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人】南辛安的霍珍云烈士亲属们你们还好吗?

前天,石践村冯济川举人的近亲“网友老郑”给我发来一张“烈士证”:

“烈士证”上说明:

烈士姓名:霍珍云,孝义县一区南辛安村,家长姓名:刘润梅,与霍珍云是夫妻关系。烈士当时服役于独立四旅11团(719团,隶属于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政治委员习仲勋),于1947年8月甘肃合水战役中光荣牺牲,时年22岁,埋葬于甘肃省合水县城南郊地。

烈士的妻子刘润梅时年估计也就20来岁,烈士有无孩子不得而知。

光荣的烈士家属,你们现在还好吗?

在此,借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向霍增云烈士表示哀悼,向烈属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

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查【孝义县志】得知:霍增云烈士于1944年18岁时参加革命。

我们了解一下独四旅11团的历史:

1945年11月以吕梁军区独立第11、13、14团为基础,组建成立的独立第4旅,归吕梁军区建制,由晋绥军区指挥。旅长顿星云政委杨秀山。1946年11月独四旅与三五九旅会师吕梁地区组建晋绥野战军第二纵队,纵队总兵力八千六百五十余人。12月,独四旅第十一团编入三五九旅719团。

第11团,原是抗日战争时期三五九旅特务团分编的冀中军区警备旅第二团,1943年9月调归晋绥军区第八军分区建制为第二支队,后改为吕梁军区独立第十一团,战斗力较强。划归独四旅时,团长林海青,政治委员孙继铮。

第13团,原是抗日战争时期山西新军决死第二纵队第五团,1942年底,改为晋绥军区第八军分区第五支队,第四军分区组建时,五支队划归第四军分区建制,后改为吕梁军区独立第十三团,仍归第四军分区指挥。独四旅组建时,团长王文礼,政治委员曾光明。

第14团,原为抗日战争时期第一一五师晋西陈士榘支队和新军政卫二0九旅合编后的第三大队,就是有名的“曹诚三团”,后改洪赵支队,1945年改为吕梁军区独立第十四团。划归独四旅时,团长李述应,政治委员吴鉴群。

1947年3月,独4旅随2纵西渡黄河编入西北野战兵团。7月,改称西北野战军2纵独4旅。9月,该旅所辖13、14团依次改称10、11团,12团番号不变。(2纵军长王震)

从1945年底组建时的1800余人的弱旅到1949年初整编后实力过万难逢敌手的劲旅,这支诞生在吕梁大地的雄师纵横西北,长风万里,创造了辉煌的战绩和不朽的功勋。据统计,4师(独4旅)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77次较大规模的战役战斗,毙伤敌9500余人,俘敌23700余人,合计33200余人,成为西北战场上我军主力师之一。

我们再了解一下合水战役:

民国三十六年5、6月间的合水战役,是青马集团与解放军激战的代表性战役。此战是解放战争期间西野主力部队与青马集团的第一次大规模作战。准确来讲,这场战斗是青马集团的整骑八旅对西野二纵359旅、独四旅和教导旅。

合水之役,终以我军失利、伤亡2500余人而告终。战役失利是彭德怀始料未及的,在全军上下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这是西野部队与“马家军”骑兵的首次大规模正面交锋,虽然合水战役的结果是我军失利,但这次战役也给了“马家军”以重大杀伤,战士们积累了打“马家军”骑兵的经验,为以后彻底歼灭“马家军”创造了条件。

1947年6月1日,正在合水西北向西野主力靠拢的二纵司令员王震向西野野司电报合水战斗失利,电报中王震沉痛地说:

“彭、习:

……合水攻城打援均告失利,影响整个战役,我有责任,唯青马惯打英勇善射能战,行动迅速胆大,实非夸大以掩过错,亦非认识为不可消灭敌人,青马特点可供今后行动方针之资料。战役共伤亡八百余人,干部伤亡严重,弹药消耗特大(九旅近乎打光)必须移至一个地区整顿几天。

王震 6月1日未时”

《第一野战军》一书中明确记载:

“我伤亡二千五百余人,仅歼敌一千五百二十人,不得不撤出战斗”。

合水战役我军伤亡2500余人,霍珍云是其中之一,我们再次向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致哀,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