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雅地住在高架桥下

来源:空心建筑

高架桥是城市聚集的产物,在带来交通便利的背后,是人们从二维交通走向三维交通做出的妥协。因为在提高交通效率这一个优点背后,有更多的无奈瑕疵。高架桥下产生的消极空间,就是其中之一。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架桥下的空间是被浪费的。因为噪音、扬尘、缺乏日照、无法停留等原因,似乎无法做除了绿化之外的任何用处。它就像家里面床下的空间,非但无法利用,还会藏污纳垢,虽然可以眼不见心不烦,但总有些时候,你会有让它物尽其用的冲动……

现在,我们看到在许多城市里,一些高架桥的空间已经被赋予新的空间性质。

公共空间改造

商业空间改造

运动空间改造

基础设施改造

文化艺术空间改造

在以上的案例中,高架桥下空间大致被作为城市公共用途,或是广场,或是绿地,或是运动场,或是演艺场所,还有少数被作为商店。原因显而易见,这样的空间在人们的认识里还是没有达到居住的标准。

本篇要介绍的项目,另辟蹊径,在高架桥下布置了居住功能。


中央ラインハウス小金井

新建築2020.08

背景

伴随着2010年11月Jr中央线的高架立交化,中央线高架开始着手商业开发。其中一个项目就是在武藏小金井站和东小金井站之间长350米的区域内规划一处面向学生的住宅区域。

中央线-项目段

为什么选择建造学生宿舍?

通过学生宿舍来增加铁路沿线价值:

中央线的开发,在功能上为了加深和周围地域的联系,将“振兴城市”作为口号,通过“soft”和“hard”两个策略来增强中央线沿线价值。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hard”方面——针对地铁站周围来发展商业设施,在车站和车站之间的高架下建设儿童支援设施、医疗设施、促进交流的设施和面对沿线住户使用的广场和公园。总的来说就是想要在铁路沿线安置对居民日常生活有帮助的功能。

本项目中,规划过半的区域是一类底层居住用地。为了贯彻城市设计的要求,我们对如何提高中央线沿线的空间价值进行了分析探讨。因为中央线路沿线有很多的大学,所以从满足学生的需求出发,选择了以“学生住宅“来作为设计的切入点。

大学指南

除了提供居住的场所以外,也考虑为居住学生设置一些相互交流学习的场所。在此之上,为了让学生和周边的居民也有相应的互动,还安置了咖啡馆、餐厅等空间。

全长350米的基地要一边保持统一感,一边存在一定的变化,因此选择了三位建筑师来设计,提供三种不同的居住户型。北山恒(L)/谷内田章夫(C)/木下道郎(H)

总平面


北山 恒

食堂/L棟

项目初期,基地被分为三个部分。串联镇东和镇西的路口在我的设计范围之内,是最复杂的环境状况。在设计的过程中,想要在这里设置一处会客厅或餐厅来满足最初的设想。

交叉路

食堂内景

公共设施下的公共设施

中央线是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在它下方,通过用小型钢架龙骨搭建在空中的混凝土板来遮挡噪音,从而第二次安置了公共基础设施。

食堂外景

剖面

建筑和高架桥的结构(1100*1100混凝土柱)分离,运用“H“型钢(100*100)构筑空间,梁柱外侧涂有防锈漆。

食堂CG

食堂实景

食堂平面

高架桥下有着特殊的居住环境,而本项目的居住者是白天几乎不在屋内的学生,这个项目才得以成立。为了让学生来这里居住,要赋予一些特殊的魅力。最重要的是租金一定要便宜,所以在基地内要安置尽可能多的房间。在对室内活动所需极限最小范围和尺寸的研究分析后,房间采取了和修道院僧房相同的尺寸。十个房间可以共用餐厅、厨房、洗衣房和图书馆。

L栋室内/外景

L栋居住空间平面

这种程度的空间共享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让他们拥有良好的舍友关系。入口玄关是两栋房子共有的,这样就可以在最小的面积内供20名学生使用。理想中希望这20名学生能够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生活。

会客厅和餐厅是向周围居民开放的透明性很高的公共空间。在钢柱支撑起来的混凝土屋顶下,置入混凝土墙来分隔空间。

最终使高架下原本的消极空间也可以用来支撑人们日常的活动。

 

L栋共享空间实景/cg

L栋共享空间平面


谷内田 章夫

C棟 / 可以维系少数人交流的公共平台

项目规划在15米跨度的高架下,十个跨度内要用十栋住宅安置46户居民。之前在西国分寺的集合住宅项目中用公用的餐厅、洗衣房和阳台让少数共同使用的人有着不错的关系。这次也想运用这个手法来进行设计。

首先公共区域是围绕着4-5人使用来考虑的。基地的南侧是东京农工大的区域,只有北侧和道路联系。作为集合住宅,受制于东京都安全条例,这里采用了长屋的建筑形式。

 

C栋cg

剖面

基地的标高相比其他的区域要稍微高一些,两层高度不够,因此只建造一层的建筑。每一栋大概60平米,供4-5人使用。面积上虽然狭小,但是利用高度设置loft,采取立体化的单元大大地丰富了室内空间的利用。

C栋室内

C栋居住空间平面

长屋本身是没有包含公用部分的,但两个建筑单元之间的空间可以用来当作室外平台来加强居住者之间的联系。平台周边也设置了半室外的起居室,室内外的联系也被加强。因为在高架之下所以不用在意是否会在在下雨天被淋到。

C栋共享室外平台

C栋共享室外平台平面


木下 道郎

 H棟 / 和街道连接的公共住所

作为对铁路格外喜欢的人,为这条线路将原本的街道一分为二感到十分遗憾。但是如果在铁道的下方重新点亮街道的灯光,那一定是很棒的东西。H区是四栋sharehouse,每栋都有10人左右的公用休息室,餐厅,厨房的。

H栋居住空间室内/cg

H栋居住空间平面

房间之外的厕所、淋浴间、洗衣间、厨房之类的公用空间作为住宅的独立附属空间存在。每两三户形成的住宅空间通过独立的小型公共集合空间相连接。公共空间的家具相较于住宅区更加鲜艳,给人更柔软的感觉。室内陆面是混凝土,可以直接用来停靠自行车。

H栋共享空间室内

剖面

建筑整体是16个大大小小的盒子简单的连接,就好比在铁道上行驶的火车一样。小盒子被大盒子包围自然形成了「u」形空间,这种空间留白是为了让居住者自行设计和使用,会更加有趣。

H栋共享空间平面

H栋室外

— 完 —


彩蛋

桥上的稻草人房子

原文章来源:《新建筑》2020年8月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