出了乐章,号手吹起好来,唱诗班也歌唱起来了。

少年王从高高的祭坛上走下来,穿过人群回到宫殿。这一路,无人敢看他一眼,因为他的脸完全与天使的容貌一样…

少年王在由恶向善的变化,就是灵魂“死亡”与重生的过程。在这个变化中,精神之美得以展现。故事的结尾,王尔德对“灵魂之死”与灵魂重生的生动刻画与细腻描摹,他不惜用一切美好的词汇去讴歌爱, 赞颂美,闪现着圣洁的光辉,蕴含了永恒的美。
灵魂死亡与重生带来的永恒之美让故事主题得以彰显,少年王的神圣的加冕仪式就像是王尔德用童话对读者进行一次道德教化,告诉我们:灵魂之美是通向理想世界的唯一途径,对美好品质的追求才能拯救堕落的灵魂,从而实现灵魂的救赎。

为何赋予死亡以极致美感?

①唯美至上
为何赋予死亡以美?因为“唯美”是王尔德毕生的追求。王尔德作为唯美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人,追求美的一切,他说:
“只有美是时间无法伤害的, 各种哲学像沙子一样垮掉了, 各种宗教教条接二连三地像秋天的树叶般凋零, 惟独美的东西是四季皆宜的乐趣, 永恒的财富。”
于是,在文艺作品中,他始终以追求美为目标,他认为美是超越一切形式存在。因而他的童话作品华丽的辞藻,优雅的文体,无不散发着美的气息,尤其是故事里的死亡的刻画与描摹,都在表达其对美的无尽追求。
在《夜莺与玫瑰》中,夜莺之死:

但她还是唱出最后的歌声,白色的残月听见后,似乎忘记了黎明,在天空踌躇着。那玫瑰花凝神战栗着,在清冷的晓风里瓣瓣开放。回音将歌声领入山坡上的暗紫色洞穴, 将牧童从梦中惊醒过来。歌声流入河边的芦苇丛里,苇叶将信息传与大海。

夜莺最后的歌声与玫瑰的绽放已是极美,而回声的描述看似赘笔,却像是飘荡在空中,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凄美意境,是一种美的延伸,更是唯美主义的彰显。
②将悲剧式生命体验融入童话之中
现实生活中,王尔德是一名“反叛者”,他年少成名,著作颇丰,在上流社会却被视为异类,他一生奇装异服,离经叛道,在婚后与侯爵之子波西恋爱,陷入过一段骇世惊俗的同性之恋,因“与其他男性发生有伤风化的行为”而被判入狱,为爱献身是他本人的生命体验,从这个意义而言,他本人就是那只为爱献生的夜莺。
极具戏剧性的生活经历和感情经历让他对这个世界失望甚至绝望,他说“一切换了与欢笑背后都可能藏着粗俗、刻薄、冷酷的性情,只有悲伤与死亡是真实的” ,因而童话故事里,总有一层挥之不去的悲剧的美感,而死亡更是将这种悲剧意识的集中体现。
③对传统的安徒生式童话的反叛
王尔德作为一名反叛者,他的反叛精神,不仅贯穿于其人生体验,更是将个人的体验融入到童话创作之中,而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传统的安徒生式童话的反叛与颠覆,与传统大团圆结局迥异的是,他的童话里处处弥漫着悲伤与死亡的气息。
他的童话里,几乎篇篇都涉及死亡,快乐王子因奉献而死,夜莺因爱情而死,小矮人因丑陋绝望而死,打鱼人放弃了灵魂最终为爱而亡,汉斯因善而亡,这些都与传统童话中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大团圆结局存在天壤之别,这种处理脱离了传统童话主角人物不死的窠臼,又以凄美而悲怆的笔触极力渲染死亡的美感,使作品具有了王尔德式的“悲剧之美”与“反叛精神”。
④对维多利亚时代与人心的完美讽刺
分析王尔德作品中死亡主题,绝不能忽视维多利亚时代赋予他心理的烙印。
王尔德生活在19世纪末叶的维多利亚时代,此时,英国已经完成了两次工业革命,整个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贫富差距加大,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整个社会物欲横流、金钱至上、唯利是图——金钱成为主宰着一切的上帝。而爱情、友谊、善良、真诚、奉献等一切美好的品质被金钱、地位、权力的力量驱使着、奴役着,人们变得冷酷、自私、唯利是图。
王尔德的作品里,虚伪、浮夸、拜金,正是当时整个社会的写照,主人公们在这个世界里,经历了人性的堕落,爱的失落,于是变得失望甚至于绝望,纵然他以最美好的文字讴歌真、善、美,更是极其辛辣的文字讽刺了假、恶与丑,却无力改变现状。
王尔德看到了现实的丑陋,却又找不到拯救众人的出路,于是死亡成为主人公唯一的出口。正是对时代的失望与绝望,让“悲伤”与“死亡”的气息始终弥漫在他的童话里。

写在最后

我们活在阴沟里,但仍要仰望星空。——王尔德

死亡之于童话,总是阴郁而恐怖,但在王尔德童话世界里,却被赋予极致的美感,这种死亡之美与追求真善美的主人公们的精神之美相交融,是王尔德唯美主义的彻底贯彻,也是个人生命体验的观照,更是对人心、社会、与代的深刻反省。
以死亡之美,衬托出灵魂之美,告诉我们——如何拯救堕落的人心与时代?对真善美的追求才能实现灵魂的救赎,因为灵魂之美是通向理想世界的唯一途径。
(0)

相关推荐

  • 中读 | 王尔德: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王尔德,这位集顶级神颜和头脑于一身的唯美主义先锋作家.艺术家,无疑是热爱浪漫.痴迷美学的文艺爱好者们的共同偶像. 他爱留齐肩长发,穿猩红色天鹅绒女装 ...

  • 徐志摩与林徽因和王尔德的梗

    夜莺就把玫瑰刺顶得更紧了,刺著了自己的心脏,一阵剧烈的痛楚袭遍了她的全身.痛得越来越厉害,歌声也越来越激烈,因为她歌唱著由死亡完成的爱情,歌唱著在坟墓中也不朽的爱情. by 王尔德 徐志摩与林徽因和王 ...

  • 你真的读懂童话了吗

    编辑文章    最近有一首叫<童话镇>的歌频频在耳畔浮现,旋律轻盈婉转,歌词里串起来了一系列我们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人物,让我们蜻蜓点水地幻想起童年时候读童话书的那些光景. ...

  • 王尔德 | 夜莺与玫瑰

    你拥有青春的时候,就要感受它.不要虚掷你的黄金时代,不要去倾听枯燥乏味的东西,不要设法挽留无望的失败,不要把你的生命献给无知.平庸和低俗.这些都是我们时代病态的目标,虚假的理想.活着!把你宝贵的内在生 ...

  • 【阅读悦读·诗歌】张胜兵《夜莺与玫瑰》 ——读王尔德同名童话有感

    [阅读悦读·诗歌]张胜兵<今夜,让我们像个诗人>(外一首) 文/张胜兵 [作者简介]张胜兵,四川省成都市苹果树下教育培训学校专职作文教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四川省少工委专家组成员,四川省家 ...

  • 他拍的照片仿佛童话中的故事,美的不可方物!

    Kindra Nikol 刚开始的时候 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接触了黑白电影摄影 在那里拍摄了自己的照片 她说 我喜欢暗室的过程 喜欢它是多么有条理 高中毕业后 遇到了一些极具挑战性的个人经历 以及我遇到 ...

  • 花间词70句,字字唯美,句句温柔,值得一读再读

    花间词是一个活跃在晚唐和五代的词派. 花间词作内容多为歌咏旅愁闺怨.合欢离恨,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女人素以花比,写女人之媚的词集故称"花间",<花间集>由此得名. 花间 ...

  • 精致唯美的励志句子,忍不住一读再读

    精致唯美的励志句子,忍不住一读再读

  • 诗词|​花间词70句,字字唯美,句句温柔,值得一读再读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花间词是一个活跃在晚唐和五代的词派. 花间词作内容多为歌咏 ...

  • 几十首春天唯美唐诗,值得一读再读!

    冰心说: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 人间四季,春天最令人赏心悦目, 冰雪消融,溪水潺潺,看到远山渐绿的颜色,那是春的语言: 草长莺飞,丝绦拂堤,看到枝头重现的雀跃,那 ...

  • 道潜宋代高僧写下一首很唯美的诗,从开篇美到结尾,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古代的文人中僧人是比较特殊的一群人,他们远离世俗的人世,独自生活在深山寺庙里,无论是心境,还是对于人生的解读,那都是要比常人要更加深刻.其实无论是唐诗,还是后来的宋诗里面,那都有无数的诗僧,他们也都写 ...

  • 宋代高僧写下一首很唯美的诗,从开篇美到结尾,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古代的文人中僧人是比较特殊的一群人,他们远离世俗的人世,独自生活在深山寺庙里,无论是心境,还是对于人生的解读,那都是要比常人要更加深刻.其实无论是唐诗,还是后来的宋诗里面,那都有无数的诗僧,他们也都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