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对娃不闻不问的亲爸却成了孩子模仿的对象,怎么会这样?

很多妈妈参加了我们的专注力课程,她们的出发点都是解决自己家娃专注力差的问题,有的上课走神,有的考试学渣,更有父母离婚,孩子对每天照顾自己的妈妈充满怨恨,却对抛弃自己的亲爸充满感情。

我所分享的这些妈妈的情况,都是真实存在的,为了保护隐私,我会隐去家长的具体情况,分享出来的目的,是希望我们家长在家里教育孩子时,要注意教育上的细节。

要知道,教育一定是藏在细节里,也许,我们不经意的举动,却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是我们要引以为戒的地方。

一、妈妈常说的一句话,是孩子专注力差的重要诱因

报了专注力课程之后,这位妈妈加了我。

妈妈很着急,眼看期末考试就要到了,但孩子的情况,却不容乐观。

“昨天校内老师发了语文测验卷回来,我一看蒙了,阅读题错了很多,平时在家做阅读题都能做出来。”

“我联系了老师让他给我一张测验卷,今天中午重做了,他都能做对。”

这是个一年级的孩子,妈妈反馈这样的情况,实际上在很多一年级孩子的身上,并不少见。

问到孩子自己有怎么解释,她说:

“他没有解释,问他,他说不理解。”

“我现在估计他测验时,没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读题。”

“然后数学计算题不是不会做,总算错数。”

“他现在不愿意做作业,放学回家就想玩,每次都要我监督他,小动作特别多,让他做作业就犯困,很让人头疼。”

从妈妈反馈的情况来看,专注力方面是有欠缺的,但才一年级的孩子,现在就不愿意做作业,小动作多让人头疼,这些方面联系起来,还是有必要跟妈妈直接电话沟通,了解更具体的才好。

果然,电话沟通下来的结果,反映出来的问题比较多。

孩子的视知觉比较差,看题时也容易漏题、跳题,妈妈困惑的是,孩子为什么会漏题跳题呢?她以为孩子是粗心大意导致的。但考试时不会的题,明明在家做时就会做的,怎么会这样呢?

仔细沟通下来的情况,令她完全没有想到,真正的原因跟自己平时训斥和要求孩子有直接的关系。

原来,这位妈妈对孩子写作业、磨蹭拖拉的情况很不喜欢,她经常挂在嘴上的话是,快、快点,赶紧做!

这样的话或许父母们多少都会说,但如果频率太高,要求很严的情况下,就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一种催眠一样的效果。并且在孩子的心里埋下一种莫名的紧迫感。

孩子知道妈妈要的是快快快,为了更好的迎合妈妈的要求,他无法同时兼顾对质量的要求,在这种紧迫感的推动下,他可以60分钟的考试用20分钟完成,并且抓紧时间上交。也可以尽快完成作业,不看内容只求快写。

就算妈妈不在身边,他也像是被妈妈催眠了一样,条件反射地一味求快。

这才是真正的原因所在,制造出这种结果的,跟我们教育的要求有关。如果我们还是对孩子发出如此强烈的信号,那他要静下心来去写作业和考试,就没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二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孩子不喜欢阅读,在阅读方面的习惯养成,出现了问题。当然了,这些后续我会给她方法来改变。

那么,你平时也会对孩子一味地强调快快快,快点写作业快点吃饭快点睡觉吗?

二、最没爱心的亲爸,却成了他最珍惜的爸爸

这位妈妈,在孩子一年级时就与前夫离婚了,后来重建家庭有了小宝。

转眼间孩子三年级,这个10岁的男孩却给她制造了无数的麻烦,用妈妈的话来说,那是处于崩溃的边缘。

在学校不听老师的话,不守规章制度,我行我素,经常和同学打架,和同学相处不好,没人愿意和他一起玩。

转学过二次了,原来在私立学校住校,但实在无法再呆下去只好转学。第二家学校是走读但比较远,表现是一样的糟糕,老师投诉无数次。逼不得已,去医院看觉得有可能是多动症,吃药一段时间后发现没效果就停药了。

这第二家恐怕又要转学了,非常头疼。

沟通下来发现,孩子开始出现问题时,就是父母离婚之时,这位妈妈同样谨慎,特意带孩子找了心理咨询来看,也有做了引导。但我发现,孩子很明显并没有走出来。

1、妈妈回忆说,问孩子爸爸妈妈离婚,是因为两个人不适合所以才分开,孩子却说,虽然你们在家总是吵架,但我还是希望你们不要离婚。

2、我告诉他,孩子内心对你,是不是还抱着很强的怨恨情绪,妈妈回想起来说偶然发现,孩子曾经在本子里写下“死妈妈”的字眼,这让她十分震惊。

3、离婚后,亲爸除了每个月500元的抚养费,对孩子是不闻不问,但这样,这孩子反而特别想念自己的爸爸。小时候亲爸曾经给他买了一套衣服,只要有机会他就要拿出来穿,上次出门,还执意要穿上出去,结果因为衣服太小单薄,回家后感冒了,这让她十分生气,痛骂了孩子一通。

4、孩子总是有意模仿亲爸的一举一动,这种行为让姥姥姥爷非常反感,也让妈妈很抵触,觉得儿子是故意来气自己。但实际上,这个孩子已经在内心里因为渴望获得亲爸的关爱而树立起了一个虚拟的父亲形象,更是用这样的行为来让自己获得靠近亲爸的感受。他的出发点是满足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故意气妈妈。

5、为了让儿子获得更好的教育,送孩子去了私立学校,而这学校是需要住宿的,妈妈一番好心,孩子的感受如何?他的感觉非常糟糕,在他看来,爸爸不要自己了,现在妈妈把自己送去学校住,这不是也不要自己了吗?所以他会想尽办法回家。

果然,妈妈说的确如此,他一打人一捣蛋,老师一投诉家长,她就不得不来带孩子回家。而要送孩子去学校时,他会痛哭流涕央求别送自己去学校。

6、关于学习缺乏内驱力,是因为她教育孩子时,说孩子的亲爸好吃懒做不干活,让儿子千万不要学亲爸,要好好读书不要像他亲爸一样!

实际上,我告诉她,孩子已经在内心树立起了亲爸的虚拟形象,在他的心里,爸爸是完美又厉害的,现在跟他说爸爸很差劲,你要好好学习去证明爸爸的差劲。这让孩子的内心起了严重的冲突,他无法接受自己好好读书却破坏了心目中爸爸的形象。

这样子,他能有内驱力吗?这才是真正藏在孩子内心的重要阻碍啊!

这么一分析,妈妈才发现,自己的这些做法,不仅让这个为孩子付出最多的妈妈得到糟糕的反馈,甚至孩子还把那个真正放弃他的爸爸当成了自己最亲的对象,这让妈妈十分感慨!

这就是家庭教育方法不对,所带来的情况。

三、专注力不足的表象后面,是不同的根源

同样是专注力不足的问题,但在不同孩子的身上,却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原因。

如果我们只看表现,孩子上课走神,注意力不够,考试漏题,粗心大意。然后按表现来给孩子用同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你会发现效果完全不一样。

就像感冒,有的是风寒,有的是上火,有经验的医生给出的就会不一样的药方。面对孩子的问题,更是如此。

教育孩子不应该像工业化生产,把所有人都用一个模子制造出来。真正的家庭教育是农业,我们就像农民一样,需要对不同的作物施不同的肥,用不同的方法来培育。

更何况是孩子,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需要找到根源,并且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来培养孩子好习惯好个性。

解决孩子问题,一定要先解决情绪,再来解决问题。更是先有关系,后有教育。

所以,为什么别人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好,到了我们这里却毫无效果,也不好用,这是因为孩子个性不一样、环境不一样,我们家长理念方法也不一样,带来的效果就相差很大了。

发现写到这里,才写了两位妈妈的情况,还有其他家长的情况,如果大家有兴趣,我再分享出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铁汉柔情”、“请故意说慢一点”。

希望我的文章,对你有启发,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庭爸,8岁女儿的奶爸,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家庭教育指导师,70后大叔,有爱有思考的育儿和教育达人,欢迎关注、转发、点赞和评论,更多育儿和教育问题可以与我交流。让育儿更轻松,让教育更有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