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移民:谁是赢家?
“五一”前后,数以万计的学生集聚津门,争夺为数不多的高中升学指标。“蛋糕”小,考生多,竞争异常激烈——
高中移民:谁是赢家?
刘国明
最近,天津一些中学举行的招收外省初中毕业生的考试,被炒得沸沸扬扬。
不到现场,还真不知道天津“名”高中,是如此火爆的招生场面。几天之内,来自山东、河北、河南三个省份的上万名学生齐聚津门,加上陪同的家长,一时间平静的天津增添了几分热闹。校园周围人流攒动,住宿找不到宾馆,吃饭没有了座位,陪考的汽车堵塞了交通。这些学校最多的才招百余人,有的只招几十人,录取比例最大的也在几十人选一个。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家长舍得花大钱将本来很优秀的孩子都送来天津?
“争教育资源,还是抢升学指标?”
今年,天津从外省市招收优秀初中毕业生的做法走向了颠峰。前几年,人们远没有象今天这样对优质教育资源有共同的认识。当时即使在全国享有盛名的南开中学,对外招生也是不惜走出去做宣传,以极高的升学率吸引外省市的优秀学生。当时,很多家长都心有疑虑,每年交纳近两万元的学费,教学质量到底如何?这些学生在本地也能考上重点高中,不出意外也能顺利进入大学,干吗非要去天津?当时做出决策的家长都是进行了一番思想斗争的。
站在家长的角度,一方面是要求子女接受优质高中教育,更重要的、也是最吸引人的,是在这里高考能够考取重点大学。因此,在选择省市级重点高中和全国名高中、一般大学和全国重点大学上,一些比较富裕的家长选择了后者。虽然在天津读书三年,少说也得多花七、八万元,可是考虑到进了天津“就走到了重点大学的门口”,很多家长也就不得不忍痛“出血”为孩子“买”学上。
谁知就是这短短的两三年,形势就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今年,报名最集中的是五所重点高中,从考场设置的数量大约估计为:南开3000多人、耀华9000多人、一中3500多人、实验900多人、新华1000多人,其他学校相对人数较少。
“鱼来了,快撒网!”
鱼来了,来得这么多,让多数“船家”没有丝毫思想准备。当初网上报名的结果出来后,各学校积极备考,除了将校本部所有教室都用作考场外,纷纷在生源集中的地区设立考点,如耀华在河南的安阳、洛阳、焦作、山东的滨州,实验在山东的淄博、山西的太原都设立了考点。
各学校考试时间都集中在“五一”期间,多数学生都兼报了多个学校。对此,各学校纷纷施展解数争抢优秀生源。一是早考试,早录取。在各学校公布考试时间后,实验中学迟迟不做考试安排,一直等到临近考试了才从网上公布了考试安排,抢先所有学校在四月底就突击进行了考试。其他学校还没有愣过神来,他们就发放了录取通知,收取了就学订金。二是速战速决,打速决战。“五一”前后的考试,一中抢到了第一场。四月三十日下午的考试,五点才结束。据说当晚午夜就有考生收到了录取电话通知,第二天上午就要求到学校交纳订金。试想,3500多人考试,每人考4科,接近15000份试卷,六、七个小时就完成了的阅卷,可谓迅雷不及掩耳。三是抢收订金,挖到篮子里才是菜。在考试的漫长等待中,与家长闲聊。其中一位河北省的考生已经接到了实验的通知书,而且也按要求交足了订金。我问她为什么还来考,她说:“孩子不死心,还想上南开”。我说如果考上怎么办?她一脸茫然,说:“为了孩子,豁着扔了!”
“考上,就象中了大奖!”
人们对天津报有如此高的期望,报名的火爆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可是,到底招多少人呢?据了解,这些学校今年招生最多的才135人,五所名校统算起来,也不过五、六百人。考生规模如此之大,录取率会有多高,就可想而知了。
一名来自河北承德的家长称道这些学校说:“这里文化底蕴丰厚,有优质的教育资源,眼下家庭又有能力支付学费,让孩子接受一流教育是我的最大希望。”旁边一位家长接着说:“我的孩子学习很好,如果同样难度在河南上河南大学和在这里上北京大学,我还是乐意选择后者。”一位做教师的家长说:“这里的学校升学压力小,孩子的个性能够得到张扬,我只选择了南开、耀华和外国语学校,目的就是要发挥孩子外语学习的优势,希望他在外语学习方面有所成就。”
各学校抓住这一机会都做了一些人性化宣传,四处张贴学校介绍,将近年升学率、竞赛得奖情况都挂在醒目位置,家长的胃口被高高吊起。人群中传递着“某某谁的孩子接到通知”的信息,大家虽知道是道听途说,可都流露出羡慕的目光。有一名律师模样的家长对一夜之间突击阅卷、突击通知录取信息的做法提出了质疑:“速度这么快,该不会是只阅单科,要不就是只捡满分的吧?要是那样,就太不公平了。孩子考试累了一天,问起成绩,该如何回答?”耀华门外大型信息显示屏下,有一个家长看到这么多考生,竞争如此激烈,深有感触地说:“考上,那还不是抓了大奖!早知道这样,我是不会来凑这个热闹的。”说着,掩饰不住一脸的无奈。
从外省市招收部分优秀初中毕业生,可以发挥教育资源优势,而且还激发了本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举动得到了许多外地家长的拥护。外地的学生终于可以享受到与发达城市公平竞争的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了,这使许多人暗自庆幸。“蛋糕”这么小,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千里迢迢前来分争,绝大多数无功而返。人们不禁要问,教育资源怎么这么不均衡?升学机会怎么这么不均等?有一位家长的话引人深思,他说:“再有机会我还来,说不定孩子发挥的好,‘大奖’就让我抓住呢!”
本文发表于《教育参考》(2005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