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法论治...
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法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动脉高压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为原因不明、出现于成人、局限于肺的进行性致纤维化性的间质性肺炎,其组织病理学和放射学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IPF后期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IPF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中医药在IPF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通过中医药辨证施治,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耐缺氧能力,延缓疾病进展。
我们通过对IPF合并PH的中医诊疗实践,发现从益气温阳活血化瘀论治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根据IPF的临床表现和病机变化,多将IPF归为“肺痿”“肺痹”范畴。临床IPF患者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咳嗽,干咳明显,少痰,痰色以白或黄白相兼多见,随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喘息、气急、乏力等表现,后期常伴有不同程度恶风、自汗、面色㿠白等气虚表现,恶寒、怕冷、小便清长等阳虚表现,多数患者瘀血表现亦很明显,如唇舌紫绀、舌质暗红、舌下络脉粗大、皮肤粗燥、脉涩等。随着病情进展,IPF病机亦有变化,当合并PH时,更易出现虚实夹杂、多脏腑受累。
1.气虚为基本病机
肺为娇脏,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上出鼻窍,与自然界息息相通。肺于胸中居于高位,参与一身之气的生成与运行。IPF患者,尤其是病变后期,肺部广泛纤维化,肺脏之形受损,其功能必不能保全,宣发肃降失常,而见咳嗽、咯痰、胸闷憋喘等表现;肺气虚,卫外不固而见反复易感,进而加重病情。人体之气分布于五脏而成为脏腑之气,IPF患者肺部弥漫性纤维化,肺脏受损,肺脏的基本生理功能失常而见肺气虚,脾肺母子相关,子盗母气而出现脾气亏虚。
2.后期易有心肾阳虚
五脏彼此协调,共同维持机体生理机能。肺属金,肾属水,金水相生,肺为肾之母,久病及肾,而致肾虚。心与肺亦有密切的关系,肺朝百脉,助心行血。久病及心肾而致心肾亏虚,肾为先天之本,主命门之火,肾虚而致命门火衰,肾阳温煦之力减弱,阳虚水泛,气化失司致水液代谢失常而为痰为饮,痰瘀胶结,瘀滞不行;心气不足,心阳不振,阳虚寒凝而血滞,血液鼓动无力而致血行不利,进而加重血瘀。IPF后期出现PH时除常见症状咳嗽憋喘、畏寒肢冷外,还可出现心悸、水肿、小便不利、舌体胖大等水液代谢失常及唇甲青紫、胸背刺痛等血瘀表现。
3.血络瘀阻贯穿始终
肺助心行血,也是多血之脏,全身血液流经肺脏后经过肺脏气体交换形成动脉血,再经过心脏重新分布于全身,同时肺脏也具有贮血功能。肺系之病除可出现气病表现外亦可出现瘀血致病。在IPF的发展过程中,血瘀贯穿于IPF的始终,痰瘀毒在疾病的初期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IPF合并PH时,患者肺脏结构被破坏,无法正常主气、司呼吸,宗气无以生成,无以下济丹田以助元气,而致一身之气亏虚。而气与血息息相关,血为气之主、气为血之帅,当IPF患者合并PH时,心肺血液循环阻力增加,肺不能正常朝百脉,助心行血,而心亦不能正常主血脉,此时血瘀更为严重。反之瘀血又可以作为致病因素影响IPF发展,加重病情,成为加重PH的一个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 IPF合并PH为难治性疾病,可归为中医学“肺痿”“肺痹”范畴。本病病位在肺,可涉及脾、肾、心;气虚为基本病机,后期易有心肾阳虚,血络瘀阻贯穿病程始终。中医从益气温阳、活血化瘀角度出发,可有效预防或者减缓IPH患者PH的出现,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任玉娇,朱雪,张伟 . 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法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动脉高压[J].中医杂志. 2017,58(14):1186-1195.
山东省中医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科门诊时间:
周一上午东院
周一下午东院(肺结节多学科会诊)
周二上午西院
周四上午东院(特需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