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在线】| 张仿治作品:信步太白道
七八岁时听我母亲说,太白山是我们家乡最高的山了,山上还有老虎呢。不过几年后我就知道,关于老虎的说法应该是母亲自己小时候的事,到了我的时代就不会再有了,因为“公社化”时我很熟悉一首民谣:“太白山,高又高,对落就是新路岙。新路岙,水库造,明年多种连作稻。……”山下轰轰烈烈改天换地,山上就算有老虎,还不被吓跑吗?
然而我还是对太白山有点恐惧感,因为一提到高高的太白山,自然想到了唐代诗人李太白,也想到了李太白写山的名诗《蜀道难》。所以我读初中时登太白山,上山前,心里就有一点紧张:这家乡最高的太白山,会不会“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那是徐老师带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去的,我们从新路水库进去。连绵的大山上并没有正规的路,也没人会去修路,只是因为靠山吃山的山民要在山上打猎、在山上砍柴、在山上种茶树、在山上采药材,上山劳作的人多了,就自然而然踩出了一些小路。这些路都十分的崎岖,更是非常的狭窄,没有一处稍见宽阔平坦。不好走时,我们师生间会互相帮一把,有时甚至要靠攀拉树根竹枝才能爬上一个坎。走这种路,用“披荆斩棘”来形容十分恰当,虽然与李太白诗中所说的“难于上青天”还差得远,但是,我们这些读书郎走来,也够艰难。
不但艰难,还有危险。那天快到半山腰时,一个同学忽然好奇地指着一棵树上特别绿的一条枝丫叫大家看:“这怎么与别的树枝有点不一样?”我们几个人围上去,指手划脚地说着什么,却猛然被几米之外的徐老师疾言厉色地喝止。在确认没有同学轻举妄动时,他才低声但严厉地说,这不是树枝,是竹叶青蛇,有毒的,快离开它!看他说话时,竟急得脸色发白了。好险!在一阵心跳之后,大家倒也觉得又多了一点见识:这蛇太像树枝了,原来它如此善于利用保护色!
转眼过去半个多世纪,那年欣闻山中建成了“太白游步道”,联想到往日情景,不知有何改观,便想去一探究竟。
仍是从新路水库进去。汽车盘旋行进在公路上,右边是青山,左边是绿水,偶见一个小村落,家家农户的小院子里,总有一两株大树上挂满着红灯笼般的大柿子。车开了十余公里,就见右边有一个新修的停车场。在拐进去的路口,有一块大牌子,上书“北仑森林植物园”几个大字。我想,这里应该就是上太白山的地方了。
果然,新修好的太白游步道就从这里入口。入口处立一块大石头,上书“太白坡”三字,边上还有关于太白坡的介绍和示意图。我们从停车场边稍往下走几步,过了一座小溪桥,就上了这条游步道。
所谓“游步道”,原来是一条便于游客行走的用五彩碎石板铺成、约两米宽的比较平坦的上山大道。
踏上游步道的第一个感觉,就与当年上太白山时走山路完全不一样。你看那平坦而又缓缓上升的大路,酷似公园里的林荫道,不但年轻人走着不费力,就连我这上了年纪的人,也没有“爬山”的感觉。所以心里就不必想着怎样去克服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而可以边走边欣赏路边的景色了。
眺望远处,那山顶是云雾缭绕,莽莽苍苍,而山腰里则郁郁葱葱,各种树木都充满生机。我想,现在已经是秋天了,为什么还是满山碧绿呢?想欣赏满山红叶、层林尽染,莫非还得再过一段时间?
但是把目光放到近处,这满眼的绿毕竟各有层次。刚上去时,看到路两边平缓的坡地上栽着一大片齐齐整整的茶树,满目是纯净的绿色,看上去很是赏心悦目。这一带叫作“茶园坡”。我想,如果在早春时节,这茶园里三三两两地点缀几个身着彩衣的采茶女,或许会是一道更美的风景。
走过茶园坡,又迎来了翠竹坡。刚才还是可以极目四望的广阔天地,一下子就进入了遮天蔽日的青青竹林。竹林也是我所喜爱的,走在林中道上,看竹梢参天,听林涛如潮,顿感一己的渺小。一大片毛竹林之后,又见一丛小竹园,从雄伟挺拔变成了娇小婀娜,又是别一样的情趣。
过了竹林,见到一片矮矮柔柔的蕨类植物——狼蓟。狼蓟是一种带给我很多回忆的植物。在困难时期,饥饿的人们曾掘起它的富含淀粉的根来磨粉充饥;在烧柴草的年代,它又是樵夫们挥动镰刀的目标之一。如今,我们的生活进了一大步,狼蓟却仍在向人们奉献着自己,只是它的功能变雅了: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它虽不如乔木的高大、鲜花的艳丽,但它的如羽扇般的叶子连成一片,却别有一种意趣。
就这样,一路前行,一路美景。过了狼蓟坡,前面是一片正在培育中的红叶石楠,再过去则是一小片茶梅花……
更有意思的是,这一路上去,一直有淙淙水声与人相伴,一条山溪总与这太白道若即若离。在一处落差较大的地方,形成一个清水潭,略与网岙龙潭相似,山上的溪水奔腾到这里,湍急的泉水击打在山岩上,叮咚作响。据说这个地方就叫响水坡。溪水中又有一块大石,恰似微微抬起的龙头,半浸在水中,如一条将腾跃而上的蛟龙。站在这个地方看对面山坡,郁郁葱葱的林木之中,有一块十分平滑的裸露的大山石,犹如嵌在山上的大镜子,听说这就是“太白镜”——这十里坡道,真是处处生色,步步迷人。
我想,半世纪前我们披荆斩棘,那是“爬山”,今天信步走在这太白道上,应该称为“游山”了。往回走时我还发现,路边好多树上都挂着一块块小牌子,上面写着对各种树的介绍,如“枫杨,胡桃科”,等等。我联系到进来时看到的“北仑森林植物园”大石牌,恍然大悟:作为植物园,来此游山不光能休闲健身、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还能学到些植物知识呢。下次,我要带外孙一起来,让他也多些见识。
那次游山,至今又过去了十余年。前些时,我驾车过了植物园后沿着公路更向前行,转了一个弯,竟又是一个山中水泊了,听说这里名叫月亮湾,山青水秀花红树绿,另有一番情趣。朋友们在这里信步观赏,兴奋地取景拍照,后又情不自禁地奏乐唱歌起来,忽见有几个人朝着我们拍照摄像呢,原来,我们这群老人也成了太白山一景了。
本栏目编辑:曼妮
作者简介:张仿治,1949年出生,浙江省作协会员,中学高级教师,宁波市首批学科骨干。已退休。因所学是中文专业,退休后寻思,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动笔写点东西以自娱。于是近几年陆续在报刊发些小说、散文,并出版有散文集《一个榫头一个眼》、《米饭为什么这样香》、《悠然见菜蕻》。
枸杞文学:
监事:王湛华
顾问:邓九刚 詹仕华
平台总监: 阿娜尔古丽
主 编:韩阳
责任编辑:马枚素 沈曼妮
美 编:宋蔷
编委: 耿宪温 张仿治 向以权
遵旨:展示名家风采 推介文化新秀
主办:
枸杞文学公众号
枸杞文学网站
升晋康达集团
北京华丽精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本平台由“升晋康达集团”独家赞助
特别说明
作者文责自负。本平台与网站坚决反对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
如出现抄袭、盗用、剩窃等文责纠纷,与本平台无关,作者自己承担所有责任。来稿实行随稿随审,在公众号平台推出后,推向我们的官网。如果一个月内未收到拟采用通知,请作者译者自行安排。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