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了玄医道传承:痉病】
痉病
痉病是由于风、寒、湿、痰、瘀等阻滞脉络,心、肝、胃、肠热邪炽盛,或阴虚血少,元气亏损,筋脉失濡,拘急挛缩,甚或邪扰神明引起的以颈项强急,四肢抽搐,口噤戴眼,角弓反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危重病。现代医学中锥体外系疾病,高肌张力综合征和引起脑膜刺激征的相关疾病中,符合本病特征者,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诊断依据
1、多突然起病,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其证候特征。
2、发病前多有外感或内伤以及其他病史。
3、查体可发现颈部有抵抗及凯尔尼格征阳性、巴宾斯基征阳性等病理反射。
4、实验室检查周围血象、脑脊液等有相关疾病的阳性发现,必要时颅脑CT、RMI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鉴别要点
1、癫为一种发作性的,以神志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发作时常有筋脉拘急,四肢抽搐等表现,临床特点为平素一如常人。
2、妊娠病发生于妊娠六七个月,或值分娩时出现忽然眩晕倒仆,昏不知人,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目睛直视,口吐白沫,片刻自醒,醒后又发的病证。
3、破伤风发痉时自头面部筋肉拘急开始,延及四肢或全身,有典型的苦笑面容,有创伤史及未愈创口可查。
4、厥证以突然昏迷,不省人事,四肢厥冷或四肢僵直,牙关紧闭为特征,而无项背强直为其鉴别要点。
5、中风中风时或可出现项痛强直,四肢抽搐,但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或卒然昏仆为主要症状,且清醒后有后遗症存在。
6、颤振表现为头部或上下肢肢体不自主地动作,多以上肢为主动作较轻,幅度较小,不停地发生,但入睡后可停止发作。
7、狂犬病在发作期可有痉挛抽搐表现。典型表现为恐水、怕风及兴奋躁动,有被狗、狼、猫咬伤、搔伤史。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病位与病性:痉病之病位在筋脉,与肝、心二脏及阳明胃腑密切相关。首先在掌握痉病临床证候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兼证予以辨别,兼有头痛壮热,手足躁动者,病位多在肝;兼有壮热口渴,腹满便结者,病在阳明胃腑;兼有神昏谵语者,病位在心。还应从痉病发作的程度、频度、幅度及兼证来辨别其寒热虚实,如抽搐频繁有力而幅度大者,多属实,手足蠕动或时而瘛疭,神疲倦怠者,多属虚。
(2)辨急危重候:患者持续发痉,突然面青唇紫,气促而难,脉数紧不静,是为气道壅塞之危候,当采取急救措施。病人四肢持续抽搐大而有力,渐转为抽搐幅度变小,频度降低,或仅有手足瘛疭,慎防虚脱发生,必要时应当益气回阳固脱。
2、治疗原则急则舒筋解痉以治其标,缓则扶正益损治其本。
3、应急措施在行降温和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止痉。
(1)针刺止痉:强刺激人中、涌泉、十宣、合谷、大椎、阳陵泉等穴。
(2)内服中成药:高热抽搐者可选用:安宫牛黄丸,1次1丸,1日1次;紫雪散,1次1.5g,1日2次;安脑丸,1次1到2丸,1日2到3次;瓜霜退热灵,每次3到4粒,1日3到4次。
(3)静脉用药:高热神昏抽痉者可选用:醒脑静注射液,1次10到20ml静脉注射;清开灵注射液,1次10到20ml稀释于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或生理盐水100到200ml静脉滴注。虚脱之痉病按阴虚、阳虚分别用生脉注射液,1日40到100ml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1次40到80ml静脉滴注。
(4)西医治疗:必要时予以10%水合氯醛15到25ml保留灌肠,或予苯巴比妥钠0.2g或地西泮(安定)20mg肌内注射,无效者可用异戊巴比妥0.3g,以注射用水配成5%到10%的溶液,缓慢静脉注射,以每分钟1ml静注至痉为止,剩余药液改为肌内注射。
4、分证论治
(1)邪壅经脉
【证候】头痛,项背强直,恶寒发热,肢体酸重,甚则口噤,四肢抽搐,或发热,汗出,苔白腻,脉浮紧。
【治法】祛风散寒,燥湿和营。
【方药】小续命汤加减。药用防风、桂枝、防己各10g,生麻黄6g,生白芍20g,川芎、杏仁、炮附子、黄芩各10g,甘草6g。
(2)肝经热盛
【证候】高热头痛,手足躁动,口噤齘齿,项背强直,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
【治法】凉肝潜阳,熄风止痉。
【方药】羚羊钩藤汤加减。药用羚羊角粉(代)1g,钩藤15g,冬桑叶10g,菊花12g,川贝母10g,生地黄15g,生白芍20g,竹茹10g。
(3)阳明热盛
【证候】壮热口渴引饮,汗出,腹满便结,项背强直,手足抽搐,甚则角弓反张,舌质红,苔黄糙,脉弦滑或弦数。
【治法】清泄胃热,存阴止痉。
【方药】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加减。药用生石膏100到250g,知母10g,生大黄15到30g,芒硝10g,生地黄20g,玄参10g,麦冬10g,羚羊角粉(代)1g,钩藤20g。
(4)心营热盛
【证候】高热烦躁,神昏谵语,项背强直,角弓反张,肢厥,舌绛苔少,脉细数。
【治法】清心透营,开窍止痉。
【方药】清营汤加减。并送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或紫雪丹。药用水牛角50到100g,玄参15g,生地黄20g,麦冬15g,丹皮10g,黄连10g,钩藤20g,连翘20g,竹叶10g。
(5)气血两虚
【证候】项背强直,四肢抽搐,伴有头晕目眩,自汗,神疲气短,舌淡红,脉弦细。
【治法】益气补血缓痉。
【方药】十全大补汤化裁。药用人参10g,炙黄芪20到30g,熟地黄20g,当归10g,生白芍15g,生白术10g,川芎10g,茯苓15g,天麻10g,钩藤20g,生甘草10g。
(6)真阴耗伤
【证候】手足蠕动,时时发痉,伴形消神疲,心中悸动,舌干绛或光绛无苔,脉虚数。
【治法】滋阴熄风。
【方药】三甲复脉汤加减,药用生鳖甲30g,生龟板30g,生牡蛎30g,生地黄20g,白芍20g,麦冬12g,阿胶10g,麻仁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