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纪(冬)二十七

秦庄襄王二年【公元前248年】

延陵钧率师从相国信平君助魏攻燕。【史记.赵世家】

秦攻韩之管,魏王发兵救之。昭忌曰:“夫秦强国也,而韩、魏壤梁,不出攻则已,若出攻,非于韩也必魏也。今幸而遇韩,此魏之福也。王若救之,夫解攻者,必韩之管也;致攻者,必魏之梁也。”魏王不听,曰:“若不因救韩,韩怨魏,西合于秦,秦、韩为一,则魏危。”遂救之。

秦果释管而攻魏。魏王大恐,谓昭忌曰:“不用子之计祸至,为之奈何?”昭忌乃为之见秦王曰:“臣闻明主之听也,不以挟私为政,是参行也。愿大王无攻魏,听臣也。”秦王曰:“何也?”昭忌曰:“山东之从时合时离,何也哉?”秦王曰:“不识也。”曰:“天下之合也,以王之不必也;其离也,以王之必也。今攻韩之管,国危矣,未卒而移兵于梁,合天下之从,无精于此者矣。以为秦之求索,必不可支也。故为王计者,不如齐赵。秦已制赵,则燕不敢不事秦,荆、齐不能独从。天下争敌于秦则弱矣。”秦王乃止。【战国策.魏策四】

蒙骜攻魏高都、汲,拔之。【史记.秦本纪】

井忌为秦据赵而攻燕,拔二城。燕使蔡鸟股符胠璧,奸赵入秦,以河间十城封秦相文信侯。文信侯弗敢受,曰:'我无功。’蔡鸟明日见,带长剑,案其剑,举其末,视文信侯曰:'君曰:我无功。君无功,胡不解君之玺以佩蒙敖、王齮也。秦王以君为贤,故加君二人之上。今燕献地,此非秦之地也,君弗受,不忠。’文信侯敬若。言之秦王,秦王令受之。余燕为上交,秦祸案环归于赵矣。秦大举兵东面而赍赵,言毋攻燕。以秦之强,有燕之怒,割赵必深。赵不能听,逐井忌,诛于秦。【战国纵横家书.二十五】

秦使蒙骜攻赵榆次、新城、狼孟,取三十七城。【史记.秦本纪】、【史记.燕召公世家】、【史记.赵世家】、【史记.蒙恬列传】

秦定太原。【史记.秦本纪】、【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兵攻赵,魏大夫以为于魏使。子顺曰:“何谓?”曰:“胜赵则吾因而服焉,不胜赵则可乘弊而击之。”子顺曰:“不然,秦自孝公以来,战未尝屈。今皆良将,何弊之乘?”大夫曰:“纵其胜赵,于我何损?邻之不修,国之福也。”子顺曰:“秦,贪暴之国也。胜赵必复他求,吾恐于时受其师也。先人有言,燕雀处屋,子母相哺煦煦然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不变,不知祸之及己也。今子不悟赵破患将及己,可以人而同于燕雀乎。【孔丛子.论势】

季节见于子顺,子顺赐之酒,辞。问其故,对曰:“今日家之忌日也,故不敢饮。”子顺曰:“饮也。礼,虽服衰麻,见于君及先生,与之梁肉,无辞。所以敬尊长而不敢遂其私也。忌日方于有服则轻矣。”【孔丛子.执节】

四月,日蚀。【史记.秦本纪】、【史记.六国年表】

黄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因并献淮北十二县。请封於江东。考烈王许之。春申君因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史记.春申君列传】

春申君徙封于吴。【史记.六国年表】

白石山,故为胥女山,春申君初封吴,过,更名为白石。去县四十里。【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无锡历山,春申君时盛祠以牛,立无锡塘。去吴百二十里。无锡湖者,春申君治以为陂,凿语昭渎以东到大田。田名胥卑。凿胥卑下以南注大湖,以写西野。去县三十五里。无锡西龙尾陵道者,春申君初封吴所造也。属于无锡县。以奏吴北野胥主口。【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今太守舍者,春申君所造,后殿屋以为桃夏宫。【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今宫者,春申君子假君宫也。前殿屋盖地东西十七丈五尺,南北十五丈七尺。堂高四丈,十溜高丈八尺。殿屋盖地东西十五丈,南北十丈二尺七寸。户溜高丈二尺。库东乡屋南北四十丈八尺,上下户各二。南乡屋东西六十四丈四尺,上户四,下户三。西乡屋南北四十二丈九尺,上户三,下户二。凡百四十九丈一尺。檐高五丈二尺。溜高二丈九尺。周一里二百四十一步。春申君所造。【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吴两仓,春申君所造。西仓名曰均输,东仓周一里八步。后烧。更始五年,太守李君治东仓为属县屋,不成。吴市者,春申君所造,阙两城以为市。在湖里。吴诸里大闬,春申君所造。吴狱庭,周三里,春申君时造。土山者,春申君时治以为贵人冢次,去县十六里。楚门,春申君所造。楚人从之,故为楚门。路丘大冢,春申君客冢。不立,以道终之。去县十里。【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巫门外罘罳者,春申君去吴,假君所思处也。去县二十三里。【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有西岑,越王孙开所立,以备春申君,使其子守之。子死,遂葬城中。【越绝书】

胥女南小蜀山,春申君客卫公子冢也,去县三十五里。【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蛇门,南面有陆无水,春申君造以御越军。在已地,以属蛇,因号蛇门。【吴地记】

春申君黄歇于吴墟西南立菰城县,青楼连延十里。【太平寰宇记】

春申君请地于江东,于是城吴故墟以为鄂邑。故今以春申君为号者居多,如申港、黄田港、君山、黄山之属是也。【江阴志】

上海地区,春秋属吴。战国先后属吴、越、楚,曾是楚春申君黄歇的封邑。【上海志】

注:春申君开发江东,兴修水利,主持疏浚东江、娄江、吴淞江三江,开浚黄歇浦,连通太湖和淀山湖。

吴申乃吴王夫差六世孙,在秦庄襄王二年时,吴申事楚考烈王,因谏议春申君徒吴,因而得罪楚王而被谪居番邑。当时齐人劝他入齐,吴申不从,乃迁至余干习泰五彩山下。【余干县志】

战国末,夫差六世孙申,事楚考烈王,因谏封春申君,得罪被谪居余干邓墩之五彩山,是为余干吴氏始迁祖。【余干县志】

有齐人劝入齐,不从,遂迁余干西南二十五里,都龙山南麓之马桥。因生芮时有五彩云翳挡其所居后龙山上,人以为祥瑞,故改龙山为五彩山。【吴氏宗谱】

吴镐,吴圭长子,又名吴申。生战国周报王己未年。曾在楚国任大司马,后隐居九江庐山。娶邃氏。子二:芮、延。【吴氏宗谱】

夫差子友,友公子弥庸,弥庸公子句余,句余公子子山,子山公子涉(蹶由),涉(蹶由)公由子彰,彰公子穆,穆公子平,平公子申,申公子芮。【吴氏宗谱】

虞卿谓春申君曰:“臣闻之《春秋》'于安思危,危则虑安’。今楚王之春秋高矣,而君之封地不可不早定也。为主君虑封者,莫如远楚。秦孝公封商君,孝公死,而后不免杀之;秦惠王封冉子,惠王死,而后王夺之。公孙鞅功臣也,冉子亲姻也,然而不免夺、死者,封近故也。太公望封于齐,邵公奭封于燕,为其远王室矣。今燕之罪大而赵怒深,故君不如北兵以德赵,践乱燕以定身封,此百代之一时也。”君曰:“所道攻燕,非齐则魏。魏、齐新怨楚,楚君虽欲攻燕,将道何哉?”对曰:“请令魏王可。”君曰:“何如?”对曰:“臣请到魏,而使所以信之。”

乃谓魏曰:“夫楚亦强大矣,天下无敌,乃且攻燕。”魏王曰:“乡也,子云'天下无敌’;今也,子云'乃且攻燕’者,何也?”对曰:“'今为马多力’,则有矣;若曰'胜千钧’则不然者,何也?夫千钧非马之任也。今谓'楚强大’,则有矣;若'越赵、魏而斗兵于燕’,则岂楚之任,也我?非楚之任而楚为之,是敝楚也。敝楚见强魏也,其于王孰便也?”战国纵横家书.二十三】、【战国策.楚策四】

王曰:“向也子曰'天下无道’,今也,子曰'乃且攻燕’者,何也?”对曰:“今谓马多力则有矣,若曰胜千钧则不然者,何也?夫千钧,非马之任也。今谓楚强大则有矣,若夫越赵、魏而斗于燕,则岂楚之任也哉?且非楚之任而楚为之,是弊楚也。强楚、弊楚,其于王孰便也?”【战国策.韩策一】

今周室既灭,而天子已绝。乱莫大於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今之世当之矣。【吕氏春秋.有始览谨听】、【吕氏春秋.先识览观世】

当今之世浊甚矣,黔首之苦不可以加矣。天子既绝,贤者废伏,世主恣行,与民相离,黔首无所告诉。世有贤主秀士,宜察此论也,则其兵为义矣。天下之民,且死者也而生,且辱者也而荣,且苦者也而逸。世主恣行,则中人将逃其君,去其亲,又况於不肖者乎?【吕氏春秋.孟秋纪振乱】

约本年,田单、乐间、田巴不禄。

二年,上郡守冰造,高工、丞沐口、工隶臣徒。上郡武库。【二年上郡守戈】

二年,上郡守冰造,漆工衍、丞丞、工隶臣徒。【二年上郡守戈】

二年,工师初、丞口、廪人莽。三斗,北去寝,西府。【二年寺工壶】

少府,二年作。【少府二年戈】

十七年,相邦平国君、邦右伐器锻、工师吴疋,冶庀,执剂。大攻尹赵解。【赵十八年平国君铍】

廿九年,高都令陈愈、工师华,冶乘。【魏廿九年高都令戈】

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

秦王龁攻上党。【史记.秦本纪】、【史记.六国年表】

秦悉拔韩上党。【史记.韩世家】、【史记.六国年表】

初置太原郡。【史记.秦本纪】、【史记.韩世家】、【史记.燕召公世家】、【史记.六国年表】

太原郡治晋阳城,秦庄襄王三年立。【水经.汾水注】

信陵君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将。魏安厘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当是时,公子威振天下,诸侯之客进兵法,公子皆名之,故世俗称魏公子兵法。【史记.魏公子列传】

魏将无忌率五国兵击秦,秦卻於河外。蒙骜败,解而去。【史记.秦本纪】、【史记.魏世家】、【史记.六国年表】

魏安厘王闻信陵君大破秦军,奏凯而回,不胜之喜,出城三十里迎接。兄弟别了十年,今日相逢,悲喜交集,乃并驾回朝。论功行赏,拜为上相,益封五城,国中大小政事,皆决于信陵君。赦朱亥擅杀晋鄙之罪,用为偏将。此时信陵君之威名,震动天下,各国皆具厚币,求信陵君兵法。信陵君将宾客平日所进之书,纂括为二十一篇,阵图七卷,名曰《魏公子兵法》。【东周列国志.102】

魏有公子无忌,而削地复。【新书.胎教】、【大戴礼记.保傅】、【说苑.尊贤】

魏攻管而不下。安陵人缩高其子为管守。信陵君使人谓安陵君曰:“君其遣缩高,吾将仕之以五大夫,使为持节尉。”安陵君曰:“安陵小国也,不能必使其民,使者自往请。”使道使者至缟高之所,复信陵君之命。缩高曰:“君之幸高也,将使高攻管也。夫以父攻子守,人大笑也。是臣而下,是倍主也。父教子倍。亦非君之所喜也。敢再拜辞。”

使者以报信陵君,信陵君大怒,遣大使之安陵曰:“安陵之地亦犹魏也。今吾攻管而不下,则秦兵及我,社稷必危矣。愿君之生束缩高而致之。若弗致也,无忌将发十万之师以造安陵之城。”安陵君曰:“吾先君成侯受诏襄王以守此地也,手受大府之宪。宪之上篇曰:“子弑父,臣弑君,有常不赦。国虽大赦,降城亡子不得与焉。’今缩高谨解大位以全父子之义,而君曰'必生致之’,是使我负襄王诏而废大府之宪也,虽死终不敢行。”缩高闻之曰:“信陵君为人悍而自用也。此辞反,必为国祸。吾已全己无为人臣之义矣,岂可使吾君有魏患也。”乃之使者之舍,刎颈而死。信陵君闻缩高死,素服缟素辟舍,使使者谢安陵君曰:“无忌,小人也,困于思虑,失言于君,敢再拜释罪。”【战国策.魏策四】

魏安厘王攻燕救赵,取地河东;攻尽陶、魏之地,加兵于齐,私平陆之都;攻韩拔管,胜于淇下;睢阳之事,荆军老而走;蔡、召陵之事,荆军破;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韩非子.有度】

秦庄襄王三年甲寅,五月二日子时(蔺相如)没,寿六十九。葬陕西渭南县西四十五里戏河道旁,有碑记。【蔺氏族谱】

赵王以太子郚作为秦国人质,赵王怜太子孤儿;于是派蔺相如侍太子入秦。蔺相如告太子:“骊山乃天下绝胜”。赵太子听罢欣然前往,岂料赵太子在游骊山之时患急症而亡,葬于骊山阴坡,名“赵太子墓”。因此,蔺相如获罪被处极刑,被秦人割头挖心,葬于骊山戏之滨。蔺氏家族为逃避株连,将蔺字去头、挖心(“佳”),改姓为“门”氏,居蔺相如墓之西北,因得名“门家村”。【临潼门氏传说】

蔺相如共有八个儿子,依次为仪、范、嘉、景、从信、岱、封和冕。长子仪曾仕赵为大夫,其后人不详;次子范与弟嘉居磁州,范的子孙后来移居湖北省;嘉的后代居住在今河北磁县和江苏徐州一带,从信之子孙迁居泾阳,景退居万邑,其子孙一支迁至今湖南浏阳市文家市镇玉泉村,岱、封和冕守父墓,子孙家于渭南。【蔺氏族谱】

五月,丙午,庄襄王薨,葬茝阳。太子政立为王。【史记.秦本纪】、【史记.吕不韦列传】

始皇名正。【世本】

三年,庄王死。【秦简编年记】

庄襄王享国三年。葬茝阳。生始皇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齮、麃公等为将军。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秦王年少,太后时时窃私通吕不韦。不韦家僮万人。【史记.吕不韦列传】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史记.秦始皇本纪】

李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史记.李斯列传】

秦晋阳反。【史记.秦始皇本纪】

赵与燕易土:以龙兑﹑汾门﹑临乐与燕;燕以葛﹑武阳﹑平舒与赵。【史记.赵世家】、【水经.易水注】

约本年,韩非归韩。

韩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於是韩非疾治国不务脩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於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馀万言。【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前时五诸侯尝相与共伐韩,秦发兵以救之。韩居中国,地不能满千里,而所以得与诸侯班位于天下,君臣相保者,以世世相教事秦之力也。【韩非子.存韩】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史记.吕不韦列传】

本年,汉高帝刘邦生于沛之丰邑。

三年,上郡守冰造,漆工壮、丞徒、工城旦羊。【三年上郡守戈】

十九年,邦司寇陈绶、工库工师长义,冶奚易,执剂。【赵十九年邦司寇铍】

十九年,邦大夫史贾、邦御史椁口、孟腋,邦司寇乐汤、上库工师椁凤,所来收器。【赵十九年邦大夫史贾戈】

(0)

相关推荐

  • 史上撒币谁最强,春秋战国看秦王

    [大秦富]68×35 纸本水墨|河夫作品(已在微店上架,阅读原文可进) 不惜耗费财力操纵别国王储之争,扶植对自己有利的人上位,这事秦国也擅长. 秦初起时,齐.晋最强.秦穆公上位才三年,齐桓公已称霸诸侯 ...

  • 蔺相如、项羽、信陵君……《史记》中的人物为何让我们印象深刻?

    <史记>既是历史名著,又是文学佳作,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比如优柔寡断的项羽.机智勇敢的蔺相如.谦虚诚恳的信陵君-- 这些人物之所以令我们印象深刻,究其根源,与作者司马迁精致入微. ...

  • 泪痕春雨漫评战国历史 (二十七)秦楚并世称雄

    楚国在春秋时代,就是天下四强之一:而且还是仅次于晋国的,天下第二强国. 整个春秋时代,楚国就是一个侵略成性的国家:毫不夸张的说,在整个春秋时代,灭国最多的国家,就是楚国,没有之一. 吴国崛起后,因为晋 ...

  • 春秋纪(冬)一(周灵王二十七年、鲁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45年】)

    周灵王二十七年.鲁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45年] 春,鲁无冰.[公羊传].[穀梁传] 慎曰:"今兹宋.郑其饥乎?岁在星纪,而淫于玄枵,以有时灾,阴不堪阳.蛇乘龙.龙,宋.郑之星也,宋.郑必饥 ...

  • 春秋纪(冬)二十七

    周敬王十八年.鲁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 春,正月,鲁定公侵齐,门于阳州.[公羊传].[穀梁传].[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皆取而传观之.阳州人出, ...

  • 战国纪(春)一(周贞定王元年、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

    周贞定王元年.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 春,越王勾践使舌庸来聘鲁,且言邾田,封于骀上. 春,越王勾践使后庸来聘鲁,且言归骀上之田于邾.[大事记.一] 二月,鲁哀公及越后庸盟于平阳.[大事记.一 ...

  • 战国纪(秋)二十七

    周赧王二十五年.秦昭襄王十七年.鲁湣公十三年[公元前290年] 赵梁将,与齐合军攻韩,至鲁关下.[史记.赵世家] 五诸侯共伐秦,韩反与诸侯先为雁行,以向秦军于关下矣.诸侯兵困力极,无奈何,诸侯兵罢.杜 ...

  • 战国纪(冬)一(周赧王三十二年、秦昭襄王二十四年、鲁湣公二十年【公元前283年】)

    周赧王三十二年.秦昭襄王二十四年.鲁湣公二十年[公元前283年] 周客韩无王于宋东之岁,冬夕之月,辛未之日,紫以其有疾之故,筮之于胡囗,曰:有祟.[秦家嘴楚简] 初,燕人攻安平,临淄市掾田单在安平,使 ...

  • 战国纪(冬)十二

    周赧王四十九年.秦昭襄王四十一年.鲁顷公十四年[公元前266年] 卌一年,攻邢丘.[秦简编年记] 夏,秦攻魏,取邢丘.[史记.秦本纪].[史记.魏世家].[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王曰:"寡人 ...

  • 战国纪(冬)十七

    周赧王五十六.秦昭襄王四十八年.鲁顷公二十一年[公元前259年] 十月,韩献垣雍于秦.[史记.秦本纪] 卌八年,攻武安.[秦简编年记] 秦军分为三军.武安君归.王龁将伐赵武安.皮牢,拔之.司马梗北定太 ...

  • 战国纪(冬)二十

    周赧王五十九.秦昭襄王五十一年.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6年] 秦王使张唐为大将,伐韩,欲先取阳城,以通三川之路.[东周列国志.101] 五十一年,攻阳城.[秦简编年记] 秦将军摎攻韩,取阳城.负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