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五世纪——南北朝前期的牛人们 NO.63
NO.63
当然了,考试能得高分,有时不一定是水平有多高,而是因为题目太简单。
南路军这次能大获全胜,主要也是因为对手的表现实在太废柴。
北魏军离对方还有几十里地呢,驻守陕城的胡夏弘农太守曹达就已经弃城而逃,周几因而得以长驱直入,轻松突破潼关天险,进入关中腹地。
胡夏的蒲坂守将赫连乙斗也是个胆小鬼,得知北魏军奚斤所部大举来攻,他慌忙派使者到统万求援。
当时北魏军刚刚包围了统万城,看到城外刀枪如林,杀声震天,使者的裤裆顿时就湿了,哪里还敢靠近,只隔着十八里地远远瞥了一眼就马上回去报告:统万方面自身难保,咱们还是自求多福吧!
赫连乙斗大惊,连京城都快保不住了,那我还在这里卖什么命呀,便立即弃城逃往长安。
驻守长安的是夏主赫连昌的弟弟赫连助兴,听赫连乙斗一讲,他也吓坏了。
双怂合璧,其怂状自然更是无人可比。
两个人一合计,居然觉得长安也不保险,马上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放弃了长安,一口气狂奔了五百里,一直逃到了安定(今甘肃泾川)。
转眼间,所有胡夏守军就从长安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一个无声无息的屁,连一丝痕迹都没留下。
奚斤就这样捡了个超级大便宜,不费一枪一弹就轻松拿下了长安!
由于此时周几在军中病死,奚斤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北魏南路军的最高统帅。
北魏军声势大振,不仅关中各地纷纷归附,连北凉的沮渠蒙逊也遣使表示臣服。
这么糊里糊涂就丢了关中,赫连昌当然不肯甘心。
第二年刚刚开春,他就派自己的弟弟平原公赫连定(赫连勃勃第五子)率夏军主力南下关中,企图重新夺回长安。
得知这个消息后,拓跋焘立即下令砍伐树木,制造攻城器械,并在君子津修建浮桥,准备趁胡夏军主力不在、长安空虚之机,再次发兵攻打统万城。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后,拓跋焘终于出手了。
他自领中军,同时命司徒长孙翰率三万骑兵为前锋,常山王拓跋素(拓跋遵之子)领三万步兵为后继,南阳王拓跋伏真等人则负责率军护送攻城器械,浩浩荡荡杀向统万。
五月,北魏军在君子津渡过黄河,随后进至拔邻山(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南)。
在那里,拓跋焘作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决定——留下大部队和全部辎重、器械,由他本人亲率三万轻骑前去突袭统万。
群臣都非常不解,每个人心头都缠绕着十万个为什么:都知道轻骑兵不利于攻城,为什么还要这么做?你花这么大力气打造攻城器械,为什么现在又不用?难道是钱太多烧的,把脑子给烧开锅了?……
拓跋焘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解释说道:用兵之道,攻城是最下策,不到万不得已应尽量不用。如果我们带着大批步兵和攻城器械开进到城下,对方知道我们要攻城,一定会坚守到底。如果一时攻不下来,对方又坚壁清野,我们粮尽兵疲,情况就不妙了。不如用骑兵直抵城下,再故意示弱,引诱对方与我们决战,一定能得手!
这下群臣当然就无话可说了。
统万城遗址
到达统万附近后,为了迷惑赫连昌,拓跋焘把大部队隐藏在山谷中,故意只带了少数骑兵来到城下挑战。
可惜他非但没有盼到赫连昌出战,反而先盼到了一盆冷水。
有个刚投降北魏的胡夏将领给拓跋焘提供了这么一个情报:夏主赫连昌听说魏军将至,曾派人征召赫连定回师,但赫连定却认为统万城坚固异常,只要专心守城,一时半会不会有事,等他平定了奚斤再回师夹击魏军。故而赫连昌决定坚守不出,等待弟弟回军。
这对拓跋焘来说当然不是个好消息。
但他并不愿就此放弃。
他先是令部队撤退以诱使对手追击,接着又让大将娥清率五千骑兵在城外到处掳掠,以激怒对手。
然而,这回赫连昌似乎成了坐怀不乱的柳下惠——无论面对什么诱惑,他都毫不心动,毫无行动,始终抱定自己的龟缩战术不动摇。
但拓跋焘知道,赫连昌毕竟不是柳下惠,而是个普通的男人。
他之所以没有动心,也许只是因为诱惑还不够大。
既然如此,那就给你来个性感迷人的绝色美女吧,看你还能不能坐得住!
于是,接下来就发生了下面的这一幕:
有个北魏士兵叛逃到了胡夏,向赫连昌汇报说,北魏军的粮食已经吃尽了,只能以野菜为食,他们的后勤辎重、步兵和攻城器械都远在几百里之外!
赫连昌果然把持不住了——北魏军已经断粮,这是个趁人之危的好机会。而且,如果现在不打,等北魏的后续部队来了,那可就不好打了!
千里马常有,这样的战机可不常有!
第二天,他亲率三万步骑出城,直扑北魏军。
见胡夏军来势汹汹,长孙翰建议说:夏军的步兵方阵密集严整,难以攻破,我们应避其锋锐才行。
拓跋焘反驳道:我们之所以大老远地跑来,本来就是要引诱他们出战的,现在他们来了,我们如果再避而不打,那岂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不过,话是这么说,拓跋焘也知道胡夏军现在气势正盛,正面硬拼显然并非良策。
他下令诈败诱敌。
见北魏军不战而逃,赫连昌不由大喜——看来昨天得到的情报没错,北魏军果然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他把部队分为左右两翼,对北魏军紧追不舍。
追了五六里地后,胡夏军本来紧凑密集的阵形逐渐出现了松动。
队伍越拉越开,越来越散——从开始的方形变成了一会儿S形一会儿B形,从开始的铁板一块变成了散沙一盘。
拓跋焘觉得战机已到,正打算发令反攻,没想到此时天气突变,从东南方向刮起了大风。
一时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刚才还是阳光明媚的天空像是被一支饱蘸浓墨的狼毫一笔涂黑,能见度不到一米五,PM2.5高达八百五!
北魏军中有个精通术数的宦官赵倪,见此情景连忙对拓跋焘说:风从敌人那边吹来,我们逆风,敌人顺风,这说明天不助我!陛下还是先退兵回避,来日再战吧!
此时崔浩正在拓跋焘身边,当即怒斥他道:你这是什么话!我们早就定好了作战计划,怎么可以在一日之内说变就变!敌军贪功冒进,前后脱节,正是我们克敌制胜的好机会。刮风下雨全看我们怎么利用,怎么能够认为一定就会对我们不利!
崔浩所言正合拓跋焘之意。
他马上下令把全军分为左右两队,掉转方向,对胡夏军发起猛攻。
和以往一样,这次他还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
激战中,拓跋焘的坐骑马失前蹄,他被摔下马来,险些被胡夏军擒获——幸亏他身边的护卫拓跋齐(拓跋焘的远房族兄)极力苦战,死死护住了他,他才得以幸免。
随后拓跋焘重新上马,挺起一枪,刺杀了胡夏尚书斛黎文,接着一下子又连续击杀了十多名敌军。
他越战越勇,越战越爽,越战越兴奋,就如沉醉在高潮中的男女不会在乎蚊子的叮咬一样,沉醉在杀戮快感中的他连手掌被流矢击中也全然不顾。
皇帝都如此拼命,北魏军中还有谁敢不尽全力?
很快胡夏军就全线崩溃,败退下来。
北魏军乘胜追击,大获全胜,斩杀敌军万余人。
在北魏军的穷追猛打下下,胡夏主赫连昌竟然慌不择路,走偏了方向,导致没能逃回城内,无奈只好带着少数残兵逃往上邽(今甘肃天水)。
而世间的事往往是会阴差阳错的。
有的人本该近视却偏偏不近视——比如看书看手机毫无节制的我老婆,有的人本不该近视却偏偏近视了——比如极其注重用眼卫生的我;有的人本该进城却偏偏没有进——比如赫连昌,有的人本不该进城却偏偏进去了——比如拓跋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