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医学“阳明降机”解说

由于阳明降机关乎人体生生之源,所以必须深刻认识“阳明大降机”理论。郑钦安:“坎为水,坎中一点真阳乃人身立命之根。”先天乾坤(阴阳)两卦化合为后天的生生之源、阳根之所,对应北方——坎卦☵。坎卦中的阳,钦安称为相火、真火,依据天地一气周流,此火只有降至地下水阴中方能化生为后天的坎水。彭子益曰:“相火无燔灼太过之病,有相火不降之病。相火降至水中,水中有火,则生元气”。

一、问题缘起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下万物同出一理,人乃万物之灵,亦为天地之产物,天地一大宇宙,人身一小宇宙,天人合一,故天地一气升浮降沉,人身应之,气机先降后升,降入土下水阴中,降的越深,阳根越深固,元气越充足。故西方阳明燥金之气顺降则人身一气周流,循环无端,生生不息。

立足上述观点,气一元论为中医学之理论基石,该理论认为“气”是宇宙天地的本原,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故人乃禀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之气化合而生,阴为阳之基,但人之生机以阳为主,即“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之理。因此人身阳气的敛、降、藏、蓄可反映阳根是否深固,生机是否旺盛。大气之始降对应“主气”中五之气阳明燥金,立足人身,气机运行遵循着同样的自然规律,故李可老中医提出“阳明之降乃人身最大降机”。

二、“阳明大降机”理论源流

1《黄帝内经》

首论于《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帝曰: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对于“两阳合明”的问题,目前大多数医家都片面的理解为阳明就是阳气极盛之意。那么刘力红老师在《思考中医》中解释:两阳合明“是把阳气从一种生发的状态、释放的状态收拢聚合起来,使它转入蓄积收藏的状态,这个才叫两阳合明,这个才与阳明的本义相符”。因此说“合是聚合的意思,是合拢的意思,这个合正好与开相对应,不是叠加的意思,是合拢的意思,这个合正好与开相对应,不是叠加的意思,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意思,即如《说文解字》中解释'合’曰'合口也’。”故阳明其实是一种阳极转阴的气机运行状态。且《素问·天元纪大论》曰:“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可知燥为阳明本气,其性凉,主肃降,乃秋天之气,对应五行属金。犹如自然界秋气燥金来临之季,草木之枯萎、水泉之涸竭,即为燥金用事之象。那么根据“有验于天者,必有验于人”之理,故西方阳明燥金之气顺降则人身阳气归位、元气增强,如此一气周流方能循环无端、生生不息。

(2) 《伤寒论》

《伤寒论》是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秉承《周易》《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结合理法方药将六经辨证纯熟地运用于临床的体现。其立方施治尤重中州之气,始终贯彻“用中”和“执中”理念。正如《伤寒论》第184条所云:“阳明居中,主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阳明位居中焦,又与五行之土同气相求,故具有土金合德之性,土为万物之母,无土不成世界,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藏,万物土中灭,因此“阳明之降乃人身最大降机”。且《伤寒论》第270条有云:“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故阳明不衰,则阳气可降,元气有根,邪气断难深入三阴,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理。

(3)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李可老中医认为:“彭子益先生以易论医,创河图五行运行以土为中心论,中气为轴,十二经(五脏、六腑)经气为轮,轴运轮转,轮运轴灵,轴停轮止,生命终结。”并从纷繁复杂的古医经中理出“生命宇宙整体观”。且其以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而著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曰:“五气之时,地面上盛满的阳热,经秋气之收敛,正当下降。中土之下,阳气充足。湿气已收,大宇光明。阳盛而明,故称阳明。金气当旺,湿气收,则燥气结。此时地面上空的金气,压力极大,故称燥金。”天地一气的圆运动先降后升,一年之中大气自夏至始降,降入土下水阴中,降得越深,阳气越充足,水中有火,则生元气,生生之源方得以增强,来年春天才能万物复苏、生意盎然。由此可见,“阳明大降机”的和顺与否关系到整个气机运行的圆运动。

综上所述,一气周流的关键在于“阳明大降机”的和顺,即“阳明之降乃人身最大降机”之理,阳明得降,元气有根,生生之源方得以增强,如此一气周流才能循环无端、生生不息。

三、“阳明”和“阳明大降机”的涵义

“阳明”和“阳明大降机”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

  (1从标本中、开阖枢认识

从标本中而论,《素问·六微旨大论》曰:“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且《素问·至真要大论》有云:“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故阳明从中化,太阴从本化,以阳明之中,太阴湿土也,故燥从湿化。因太阴的虚化寒化,燥湿不济,往往导致阳明界面的火、热、燥。即李可老中医提出“阳明之燥热,永不敌太阴之寒湿”。

从开阖枢而言,《素问·阴阳离合论》曰:“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故厥阴、阳明同主阖,二者体现的是气机升降出入之道路,且阳明阖则太阴开,表现为阳气之敛降,反映的是一切阳极转阴的气机运行状态。

   (2从脏腑系统认识

肺在生成五行上属辛金,位于五方之西方,根据圆运动一气周流理论,结合经脉而言,又属手太阴肺经辛金之气,与足太阴脾经己土之气手足同经、一气贯通,故肺为土金合德之脏。胆在生成五行上属甲木,位于五方之东方,根据圆运动一气周流理论,结合经脉而言,又属足少阳胆经甲木之气,与足厥阴肝经乙木之气自成一小圆运动,即吕英教授所言“甲胆一降,乙木自升,生化无穷”之理。胃在生成五行上属戊土,位于五方之中央;根据圆运动一气周流理论,结合经脉而言,又属足阳明胃经戊土之气,与足太阴脾经己土之气相表里,两者燥湿相济、升降相因、纳化相依、相辅相成、和气一团。大肠在生成五行上属庚金,位于五方之西方;根据圆运动一气周流理论,结合经脉而言,又属手阳明大肠经庚金之气,与手太阴肺经辛金之气相表里。因此,立足气一元论,肺、胆、胃、大肠都属于阳明,四者的气运状态皆属于阳明大降机。

   (3从经络系统认识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提出“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转,轮运轴灵。”大气的五行是融合的,分析不开的,人身亦然。五行又具有阴阳属性,分别与经脉、脏腑构成十二经气,同一五行属性的经气自成一圆运动,一升一降,遂有手太阴肺经辛金之气、足太阳膀胱经壬水之气、足少阳胆经甲木之气、手少阴心经丁火之气、手厥阴心包经相火之气、足阳明胃经戊土之气均主右降,故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将其统称为“阳明大降机”。综上所述,六气乃一气的变现,阴阳、五行、脏腑、经脉皆为一气所化生,人身圆运动之气不是简单的一个三维立体,而是由多网络但又不离三阴三阳开阖枢、标本中规律的一气周流,故临床上但凡出现上述阴阳、五行、脏腑、经脉之气的敛降不利、不降或逆上都可归属“阳明大降机”失常。

  (4)阳明的内涵

◆对应脏——肺

◆对应腑——胆、胃、大肠

◆对应经脉 手阳明大肠经庚金之气;手太阴肺经辛金之气;足阳明胃经戊土之气。

◆正午阳明--《伤寒论》阴阳排列顺序,指两阳合明

◆西方阳明--主气图五之气阳明燥金,主降

◆阳明燥土--土中之正常阳明燥气

◆肺之化源--肺降乃化源之本(金生水)

◆阳明居中主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大黄、石膏、白芍)

四、“阳明大降机”理论临床表现

立足人身一气周流,阳根是否深固,生机是否旺盛取决于阳气是否顺利敛降、封藏、蓄积。大气之始降对应主气五之气阳明燥金,若西方阳明燥金得以顺降,降至土下水阴中,火、热、燥邪便可自行归位,生生之源得以充养,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反之,阳明降机失常,火、热、燥邪亢盛,则生生之源不足。因阳明本位本气的失常多表现为火、热、燥邪,但由于阳明失阖,坎水不足,出现了虚化、寒化,即三阴虚寒,相火离位,火、热、燥邪亢盛同时存在。

(1)表现:故依据此理,阳明大降机失常多表现为高热、颜面红艳或面部烘热、汗多、口干、欲凉饮、便秘、鼻衄、咯血、吐血、呃逆、嗳气、呛咳、咳嗽、烦躁、失眠等火热燥症和逆气在上的表现。

阳明伏热:

1.从表压至阳明界面;

2.三阴本气不足内生邪热,停留在阳明界面;

3.太阴阳明相表里,太阴热化、燥化最易表现在阳明界面;

4.因厥阴融寒温于一炉的特点及厥阴阳明同主阖,以及厥阴别通阳明,手足交叉,临床寒热虚实夹杂出现的热与实往往集中在阳明界面;

5.依“戊癸化火”之理,少阴之邪热可能停留在阳明界面。

2病机:肿瘤病属先天禀赋元阳不足,三阴虚寒,局部六气乖乱绞结成形,归根结底,多为阳明大降机不能和顺,致下焦虚寒,甚则成冰凝之状,逆上之六气停留局部,久则化燥、化热、化火。

然临证时遇到患者之病机错综复杂,同一个病人身上可同时显现上述不同系统的阳明功能失常之象,故对于肿瘤患儿的治疗,应在顾护三阴本气即根气、中气、萌芽的同时,根据症状仔细分析不同系统的阳明主阖功能失常的程度,和降阳明,然后根据此程度合理搭配药味及药量,使患儿自身一气周流之圆运动周流不息,阳明阖则坎水足,达到增强生生之源之效。立足气一元论,若阳明大降机恢复正常,火、热、燥三邪便可自行归位,达到增强三阴本气之效,即“阳明阖,坎水足”之理。

五、阳明与脑病

  (1)阳明通于脑

《灵枢经·海论》根据自然界的四海提出了“四海”学说,即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其中胃为水谷之海,冲脉为血海,亦为十二经脉之海,膻中为气海,脑为髓海。胃又属于阳明,《黄帝内经素问·痿论》云:“阳明者,五藏六腑之海。”既然阳明贵为五藏六腑之海,各藏腑亦受气于阳明,那么自然与其他海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髓海、气海、血海除女性在经期与外界有联系之外,均处于密闭状态。所以当阳明出现问题时,其势可波及其他四海;而当四海出现疾病时,亦可以考虑借阳明通道荡涤其邪。如《伤寒论》第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为太阳蓄血证,按照“四海”学说当属于血海之疾,但本病在症状上的主要表现有“其人如狂”,属于神志异常的脑病,而在治疗上则是运用桃核承气汤,通过“当微利”达到血下乃愈的效果,又是借道阳明而除邪。当然类似的情况在《伤寒论》中还有抵当汤、抵当丸证,主要分布于太阳病篇及阳明病篇,这都说明了在临床上四海确实是相通的,而阳明与髓海、血海的关系尤为密切。

   (2)浊阴降而清阳升

阳明主阳门之闭合,其收降阳气之功赖于其六腑通降糟粕之能。而“头者,精明之府”,脑位于巅顶之上,亦为元神之府,为清阳所聚之地。故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老子》亦云:“高以下为基。”“高下相倾”,升降相因,脑能够得到清阳的濡养,是与浊阴从阳明正常的通降是有直接关系的。一旦阳明瘀浊不降,首当其冲的便是脑窍。

正如前文所述“谵语”一证,“谵语”属于意识障碍的范畴,是脑功能失常的重要表现,在《伤寒论》中有凡34见,其中15处见于阳明病篇,而且散在在其他篇章中的大多数与阳明病也有关系。在阳明病篇,“谵语”属于小承气汤证的有3见(213条、214条),大承气汤证的有4见(212条、215条、217条、220条),白虎汤证的有1见(219条),其余7处属于误汗后导致津液外出,大便难而谵语者有4见(211条、218条、219条、221条),属于“胃火旺疾”,阳明热盛的有2见(210条),还有1处见于216条,为阳明病热入血室引起的。综上所述,阳明病篇的谵语除热入血室另当别论外,基本上都属于阳明通降功能失常,阳明合机失调。如此瘀浊不能通降,则清阳不能上荣,浊邪上害清窍,神机失运,就会出现“谵语”之证。如果我们再联系《灵枢·经脉篇》的定位,“胃足阳明之脉……是主血所生病者。”阳明肯定与血分的疾病之间有着莫大的关系,按照四海学说阳明胃腑又与血海相通,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热入血室也会造成阳明合机的失常,引起谵语了。诸如此类都说明仲景已经透露出“谵语”这个脑功能失常的重要表现与阳明通降失常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3)经脉连属

当然,在经脉的连属上,阳明与脑之间亦有密切的联系,《灵枢·动输》言:“胃气上注于肺,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脑。”因此阳明病中出现脑功能失常的表现亦是在情理之中。如《灵枢·经脉篇》亦言:“胃足阳明之脉……是动则病洒洒振寒……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素问·阳明脉解篇》言:“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歌。”《素问·厥论篇》:“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这些记载都详细记录了阳明病引起的脑功能失常以后诸多精神意识及情志方面的病变,可见早在《内经》时代,对阳明与脑的关系已经认识得非常透彻了。

   (4)阳明不降对脑的影响

而在《伤寒论》中,这个认识更为清晰,反映具体的条文上。如212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即动态描述了阳明腑实重症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由妄言妄语直至神志不清,不能识人,甚则昏迷的情况,而仲景在治疗上直接选用了大承气汤以通降阳明。

如252条“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张隐庵注云:“伤寒六七日,气当来复于高表,目中不了了者,乃悍热之气循眼系而上走空窍也。睛不和者,脑为精髓之海,而精髓为瞳子,悍热之气络于脑故也。无表里证者,言悍热之气上走空窍,而非在表里也。”“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按照现代医学来说,亦属于脑功能障碍的范畴,在治疗上仲景还是选用大承气汤通降阳明的方法。

《伤寒论》第237条“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本条文提到了“喜忘”的症状,按照现代生理学,学习和记忆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出现“喜忘”即说明脑的认知功能出现了障碍,导师刘力红教授认为:阳明是主收的,而人的记忆也是一个收藏的过程,因此,人的记忆就与阳明有很大关系,阳明发生病变,记忆的过程就会受影响、就会受障碍、就会发生“善忘”的病变。整个《伤寒论》为什么只在阳明这一篇讨论“善忘”这个问题,可见阳明主阳门之闭合,司阳气之收降,而脑为髓海,在履行学习和记忆功能时,同样也有收藏的象,可见这两者之间亦有同气相求的关系。

六、郑卢医学“阳明大降机”机理

第一,人体犹如下面这个风车轮,药想实现风车旋转,我们一定要保证1这个阻滞去掉,也就是人体不能有外邪,有外邪犹如车轮压着石头,这个人体风车是不能运转起来的,所以外感方是人体的开关,必须先打开。

第二,要保证肺络畅通,因为肺气主管全身之气,肺络通畅,全身肺气通常。

第三,要保证胆胃降,胆随胃降,胃不降,胆也不可能降下来。

第四,膀胱、肺、大肠、胆、胃是人体降的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五,不降不升!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集注 第2部分》 清·张志聪

    阳明病.心下鞕满者,君火神气虚微而病邪内结也,故不可攻之.攻之而利遂不止.则火气上虚,土气下泄,火土阴阳不相通贯,故死.若攻之而始虽下利,继则利止,土气得以渐升,火气不致殒灭,上下阴阳犹能交会,故愈. ...

  • 《伤寒论集注 第4部分》 清·张志聪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鞭,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旋覆代赭汤方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代赭石一两生姜五两甘草三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此 ...

  • 老中医李可认为抑郁症有5点原因,扶阳伸阳降郁火,用经方四逆汤

    老中医李可认为抑郁症有5点原因,扶阳伸阳降郁火,用经方四逆汤

  • 洄溪堂主·|·简谈对扶阳医学的理解与应用

    洄溪堂主·养生之道 本人自七十年代始临床至今,从一个赤脚医生到省城工作然后开办中医馆,几十年来坚持读书,边学习边临床.开始以<伤寒>.<金匮>和家学为主,后幸得列入郑卢门墙系统 ...

  • (扶阳医学)治病次第

    火神派彭重善医案(三归二:二归一:一归无) 张某某,男,50岁,2009年1月19日复诊. 2009年患肝病与心衰,至今仍然在服用西药.服药之后,现症见:两侧头痛,天冷环境下易发作,纳食不香,量不多而 ...

  • 扶阳医学治疗疾病的真谛

    学习扶阳有个核心问题就是:扶阳医学是怎么治疗疾病的?本质是什么?机制是什么?扶阳能扶起先天之阳吗?还是只能扶后天之阳以补先天之阳不足?看了彭老师的书,这个问题豁然开朗了. 一.什么是先天?--元阴元阳 ...

  • 如何学好扶阳医学

    过去的一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同时也应很多求学者的迫切需求,傅文录教授开始了线上课的尝试.每周一次,在微师APP进行线上扶阳医学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前两天,线上课负责人雷老师刚刚相继推送了期末考试成绩☞& ...

  • 王献民简谈对扶阳医学的理解与应用

    王献民 注:本文为王献民简谈对扶阳医学的理解与应用 本人自七十年代始临床至今,从一个赤脚医生到省城工作然后开办中医馆,几十年来坚持读书,边学习边临床.开始以<伤寒>.<金匮>和 ...

  • 经典火神派与郑卢扶阳医学的异同

     一.扶阳医学传承与发展; 二.经典火神派特点; 三.郑卢扶阳医学特点: 四.同中有异.

  • 直播通知 | 扶阳医学如何治疗各类口腔疾病

    前一段朋友小白因为加班比较晚,就在办公室吃起了零食,一边填饱肚子,一边缓解下压力.结果一不小心,第二天嘴唇上和口腔里就长出了大小不一的口疮,疼得她坐在电脑前不住地发出咝咝的声音.得过口疮的都有感受,它 ...

  • ​经典火神派与郑卢扶阳医学的异同

    原创 傅文录 半夏易医大讲堂 . 经典火神派与郑卢扶阳医学的异同,这个题目对学习扶阳医学的朋友来说,比较重要,因为扶阳医学目前由于派中有派,各派有明显的分歧,系统的了解火神派的两个派中有派的各自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