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叛逆少女的驯化史,沉默着变懂事何尝不残忍?

曾在柏林电影节获奖,沉寂五年才得解禁。

《狗十三》像片名一样,简单粗暴地讲述13岁少女和她名叫爱因斯坦的狗的故事。

丢狗、找狗、买狗、送狗的过程中,中国式家庭关系透过平常的喜怒哀乐直击人心,让很多人看到了自己青春期的影子:

对心爱的宠物倾注关爱;

在窗台边吹边吃方便面;

与同龄人交流身体的变化、情感的困惑;

赌气去酒吧喝酒被父亲打骂;

开最大音量听劲爆的摇滚乐……

摆脱了国产青春片俗套的梦幻唯美形象,这部电影更接地气。透过浓浓陕西话的方音,让我们看到了现实意义的少女:

李玩出生于工薪家庭不愁吃穿,戴着牙套,穿着宽大校服,满额头粉刺,她坚持自我时,倔强得像头小怪兽,她会愤怒、也会反抗。

看这部电影时,我正在春节返程的列车上。带着节日里与父母的争辩与和解,带着年少时在故乡成长的些许回忆。

看罢此片发觉:李玩,就像是万千青春期叛逆少女的一个缩影,她的形象成功引起了共鸣,作为有着同样短暂叛逆期的人,最终被迫选择变懂事,是无奈,也是平常不过的事。

大多数人的成长都很普通平淡,但同样的暗波涌动,饱含隐痛。

  • “叛逆”意味着与父母分离的独立意识之觉醒

电影是从父亲干涉李玩选择兴趣小组开始的,她对物理感兴趣,而父亲却强迫他选择有保送名额的英语小组。

为此李玩气愤地跑开了,父亲追在后面,怎么劝她都不搭话,甚至拿出一叠钞票也无力挽回。

“还哄不好了。”父亲最后没了耐心。但他始终不懂得尊重女儿,了解女儿喜欢什么。父母总是武断地认为:替你决定就是为你好,你喜不喜欢不重要。

而对于一个孩子而言,第一次勇敢表达与父母不同的看法,甚至是表现出对立,都是自我意识成长的标志。

成为独立的自己,意味着与父母分离,精神上的和肉体上都具备分离的能力:

长大后离开家,独立照看自己的生活起居是分离;生存不再需要父母过多支持或干涉,独立为自己的事拿主意,更是真正的分离。

每个年轻人都应该是反叛过的,青春期的叛逆是我们探索世界的开始,是建立独立三观的过程。

我们在反叛的矛盾结果里,完成自我认同,渐渐与父母和解,找到与世界和平共处的模式。

如果快到30岁的年纪,在父母责备你不够好时,你仍会产生内疚感或羞耻感,深感自卑且无力say no,陷在父母的控制里而不自知,那么证明父母仍然在你的人生里掌握着绝对主导权。

由父母断定你的一切,说明你没有真正足够地成长过。因为在自我认同方面,你无法自主,还需要参照别人的评判标准。

  • “懂事”的代价是把鲜活的灵魂“驯化”得隐忍而压抑

父亲为了讨好李玩,送给她一只小金毛狗,一听奶奶说是父亲送来的,李玩马上转身拒绝。而当小狗一摇一摆地跟随李玩时,渴望陪伴的她内心柔软了,给它起了名字“爱因斯坦”。

和小狗相依为命的日子格外幸福,而爷爷不甚丢狗的事实给了李玩致命一击,她不顾一切地狂奔,发疯似的找狗。不小心推到了爷爷,导致他受伤,为此事爷爷既内疚又伤心。

继母出主意买一只长相类似的狗送给李玩,而执拗的孩子毫不领情,无情拆穿家人“它不是爱因斯坦”。

全家人无一例外指鹿为马,为此她与家人对立,深夜不归单独与异性友人(堂姐男友)喝酒,音讯全无,一家人心急如焚,连极少出门的奶奶也出门找寻,不幸走失。

回到家后面对暴怒的父亲,她面无表情、略带挑衅地拎起手中的酒瓶,父亲一拳击碎了酒瓶,李玩尖叫一声满手鲜血。

情急之下父亲扇了她耳光,逼迫她给爷爷奶奶道了歉,她无奈低头承认了那只“爱因斯坦”。

略带惊悚地,带着没有包扎的伤口沐浴,她仿佛洗掉了那个叛逆不懂事的自己。在这之后李玩变得乖巧多了,懂得关心他人,身上少了很多戾气。

李玩的成长中,与父母决裂的方式伴随着撕心裂肺,又略带恐怖血腥。

而大多数人的长大则是悄无声息的,我们慢慢认同了大人的价值观,被迫变得懂事。

直至这成为自己世故的处事原则,才意识到我们成为了当年所讨厌的“大人”模样。

而驯化少女的方式是压抑。父亲卖惨说中年的自己有多少压力,常常夜不能寐,希望孩子听话,别给自己添麻烦。因此,忽视有真实想法和情绪的女儿变得合理。

李玩的真实自己,被父亲卖惨式的压抑,道德绑架中她不得不选择接受:

茫然失色中,李玩接受同父异母的弟弟;

庆功宴上,李玩接受并咽下了递来的狗肉,仿佛吞噬了桀骜不驯的自己。

李玩不爱喝牛奶,但从未被家人发现和尊重,直到饥饿中的她含泪艰难喝下高放递来的牛奶。

有“营养”的东西终究无法滋养叛逆的灵魂,但她最终被动地接受。

她不再抗拒,平静地微微一笑,任由大人消灭她身体里“异议”的病毒。

我只知道如果你没有类似李玩的遭遇,无疑是幸运的,原生家庭没有给你带来障碍。

但如果你无法对电影中成长的痛感同身受,证明你未曾奋不顾身地长大过,青春过。

本文图片皆来源网络

(本文为三明治妈妈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为了不在茫茫人海中与你走散

请按照以下步骤“星标”一下我们

获得妈妈群体一手心理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