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已备好 待君来取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导读设计

编者按:本课例已经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B刊)2021年7-8月合刊上,敬请各位同行指正。特别感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秋玲教授和赵宁宁教授指导。

温情的回忆,理性的审视——《朝花夕拾》导读设计周若卉1胡月明2【1.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北京,100083 2.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奥森、将台路校区,北京,100020】 【专题方向】做一个阅读者《温情的回忆,理性的审视——<朝花夕拾>导读设计》的学习重点是“做一个阅读者”。《朝花夕拾》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又处处渗透着作者真挚的感情和深邃的思考,在简洁洗练的文笔中有深长的韵味。但由于时代变迁或言语形式上的生疏,同学们阅读《朝花夕拾》,或许会感到有隔膜。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亲近经典,爱上经典,是学习成为阅读者的第一步。在阅读《朝花夕拾》的过程中,希望同学们在老师的帮助下注意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一定要耐心、独立完成《朝花夕拾》的阅读。借助注释、查阅作者传记资料或相关评论,来解决语词变迁或时代背景造成的理解障碍,通过圈点批注的方法随文记录阅读即时感受与思考,通过概括事件的方法整理书中内容,加深印象,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第二,有重点地阅读与探究。《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文章,比较好读的是写人记事的文章,描写生动有趣,情感真挚动人,可以作为重点研读对象;有些篇目带有较强的论战色彩,需对当时文坛时事有所了解才能读懂,不妨搁置,留待将来重读。第三,根据文体特点把握阅读重心。《朝花夕拾》是回忆性散文集,阅读回忆性散文,要明确作者主要记述了哪些事件、哪些人物,人物有哪些形象特征,这些事件和人物唤起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与思考。阅读作品集,还要在单篇阅读的基础上,把多篇文章联系起来看,结合“小引”中作者对创作背景与心态的叙述,探究共同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专题准备】(一)  名著价值第一,《朝花夕拾》是我们认识鲁迅成长经历的一扇窗。鲁迅的作品在当代中国,已成为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象征,了解鲁迅的童年经历和心路历程,有助于我们破除与这位思想和文学大师的隔膜,为将来更广泛深入地阅读鲁迅作品埋下一粒种子。第二,《朝花夕拾》中既有鲁迅对往事的温暖回忆,也有冷静批判,阅读《朝花夕拾》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帮助我们思考许多人生问题,例如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青年时代人生道路选择问题等,让自己的思想与大师联网接轨。第三,阅读《朝花夕拾》,我们可以学习、借鉴鲁迅写人记事的描写方法。书中写百草园中的儿童游戏、长妈妈、寿镜吾老先生、藤野先生等,选择典型场景和细节,以简洁洗练的文笔来描绘人与事,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借鉴这些写法,对我们提升写作能力大有裨益。(二)  学情诊断七年级的学生正站在由童年到少年的门槛上,鲁迅笔下的童心世界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味和共鸣。阅读《朝花夕拾》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对清末浙东乡村与民国初年文坛的相关背景了解很少。第二,这组散文笔调摇曳多姿、亦庄亦谐,常常掺以杂文笔法,或大段引述看似无关的故事或背景,影响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把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感兴趣的内容入手,把疑问记录下来,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中逐渐解答困惑,步步深入,破除对鲁迅先生的隔膜感。(三)  设计思路“温情的回忆,理性的审视”导读设计的核心任务是:借鉴鲁迅重新审视童年记忆的思路,选择自己一段难忘的经历,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朝花夕拾》对往事的回忆,既富于童趣和温情,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和犀利的批评,可以丰富学生对童年的体验。因此,核心任务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把阅读收获的经验迁移过来观照自己的经历,梳理与记录自己的成长史。(四)  学习流程与课段划分《朝花夕拾》的导读分四个课段进行。第一课段是对全书内容的整体感知,要求学生概括事件,重组分类。第二课段,引导学生重点精读书中记叙的人物,选择一个人物,梳理各篇中描述他的语句,分析其性格特点,理解中年鲁迅对他的情感。第三课段,引导学生关注鲁迅在回忆中表达的思考,横向勾连多篇文章,找到这组散文的思想焦点,并做出自己的评价。第四课段是模仿写作阶段,鲁迅的记述能够唤起学生对自己童年往事的追忆,基于前三个课段的阅读收获,学生尝试着以较成熟的思想审视自己的童年经历,并以作文或随笔的形式呈现。 【学习目标】一、语言目标:1.根据回忆性散文的文体特点把握阅读重心,明确作者主要记述了哪些事件、哪些人物,人物有哪些性格特点,这些事件和人物唤起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与思考。能用思维导图概括、整理全书各章的主要内容。2.从选择典型事件与细节、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段等角度,学习、借鉴鲁迅写人记事的描写方法,用于写作实践,用生动的语言叙述自己难忘的童年经历,在叙述中学习使用抒情或议论的方式传播情感。3.能够分辨文中代表“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的语句,借鉴作者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感受彼此交错转换的写法,完成自己的回忆写作。二、思维目标:1.在梳理全书内容时,培养逻辑分类能力。概括书中叙述的事件,选择恰当的标准对事件分类,用思维导图再现全书主要内容。2.训练相互联系的思维,发现篇目之间的联系。鲁迅对同一个人物的叙述可能在多篇出现,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作者对其感情时能够联系起来探究;能够就一个话题横向联系多篇文章,寻找共同主题展开探究。将探究结果按要求写成简短书评。3.鲁迅描述往事夹杂着议论与批判,理解并借鉴作者的思路与观点,来审视自己的经历与见闻,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三、价值目标:1. 了解鲁迅的教育与成长史,从对童年往事的批判性审视中感受鲁迅对理想人性的追求。感知鲁迅真诚的生活者、热情的爱国者形象,增进与鲁迅的亲近感。2.尝试以较为成熟的思考观照自己过去的经历,思考小学时身边的亲友和所见所闻是如何塑造今天的自己,能够用文字梳理自己的成长史,表达情感与思考。四、核心任务    借鉴鲁迅重新审视童年记忆的思路,选择一段自己难忘的经历,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写作时要特别关注人与事的主次、比例关系。 【专题实施】第一课段:研读“朝花”细分类核心任务:阅读《朝花夕拾》全书,概括书中的主要事件,根据作者的情感态度对书中的所叙事件进行分类。一、学习任务1.  参考统编语文课本七年级上56-62页阅读提示,用一周时间完成整本书阅读;2.  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能够表现作者感情态度的文字,在这些位置记录下你的思考与理解;3.  梳理概括书中的主要事件,以作者的感情态度为依据,对这些事件进行分类,以彩色小报、思维导图、文章、手账、立体卡片、菜单、短视频等形式呈现你的研究成果。二、课时安排: 1课时+1机动课时三、学习资源      基础资源:《朝花夕拾》四、完成任务(一)参考统编语文课本七年级上56-62页阅读提示,用一周时间完成整本书阅读。【小贴士】阅读提示:仔细阅读本书的小引和后记,了解本书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创作心态。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家生平事迹和全书的大致内容,帮助我们近一步理解作品。(二)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能够表现作者情感态度的文字,在这些位置重点记录下自己的思考与理解;(三)梳理概括书中的主要事件,根据作者的情感态度,对这些事件进行分类,以“朝花夕拾,鲁迅拾起      色花”为题目,完成作业。作业形式可以是彩色小报、思维导图、文章、手账、立体卡片、菜单、短视频等等。【小贴士】同学们,鲁迅先生回忆往事,写就《朝花夕拾》,鲁迅对回忆中的人或事的感情色彩各有不同,你觉得鲁迅先生这些回忆内容可以分为几种颜色呢?它们表达了鲁迅怎样的情感呢?请你用喜欢的方式呈现这个作业。【同伴分享】

(清华附中初2002班 郭昱宇)【教师点评】这份作业兼顾了内容的充实和形式的美观。红色花代表让作者快乐的记忆,蓝色花代表与作者的负面情绪有关的回忆。不过,《五猖会》中记录的不全是快乐,将《二十四孝图》和《无常》直接归于快乐的回忆也难以自圆其说。因此,在归纳和概括时,如果可以进行更深层的思考,也许会有新的发现。比如,想一想,作者写文章目的是否仅仅是为了记录快乐和悲伤?探究本书的主题,也许能帮助我们找到更为合适的表述。                  五、学习评价想一想,还有别的方式为书中事件分类吗?   第二课段:花影画廊访人物核心任务:精读有关长妈妈、寿镜吾、父亲、藤野先生、衍太太、范爱农的篇章,分析这六个人物的形象和鲁迅对他们的情感,以“你是我的……”为题目,为这六个人物分别写一段话。一、学习任务1.精读有关长妈妈、寿镜吾、父亲、藤野先生、衍太太、范爱农的篇章,通过填写表格,概括相关事件,分析这六个人物形象和作者对他们情感反应等;2.请以“你是我的……”为题,用直白的语言或比喻的手法,分别表述这六个人物给鲁迅留下的印象,并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每个人物150字左右。二、学习课时:2课时+1机动课时三、学习资源:基础资源:《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拓展资源:周作人《鲁迅的故家》四、完成任务(一)精读有关长妈妈、寿镜吾、父亲、藤野先生、衍太太、范爱农的篇章,通过填写表格,概括相关事件,分析人物形象,提炼作者对他们情感反应。人物和鲁迅的关系外貌特征相关事件性格特点鲁迅的情感反应关于TA,你最有感触的原文中的一句话长妈妈寿镜吾父亲藤野先生衍太太范爱农(二)请以“你是我的……”为题,用直白的语言或比喻的手法,分别表述这六个人物给鲁迅留下的印象,并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每个人物150字左右。 【同伴分享】你是我的……   长妈妈,你是我的福橘睡觉时,你摆出“大”字;新年,你拿出福橘让我吃,让我说“祝贺祝贺”;平时,你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元旦,你给我买来了心心念念的“三哼经”。你虽是底层劳动妇女,在我眼中却已经有了神力。我虽是为我的第一只墨猴感到可惜,但你永远是我的福橘——外表粗糙,但内心甜美。藤野先生,您是我的富士山日本仙台留学期间,您是我的导师,私下,您也是我的朋友。您对待学习一丝不苟,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对待穿着,却不拘小节。讲义上,留下了满页红笔批改的痕迹,哪怕有一点点差错,您都要认真修改,仿佛容不下这小小的污点。课下,您关心我的身心,也积极帮助我,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谢谢您,您正如富士山——伟大,正直!寿镜吾先生,您是我的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必定是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过程。在三味书屋遇到了您,我受益匪浅。您博学、严谨,是我的启蒙恩师。三味书屋是我的第一个私塾。您同三味书屋一样,也是我接触到的第一个导师。父亲,您是我的《鉴略》在我眼里,您永远是我敬爱的父亲,当然,免不了有时泼下一盆冷水来。那次五猖会,您让我背书。最让我惭愧的是在您去世前,我没有让您平静,而是大声地呼叫您,让您更加痛苦。您如同《鉴略》,富有知识又严肃,有内涵,让我学到了很多。衍太太,你是我的薄冰你让我在冬天吃冰,偷拿家里的东西,在父亲去世前大声呼喊他……多少封建迷信,尖酸刻薄,多少流言蜚语,你像冬天池上的薄冰,冰冷人心。这也不完全怨你,当时的风气就如此。你是我的薄冰,衍太太。范爱农,你是我的轻尘“轻尘”出自《范爱农》“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第一次遇到你,觉得你很奇怪,自己的先生被杀害却没有发电报,还针对我。我便觉得你是天下第一恶人。还乡后,你受到轻蔑、排斥,我替你打抱不平。我们由敌化友,一同经历了许多。你像微尘一样四处飘浮,你生命的结束如同轻尘一般,在时间的长河中没有留下什么,微不足道。你虽被社会摧残,但依旧坚持着革命的精神,就像微尘一样,虽然微小,却始终存在,不可磨灭。                                                    (清华附中初2012班 杨智涵)【点评】这份作业很有特色,代入感强,紧扣文本。文中将长妈妈比作“我”的“福橘”、将父亲比作《鉴略》、将衍太太比作“薄冰”……巧用比喻,充满意趣。相较于其他人物,寿镜吾先生部分的内容比较简略,还可以详细谈谈作者对寿镜吾先生的印象,以及寿镜吾先生对作者的影响。五、学习评价:请你完成下列任务:如果你是鲁迅,长妈妈、寿镜吾、父亲、藤野先生、衍太太、范爱农和你互加了微信,请你从中挑选一个人,根据他(她)的性格特点、你对他(她)的态度情感,以及他(她)对你的影响,给他(她)设置微信的标签,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设置。400字以上。           第三课段:我与鲁迅同撷英核心任务:聚焦《朝花夕拾》中关于儿童教育的话题,把握鲁迅的观点,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和今天的社会现实,就这个话题给鲁迅先生写一封信交流看法。一、学习任务1.梳理《朝花夕拾》中有关儿童教育的观点,请结合原文总结这些观点,完成表格梳理。2.针对鲁迅关于儿童教育的观点,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当今的社会现实,给鲁迅写一封信,和先生交流思考,探讨先生的观点在今天是否还有时代价值。二、课时安排:2课时+1机动课时  三、学习资源      基础资源:《朝花夕拾》      拓展资源:王瑶《论鲁迅的<朝花夕拾>》、叶诚生《<朝花夕拾>的儿童叙事及其文体功能》、陈思和《作为“整本书”的<朝花夕拾>隐含的两个问题——关于教育成长主题和典型化》四、学习任务(一)梳理《朝花夕拾》中有关儿童教育的观点,请结合原文总结这些观点,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涉及鲁迅对儿童教育看法的文章结合原文总结鲁迅对儿童教育的观点(二)针对鲁迅关于儿童教育的观点,结合你自己的体验与当今的社会现实,给鲁迅写一封信,和先生交流思考,探讨先生的观点在今天是否还有时代价值。信的开头如下,请你接续完成。600字以上。鲁迅先生:您好!我是您的读者(       ),一名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的初中生。在《朝花夕拾》中我读到您当年对儿童教育的一些观点,联系今天的实际,我想表达一下对您的(      )的时代思考……【同伴分享】涉及鲁迅对儿童教育看法的文章结合原文总结鲁迅对儿童教育的观点阿长与《山海经》大人们不关心小孩子的意愿与天性:“我”不好意思让人寻找图画版《山海经》,别人也不肯答,也不愿做。二十四孝图1.“只要对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写出了鲁迅希望多一些供给孩子的易懂书籍。2。对《二十四孝图》中的愚孝不满,批评:书里的“孝”不仅是“顺从”,而是傻气、虚伪又做作的“伪孝”、“愚孝”。五猖会作者很反感对于儿童身心自由的一切禁锢:去东关看五猖会是我儿时最期待的事,可父亲非逼“我”在去之前背诵枯燥的《鉴略》,“我”其实并不懂其中意思,只是一字一句地死记硬背,即使“我”最后背出来,也大大扫了看会的兴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对比,写出了孩子喜爱自然的天性——百草园里的一草一木都吸引着“我”,那里是“我”的乐园。此外,旧时书塾的古板对孩子天性的磨灭,每天正午习字,晚上对课,不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琐记作者以衍太太为例,写出了成人对儿童的不良影响:衍太太与孩子们亲近,是因为她放任孩子们做一些他人不让做的事,却不负责任,还教唆孩子去偷家里的东西,孩子若多与这种人接近,价值观会受到严重影响。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鲁迅先生:您好!我是您的读者,清华附中初1915班的陈若溪,一名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的初中生。在《朝花夕拾》中我看到您当年对儿童教育的一些观点,联系今天的实际,我想表达一下对您的一些观点的时代思考。教育,是每一个时代发展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儿童教育,关乎到国家的未来。幸运的是,中国已经抬起头,迈出了封建社会,摆脱了贫穷,正大步向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走去。但尽管科技人文在进步,教育方面还是存在着问题。关于孩子的意愿不被关心这点,我们和您有些共鸣。在现代都市里,大家都忙着工作和学习,很少有人非常在意一个小孩子的想法,很多家长也是这样,没时间,也没想法。就像您小时候对于图画版《山海经》求而不得一样,我们也有同感。我觉得我们的意愿应该得到尊重。我认为现在儿童教育与旧时相比有一个很大的进步——从书塾到学校的转变。现在网络技术发达,我们学习知识的途径也多了,如网校、浏览器搜索等。我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不再是一味枯燥地学习,学校鼓励我们多接触自然,释放天性。不过凡事都有利有弊,学习方式有趣了,学习任务却不少反多。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肯定要从小就努力学习。于是就有许多家长在孩子好奇心最强、最天真的时候给孩子报了很多课外“兴趣”班,把一些我们不懂的东西强加进来,跟您儿时背诵《鉴略》的往事颇为相似。我现在已经步入了初中,也能理解一些家长这样做的原因,但他们有没有想过自己可能在不经意间伤害到了孩子?我们应该多解放孩子的天性。除了知识教育,品德教育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受过不好的影响,可现在有些人把孩子出现的不良行为归咎于鱼龙混杂的网络,而不是从孩子最亲近的人——家长身上找问题。现在的很多“熊孩子”就是被家长的溺爱和不正当引导“塑造”出来的。中国有句古话“虎父无犬子”,但同样,父母的不良行为和思想也会被孩子继承。这种“衍太太式”的家长会对孩子的三观和成长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我认为,尽管我们解决了您那个时代教育的很多问题,可还是有一些新的问题萌生。我们能做的只有努力改善和解决这些问题,为儿童教育出一份力。此致敬礼!                                   陈若溪                                            2019年10月9日    (清华附中初1915班 陈若溪)【教师点评】   陈若溪同学联系自己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亲身体验,结合当今的社会现实,与鲁迅先生隔空对话。她关注到: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知识教育和品德教育都很重要;不少儿童的意愿始终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问题,旧的问题被解决,还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有宽度的生活体验,因为积极的思考,更具深度!五、学习评价《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写作评价量表评价维度评价内容评价分数观点1.能够梳理出鲁迅先生提出的有关儿童教育的观点;(15分)2.能够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15分)论据能用合适的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20分)分析1.能结合自己的体验与当今的社会现实进行论述;(20分)2.语言流畅、表达清晰、过渡自然;(15分)3.论述逻辑顺畅,能够自圆其说。(15分)第四课段:摘朵“朝花”赠自己核心任务:借鉴鲁迅重新审视童年记忆的思路,选择一段自己难忘的经历,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写作时要特别关注人与事的主次、比例关系。一、学习任务借鉴鲁迅重新审视童年记忆的思路,选择一段自己难忘的经历,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写作时要特别关注人与事的主次、比例关系。二、课时安排: 2课时+1机动课时三、学习资源     基础资源:《朝花夕拾》     拓展资源:林海音《窃读记》《爸爸的花儿落了》;季羡林《我的童年》;冰心《我的童年》;丰子恺《忆儿时》四、完成任务借鉴鲁迅重新审视童年记忆的思路,选择一段自己难忘的经历,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写作时要特别关注人与事的主次、比例关系。【同伴分享】一双染了丙烯的帆布鞋“去那样的地方画画?太别扭了吧。”听完她连珠炮似的分享之后,同学们的反应却是令人沮丧的。那是家长和老师们一致认为的“难得的宝贵机会”——给晨光脑瘫儿童康复中心新址画壁画。对于脑瘫儿童,很多同学都觉得“太陌生了”,她却觉得格外亲切。他们是许老师经常去帮助的可爱的小朋友们,照片里他们笑得那么灿烂,环境也那么舒适,有什么“别扭”的?她不解。但经不住同学们一再的质疑,她很快便像墙头草那般,开始觉得“别扭”起来。这天还是如期而至。她仍然不安地在同学和自己的观点之间徘徊,莫名其妙的畏难情绪开始占据上风。为了给康复中心的老师和孩子留下好印象,她特地穿上了新买的高帮帆布鞋,干干净净的白色在阳光下是那么纯净,那么令人安心。盯着脚上的鞋,她的心情总算平复了下来。一路上轰隆隆的,不知道是汽车的喧嚣,还是杂乱的心情在捣蛋。她不时看看窗外,反复把鞋带拆了勒上,抠弄着鞋帮上细小的孔眼。到了。车窗外是白色的大门和柱子,金色的字体漂亮地勾勒出“晨光儿童康复中心”的字样,一切设计都整洁、漂亮、充满希望,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缺少靓丽的色彩。院子里寂静得很,只有早到的包子姐姐安静地挥舞着画笔。她爬上凳子,豪气地在洁白的墙上点了一笔,朴素雅致的藏青色开始舞蹈,轮廓渐渐被勾勒出来。再来上一刷子——橄榄绿在她的笔触下显得格外和谐。她忘我地甩着胳膊,仿佛那一小面墙便是整个世界。刺眼的阳光投在她小小的身影上,她浑然不觉,塑造着脑海里五彩斑斓的绮丽。墙慢慢被填满了,色块和线条互相碰撞着、覆盖着,造型各异的小人儿在墙上手拉手。她退后几步,抬了抬鸭舌帽,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满意地欣赏起来。比起包子姐姐画的海豚,她的笔画略显幼稚和粗糙,但每一笔都是那么张扬而活泼,没有一丝压力。她涮了涮画笔,桶里满是浑浊的丙烯颜料。就在她跳下凳子默默感叹这双鞋的轻盈的那一瞬间,一个坐在轮椅上、扎着两条麻花辫的小姑娘挥动着胳膊,把涮笔桶碰翻了。顷刻间,洁白的帆布鞋满是一言难尽的污浊。小女孩用天真无辜,甚至有一丝怪异的眼神盯着她。炙热的空气中弥漫着她即将爆发的怒火,“别扭”的概念又跳回她的脑子里。她刚想开口抱怨,却又止住了,意识到小女孩很可能完全听不懂。果不其然,小女孩眉毛一抬,嘴角扬起微笑,缓缓地挪着轮椅离开了。洒在地上的颜料水没一会儿就蒸发了,但直到所有墙面画完,她的鞋袜还是湿漉漉的,似乎永远都干不了。她叹口气,抱着脏兮兮的涮笔桶、炸了毛的画笔和一盒用得精光的丙烯,踩着那双被丙烯染得不堪入目的高帮帆布鞋,垂头丧气地往外走。就在这时,她瞥见那个轮椅上的小女孩,正冲着她刚来时画的那面墙,呵呵笑着,手舞足蹈。单凭眼神,尤其是晨光孩子这样的眼神,是很难感受到心情的。换做某个大一点的孩子,可能就不会突然被打动了。回忆当初,她非常庆幸自己及时的捕捉到了这个美好瞬间。像是巧合又像是注定,改变了她在此之前所有的犹豫。她的心情豁然开朗。让晨光儿童心里充满欢乐和希望,不正是这次活动的意义所在吗?沾满丙烯颜料的高帮帆布鞋不正是这次活动的见证吗?是的,这个小女孩有着异于常人的眼神,在无心的过错之后不会有一丝抱歉。这些孩子们甚至会抓走我们珍爱的东西“把玩”出一道道破损,但这难道应该成为我们觉得“别扭”甚至厌恶歧视他们的理由吗?作为健康的人,难道我们不应该对他们多些关爱,给他们带去美好和希望吗?“他们很可爱,虽然我的帆布鞋……”她生疏地在电脑上打着字,准备着第二天的分享。过后她回忆当时的心情,意识到了自己在冒险。小学虽是小学,但也似小社会,排斥并厌恶着异类群体。不过有什么能比得上这次的经历呢?眼见为实,同学们心中的偏见终究抵不过她看到的场景,她想……上课了,她轻松地踏着染了丙烯的高帮帆布鞋走上了讲台。“他们也是我们的朋友,值得被尊重关爱。”“他们也很多才多艺,这是他们的水墨画……”“有什么理由不去帮助他们呢?有什么理由不去和他们做朋友呢?”她的分享赢得了同学们一阵阵掌声。那个坚定了自己的看法、改变了同学们成见的孩子,就是小学四年级时的我。那次的经历让我从此更能理解不同的人和事,对我们生活的世界多一份善良和关爱。四年过去了,现在的我依然秉持着这份信念。我从小到大怯于改变他人想法,但从四年级那次鼓起勇气开始,我渐渐地敢在这个日渐充满成见和偏见的社会里发出我小小的,坚定的声音。我相信自己不会停下手中的画笔,不会停止画出内心五彩斑斓的美好和希望;有一天,总有一天,越来越多的人会欣赏到帆布鞋上的“污渍”其实是那么的纯洁可贵。成长的路上又有多少次这样的蜕变呢?这些经历是我们年少时最深、最扎实、最美好的足迹,而印下这样的足迹,说不定也离不开那双染了丙烯的帆布鞋……【教师点评】在这篇作文中,“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两种叙述视角相交织,黄诗然同学的回忆里包含着对于往事的审视。文中事件的叙述清晰顺畅,人物形象鲜明,人与事的主次、比例关系恰当。此外,文中有不少精彩的细节描写,比如“她不时看看窗外,反复把鞋带拆了勒上,抠弄着鞋帮上细小的孔眼”,一个焦躁的、“别扭”的小女孩儿形象已经跃然纸上。 五、学习评价等级描述一类文能够将“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两种叙述视角交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写出自己难忘的童年经历,具有一定的反思意识;人与事的主次、比例关系恰当。二类文能够运用“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两种叙述视角,选择恰当的事件或场景,用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自己难忘的童年经历。三类文能够用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自己难忘的童年经历,叙事比较完整,条理比较清晰。四类文叙事思路不清晰或者人物形象不鲜明。【专题评价】一、专题设计反思   第一课段中,学生要概括书中的主要事件,并根据作者的感情态度为这些事件分类。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时候会发现,鲁迅对或某件事的情感态度常常是复杂的,同样,第二课段要求学生精读六个与鲁迅的成长中有关的人物篇章。在这些篇章中,作者对这些人物的情感反应也是复杂且有变化的。因此前两个课段的难点是:理解鲁迅对往事与人的情感态度的复杂性,并且于其中剖析出主导的感情。教学实施中,教师可收集梳理出作业中的分歧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讨论,分享阅读感受,共同攻克难点。第三课段的核心任务是:聚焦《朝花夕拾》中关于儿童教育的话题,把握鲁迅对此的观点,结合你的体验和今天的社会现实,就这个话题给鲁迅先生写一封信交流看法。七年级学生缺乏议论文阅读写作的经验,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写前指导。要求学生在写作时有明确的观点、有符合要求的论据、有分析的过程等。第四课段中,写一篇回忆童年的文章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难点在于如何表达对往事的再思考。写作前,可引导学生思考:现在回想起这件事或这个人时,感受是否与当年有所不同?这件事或这个人又是如何影响了自己的成长?在学生完成写作后,可以班级或者年级为单位开展范文的共享和互评。二、测试反馈(一)必做题阅读《朝花夕拾》后,你对鲁迅先生是否有了更深的理解?结合阅读所得,以《在<朝花夕拾>中与鲁迅相遇》为题,写一写阅读《朝花夕拾》前后你的“鲁迅观”所发生的变化。(二)选做题互相分享交流第四课段所写的作文,从班级的作文自选15篇你认为有亮点的习作结集,为文集起名,并撰写序言,从主题、内容、语言等角度介绍所选文章及选编理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