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精荟》:补血活血:当归【一点资讯】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以甘肃岷县一带产者质量为佳,故又叫岷当归,此外还有秦归、干归、西当归、乾归等名。当归因其善调气血,有“使气血各有所归”之功,故此得名。当归入药有生用、酒炒之分。根据入药部位不同,又有全当归、当归身、当归尾之分。
一、功效应用
当归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能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其特点补血之中兼能活血,补而不滞,尤善治妇人诸病,被誉为养血调经之要药。
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等证的治疗。
名家名著摘要:
《本经》:“主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
《药性论》:“治下痢腹痛。”
《日华子本草》:“破恶血,养新血,及主癥癖,肠胃冷。”
《本草纲目》:“治头痛,心腹诸痛,润肠胃、筋骨、皮肤,治痈疽,排脓止痛,和血补血。”
《医学启源》:“当归其用有三:心经本药一也,和血二也,治诸病夜甚三也。”
《本草汇言》:“诸病夜甚者,血病也,宜用之,诸病虚冷者,阳无所附也,宜用之。”
《本草正》:“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
《长沙药解》:“养血滋肝,清风润木,起经脉之细微,回肢节之逆冷,缓里急而安腹痛,调产后而保胎前,能通妊娠之小便,善滑产妇之大肠,奔豚须用,吐蛔宜加,寒疝甚良,温经最效。”
《本草备要》:“甘温和血,辛温散寒,苦温助心散寒,为血中气药。治虚劳寒热,咳逆上气,温疟,澼痢,头痛腰痛,心腹诸痛,风痉无汗,痿痹癥瘕,痈疽疮疡。妇人诸不足,一切血症,阴虚而阳无所附者。润肠胃,泽皮肤,养血生肌,排脓止痛。”
《医学衷中参西录》:“生血活血之主药。其力能升能降,内润脏腑,外达肌表。能润肺金之燥,能缓肝木之急,能补益脾血,使人肌肤华泽。生新兼能化瘀,故能治周身麻痹、肢体疼痛、疮疡肿疼;活血兼能止血,故能治吐血衄血,二便下血;润大便兼能利小便,凡血虚血枯、阴分亏损之证,皆宜用之。”
二、配伍应用
1.用于血虚诸证。当归为补血良药,适用于血虚引起的各种证候。临症应用,常与补气药同用,取其气血相生之妙。治血虚证,常与大剂量黄芪配伍,即当归补血汤。
2.用于妇科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证。当归既能补血活血,又善止痛,乃妇科调经之要药。治妇人血虚,月经不调诸病,常配伍地黄、川芎、芍药,即补血调经名方四物汤。本方乃养血调经之基础方,临症加减,变化无穷,当重点掌握。
若治妇人血虚腹痛,或伴下肢浮肿,小便不利,常配伍川芎、芍药、白术等,即当归芍药散。
若治血虚血瘀,经闭不通,可以四物汤为基础,再配伍桃仁、红花等祛瘀通经之品,即桃红四物汤。
若治气滞血瘀所致的诸多慢性病,或疑难杂症,可用四物汤与四逆散合方加味,共奏活血祛瘀、去腐生新之功,治疗顽症常有奇效,即血府逐瘀汤。
若治肝郁血虚、肝脾不和所致的月经不调诸证,常配伍柴胡、芍药、茯苓、白术等,即逍遥散。
若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月经不调,漏下不止等妇科杂病,常配伍吴茱萸、阿胶、牡丹皮、芍药、川芎等,共奏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之功,即温经汤。
若治经行腹痛,气滞疼痛,可以四物汤为基础方,再配伍香附、延胡索等行气止痛之品,即加味四物汤。
汪昂言:“血属阴,四物汤能养阴,阴得其养,则血自生,非四物能生血也。若气虚血弱之人,当用人参,取阳旺生阴血之义。”
3.用于虚寒腹痛,瘀血疼痛,跌打损伤,痹痛麻木等证。当归能补血活血,善止血虚血瘀之痛,且其性温,有散寒之功。治虚寒腹痛,常与小建中汤合用,即当归建中汤;
若治寒疝腹痛及胁痛里急,或妇人产后腹中疞痛,虚劳不足,常配伍羊肉、生姜,即当归生姜羊肉汤。本方今天亦可做食疗之用,实为良方。
若治心腹血瘀诸痛,常配伍丹参、乳香、没药,即活络效灵丹。
若治跌打损伤,常配伍大黄、桃仁、红花等,即复原活血汤。
若治关节痹痛或肌肤麻木,常配伍羌活、桂枝、秦艽等祛风除湿之药,即蠲痹汤。
若治血虚寒厥证,手也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者,常配伍桂枝、细辛、芍药、甘草等,即当归四逆汤。
4.用于痈疽疮疡,久不收口。当归能补血活血,有消肿止痛、排脓生肌之功,故为外科疮疡常用之药。治痈疡肿毒初期,红肿焮痛者,常配伍金银花、白芷、贝母、皂角刺、乳香、没药等,即仙方活命饮。
若治体虚疮疡久不收口,常以四物汤与四君子汤合方加味,补益气血,排脓生肌,即十全大补汤。
5.用于胎动不安、胎漏证、妊娠腹痛证。当归能补血活血,有补而不滞之功,乃妇科要药。治妊娠腹中疞痛,常配伍芍药、白术、川芎、茯苓等,即当归芍药散。
若治气血虚弱,胎元不固证,常配伍人参、黄芪、白术、砂仁、寄生、续断等,共奏益气健脾、养血安胎之功,即泰山磐石散。
若治冲任虚损,月经过多,或妊娠胎动不安,胎漏腹痛等证,常配伍阿胶、艾叶、熟地、芍药等,即止血安胎名方胶艾汤。
6.用于血虚肠燥便秘及其它。当归有补血润肠之功。治血虚肠燥便秘,常配伍肉苁蓉、火麻仁、首乌等养血润肠之药。
若治肝肾阴虚,肝气郁滞,常配伍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川楝子等滋阴疏肝之品,即一贯煎。
若治血燥湿热,头面生疮,粉刺疙瘩,酒糟鼻赤,常配伍贝母、苦参,共奏行瘀散结、清热除湿、利尿通淋之功,即当归苦参丸。
总之,当归是中医临症使用频率最高中药之一,组方用法颇多,流传至今的经方与名方更是不计其数,是每位学习中医之人,都应重点掌握的一味中药。
三、用法用量
当归常入煎剂,也适宜做丸散。入煎剂常用量十余克至几十克不等,具体用量,要灵活掌握;若用于润肠通便,短期内也可再大些剂量。
当归入药部位不同,功效也有所区别。当归身偏于补血,当归尾偏于活血,而全当归则偏于和血;酒炒过的当归,则能增强其活血功效。
李东垣言:“头止血而上行,身养血而中守,尾破血而下流,全活血而不走。”
李时珍言:“治上用头,治中用身,治下用尾,通治全用。”。
汪昂言:“使气血各有所归,故名。血滞能通,血虚能补,血枯能润,血乱能抚。盖其辛温能行气分,使气调而血和也。”
四、应用注意
当归滋腻而有滑肠之弊,故湿盛中满、大便泻泄者当忌用。
《本草经疏》:“肠胃薄弱,泄泻溏薄及一切脾胃病恶食、不思食及食不消,并禁用之,即在产后胎前亦不得入。”
黄元御言:“其性滋润凝滞,最败脾胃而滑大肠,阳衰土湿,饮食不消,胀满溏滑之家,甚不相宜。必不得已,当辅以姜、桂、二苓之类。”
汪昂言:“滑大肠,泻者忌用。多有过服四物阴滞之药,而反致害者。”
张锡纯言:“虚劳多汗、大便滑泻者,皆禁用。”
作者按:凡虚劳体质,特别脾胃虚弱者,大剂当归或以当归为主的方子皆不宜用。有碍脾胃运化,于虚劳疾病恢复不利。因此,诸多补虚类方中,虽常用到当归,但为医者切不可迷信当归。
——中医实战笔记:20.11.9晚
#中医实战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