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解读】区域差异的产生机理
通过地理学经典的研究方法
区域对比和关联的考查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区域差异的产生机理
例1:
(2020·全国II)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图3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陆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观测时段内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 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7.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①白天温度低 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A.1~2月 B. 4~5月 C. 7~8月 D.10~11月
【材料来源】
大气科学潘林林等《绿洲夜间“冷岛效应” 的模拟研究》
【背景拓展】
冷岛效应
冷岛效应特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区域,夏季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低3℃左右),湿度比周边大(几乎和沿海湿润地区差不多)的特殊气象效应。
它的形成是由于戈壁沙漠较绿洲的比热小,同时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也不同,在阳光照射下地面增温比绿洲、湖泊快得多,戈壁沙漠上空被加热的暖空气,通过局地环流作用输送到绿洲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也得以保持稳定,于是形成了一个比较凉爽、湿润的小气候。这种特殊的气象效应,称为绿洲的“冷岛效应”。
从定义中可知,平时所说的“冷岛效应”基本指白天的“冷岛效应”。
本题除了白天的“冷岛效应”,夜晚同样也存在“冷岛效应”。夜间“冷岛效应” 的形成原因与白天完全不同,它是绿洲的夜间蒸发以及绿洲、沙漠之间的风速差异造成的。
夜间“冷岛效应”
实验表明风速加大后,有使近地面温度升高的趋势。近地面温度升高的原因在于,风速加大,湍流作用加强,这样在夜晚导致上层空气向下层传热加强, 导致近地面温度变高。由于绿洲风速小于沙漠戈壁,使其近地面通过湍流混合得到的感热通量小于沙漠戈壁,有使绿洲近地面温度降低的作用。所以这一试验说明,风速较小是造成绿洲夜间温度较低的原因之一。
绿洲夜间蒸发较强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绿洲向戈壁沙漠输送水汽,造成较大的水汽损失;二是绿洲内的农田经常性灌溉,导致土壤水份含量较高,甚至达到饱和状态。灌溉会引起地表温度的下降。所以夜间蒸发造成的能量损失是绿洲夜间“冷岛效应” 的另一原因。
冷岛效应的作用
白天的“冷岛效应” 有抑制绿洲上水份的蒸发与蒸散的作用,在酷热的沙漠中形成凉温的小气候有利于生物生长;而夜间的“冷岛效应” 则对植物的呼吸有抑制作用,减小夜间的消耗,有利于庄稼的高产。
【试题解析】
物体温度越高,波长越短,辐射的能量越强。故温差越大,波长辐射差值越大,读图可知,最大温差出现在15时左右(北京时间),不是当地的正午,而是午后2点左右,排除A。速率看折线的斜率,斜率越大速率越大,具体见下图;凌晨两条折线的斜率差不多平行,C正确。辐射强度取决于气温高低,见下图。正常情况下,沙漠比热容小,夜晚降温快,绿洲比热容小,降温慢,气温高,不符合题目设问;结合所给选项,空气湿度大,大气逆辐射强,气温高也不符合题意,故排除③④。①可以从图中直接读出,白天气温低,热量基础不好;绿洲蒸发蒸腾作用会吸热,进一步造成热量损失。
参考答案:6.C 7.A 8.C
【出题意图】
围绕学生熟悉的绿洲冷岛效应展开,突出夜间冷岛这一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温度、热量、辐射、蒸发之间的关系及能量在区域系统中的迁移和转化,深化对地理联系的认知。
例2:
(2020·全国II)如图4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等自然带,但在同一自然带内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存在差异。据此完成9~11题。
9.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是由于其
①距水汽源地远 ②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小
③地势南高北低 ④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推断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
A.苔原带 B.森林带
C.森林草原带 D.草原带
11.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但南部较干,主要原因是南部
A.沼泽分布少 B.太阳辐射强
C.河流向北流 D.远离北冰洋
【试题解析】
9.考查空间相对位置。从60°N(大尺度)可知,受西风带影响,风源地为大西洋。西西伯利亚平原距离大西洋远,且位于乌拉尔山的背风坡,雨影效应明显,故降水少。
拓展影响降水因素思维导图
10.在本区域南部属于中纬度地区,水分对植物的分布起到主要作用,自然带分布呈经度地带性,故东西两侧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大(当然高大的乌拉尔山也起到了阻隔的作用)。北部苔原带呈纬度地带性分布,热量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故东西差异不大(且受北冰洋影响大)。
11.气候较干的原因:①降水少②蒸发旺盛。题干点明“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故影响干燥的主要原因是蒸发,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是温带,南部纬度较低,太阳辐射较强,故南部蒸发更强,气候更干,B正确。
参考答案:D A B
【出题意图】
呈现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2个典型区域的区位,通过降水量差异比较考查大气环流和气候类型等主干内容,通过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比较考查物质、能量迁移等主干内容,通过区域内部比较考查水文、水循环等主干内容,以此引导中学地理教学加深对地域分异规律的认识。
END
下载电子版请扫描二维码加入知识星球
服务微信号请加:l591921299
海宁中学地理组【知识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