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垄街头翻书
孔垄正街“翻书”
曹锦军
作为孔垄人,我对这个小镇印象最深刻的是1978年到1988年之间的一些事情。记忆中,新华书店也如同国营理发店一样先后搬迁了两次,不过地点都仍在西正街。1984年前的的新华书店好象只有一间房子般大,书不多,营业员也是冷冰冰地对前来买书的人。后来搬迁的新华书店不但书种类丰富了,就连营业点也大了许多,好象有四间房子大。
最早的新华书店主要是出售一些年画和一些政治性以及连环画之类的书籍。对于我们那些刚刚进入学堂的小孩子最感兴趣的就是连环画,也就是“小人书”。往往是袋中无钱,只能隔着玻璃柜台,双眼贪婪地盯着柜内的小人书。当时的小人书一般是五分一本,厚一点的书则要贵一点,如果是电影版的小人书要一毛多钱。在那个时代,谁家要是有几套连环画,在我们孩子眼里无疑就是“富翁”,是要想办法套近乎“蹭”来看的。
通常书店里的书要么在玻璃柜里,要么就在柜台里面的书架上陈列,如果袋中无钱,营业员是不给你翻看的,生怕你用眼睛把里面的内容都“扫描”走了。我们这些孩子买书的钱都是卖旧书和牙膏皮等废旧物资一分一分地积攒起来的,有时候也去捡废铁。那个时候,一个牙膏皮2分钱,因为牙膏皮是用锡做的,人家收,5个牙膏皮就是1毛钱。废铁是1毛钱1斤。
买书最快乐的莫过于是在“六一”儿童节这一天,因为书店里的书对小学生都要便宜一两分钱。我们当时最羡慕的职业就是书店里的营业员了,他们可以天天坐在那里看书却不要钱,并暗想自己长大了也要努力到书店去工作。每当买到一回新书,就站在柜台前一页一页地翻看,站得久了,腿有条麻了,才慢腾腾走出店门,在大街上找个干净的角落坐下来继续看。
搬迁后的新华书店,在原来老店的另一面,不过相差200多米。书不论是品种还是数量都多了起来。尤其是课外书籍增加了不少,什么数学习题集、语文课外阅读都在柜台里密密麻麻地摆放着。一开学,我们先到学校报名,然后到这里挑一两本课外书籍买回去。为了防止书受损,还有牛皮纸把书面细细包裹起来。一个学期结束了,书仍然是新的。书店通常是很安静地,除了翻书沙沙的声音或偶尔一两声叫嚷买书的声音。
如今正街的新华书店在商业浪潮的冲击中,早已不存在了。在那全民阅读的黄金岁月,翻书就是快乐,翻书就是追求。
作者:曹锦军 湖北黄梅人 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武汉作协会员、黄冈作协会员、黄冈摄协会员、黄梅作协常务理事 、黄梅电视台记者 《曹锦军围炉》文学微信平台主编。
执行主 编:魏鲜红
主 编:曹锦军
3月1日起,曹锦军围炉继2016年出版《穿越时空赏黄梅》一书后,再推力作《大美黄梅》(暂定名)一书,将对2015.7——2017.6期间的围炉优秀作品进行编辑成册。主要内容是湖北黄梅的厚重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美丽风光。体裁有散文、游记、摄影、美术、书法、诗词、楹联等。版面为彩印,价格在55元一本左右,印数2000本。作者有国家级作协会员、省市县作协会员、文学博士、文学爱好者以及摄影家、美术家、书法家、诗词楹联会员。欢迎企业、商家、个人提供赞助。新书征订已全面启动!
或者在围炉文章下面赞赏,详细留言即可,谢谢!