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家”与“批评者”换框
“批评家”是一种缺乏同理与共情的指责,很多时候是局限在自己的信念里,是问题框架。
“批评者”站在对方的角度,提出建议或意见,并用“如何、怎样”的提问让对方思考如何更好,是结果框架。
“批评家”常让人想起那些在互动中最难应对的人,因为他们似乎总是注意负面的东西,倾向于给其他人的想法和建议找毛病的“搅局者”,因为他们所用的是“问题框架”或“失败框架”。
在语言层面上,他们爱用总结式判断来下定论,比如:
“这样的学习态度将来一定没有出息”“你这是异想天开,根本做不到”“花钱太多,一点用都没有”等等。
这种言语模式没有任何的建设性,还会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从正面意图做正面陈述
很多批评家的问题是,除了做“负面”评判以外,语言上他们还使用负面言词来做陈述---就是说,他们用否定的方式来说话。
例如,“开车不要走神”是带有批评、指责的提醒。
“注意安全”,虽然用了完全不同的字眼,它们在言语上是描述同一内在状态的两种方式。一种描述的是不想要什么。另一种描述的是想要什么。
类似的,许多批评家的框架是不想要什么,而不是想要什么。
例如这句批评“总是磨磨蹭蹭”,背后的正面意图是渴望“抓紧时间”。
然而从批评的表面结构里很难确定这个意图,因为批评家所声明的只是避免什么。
那么,解决批评家从问题框架转换至结果框架的一项核心语言技巧,是识别和引发正面意图的正面陈述的能力。
这一点屡受挑战,因为批评家太受制于问题框架。
例如,如果你问一个批评家,“饭做得太多了”这一批评背后的正面意图是什么,回应很可能是“为了避免浪费”。
注意这虽然是一个“正面意图”,但在语言上用的是负面陈述或者说负面框架,即它说的是要“避免”什么,而不是实现什么。
这一意图的正面陈述可以是“既能满足需求,又要确保节约”。
要引发意图或准则的正面陈述,需要问一些这样的问题:
“浪费是你不想要的,那么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或者“如果能去掉你不想要的,你会得到什么好处?”
将批评变为询问
一旦发现了批评所蕴涵的正面意图并用正面言词来陈述,批评就变为询问。当批评变成询问时,就回归到了行动与结果框架。
比如说,批评者不是说“太浪费时间了”,而是问“我们准备如何高效地利用时间?”被问到这个问题时,他人可以列出计划的详细细节,而不是被迫反对或对抗。
注意上述所用询问是“如何”式提问。这类提问一般最为有效。
将批评家变成为批评者
简言之,为了成为“建设性”的批评者,需要:
(1)找出批评背后的正面意图;
(2)确保正面陈述了正面意图架构;
(3)将批评变为询问---特别是“如何”式询问。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