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什么,会出现了活力流失的情况?

 今年的第012篇文章


打开电脑,感觉没有特别想写的东西。倒不是说没有内容,草稿箱里有好几篇之前留下的半成品,稍微加工一下就行。
但就是觉得没有什么好写的,有点压抑,感觉活力在一点一点流失,提不起劲
想起了查理·芒格的一句名言:“告诉我我会死在哪里,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
那就写一下这段时间,我因为做了什么,而导致出现这种活力流失的情况吧。

1、几乎没有出门。

没有去爬山
我找的原因:天气寒冷,对身体不好。
没有去公园散步。
我找的原因:天气寒冷,对身体不好。中午太阳正好的时候,好像要工作。
没有去健身房。
我找的原因:冬天肌肉有点疲了,怕一下子做猛了、瘫倒在健身房里。
没有去瑜伽馆。
我找的原因:疫情原因,附近的瑜伽馆还没开门。要坐车的,路上又容易有风险。
连楼下超市都没走一走。
我找的原因:想偷懒,美团买菜、叮咚买菜不也能解决嘛。

2、有dealine的外界任务比较少。

不是说没有事情可以做,想做的话肯定能找出一大把,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
就是那种外界推动的、在某个时间段一定要做完的事比较少
整个人就有点懒洋洋的,没什么干劲去做事,但同时又有一种好像今天没干什么活、白领工资的担忧和恐慌。
刚好看到豆瓣@余生年少如初 发的图片,一下子get到了“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
有时真的是在越忙的时候,人做的事情反而越多,真是奇怪

3、跟人交流比较少。

爸妈只打了一两个电话。
面对面交流只有一两个人,而且见面的次数不多。
手机里交流的熟人也不多,偶尔说一下话。
陌生人的交流更是没有了,不管是现实的还是网络中的。

4、犹豫纠结一些事情。

例如春节到底要不要回家
回吧,但路上风险高、不能保证回去路上一定安全。按照最新的政策,回去要居家隔离14天、相当于整个假期都在家。在家那边要7天做一次,回来北京又得7天做一次、14天做一次。
不回吧,但感觉一年陪在父母身边的时间不多,而且过年不在家好像不太团圆。
例如东西到底要不要买
北京顺义的快递停了好久,拼多多、淘宝、京东非自营的基本都收不了。想买东西,要么靠美团、叮咚买菜、京东自营物流(时间还说不准),要么收件地址写朋友家,大老远去搞回来。
有一些不太急需、但有了会更好的一些东西,像地毯、橙子、南昌米粉,就一直在想到底要不要买。
例如Wi-Fi到底要不要去搞
屋子已经没Wi-Fi两三个月了。之前舍友搬走时,她怕去了外地不好退,就把用她名字申请的宽带给糊里糊涂地退了,钱也拿不回来。
所以现在就一直用手机流量,也不太敢敞开来看视频,总感觉玩个手机、用个电脑都畏畏缩缩的。
例如到底要不要去医院看脸
感觉病情好像严重了,但又没到危险程度。现在去医院也不知道安不安全。
这么一通搞下来,就成了现在活力变少了的样子。
不过人的适应力也是强,虽然层层大山压下来,但这次自己没有被彻底压倒,努力蹦跶着,想找一个窗户透透气。
今天坚持了“持续行动”,还把想法记录了下来。不再是以前那个只能被动、躺平等情绪袭击的自己。
人生这么长,自己与自己独处的时刻这么久。我可以找到更多办法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