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他妈居然是小妾?

汉帝国的建立之群雄逐鹿(二十)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开国皇帝,其名气之大可想而知。
不过刘邦的故事毕竟年代久远,很多记载未必详尽。
比如有人问,刘邦的家族成分如何?是贫下中农呢还是富农地主呢,我们只怕一时间不好回答,因为不同史料的说法大相径庭。
《史记高祖本纪》的说法最接近刘邦自己的宣传。
在刘邦自己的叙述里。小时候的事没啥可说的,龙跟他妈生了他,然后他长得也像龙,日常所作所为更像龙(仁义好施)。
很快这条真龙就当上了秦帝国的干部,没几年升级成了亭长(根据出土秦简准确说法是亭校长)。
不过其他人嘴里的刘邦就没这么龙龙龙了。
张耳一系后来修成了正果,他告诉大家,刘邦小时候仰慕我啊,好多次来看我,在我家一住几个月。
卢绾一系后来也一度修成正果,他告诉大家,刘邦和我同年同日生,小时候就和我一块读书,感情好着呢。
刘邦的弟弟刘交也修成了正果,他告诉大家很多刘邦年轻时的糗事。
比如经常去嫂嫂家蹭饭,气得嫂嫂不停刮锅底提醒他我家没吃的了,你赶紧走。
刘交还曾出外求学,与一帮文人学士一起拜在荀子门徒浮丘伯门下学习《诗经》,看上去文化水平还挺高。
有趣的是,史记说刘交和刘邦是一奶同胞的兄弟,而汉书则暗示刘交和刘邦同父异母。
我们不好判断史记和汉书谁说的对,不过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有两个老婆是不争的事实。
刘邦当了皇帝后,被立为太皇太后的是李氏,而刘邦母亲刘媪只被追封为昭灵夫人。
这么看来刘邦的母亲有可能是刘太公的小妾,刘邦这可怜孩子还是个小妾生的庶子。
刘太公供养了两个老婆,四个儿子,还有至少一个女儿,家境似乎还挺不错。
而且其中一个儿子去外地求学多年,老三刘邦也不省心,经常去外地瞎晃荡,只怕也晃了好多年。
这么看刘家论成分也许能够得上富农,用现在的话说,标准的中产阶级。
不过就凭这么点表现,打扁了捏圆了,刘家也就是个乡里的小康之家。
但架不住后人不断的研究啊,人们对刘邦的祖上表示了非常大的兴趣。
这个探究开端于汉帝国中期的刘向,他根据刘邦成事后复杂的祭祀体系,推断出刘邦家祖上的大致来源。
刘向认为刘邦祖上源于秦国,之后迁移到晋国,随后三家分晋后去了魏国,直到刘邦爷爷这一辈才到的楚国沛县丰邑。
到了《汉书》这里,转载这个说法的同时,还说人们大致推断,刘邦的爷爷曾经是丰公。
按照楚国的惯例,县级老大才能称公,所以按这种说法当时有个丰县,刘邦爷爷当过丰县县令。
再往后,人们不断发掘,说刘邦的爷爷叫刘荣,是丰县的丰公,刘邦的太爷爷叫刘清,是魏国的大夫。
还有人考证刘邦的太爷爷刘清曾经当过魏国的相国。
这些几百年后的考证可信吗?大约是没法让人信服的。
我们就问个基本问题,刘邦哪年生的?
没人知道,因为史记和汉书都没有记,也就是说原始资料就没有刘邦的生年。
现在关于刘邦哪年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刘邦生于公元前246年,只比秦始皇小三岁,一种说法刘邦生于前237年。
两种说法谁的对?我们没法知道答案,因为给出这两个说法的人离刘邦都有好几百年了。
刘邦连自己生年都不关注,又哪有可能特别的关注自己都没见过的爷爷太爷爷?
在刘向那个年代,豪门贵族已崭露头角,在班固那个年代,豪门贵族已是社会的主流,在更往后的年代,豪门贵族那就是天。
几个年轻人坐下来扯屁聊天,一说起来就是比谁的爸爸,谁的爷爷太爷爷更牛。
你自报家门说我没好爸爸好爷爷,你丫就一居心叵测、一无是处的凤凰男。
什么,你这凤凰男居然举刘邦的例子,说刘邦也和你一样是凤凰男?
啊呸,我们必须要告诉你,刘邦的爷爷、太爷爷那也是了不得的大人物!
也就是可恶的司马迁把战国的国家和国王都记载的详详细细,要不然刘邦的太爷爷怎么也得拿个刘魔王当当。
所以呢,刘邦的爷爷太爷爷到底有什么身份,谁也不知道了。
但不管怎么样,史书对刘邦一家子的记载还是很详尽的,刘邦一家到刘太公这一代,打扁了捏圆了也就一中产。
看起来还算可以,不过在沛县,刘家这点家底肯定是排不上号的,甚至就在丰邑这个镇上,刘家也很难排上前排。
 
当然,不能说刘太公什么也没给刘邦留下,他至少给刘邦留了一个基本身份。
刘邦是幸运的,因为他能有机会四处游荡,有机会应试成为帝国的公务员,还有机会慢慢往上爬成亭长。
这说明刘太公至少是个庶民,甚至可能还有点小爵位,要知道秦灭楚后,大部分旧楚爵位可以转换成新帝国爵位。
如果他的父辈混得惨一点,刘邦成了贱民,成了司寇、隐官这样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甚至成了各级刑徒官奴隶,那刘邦很难再有后来的成就。
又如果刘太公混得稍微成功一点,结果被作为大户迁徙到了首都,刘邦就会在另一个环境中成长、工作和生活。
那刘邦未必能复制今后的成功,因为他未必还有机会得到后来的独特际遇。
刘邦当亭长的亭叫泗水亭,这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因为刘邦所在的沛县属于泗水郡,和泗水亭一个名字。
当然,根据出土封泥,泗水郡正确写法其实是四川郡,我们不清楚泗水亭当时是不是也写成四川亭。
但真实的泗水亭和后世大部分史书和史论里描述的泗水亭有些区别。
后世学者大多以为秦帝国的亭和汉帝国一样都是一级行政机构,类似于现在的村。
随着大量秦简出土,现代人已经知道秦帝国的亭和汉帝国后期的亭绝不相同,秦帝国的亭是派出机构。
比如有以治安为目的的亭,类似现在的派出所;
有边关承担防卫功能的边亭、关亭、类似现在的边防武警机构;
有承担邮传任务的邮亭,类似现在的邮递点;
还有以管理市场为主要目的市亭,类似现在的市监机构。
我们这里不展开复杂考据,只给个大致结论,刘邦所在的泗水亭很有可能是个市亭,至少是包含市场管理职责的派出机构。
 
秦帝国灭亡连载我们为大家介绍过,秦帝国不同于后世的汉帝国,对于交易行为采取的是定点严格监控的方式。
原则上帝国的所有个人交易都必须在指定的市场完成,市亭就是用于保障和管理整个市场交易的行政机构。
这意味着刘邦管理的,是当地最活络,最有钱,也最鱼龙混杂的一群人。
刘邦后世团队里,好几个前排就坐的大人物,都能看出当初市亭的痕迹。
比如樊哙是杀狗卖狗肉的,周勃是编织小商品的。
还有个灌婴是在睢阳卖布帛的,沛县是四方商贩往来的交通要道,灌婴也是有可能到过泗水亭卖东西从而和刘邦结识。
我们回顾下秦帝国连载的《乡里》一节,亭部除了本身的行政功能,还有隐含的军事功能。
秦帝国主要的部队源自徭役轮换,少数常备军人也是要日常耕作,轮换屯戍作战。
那些有资格编入常备军的人,平时不出战的时候,往往都安排在亭部做一些基础工作和基础训练。
也就是说,刘邦作为亭校长,还可以接触和管理帝国的基层武装力量。
 
同时泗水亭作为市亭和县城不会太远,刘邦又是个很会来事,交际广阔的人,于是他和县里很多干部都建立了密切的人际往来。
比如萧何、曹参、夏侯婴、任敖,都因此和刘邦成了死党。
刘邦的亭长级别大体比乡长低,比一般科员高,可以理解为勉强算个副科级。
有意思的是,刘邦的几个死党的级别大体和他差不多甚至更低。
所以大家千万别看网络小说穿越小说看多了,老幻想着自己还是股级就可以交个国级干部甚至有国级干部的公子小姐死活爱上你带着你一步登天。
在什么级别交什么级别的朋友,古今同理。
强如刘邦,在科级的时候也不过是科级的朋友圈。
只要你足够脚踏实地,就这么个科级朋友圈,机会来临足以震动天下。
当然有朋友会反驳,人刘邦也有县级的朋友圈,他老婆不就是县级大户人家的女儿吗?
吕家是隔壁砀郡单父县的县级豪强,跑来沛县避难时,县令带着全县有头有脸的人举行盛大的宴会给他们接风洗尘。
而吕家的吕公居然在宴会上一眼相中了刘邦,把女儿许配给了刘邦。
后人不由得感叹,你看刘邦啥都没有,就是进场子咋咋呼呼的乱喊我要送一万钱,居然就钓到了富婆。
看来古往今来男人就得靠富婆啊!
问题是吕家威风那是之前当过县级干部,留下来一个大家族的底蕴,可现在吕家还有谁当干部吗?似乎没有。
刘邦家族差点,可人家现在正儿八经的副科级青年干部啊!
他还在县城有着很不错的交际圈,未来升级到科级甚至副县级大有机会。
怎么看,刘邦和吕雉结婚也是标准的门当户对啊!
 
又比如刘邦曾经认王陵做大哥,而王陵据说是县级的豪强。
可王陵所谓的县城豪强,那就是黑社会大哥的意思。
刘邦认王陵做大哥,只是说明在秦帝国的基层制度下,地方官场走向哥们义气化、黑社会化,如同《两个秦帝国》所描述的那样。
刘邦只是个科级干部,但在刘邦的经营下,他得以接触到帝国的行政口、军事口官员,得以结交基层江湖最鱼龙混杂的各色人士。
这一切都为刘邦开拓了视野,也为他将来的事业准备了扎实的班底。
不过刘邦现在先别扯什么事业不事业,他的亭长都混丢了。
刘邦作为亭校长,多次承担带人去骊山为始皇帝修陵墓的重任,结果队伍里的人越来越不想去。
刘邦可以棍棒伺候,强行把人弄去,不过刘邦认为,自己黑道白道都混得不错,带着一伙小弟躲一躲对自己更有利。
于是刘邦干脆带着小舅子樊哙一起逃了回来。以他的人脉,自然是把逃亡当旅游一样轻松。
没料到秦始皇对基层现状很不满,进行了一次长达一年的巡行,沛县也成了皇帝巡行的途经地。
皇帝要来,沛县当然得展开一轮严打,刘邦没奈何之下只能带着十几个小弟跑芒砀山落草为寇了。
你说刘老太公这会在想啥呢?
本来这个庶出的老三就最不让人省心,最爱惹是生非。
好不容易看着年纪大了懂点事了去混公家饭了。
眼瞅着混成了国家小干部,还娶了个大家闺秀做老婆,我还以为祖上终于冒了点青烟呢?
结果没成想突然一下这混账就混成了黑社会混成了反革命分子,家门不幸啊!
刘老太公想不到的是,大时代即将来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