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简史

从红河流域到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从吐蕃高原南麓到东南亚半岛,傣泰民族与近百种民族犬牙交错;是泰国和老挝的主体民族,缅甸的第二大民族,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国的少数民族。
傣泰民族自称由北往南从‘dǎi’逐渐过渡到‘tài’;中国称‘傣族’,老挝称‘佬族’,缅甸称‘掸族’,印度称‘阿萨姆族’,泰国、柬埔寨、越南称‘泰族’。根据史料记载倒推回去,傣泰民族先后被记作‘哀牢人’、‘掸人’、‘南诏蛮/茫蛮’、‘僰人/白衣蛮’、‘白人/金齿白夷’、‘僰夷/百夷/白夷’、‘摆夷’、‘僰族/泰族/掸族’、‘傣族/泰族/佬族/掸族/阿萨姆族’等多种称呼;其先民‘哀牢人’与东土汉国接触见于史书时,其‘哀牢国’已经延绵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公元69年所著的《哀牢传》仅存佚文记载其王世系称:“九隆代代相传,名号不可得而数。至于禁高,乃可记知。禁高死,子吸代;吸死,子建非代;建非死,子哀牢代;哀牢死,子桑藕代;桑藕死,子柳承代;柳承死,子柳貌代;柳貌死,子扈粟代。”。
一、从哀牢人到掸人
据汉《哀牢传》、晋《续汉书》、晋《华阳国志》、南朝宋《后汉书》等史籍记载,公元69年,哀牢国及所属77个邑国一起归附东土,汉国在哀牢故地设永昌郡、与哀牢王一起管辖77个哀牢人邑国。公元76年,哀牢王族与汉国官员反目,哀牢人起兵驱赶汉国驻军;次年,汉国调集云南高原中部的蛮族(嶲、昆明)反攻哀牢人,哀牢武装力量被摧毁。
此后,怒江以东之哀牢人邑国纳入汉国统治;怒江以西之哀牢人邑国在伊洛瓦底江东岸的‘达光(繁荣的渡口)’重组联盟国家、诸邑国对外合称‘勐达光(繁荣渡口之国)’;此哀牢人联盟国家被东土汉人记作‘掸dǎn国’、其境内哀牢人也随之称‘掸人’。
据晋《三国志》、南朝梁《宋书》、南朝梁《南齐书》等史籍记载,怒江以东的哀牢人诸邑国历经东汉、蜀汉、西晋、东晋等东土政权羁縻统治三百多年后,又各自形成独立的事实。怒江以西的‘勐达光(掸国)’在东汉政权覆灭后就与东土失去联系;但据傣文史料记载,怒江以西的‘勐达光(掸国)’延续了五百多年,于公元586年被伊洛瓦底江中游地区的‘骠人’摧垮;掸人击退骠人后,又在瑞丽江中游邑国‘勐卯(雾多的地方)’重组联盟国家、诸邑国对外合称‘勐卯(雾气弥漫之国)’。
二、南诏蛮及其背后的茫蛮
据唐《蛮书》、五代《唐书》、北宋《新唐书》等史籍及傣文史料记载,在东土唐国前期,唐西南边境经常被云南高原中部的蛮族部落侵扰,唐国不得不扶持云南高原西部的哀牢人邑国来夹击蛮族部落,紧挨蛮族部落的哀牢人邑国‘蒙舍(虎国)’、在唐国的扶持下逐渐壮大。公元738年,‘蒙舍’击垮洱海周边的蛮族部落,仿唐制建立‘蒙舍龙(大虎国)’;此国被东土唐人记作‘南诏国’、其境内哀牢人也随之称‘南诏蛮’,除此之外的其它哀牢人由此改称‘茫蛮’。
公元750年,逐渐强大的‘蒙舍龙’与东土唐国发生冲突,随后出兵占领唐剑南道所属32个羁縻州(云南高原中部及东部);之后数年,年年与唐国兵戎相见,次次都是唐国兵败让地,其疆土不断向东推进,东与唐国相交于横江(长江南岸支流)、北盘江(珠江北岸支流)-老王山山脉,东北与唐国相交于大渡河(岷江西岸支流)、黄茅埂山脉(大凉山与小凉山分界线)。
南诏蛮稳定其东部异族属地后,才转过来招抚其后方的同胞。红河与澜沧江之间的茫蛮邑国‘勐谷’(今景东、景谷、镇沅),早在南诏蛮东进战争中多次借兵给‘蒙舍龙’,不仅自己主动并入‘蒙舍龙’,还裹挟其南面诸多茫蛮小邑一起并入‘蒙舍龙’。澜沧江与怒江之间的茫蛮邑国‘勐掌’(今隆阳、施甸及昌宁西)、‘勐佑’(今云县、凤庆及昌宁东)及其以南诸多茫蛮小邑,也先后并入‘蒙舍龙’。公元762年,‘蒙舍龙’第五代君主阁罗凤率军西征,收编怒江以西的茫蛮联盟国家‘勐卯’及其所属的‘寻传蛮’诸部。至此,哀牢人后裔再次形成统一;南诏蛮对不放心的东部异族属地,多抽调同族茫蛮前往驻守。
到‘蒙舍龙’中后期,东迁对异族实施统治的南诏蛮与茫蛮,吸收东土唐文化、在云南高原中心地带融合治下其它民族形成‘僰人’,还以中土汉字为基础创制出‘僰文’。
三、大理国僰人与白衣蛮分家
据宋《诸蕃志》、大元《云南志略》、大明《南诏野史》等典籍及傣文史料记载,云南高原在‘蒙舍龙’灭亡后陷入混乱,历经三个短命王国后,由僰人贵族段思平建立的‘勐大理(好渡口之国)’稳定下来。‘勐大理’建立后,与‘蒙舍龙’一样处处效仿东土文化,汉文与僰文同时成为官方通行文字,其统治重点也放在东土方向的东北半边,不太重视东南亚半岛方向的西南半边;最终导致其西南部的同胞走向独立,变成东土宋人所称的‘白衣蛮’。
公元954年,怒江以西、伊洛瓦底江中上游地区的白衣蛮诸邑国,在南渡河(伊洛瓦底江东岸支流)上游邑国‘勐蓬(权贵退隐之地)’组建联盟国家、诸邑国对外合称‘勐蓬(长老之国)’。
公元1180年,怒江以东、澜沧江中游地区的白衣蛮诸邑国,在澜沧江与流沙河交汇的邑国‘勐夼kuǎng(江河汇聚的洼地)’组建联盟国家、诸邑国对外合称‘勐泐(上端之国)’。
公元1228年,勐波罗河-枯柯河(怒江东岸支流)流域地区的‘勐哑’、‘勐咔’等白衣蛮小邑举民西迁寻找宜居地,渡怒江、伊洛瓦底江,经胡康谷地、那加丘陵,历经十三年抵达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地,趁当地各部族互相攻伐之际,收服布拉马普特拉河南岸各部族,建立‘勐顿顺罕(黄金遍地之国)’。
公元13世纪中期,客居孟人地盘上的白衣蛮势力,趁孟人衰弱之际,在澜沧江中下游及湄南河流域地区建立‘勐佬(星星之国)’、‘勐川圹(大象挡路之国)’、‘勐珍(大象之国)’、‘勐闰(孔雀之国)’、‘勐素可泰(泰人的虎国)’等邑国。
四、白人衰败时金齿白夷兴起
据大元《招捕总录》、大元《云南志略》、大明《元史》等典籍及傣文史料记载,蒙古人征服‘勐大理’后,‘勐蓬’诸邑国、‘勐泐’诸邑国也先后归顺蒙古人建立的政权;东土大元人将原‘勐大理’僰人改称‘白人’,将原‘勐蓬’、‘勐泐’及其周边的白衣蛮改称‘金齿白夷’。
大元国中后期,云南高原西部、西南部的金齿白夷逐渐脱离大元控制,西部金齿白夷在瑞丽江中游邑国‘勐卯’组建联盟国家、诸邑国对外合称‘勐卯龙(大雾国)’;其西面,同族政权‘勐顿顺罕(阿萨姆国)’被其兼并;其西南面,缅人蒲甘国被其支持下的当地金齿白夷夺取。西南部金齿白夷恢复大元吞并前的联盟国家‘勐泐’;其南面的‘勐佬(老告国)’、‘勐川圹(川圹国)’、‘勐珍(永珍国)’、‘勐闰(八百媳妇国)’、‘勐素可泰(暹国)’等金齿白夷邑国不断侵吞孟人土地,由零星分布的金齿白夷城邦变成连片的金齿白夷国家,不仅接收了大量土著孟人,还从土著孟人手中吸收了古印度传来的上座部佛教和记载佛经的巴利文,其势力越来越强。
五、从东土文化转向印度文化的僰夷群体
据大明《百夷传》、大明《节册明史云南世守平西侯追赠黔宁王沐英传后嗣附》、大清《明史》等史籍及傣文史料记载,大明国势力进入云南高原时,以大元国云南等处行中书省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宣慰使’、‘都元帅’及大理路‘总管’之名统治云南中西部地区的‘勐大理’贵胄,曾试图以属国之名归附大明国,没想到被大明悍将傅友德、蓝玉、沐英等人严词拒绝,还遭傅友德等人出兵擒拿、押解南京;大明国占领云南高原后,收缴当地所能收缴的一切书籍全部焚毁,还奏请朝廷从东土移民、改变当地民族结构,模仿东土文化构建起来的白人文化被连根拔起;同源于古哀牢人的白人与金齿白夷,开始被东土大明人合称为‘僰夷’、又近音记作‘百夷’或‘白夷’,靠近大明内陆的僰夷称‘小僰夷(小百夷、小白夷)’,靠近大明边地的僰夷称‘大僰夷(大百夷、大白夷)’。
在大明国的压制下,原本已归顺大明国为麓川平缅宣慰司的大僰夷‘勐卯龙’,于公元1385年起兵东征、一路打到红河西岸,在澜沧江以东地区与大明国周旋近三年,最终被大明国在礼社江(红河上游水系)河谷设伏击溃;‘勐卯龙’由此遭到大明国肢解分设各级土司(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等)及土府、土州。二十多年后,‘勐卯龙’再次复兴,大明国又举半国之力三征‘勐卯龙’(三征麓川),并强令云南中部(今大理、楚雄、昆明)的数万小僰夷随军西迁,在怒江东岸渡口等待过江时,随军西迁的小僰夷被‘勐卯龙’派出细作策反,《怒江文史资料选辑》说:“受思任法欺骗和恐吓,涌过怒江,南迁而去。”‘勐卯龙’与大明国对抗近十年,最终还是被大明国肢解,其王室西迁、据‘孟养’(今缅甸克钦邦)延续政权。
云南高原的僰夷遭大明国残酷统治之时,东南亚半岛的僰夷已是多国并立:①‘勐兰掌’(今老挝及泰国东北部),由原‘勐佬’、‘勐掌’、‘勐川圹’等邑国合并发展而来;②‘勐闰’(今泰国北部),大元译为八百媳妇国,大明短暂设过八百大甸宣慰司;③‘勐乌通’(今泰国中北部及中南部),由‘勐素可泰’南部的割据势力发展而来,大明译为暹罗国;④‘勐蓬’(今缅甸掸邦),大元曾设木邦路、后加盟‘勐卯龙’,大明肢解‘勐卯龙’后、短暂设过木邦宣慰司,后又归附缅人东吁国成半独立国家;⑤‘勐密’(今缅甸掸邦北部),由‘勐蓬’分裂出来,曾短暂归附大明国为孟密宣抚司,后又归附缅人东吁国成半独立国家;⑥‘勐莫’(今缅甸克钦邦东南),‘勐密’北部分裂出来的小国,曾短暂归附大明国为八莫安抚司,后又归附缅人东吁国成半独立国家;⑦‘勐养’(今缅甸克钦邦),原为‘勐卯龙’属地,大明肢解‘勐卯龙’后、成为其王室盘踞地,曾短暂归顺大明国为孟养宣慰司、后又发展成独立国家,公元1604年被缅人东吁国击垮,裂成多个小邑归附东吁国;⑧‘勐阿瓦’(今缅甸中部),僰夷据缅人蒲甘国后,分裂出‘勐实皆’、‘勐彬牙’两个国家,公元1364年两国合并为‘勐阿瓦’,公元1555年被缅人东吁国征服;⑨‘勐顿顺罕’(今印度东北部),公元1319年被‘勐卯龙’兼并,‘勐卯龙’被大明国肢解后恢复独立,公元17世纪与莫卧儿国(今印度)长期交战。
云南高原的僰夷在大明国残酷统治之下,不得不放弃对东土文化的幻想,效仿东南亚半岛的僰夷、陆续皈依南传上座部佛教;从云南高原西南部到东南亚半岛,逐渐形成佛教化的僰夷文化圈;以汉字为基础创制的僰文彻底被僰夷抛弃,记载佛经的巴利文成为僰夷通行文字、并形成诸多变体的僰文;僰夷文化中心也由云南高原转移至东南亚半岛。
六、没落的摆夷
根据大清《四库全书》、民国《清史稿》以及大清国云南各地地方志、东南亚各国史料记载,大清国势力于公元1659年进驻云南高原后,原‘僰夷’、‘百夷’、‘白夷’等称呼基本统一为‘摆夷’。
大清国在摆夷地仍延续大明国时的行政设置,但开始由内向外逐步‘改土归流’、裁撤摆夷世袭土官;大清国末年,云南中部(今大理、楚雄、昆明)的摆夷几乎被穆斯林暴徒屠杀殆尽,大清国境内的摆夷人口锐减,只有大清国边地还有摆夷得以残喘。
大清国境外的东南亚半岛,湄公河中下游地区及湄南河流域地区的摆夷邑国,基本已被‘勐乌通(阿瑜陀耶国)’经‘勐吞(吞武里国)’发展而来的‘勐曼谷(暹罗国)’统一;布拉马普特拉河、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流域地区的摆夷邑国,基本已被缅人贡榜国征服;黑水河流域地区的摆夷邑国,则双向朝贡于大清国和大越国(后黎朝)。法国占领越南后,湄公河以东的摆夷地从‘勐曼谷’割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黑水河流域地区的摆夷邑国也被法属印度支那联邦占据。英国占领印度后,先从缅人贡榜国手中夺取摆夷邑国‘勐顿顺罕’,紧接着就占领整个贡榜国,从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到萨尔温江流域,原先归附缅人贡榜国的摆夷邑国全部成为英国殖民地。
七、拆不散的傣泰民族
据中华民国文字资料显示,中华民国于公元1912年取代大清国后,摆夷担任世袭土官的土司继续被废除,摆夷也被官方登记为‘僰族’。中华民国境外的东南亚半岛,以摆夷为主体的‘勐曼谷’对外改称国号为‘泰’,其境内的摆夷也随之称作‘泰族’;之后,其东面的法属摆夷也跟着称‘泰族’;其西面的英属摆夷则根据缅人发音称‘掸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公元1949年取代中华民国后,将其境内的僰族改称‘傣族’。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东南亚半岛,以泰族为主体的泰国保持独立、仍称‘泰族’;澜沧江中游地区的法属泰族独立出来建立‘勐佬(老挝国)’、称‘佬族’;黑水河流域地区的法属泰族归入越南、仍称‘泰族’;上缅地区的英属掸族与缅族合建缅甸联邦、仍称‘掸族’;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地区的英属掸族归入印度、称‘阿萨姆族’。
时至今日,从红河流域到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从吐蕃高原南麓到东南亚半岛,自称由北往南从‘dǎi’逐渐过渡到‘tài’的族群,拥有‘傣’、‘泰’、‘佬’、‘掸’、‘阿萨姆’5种族称;因涉及多国无法统一族称,学术界只好将此族群称作‘傣泰民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