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科等10种鸟类/湖北鸟类资源017/陶全霞/20201112
1.棕头鸥
学名:Chroicocephalus brunnicephalus
英文名:Brown-headed Gull
形态特征:中型鸥类,比红嘴鸥略大,成鸟繁殖期头部棕褐色,背及翅上铅灰色,翼尖黑色但有一白色斑点,尾全白色。非繁殖期耳后具黑褐色斑。第一冬的亚成鸟翼尖无白斑,尾羽末端黑色。
虹膜淡黄色或灰色,眼周具红色裸皮;喙深红色;脚红色。
生态习性:繁殖期间栖息于海拔2000-3500米的高山和高原湖泊、水塘、河流和沼泽地带,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岸、港湾、河口及山脚平原湖泊、水库和大的河流中。以夏候鸟为主,部分冬候鸟。春季于4~5月迁到繁殖地,秋季于9~10月离开繁殖地。常结群飞翔、游水、觅食,主要以鱼、虾、软体动物、甲壳类和水生昆虫为食。
保护级别:国家“三有”保护鸟类;《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无危级别(LC)。
分布概况:繁殖于新疆、青海和西藏;越冬于云南、香港等地,偶尔也见于浙江;迁徙期间经过甘肃、河北、山西等省。曾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涨渡湖湿地有记录。
2.红嘴鸥
学名:Chroicocephalus ridibundus
英文名:Black-headed Gull
形态特征:体型较小的常见鸥类,形似棕头鸥。成鸟繁殖期具深褐色头罩,眼后具月牙形白斑,背和翅上浅灰色,翼尖黑色,尾羽白色。非繁殖期深褐色头罩褪去,眼后具深色斑点。第一冬亚成鸟的尾羽近末端具黑色带,翼后缘黑色。
虹膜褐色;喙红色;脚红色。
生态习性:栖息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带的湖泊、河流、水库、河口、渔塘、海滨和沿海沼泽地带。也出现于森林和荒漠与半荒漠中的河流、湖泊等水域。有时也出现于城市公园湖泊。在中国主要为冬候鸟,部分为夏候鸟。春季迁到东北繁殖地的时间为3-4月。秋季于9-10月离开繁殖地往南迁徙。常3-5成群活动,主要以小鱼、虾、水生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等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
保护级别:国家“三有”保护鸟类;《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无危级别(LC)。
分布:中国多数省区常见,湖北的各类湿地均有分布。
3.遗鸥
学名:Ichthyaetus relictu
英文名:Relict Gull
形态特征:中等体型(45厘米),比红嘴鸥大且嘴更粗壮,繁殖期具黑色头罩,眼后具月牙形白斑,背及翅上浅铅灰色,下体白色,飞行时翼尖黑色且具白色翼镜。非繁殖期耳后具深色斑,头顶及颈部具暗色纵纹。虹膜褐色;喙红色;脚红色。
生态习性:栖息于开阔平原和荒漠与半荒漠地带的咸水或淡水湖泊中,在湖心岛营巢。繁殖期在5月初至7月初,杂食性,繁殖期以水生昆虫和水生无脊椎动物等动物性食物为主。10月南迁。
保护:国家Ⅰ级;《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濒危级别(EN)。
分布:中国繁殖于内蒙古和陕西,在黄渤海地区(渤海湾和朝鲜半岛)沿海滩涂越冬,少量见于华南沿海。在湖北的蔡甸沉湖湿地、孝感野猪湖均有记录。
4.渔鸥
学名:Ichthyaetus ichthyaetu
英文名:Great Black-headed Gull
形态特征:体长63~70cm,较大的背灰色鸥,头型平,喙厚重。繁殖期具黑色头罩,上下眼睑白色,嘴黄色,尖端红色及黑色环带;背及翅上浅灰色,下体白色,飞行时可见翼尖黑色且具明显白色翼镜。非繁殖期耳后具深色斑,头顶具暗色纵纹,喙上红色消失。
虹膜褐色;喙黄色,近端处具黑红色环带;脚黄绿色。
生态习性:栖息于海岸、海岛、大的咸水湖。有时也到大的淡水湖和河流。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渔鸥为夏候鸟和旅鸟。春季于3~4月迁来中国,秋季于9~11月迁离中国。主要以鱼为食。
保护级别:国家“三有”保护鸟类;《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无危级别(LC)。
分布:中国繁殖于西藏北部、青海和内蒙古西部,迁徙时途经西部、西南和华南部分地区。在湖北的网湖,梁子湖,长湖,武汉市湖泊群均有记录。
5.黑尾鸥
学名:Larus crassirosreis
英文名:Black-tailed Gull
形态特征:中型水禽,体长43-51厘米。成鸟繁殖期头白色,背及翅上深灰黑色,飞行时可见白腰黑尾,翼上全部深色。非繁殖期头顶及颈部具深色斑。
虹膜淡黄色,眼睑朱红色;嘴黄色,先端红色,次端斑黑色;脚绿黄色。爪黑色。
生态习性:主要栖息于沿海海岸沙滩、悬岩、草地以及邻近的湖泊、河流和沼泽地带。有时也到河口、江河下游和附近水厍与沼泽地带。营巢于海岸或岛屿的悬崖峭壁或沙丘上,常集群活动,主要捕食鱼类、甲壳类计软体动物、繁殖期为4~7月。
保护级别:国家“三有”保护鸟类;《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无危级别(LC)。
分布:中国繁殖于福建和山东沿海,越冬于华东、华南和台湾岛,在内陆和长江沿岸也有记录。在湖北的网湖,梁子湖,沉湖,涨渡湖,惠亭湖,沙湖均有记录。
6.普通海鸥
学名:Larus canus
英文名:Mew Gull
形态特征:中等体型(45厘米)的鸥。腿及无斑环的细嘴绿黄色,尾白。初级飞羽羽尖白色,具大块的白色翼镜。冬季头及颈散见褐色细纹,有时嘴尖有黑色。第一冬的鸟尾具黑色次端带,头、颈、胸及两胁具浓密的褐色纵纹,上体具褐斑。第二年鸟似成鸟但头上褐色较深,翼尖黑而翼镜小。
虹膜黄色;喙黄绿色;脚黄绿色。
生态习性:繁殖于北极苔原,越冬于海岸、河口;迁徙见于内陆河流和湖泊。以昆虫、软体动物、甲壳类、鱼类等为食,喜集群,善飞行。繁殖期4~8月。
保护级别:国家“三有”保护鸟类;《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无危级别(LC)。
分布:中国北方地区繁殖,迁徙时见于东北、华北,越冬时见于整个沿海地区和近海岛屿。在湖北的洪湖有记录。
7.西伯利亚银鸥
学名:Larus smithsonianus
英文名:Siberian Gull
形态特征:大型水鸟,体长55-73cm,灰色鸥。嘴黄色,下嘴尖端有一红斑。头、颈和下体白色,肩、背淡蓝灰色或鼠灰色,腰、尾上覆羽和尾白色,脚粉红色。飞行时翅前后缘白色,初级飞羽末端黑色,且具白色端斑。幼鸟全身灰白带黑褐色斑,喙黑而脚呈浅粉白色,第二年始现向成鸟转变的过渡羽色。
虹膜浅黄至偏褐;喙黄色,下喙端具红点;脚粉红色
生态习性:夏季栖息于苔原、荒漠和草地上的河流、湖泊、沼泽以及海岸与海岛上,冬季主要栖息于海岸及河口地区,迁徙期间亦出现于大的内陆河流与湖泊。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在水面上,或不断地在水面上空飞翔。主要以鱼和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中国主要为冬候鸟,部分夏候鸟。春季于3~4月迁往北方,秋季于9-10月迁往南方。
保护级别:国家“三有”保护鸟类;《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无危级别(LC)。
分布:国冬季常见于沿海地区,也见于南方主要河流近海段,迁徙季节经过东北地区。湖北省的河流湖泊等湿地广泛分布。
8.灰背鸥
学名:Larus schistisagus
英文名:Slaty-backedGull
形态特征:大型水鸟,体长62~69厘米。嘴直,黄色,下嘴先端有红色斑。脚粉红色,头、颈和下体白色,背、肩和翅黑灰色,腰,尾上覆羽和尾白色。冬季头和上胸有褐色纵纹,特别是眼周和后枕较密。飞翔时翅前后缘白色,初级飞羽黑色,末端具白斑。
虹膜黄色;喙黄色,下喙端具红点;脚深粉色。
生态习性:栖息于海滨沙滩,岩石海岸、岛屿及河口地带,迁徙期间也见于内陆河流与湖泊。在中国主要为冬候鸟。秋季于9~10月迁入越冬,翌年3~4月离开。繁殖期5~7月。主要以鱼类、各种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甲壳动物等为食。
保护级别:国家“三有”保护鸟类;《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无危级别(LC)。分布:许国权,段海生.湖北地区湿地鸟类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4(02):164-173.记录有灰背鸥(迷鸟)。
9.鸥嘴噪鸥
学名:Gelochelidon nilotica
英文名:Gull-billed Term
形态特征:中型燕鸥属,体长31-39厘米。嘴黑且粗壮。尾呈深叉状。夏羽额、头顶、枕和头的两侧从眼和耳羽以上黑色。背、肩、腰和翅上覆羽珠灰色。后颈、尾上覆羽和尾白色,中央一对尾羽珠灰色。冬羽头白色,头顶和枕缀有灰色,并具不明显的灰褐色纵纹。眼前有一小的黑色条纹;耳区有一烟灰色黑斑。后颈白色。
生态习性: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内陆淡水或咸水湖泊、河流与沼泽地带。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岸及河口地区。单独或成小群活动,繁殖期为5-7月。主要以昆虫、昆虫幼虫、蜥蜴和小鱼为食,也吃甲壳类和软体动物。
保护级别:国家三有、《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无危级别(LC)。
分布:中国为不常见留鸟及冬候鸟,内陆群体繁殖于新疆西部及内蒙古东北部,沿海群体繁殖于渤海及东南地区,包括台湾岛,南迁越冬。根据观鸟记录,在湖北团风罗霍洲有记录。
10.红嘴巨燕鸥
学名:Hydroprgne caspia
英文名:caspian Term
形态特征:大型燕鸥,粗长而端黑的红喙是其特征。顶冠夏季黑色,冬季白色并具纵纹,初级飞羽腹面黑色。亚成鸟上体具褐色横斑,第一冬鸟似成鸟,但两翼具褐色杂点,顶冠深黑色。
虹膜褐色;喙红色,端偏黑;脚黑色。
生态习性:栖息于海岸沙滩,平坦泥地、岛屿、沿海沼泽、河口、内湖湿地。吃昆虫,主要靠从空中潜入水中捕食小型鱼类和甲壳动物。繁殖于整个北温带地区,越冬于南方海滨。
保护级别:国家三有、《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无危级别(LC)。
分布:中国繁殖于沿海及内陆大型水域,在华南、东南、台湾岛及海南岛越冬。在湖北主要分布在鄂东及鄂西地区(迷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